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我军炮兵部队膳食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调查、评价我军炮兵部队膳食情况。方法:选择南京、北京、沈阳、广州四军区炮兵部队伙食单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称重法进行为期5 d的膳食调查,同时采用军人食物定量、军人营养素供给量标准和膳食平衡指数法评价膳食结构存在的问题。结果:调查单位膳食结构不尽合理,谷类、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水产品等摄入不足较普遍;猪肉、食用油的消费较高;奶类、蛋类、牛羊肉等摄入量则参差不齐。人均能量和大部分营养素摄入量基本达到军人营养素供给量规定水平;脂肪产能过高,达到34%-46%;钙摄入不足较突出;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缺乏比较普遍。结论:我军膳食结构存在一定问题,应用膳食平衡指数评价军人膳食结构简便易行,但需要针对部队实际情况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
郑青  肖海  陈水发 《人民军医》2010,(7):485-486
目的:了解某部野战医疗所官兵演习期间的营养状况,为今后演习训练中合理调配膳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记账法,对某部野战医疗所参加演习的官兵118例进行30天膳食情况调查,以军队食物定量标准及营养素供给量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食物摄入以谷类、蔬菜为主,平均每人每天摄入的热能为15.5MJ;蛋白质、脂肪、糖类三大营养素占总热量的比例分别为14.8%、36.1%和49.1%。结论:总热量摄入可以满足野外演习训练的需要,但三大营养素摄入比例不合理,脂肪摄入超标,糖类摄入不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驻海南某海军陆战队野外驻训期间的膳食营养状况并对认知功能进行评价,为指导热区部队合理膳食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记账法调查官兵2020年7-8月驻训期间的膳食,24 h生活观察法调查官兵每日能量消耗,通过计算体质指数(BMI)调查官兵体格状况;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官兵常见营养缺乏症状以及伙食供应情况,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价.结果 被调查官兵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基本平衡,但脂肪供能比过高,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过低;粮食、蔬菜、畜肉、鱼虾、大豆、菌菇和牛奶摄入不足,禽肉、水果和植物油摄入过量;维生素B1、B2、锌摄入不足,维生素A、C、E、D、磷、碘、硒、铁摄入过量;官兵平均BMI 21.9±1.8,合格率89.3%;自诉营养缺乏症中肌无力、口腔和舌溃疡发生比例较高;认知功能评价平均(24.85±2.94)分,合格率55%.结论 该部队驻训期间食物供应种类丰富,能量摄入达标,但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素摄入不均衡,官兵认知功能评估分值偏低;建议优化膳食结构,改善饮食习惯,适当服用营养补充剂,以促进官兵身体健康、维护作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野外驻训期间,部队官兵担负着军事训练、实兵演习等众多任务,对膳食营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对部队野外驻训期间的膳食结构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一、膳食营养结构不合理,导致官兵每日营养失衡。目前,野外驻训官兵的膳食存在总的摄入量过高、膳食营养结构不合理、蛋白质和脂肪过多、糖类摄入偏低的现象。建议:依据训练强度合理搭配食物,优化组合,减少肉类含蛋白质和胆固醇较多食物的摄入,遵循高糖类、低脂肪及适量蛋白质的原则,即糖类占  相似文献   

5.
军队老干部膳食结构、营养状况及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并了解军队老干部膳食结构、营养状况的变化及健康状况.方法 对1992、2002和2008年于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营养科疗养的军队老干部(分别为520、720和643人)进行膳食调查和医学体检,对其膳食结构、营养状况及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军队老干部谷类食物和腌菜的摄入量下降,干豆类食物摄科也呈下降趋势;畜禽肉蛋及水产类食物的摄入量显著提高,蔬菜、水果及奶类摄人上升迅速;坚果类食物及植物油的摄入明显上升;盐摄入量变化不大.热能和蛋白质的摄入已超过推荐摄入量(RNI),烟酸、维生素(V)E、铁的摄入量均达到参考摄入量(DRIs),且呈逐渐上升趋势,VBl摄入量也已达到RNI;VC摄人量上升迅速,在2008年已达176.0±23.5 mg/d,锌的摄入量在1992年尚未达到RNI,但在2002及2008年均已达到标准;硒摄入量在2008年已达到RNI;随着奶类摄入量的上升,钙的摄入量有了很大提高.脂肪供能比增长较快,2008年已达37%.军队老十部健康状况有了很大提高,消化系统疾病及骨质增生患病率下降明显,但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军队老干部营养状况改善明显,平均膳食质量得到提高,但存在脂肪、胆固醇及盐摄入量偏高,超重、肥胖及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上升的问题,应加强营养知识宣传和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老年长期鼻饲患者的营养状况,比较单独使用匀浆膳与添加全营养素对营养支持效果的影响。方法对住院的144例老年鼻饲患者进行膳食调查,并按照是否添加全营养素分为匀浆膳组(n=75)和添加组(n=69)。记录摄入的能量和主要营养物质,检测各项营养相关生化指标。结果与匀浆膳组相比,添加组的总热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较高(P<0.01)。匀浆膳组的能量、碳水化合物均达不到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的标准,添加组摄入的匀浆膳少于匀浆膳组(P<0.01)。匀浆膳组的血红蛋白(Hb)营养不良率高于添加组(P<0.05)。添加组的白蛋白(ALB)和Hb较匀浆膳组高(P<0.01和P<0.05)。结论匀浆膳基础上添加全营养素可增加老年长期鼻饲患者的能量和主要营养物质摄入,提高机体蛋白水平,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7.
宋慧娜  朱臻  刘春梅  律苗 《武警医学》2019,30(8):697-699
 目的 分析消防官兵膳食营养和健康状况,并提出卫生勤务对策,为改善后勤保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连续3 d称重法对296 名消防官兵的膳食和营养素的摄入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其膳食营养情况,以提出针对性卫生勤务对策。结果 本次调查的消防官兵谷薯类、禽畜类、蔬菜、水果、鱼虾类、蛋类、奶类、豆类等食物摄入偏低,食用油、盐类摄入偏高;糖类(51.4%)和蛋白质(12.5%)供能比例合理,但脂肪供能比例偏高(36.1%)。维生素A、硫胺素、核黄素、烟酸、钙和锌摄入不达标。结论 该武警部队消防官兵群体存在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素摄入不足和摄入不均衡现象,下一步应加强卫生勤务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轰炸机飞行人员体质量指数(BMI)同膳食营养素摄入水平相关性,为轰炸机飞行人员提供膳食指导。方法 选取50名轰炸机飞行人员,采用半定量食物频数方法(semi-quantitative 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SQFFQ)进行膳食调查,评价营养素摄入情况,同时测量身高和体质量,并计算BMI。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31份,轰炸机飞行人员超重/肥胖(BMI≥24 kg/m2)10名(32.26%);膳食组成中除粮谷类、豆类及其制品外,其他类食物摄入不足;膳食营养素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供能比,动物性蛋白质、动物性脂肪的构成比基本符合《军人营养素供给量》标准。轰炸机飞行人员膳食结构可分为两类,分别以粮谷类食物摄入为主(膳食模式1型)和肉禽水产类、豆类及其制品和蔬菜为主(膳食模式2型),膳食模式1型飞行人员超重/肥胖比例显著高于膳食模式2型飞行人员。网络相关性分析显示膳食模式1型飞行人员膳食结构不均衡,各类食物摄入呈现聚集性,其中粮谷类食物、富含蛋白类食物与BMI呈正相关。轰炸机飞行人员BMI与膳食总能量呈正相关(r=0.54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膳食营养因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在西南医院通过B超检查诊断的300例NAFLD患者作为病例,按照年龄、性别、居住地等信息配比选择相应的健康对象300例作为对照,设计半定量食物频数调查表和24h回顾法表进行了膳食调查,分析NAFLD的膳食危险因素。结果NAFLD病例组摄入牛肉、猪肉、粮谷类、烹调用油的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NAFLD病例组摄入的总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的脂肪供能比和动物来源的脂肪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总能量、总脂肪、动物来源的脂肪摄入量过多是NAFLD的膳食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9~11岁肥胖、超重和正常体重小学生自然条件下体力活动情况和膳食摄入的差异,探寻引起小学生发生肥胖的因素。方法:北京市、武汉市三所小学高年级9~11岁小学生中肥胖、超重儿童共57名为研究对象,正常体重的同性别同班级儿童为对照。测定受试者的身高、体重、体脂百分比、1周体力活动能耗,计算各组受试者日均体力活动能量消耗(PAEE)、每时体力活动能量消耗、代谢当量(MET)、日均步数和平均每分钟计步数等数据;采用膳食调查法,记录受试者1周的饮食情况,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日均能量摄入、日均热能营养素摄入量和三餐热能占每日热能摄入的百分比。结果:1周体力活动监测发现,肥胖、超重小学生日均PAEE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小学生(P<0.05),但日均每公斤体重能量消耗(PAEE/W)、MET、日均步数各组小学生无显著差异。选取小学生在校日和休假日分别分析,结果与1周体力活动监测反映的情况基本相同,但各组小学生休假日各项反映体力活动水平的数据较在校日有所下降。肥胖组小学生日均膳食能量摄入量显著高于超重组、正常体重组(P<0.05),晚餐能量摄入量占日膳食能量摄入量的百分比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早餐、午餐能量摄入量所占百分比显著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日均摄入的热能营养素(糖类、脂类、蛋白质)的绝对量均高于正常体重组,但其中只有脂类热量摄入量占总热量摄入量的百分比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结论:早餐热能摄入量所占比例较低,而晚餐热能摄入量所占比例过高;热能营养素绝对摄入量高,且比例不合理,脂类的摄入量过高;休假日体力活动水平下降可能是生长发育期儿童发生肥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DSCTA)对无症状糖尿病(DM)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8例无症状患者(DM组52例,非DM组56例)行冠状动脉DSCTA,显示每例患者的病变血管节段,并区分是否为阻塞性病变(管腔狭窄≥50%),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并比较DM组与非DM组患者的斑块特征。结果 DM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比非DM组高(P〈0.01),DM组受累的冠状动脉节段数明显比非DM组多(P〈0.01),DM组3支病变明显多于非DM组(P〈0.01),DM组闭塞病变明显多于非DM组(P〈0.01),DM组弥漫性病变明显多于非DM组(P〈0.01),DM组钙化计分比非DM组高(P〈0.01)。结论 DSCTA方便、快捷、无创,是评价DM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Despite the heterogeneous treatment options for patients with asthma, there remains a substantial burden of unaddressed disease, even with optimal treatment.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indicate that patients frequently resort to complimentary and alternative therapies when being treated for asthma and other chronic health conditions. Changes in diet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 more affluent lifestyle is one of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considered to contribute to the increased prevalence of asthma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Dietary sodium in particular has been considered to be a dietary constituent implicated in this phenomenon.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studies conducted that have questioned whether reducing dietary salt intake potentially improves pulmonary function and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 in asthmatics, as well as studies evaluating dietary salt intake on the severity of exercise-induced bronchoconstriction (EIB). The data presented supporting dietary salt restriction for reducing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 in asthmatics is encouraging, though not clinically convincing. Studies conducted previously have been limited for a variety of reasons, including limitations related to the experiment and populations studied. However, in studies that evaluated the severity of EIB in asthmatic individuals and involved altered dietary salt intake, data have been more convincing. A low-sodium diet maintained for 1 to 2 weeks decreases bronchoconstriction in response to exercise in individuals with asthma. There are no data regarding the longer-term effects of a low-sodium diet on either the prevalence or severity of asthma or on EIB. As a low-sodium diet has other beneficial health effects, it can be considered a therapeutic option for adults with asthma, although it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n adjunctive intervention to supplement optimal pharmacotherapy, and not as an alternative.  相似文献   

13.
楚琳  王磊  李严  李卉 《武警医学》2015,26(10):1007-1009
 目的 研究武警某执勤部队战士膳食铁与血脂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提供合理膳食结构、保持机体血脂代谢平衡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115名战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3 d称重法对其食堂伙食供应情况连续调查,计算其食物总铁元素、动物来源的血红素铁及植物来源的非血红素铁摄入量;取空腹静脉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holesterol,LDL-C),采用多元回归分析食物总铁元素、动物性食物来源的血红蛋白铁,以及植物性食物来源的非血红蛋白铁摄入量与血脂之间关联;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区间食物总铁元素、动物来源的血红蛋白铁,以及植物来源的非血红蛋白铁等不同铁摄入量其血脂异常发病率的差异。结果 每日膳食中总铁、动物性食物来源的血红蛋白铁以及植物性食物来源的非血红蛋白铁摄入量的平均值分别为47.1、26.5、19.9 mg,食物总铁和动物源性铁含量与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P<0.05)。随着不同区间食物总铁和动物源性铁摄入量中位数的增加,血脂异常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结论 动物源性膳食铁可显著影响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运动前2小时进食不同血糖指数(glycemic index,GI)和血糖负荷(glycemic load,GL)的含碳水化合物食物对运动耐力以及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8名男子长跑耐力运动员(年龄24.3±2.2岁;体重66.7±2.0公斤;最大摄氧量55.9±1.9毫升.公斤-1体重.分钟-1),采用不完全随机的平衡重复测试方法随机完成三次耐力测试,每次测试间隔不少于7天。每次运动实验前两小时,受试者需进食等热量(每公斤体重约9千卡热量)的三种配餐之一,即高血糖指数高血糖负荷(H-H)、低血糖指数低血糖负荷(L-L)和高血糖指数低血糖负荷(H-L),其碳水化合物含量、GI和GL分别为65%、79.5、82.4(H-H);65%、40.2、42.1(L-L);15%、79.5、42.1(H-L)。每次测试中,受试者先在跑台上以70%VO2max强度、跑完1小时,接着以最短时间完成随后的10公里耐力跑。分别于运动前、70%VO2max运动1小时后即刻、完成10公里跑即刻,以及恢复期第1和第2小时末取静脉血测试免疫指标。结果:进食不同配餐后受试者的耐力表现无明显差异,完成10公里跑的时间分别为52.6±2.0分钟(H-H)、51.2±2.0分钟(L-L)和52.7±2.0分钟(H-L);运动后即刻和2小时恢复期中,与H-L膳食相比,H-H和L-L两种条件下受试者的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减少,且运动结束后两小时的血浆白介素6、10和皮质醇浓度较低;运动60分钟后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受抑制,并于运动结束后两小时恢复至基础水平,三种实验条件之间无明显差异。结果提示:运动前2小时进食不同血糖指数和血糖负荷碳水化合物饮食对之后的运动耐力表现无明显影响;与食物的血糖指数和血糖负荷相比,运动前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可能是影响耐力运动中免疫反应的更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influence of 3-day isoenergetic carbohydrate (CHO) loading with different glycemic index (GI) and glycemic load (GL) meals on running performance and metabolic responses. With a randomized crossover design, nine male runners performed a 1-h run at 70% VO2max followed by a 10-km performance run after a 3-day diet adaptation, which involved different GI and GL meals [CHO intake (%), GI, and GL per day were 73%, 80, and 553 for the high GI and high GL (HH); 73%, 36, and 249 for the low GI and low GL (LL); and 31%, 79, and 227 for the high GI and low GL (HL),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the time to complete the 10-km run between the two high-CHO trials; however, the performance in the LL trial was improved as compared to that in the HL trial (mean +/- SEM: HH vs. LL vs. HL: 51.3 +/- 5.3 vs. 48.6 +/- 1.3 vs. 55.3 +/- 6.9 min). It appears that the amount, rather than the nature, of the CHO consumed during the 3-day isoenergetic CHO loading may be the most overriding factor on subsequent metabolism and endurance run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研某部新兵肠易激综合征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按罗马Ⅲ标准制订表格,用多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某部新兵17~19岁2188人进行问卷调查,对有症状者进行结肠镜或结肠气钡造影排除结肠器质性疾病,得出患病率。对患病有关的危险因素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某部新兵符合罗马Ⅲ标准的患病率为15.27%,分层研究表明患病率在城市(18.32%)和农村(13.78%)差异显著(P〈0.05);患病与文化程度存在一定关系,高中学历(X^2=8.67)和中专、初中学历(X^2=4.67)差异显著(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家族史、紧张疲劳、痢疾肠炎史、饮酒、抑郁为最可能性的危险因素。结论肠易激综合征是某部新兵的常见病,病因较明确,部队人员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碳氧血红蛋白(COHb)水平与中毒病情的相关性。方法对就诊的312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碳氧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并根据不同的性别、年龄、意识及生存情况比较碳氧血红蛋白含量的差异。结果①就诊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成年人(≥18岁)较未成年人(〈18岁)COHb水平显著升高[(23.6±7.4)%比(19.9±9.1)%,P〈0.01];②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COHb水平显著升高[(23.5±8.7)%比(20.1±9.9)%,P〈0.01];③出现意识障碍的患者较未出现者COHb水平显著升高[(24.8±10.2)%比(20.9±11.2)%,P〈0.01];④死亡患者较生存者具有显著升高的COHb含量[(36.2±15.4)%比(21.9±10.6)%,P〈0.01];⑤COHb%≥30%的患者较COHb%〈30%的患者意识障碍发生率显著升高(61.3%比44.0%;P〈0.05)。结论较高的COHb水平往往预示着一氧化碳中毒病情较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疾病患者胆结石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94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患者组)及15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B超检查,同时观察体重指数、血糖及病期等指标。结果胆结石检出率:患者组为25.5%(其中男23.72%,女28.57%),对照组为6.49%(其中男6.89%,女5.56%)。患者组体重指数和血糖方面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病患者胆结石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其原因可能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患者活动减少,体重增加,糖、脂质代谢异常以及胆囊收缩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疆巴州地区维吾尔族人群高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tic,CAS)及CAS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内科住院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确诊的维吾尔族CAS患者452例;对照组460例,为同期入院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排除CAS者。对所有纳入对象测定禁食12h后静脉血清TG值及其他生物化学指标,并结合超声检查情况,探讨高TG血症与CAS及CAS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CAS组高TG血症的患病率为41.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13%(P〈0.01);血TG水平(1.84±0.93)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53±0.95)mmol/L(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传统危险因素作用后发现,高TG血症是CAS的独立危险因素(OR=2.865,95%CI:2.017~3.831;P=0.001)。CAS组不同病变亚组之间高TG血症患病率及血TG水平比较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TG血症是新疆巴州地区维族人群CA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323例OSAS患者MS的发病率,并对非肥胖OSAS患者与健康人群MS发病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323例OSAS患者MS患病率为42.1%,轻、中、重度患者患病率分别为13.5%、37.8%和60.2%。非肥胖OSAS患者中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MS的发生率与OSAS显著相关,且这种关系可能并不依赖于肥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