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改良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手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排尿情况、肿瘤控制情况和生存质量等。结果 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50 min。术中输血量平均470 mL。术后3例出现早期并发症,其中电解质紊乱2例,尿瘘1例。18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时间20个月,1例发生单侧输尿管反流,1例死于脑梗死,1例死于肿瘤转移,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满意。结论改良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手术术式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和代膀胱功能好,是浸润性膀胱癌较为理想的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2.
经尿道2 μm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应用经尿道2μm激光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骶管麻醉,经尿道膀胱镜2μm激光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18例膀胱肿瘤患者,共切除肿瘤21个,肿瘤直径大小1~3 cm.术中用2μm激光沿肿瘤周围全层切开膀胱壁,在肌层与外层结缔组织之间剥离整块膀胱壁,完整切除肿瘤及其基底部膀胱全肌层标本送病理检查.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肿瘤病理分期以及术后随访.结果 18例患者均可耐受手术,本组患者手术时间5~12 min,平均(7.4±3.3)min;术中出血量极少或几乎不出血,无闭孔神经反射,术后亦无继发出血,1例术后出现尿外渗,给予置管引流;术后肿瘤病理分期:T1期15例患者,共18个肿瘤,T2期:3例患者,共3个肿瘤;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4.5个月,无原位复发.结论 2μm激光能对膀胱壁全层进行精确的汽化切割,并且可以在肌层与疏松结缔组织之间进行剥离,在膀胱肿瘤治疗中达到膀胱部分切除的目的 .  相似文献   

3.
2μm激光分层汽化切割膀胱术治疗膀胱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应用2 μm激光汽化切割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骶管麻醉,经尿道膀胱镜2μm激光汽化切割术治疗56例膀胱肿瘤患者,共切除肿瘤68个.术中分层汽化切割膀胱壁,逐层切除标本并分别送病理检查.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肿瘤病理分期以及术后随访等情况.结果 56例患者均可耐受手术;单个肿瘤平均治疗时间为7 min.本组患者手术时间4~15 min,平均(8.8±3.3)min;术中出血量极少,无闭孔神经反射,术后亦无继发出血,膀胱穿孔1例;术后肿瘤病理分期:T1期40例患者,共47个肿瘤,T2期16例患者,共21个肿瘤;术后随访12~17个月,平均14.5个月,复发3例,1例复发两次,总复发率5.3%.无原位复发.结论 2μm激光汽化切割术治疗膀胱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由于2μm激光可以做到对膀胱壁全层进行精细的分层汽化切除,不仅可以有效地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也适用于治疗部分浸润性膀胱肿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应用经尿道绿激光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手术方法、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2011年7月至2012年10月在本院应用经尿道绿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的24例膀胱肿瘤患者,共切除肿瘤29个。术中以绿激光沿肿瘤周围全层切开并在肌层与外层结缔组织间剥离膀胱壁,将肿瘤及其基底部膀胱壁整块切除。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肿瘤病理结果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24例患者均可耐受手术,本组患者手术时间10~23分钟,平均(14.2±4.3)分钟;术中出血量极少或几乎不出血,无闭孔神经反射,术后亦无继发出血,术后留置导管1~3天,无需膀胱冲洗。术后病理示T1期18例,T2期6例,随访12个月,复发1例,无原位复发。结论经尿道绿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介绍后腹腔镜行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电切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经验.方法 经后腹腔镜施行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术32例.其中输尿管肿瘤20例,肾盂肿瘤12例.肿瘤位于右侧17例,左侧15例.2例输尿管肿瘤合并膀胱肿瘤.经尿道电切镜距输尿管口约0.5 cm环形切透膀胱全层,对输尿管末端电灼彻底封闭输尿管开口.输尿管末端电切结束退出电切镜后留置尿管.采用腰部3个穿刺套管针入路,行根治性肾切除,输尿管尽量向下游离,下腹部行5~9 cm切口,取出.肾标本,然后行下端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结果 31例手术顺利,1例术前有经皮肾镜术史,术中发生十二指肠瘘,手术中转开放修补十二指肠,术后恢复顺利.手术时间2.0~6.5 h,平均3.5 h.出血量25~1 500 ml,平均163 ml.术后随访2~36个月.29例患者无瘤存活;1例患者术后2个月发生膀胱、盆腔转移,目前带瘤存活;1例患者术后2年发生膀胱肿瘤,电切后无瘤存活;1例患者术后第3个月死于心脏疾病.结论 经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盂和输尿管肿瘤,切口明显小于开放手术,术后恢复快.用电切镜环状切除输尿管末端可完整切除输尿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应用2μm激光行经尿道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 2007年10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经尿道膀胱镜行2 μm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54例膀胱肿瘤患者,男性41例,女性13例,年龄27~81岁,平均(66.2±12.4)岁;共有肿瘤65个.术中全层汽化切割瘤体周围膀胱壁至膀胱壁最外层的疏松结缔组织,将切取的全层标本送病理检查.观察术后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54例患者均可耐受手术.术后肿瘤临床分期:T1期42例,T2期12例.术后随访1~14个月,平均8.5个月,复发2例,无原位复发.组织病理学示瘤体及其附着的膀胱黏膜、黏膜下层及全部肌层完整切除,切缘无残留,标本可清楚判定肿瘤分期.术后1周手术创面呈凹陷状,为纤维结缔组织伴慢性炎细胞浸润;术后1个月创面凹陷变浅,并出现移行上皮细胞覆盖,其下为纤维结缔组织;至术后3个月创面凹陷基本消失,黏膜稍苍白;术后6个月观察创面黏膜与周围膀胱壁黏膜基本一致.结论 2μm激光治疗膀胱肿瘤可达到膀胱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肿瘤及其附着的膀胱壁全肌层可完整切除,所得标本可准确判定肿瘤的临床分期,术后创面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7.
初发T1G3膀胱尿路上皮癌行膀胱全切还是保留膀胱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根治性膀胱全切与保留膀胱手术治疗初发T1G3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初发T1G3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113例.男91例,女22例.年龄27~88岁,平均64岁.初次治疗保留膀胱患者81例,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患者32例.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log-rank检验比较2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及肿瘤特异性生存率.结果 初次治疗保留膀胱患者81例中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74例、膀胱部分切除7例,术后随访6~140个月,平均64个月,术后5年总生存率为64.2%(52/81),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为77.8%(63/81).根治性膀胱全切治疗32例,术后随访4~141个月,平均62个月.术后5年总生存率为59.4%(19/32),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为75.0%(24/32).2组术后5年总生存率及肿瘤特异性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留膀胱手术或根治性膀胱全切治疗初发T1G3膀胱癌,5年总生存率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膀胱全切治疗初发T1G3膀胱肿瘤至少有50%的病例有过度治疗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女性膀胱全切患者行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6年2月36例女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患者的临床资料。36例患者,年龄48~65岁,平均56岁。其中移行细胞癌34例,腺癌2例。原发肿瘤22例,复发性肿瘤14例。多发性非肌层侵犯肿瘤(Ta~T1)12例,浸润性膀胱肿瘤(T2~T3)24例。结果:36例手术平均时间270min(210~330min),输血量平均400ml(0~1000ml)。术后随访6~72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6个月昼夜控尿率分别为94%(34/36)和92%(33/36)。2例排尿可控过度,需间歇导尿。术后6个月IVU检查无输尿管狭窄和反流。血电解质和肾功能正常,无尿道残端肿瘤复发。结论: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治疗女性膀胱癌患者临床疗效满意,可作为广泛开展的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电切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累及输尿管开口的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累及输尿管开口的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46岁.肿瘤直径0.8~3.0 cm.TNM分期T1s 6例、T1 6例.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切除肿瘤及肿瘤周围0.5~1.0 cm正常膀胱黏膜(包括输尿管开口),深达浅肌层;再应用腹腔镜技术进行膀胱输尿管再植.结果 12例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2.2 h,平均出血量25 ml.术后3个月拔除双J管,膀胱镜检示输尿管乳头形态良好.术后6个月行IVU及膀胱排泄性造影,输尿管无梗阻,Ⅰ~Ⅱ度输尿管反流2例.术后1年膀胱造影,Ⅰ~Ⅱ度输尿管反流4例,Ⅱ度输尿管反流3例.随访3~24个月,B超和IVU显示中度肾积水1例、轻度肾积水5例.结论 联合腔内技术治疗累及输尿管开口的浅表性膀胱肿瘤是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适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回肠替代原位膀胱尿路重建术治疗膀胱癌T2a~T3aN0M0期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5例T2a~T3aN0M0期膀胱癌行膀胱全切后,以回肠代膀胱原位尿道吻合. 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80±40)min.无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和术后早期死亡.术后平均随访16(6~48)个月,无复发.术后早期漏尿1例,经引流后治愈;15例发生轻度尿失禁,均恢复尿道排尿.膀胱容量平均(450±100)ml,剩余尿量平均(15±10)ml.2例出现高氯血症. 结论改良回肠原位膀胱术治疗T2a~T3aN0M0期膀胱癌效果好,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原位回结肠代膀胱术后新膀胱并发尿瘘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膀胱肿瘤行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手术210例,行膀胱全切原位U形乙状结肠代膀胱术26例,术后随访3个月~4年(平均1年),观察新膀胱功能及有无尿瘘并发症并分析其病因和进行相应处理。结果:11例男性,3例女性术后出现新膀胱皮肤瘘;1例女性出现新膀胱阴道瘘。其中>70岁新膀胱瘘发病率为55.6%,≤60岁发病率为1.1%;Ⅱ型糖尿病的患者新膀胱瘘发病率为11.8%,非糖尿病患者为5.9%。经5%碳酸氢钠冲洗新膀胱,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和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并进行二期手术修补,除1例男性患者术后半年新膀胱皮肤瘘迁延未愈,其余均治愈。结论:全膀胱切除原位回结肠代膀胱术后新膀胱并发尿瘘的原因众多,结合其发病原因加强预防和治疗,是可以大幅减少甚至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Studer原位回肠膀胱术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 2003年2月至2006年12月采用膀胱全切Studer原位回肠膀胱术治疗膀胱肿瘤患者24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0岁,其中移行细胞癌23例,T1 6例、T2 12例、T3 5例,鳞癌1例.术中近端回肠输入袢改为10cm;远端袢完全去管道化后排列成W形,输尿管直接与回肠输入袢的近段端侧吻合.观察随访术后排尿及肾功能等情况.结果 24例手术时间220~330 min,平均270 min术中出血量400~1600ml,平均600 ml.患者围手术期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可自行排尿,13例发生遗尿.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3~36个月).2例膀胱剩余尿>100 ml,合并输尿管轻度扩张;1例术后12个月出现肾功能不全;23例肾功能正常,无电解质紊乱.结论 Studer回肠代膀胱术技术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术中一般不做预防性输尿管抗反流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膀胱肿瘤患者行TURBT,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30例患者中,28例1次性切除膀胱肿瘤。术中并发闭孔反射1例,1例发生膀胱壁穿孔而改行膀胱部分切除。手术时间1045 min,平均(25±3.5)min。术中无输血、死亡等发生。平均住院时间5 d。术后均获随访6个月45 min,平均(25±3.5)min。术中无输血、死亡等发生。平均住院时间5 d。术后均获随访6个月3年。5例(16.7%)肿瘤复发,1例术后2年内肿瘤转移扩散死亡。结论 TUVBT操作简单、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瘤体切除较彻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改良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96例报告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总结改良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经验。方法 采用改良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治疗局部浸润性膀胱癌患者96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5岁。96例中移行细胞癌91例,WHO分级Ⅲ级39例、Ⅱ级51例、Ⅰ级1例;鳞癌3例;腺癌2例。肿瘤多发92例(移行细胞癌91例、腺癌1例),单发4例(鳞癌3例、腺癌1例)。TNM临床分期T2N0M088例,T3N0M06例,T3N1M02例。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输血量,对新膀胱功能、并发症、肿瘤控制和患者生存情况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96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190~330min,平均260min。术中出血150~1200ml,输血30例。病理分期T1N0M01例,T2N0M089例,T3aN0M、T3aN1M0和L3bN1M0各2例。随访5~58个月,平均31个月。无瘤生存94例,因肿瘤死亡2例。新膀胱白天控尿良好93例(97%),夜间控尿良好80例(83%)。剩余尿量0~80ml者87例,100~250ml者7例。主要并发症:切口裂开3例,二次缝合治愈;输尿管吻合151漏1例,再吻合后治愈;输尿管口狭窄2侧和输尿管口粘连4侧,经内镜下手术纠正;严重肠梗阻3例和慢性酸中毒低钾2例均经内科处理纠正。无严重远期并发症。结论 改良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后肿瘤控制满意,严重并发症少,新膀胱控尿良好,患者生活质量高,是目前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高龄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对50例高龄BPH患者实施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TURP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8.24±28)min,切除组织平均重量(21.20±2.36)g。术中平均出血量(42.10±21.76)mL,未出现术中需输血患者。5%葡萄糖液冲洗平均用量(10.12±2.06)L,6例因术中血压、心律失常等而行前列腺减容切除(部分切除),1例合并膀胱结石作耻骨上小切口膀胱切开取出。患者未出现电切综合征。术后3例继发泌尿系感染,2例出现轻度尿失禁,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术后尿管留置时间4~7 d。住院时间5~10 d,平均(7.10±0.96)d。术后均获随访1~3个月,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出院1个月时IPS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TURP手术创伤轻、并发症少,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回结肠代膀胱术临床分析(附25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回结肠代膀胱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 2 5例膀胱肿瘤患者膀胱全切除术后 ,应用末段回肠及盲升结肠作贮尿囊行正位膀胱重建术。 结果  2 5例中获随访 2 2例 ,随访时间 6~ 3 4个月 ,平均 19.5个月。患者一般于术后 3周自主可控性排尿 ,日间排尿可控率 91% ,1年夜间尿失禁 2 6%。术后 6个月尿动力学检查膀胱容量 (3 86± 75)ml(2 90~ 550ml)、最大尿流率 (12 .5±2 .2 )ml/s、剩余尿量 (2 6± 11)ml ,充盈期膀胱压力明显低于尿道闭合压。输尿管返流 2例 ,无尿道狭窄、输尿管狭窄 ,无高氯性酸中毒 ,肾功能正常。 1例术后 8个月发生肿瘤多处转移 ,余 2 1例无瘤存活。 结论 回结肠代膀胱术具有膀胱容量大、内压低 ,正位排尿 ,可控性好 ,并发症少等优点 ,患者易于接受 ,是一种较理想的尿流改道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阴道联合腹腔镜下根治性女性全膀胱切除及原位回肠新膀胱的手术方法.方法浸润性膀胱癌患者6例,平均年龄61(55~73)岁.5孔法先行腹腔镜下手术:游离输尿管后分侧清扫盆腔淋巴结;举宫器配合下,用血管闭合器LigaSure切断子宫相关韧带及膀胱两侧血管蒂;电凝钩分离子宫直肠陷窝及膀胱前间隙;LigaSure切断阴蒂背血管复合体;超声刀切开膀胱颈尿道后游离膀胱颈后壁至阴道前穹窿部.阴道手术:直视下剪开阴道前后穹窿,于阴道取出标本,缝合阴道.回肠新膀胱术:下腹正中4~5 cnl切口,将回肠拉出切口外,游离30~40 cm回肠,剖开后w形折叠缝合形成贮尿囊;插入法植入输尿管后将贮尿囊还纳腹腔.缝合切口后重新开启气腹,腔镜下行新膀胱尿道吻合. 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6.2(4~8)h;出血量平均665(400~1200)ml.术后1~3个月患者均恢复较满意的控尿功能,IVU显示双肾功能良好,无膀胱输尿管反流及梗阻.新膀胱最大容量平均427(300~600)ml.无新膀胱阴道瘘等需要手术处理的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16(9~30)个月,6例均存活.1例术后8个月发现肝转移. 结论 经阴道联合腹腔镜下根治性女性全膀胱切除回肠新膀胱术治疗女性浸润性膀胱癌可行、有效,应用举宫器及经阴道直视下手术可一定程度上降低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的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由于阴道切口整齐、缝合确切,新膀胱阴道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机会减少.  相似文献   

18.
不同入路钬激光治疗表浅膀胱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钬激光 (Ho∶YAG)治疗表浅膀胱肿瘤 (SBC)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钬激光经尿道及经皮入路共切除肿瘤 6 0例 ,肿瘤病理分级G1~G2 ,临床分期T1~T2 。结果 :手术均一次成功 ,无膀胱穿孔等并发症 ,激光手术时间 :6~ 38min ,平均 19min。平均出血量 <5ml,创面基底及创缘随机活检无肿瘤残留 ,术后均行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随访 3~ 2 4个月 ,平均 13个月 ,3例术后 6~ 8个月异位复发 ,复发率为 5 %。结论 :经尿道钬激光切除膀胱肿瘤简单易行 ,安全有效 ,对于无法经尿道途径得到满意治疗的SBC ,经皮膀胱肿瘤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切除术是一种较理想的微创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医原性输尿管膀胱损伤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医原性输尿管膀胱损伤患者47例,男7例,女40例.其中妇产科手术损伤38例、泌尿外科5例、普外科4例. 结果 术中发现输尿管损伤16例,其中断裂14例,输尿管壁部分撕裂伤2例;行输尿管断端吻合术13例,肾盂输尿管吻合术1例,1例输尿管镜手术引起输尿管穿孔者予终止手术并留置双J管,1例被迫切除肾脏;术后3~7 d发现输尿管损伤7例,其中输尿管下段被结扎4例.输尿管阴道瘘3例,均于术后2周内行输尿管下段膀胱再植术.术中发现膀胱损伤19例,膀胱壁不规则撕裂长约1~3 cm;行膀胱修补术17例,由腔镜和TVT手术引起膀胱穿孔2例予留置导尿1周;术后1周~1个月发现膀胱阴道瘘5例,均于3个月后行瘘管切除修补术.术后47例随访5个月~11年,平均47个月,患者均治愈,无并发症. 结论 医原性损伤重在预防,术中及时发现、正确处理可避免二次手术;术后出现尿瘘者选择合理治疗方案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26例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标准淋巴结清扫加尿流改道术的临床经验,评价此术式肿瘤学结果与功能性结果。方法:2005年8月~2011年5月对26例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实施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标准淋巴结清扫加原位膀胱重建术,包括13例T型原位回肠膀胱、11例Studer原位回肠膀胱与2例乙状结肠原位回肠膀胱,对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量、围手术期并发症、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上尿路形态与功能、术后原位膀胱控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6.24(4~8)h,平均出血量为397(100~800)ml,平均输血量为109(0~800)ml,平均清扫淋巴结数15(5~30)个,1例淋巴结阳性,无围手术期死亡。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6.7%(4/26),其中1例术后血肌酐上升至214.9μmol/L,6天后下降至正常范围;2例新膀胱尿道吻合口漏,经引流治愈;1例输尿管新膀胱吻合口漏行手术修补。随访19.9(1~67)个月,生存率为92.3%(24/26);1例鳞癌死于广泛转移,1例于术后55个月因急性心肌梗塞死亡。原位膀胱重建患者日间完全控尿率达88%(22/25);夜间完全控尿率60%(15/25),小于1块尿垫24%(8/25)。上尿路检查提示19.2%(5/26)术后45天内出现双侧肾盂及输尿管轻度暂时性扩张,其中2例有暂时性血肌酐升高,但均在3个月之内恢复到正常范围。结论: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标准淋巴结清扫加下腹壁小切口行尿流改道术取得了满意的肿瘤学与功能性结果;其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