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特点。结果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表现多样,也有特殊性,治疗上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结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应该可以得到及时诊断,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9例明确诊断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患者经手术及护理均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临床效果确切,成功率高且安全有效,良好的围术期护理是获得满意疗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夹层内科治疗35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艺  刘洪珍 《吉林医学》2010,31(8):1089-1090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03年10月~2009年6月3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全面的临床护理,积极控制血压和心率。结果:18例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部分患者转外科手术或置入主动脉支架;17例患者病情再次发作或恶化后死亡。结论:积极控制好血压和心率、合理镇痛、预防并发症发生,可明显提高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效果和患者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护理经验,以便采取更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患者急性期病死率。方法:对2007年10月~2012年10月2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全面的临床护理,积极控制血压和心率。结果:12例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4例患者转外科手术或置入主动脉支架,4例患者病情再次发作或恶化后死亡。结论:尽快确诊、及时抢救、严控血压及精心护理是降低主动脉夹层患者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胡玉萍  孙芳  张舸洋 《当代医学》2010,16(32):61-62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增加治愈率。方法对1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以剧烈疼痛为主占100%。病因为高血压占80%,StanfordA型4例(31%),StanfordB型9例(69%).6例患者行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成功封堵夹层入口(46%)。3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好转出院(23%),4例分别于发病8h、3d、4d、8d死亡。结论及时正确的急诊诊治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邱丽萍  杨冬梅  王书鹏 《吉林医学》2010,31(14):2026-2027
目的:探讨内科治疗主动脉夹层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对12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通过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及降低心肌收缩力等治疗和一系列观察护理后,9例病情好转,其中5例转往上一级医院,3例死亡。结论:对受条件所限的县级医院经内科治疗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通过严密的观察护理及合理治疗,在急性期控制夹层的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对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内科治疗护理做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经积极救治和精心护理病情稳定,1例患者死亡.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急、病情重,必须进行急诊护理及积极治疗,才能挽救病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级诊疗制度实施以来主动脉夹层患者转诊无缝衔接的作用及对死亡相关因素的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月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经主动脉计算机血管成像(Computerized tomographyof aortic,CTA)明确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并且经救护车送往兰州救治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情况进行分组,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记录两组间一般基线资料、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成功随访180例,其中死亡28例,Stanford A型夹层死亡21例,Stanford B型夹层死亡7例,转诊路程2~790 km,平均508 km,转诊时间0.5~11.8 h,平均6.5 h。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夹层类型、血压、疼痛、发病至病情确诊时间、病情确诊至转诊时间、专科医生接诊至手术处理时间及转诊情况生存率有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s分析表明转诊情况、夹层分型、发病至病情确诊时间、专家医生接诊时间至手术处理时间是影响主动脉夹层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控制性降压、持续性止痛、镇静、心理干预、医护及司机经验可有效降低转诊风险,同步网络会诊、院际沟通、绿色通道对主动脉夹层转诊的无缝衔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MRI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抽取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间在我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25例,对其临床资料和MRI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患者均明确诊断,其中Ⅰ型者5例,Ⅱ型者3例,Ⅲ型17例。结论 MRI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不仅可明确其分型、内膜片、内膜破口及真假腔血液动力学改变,还可清楚显示主动脉夹层的范围及并发症。为临床诊断、鉴别以及治疗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值得关注并推广。  相似文献   

10.
32例主动脉夹层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治疗转归,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死亡率。方法:对32例本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大多数表现为胸腹伴腰背部疼痛,常伴有其他系统损害,均通过影像学确诊。结论:主动脉夹层是最凶险的急性疾病,迅速的临床识别和明确的诊断检查及早期治疗是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 AD )的临床特点,探讨AD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2006年至2012年我院收治1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以中老年男性为主,80%伴有高血压.经内科保守治疗,死亡6例,转上级医院介入治疗7例,病情平稳出院2例.结论主动脉夹层发病急,病情凶险,临床医生应提高对AD的认识,重视高危人群,熟悉临床特征,合理选择辅助检查.及早明确诊断,可有效提高AD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张建 《河北医学》2013,19(7):1064-1065
目的: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断方法以及其内科治疗要点进行研究。方法:总结并分析了2002年至2012年期间我院疑诊主动脉夹层的6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所有患者的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CT、核磁共振、主动脉腔内造影等临床资料,并且所有疑诊主动脉夹层的患者都给予镇静、止痛、降压等内科治疗手段。结果:尽管6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临床表现方面多种多样,-(2是胸痛都为其主要的并发症并且高血压是引起主动脉夹层的主要原因;在所采用的临床检查手段中CT、MRI和动脉造影可以的快速诊断和定位主动脉夹层且诊断正确率可以达到100%;给予镇静止痛降压治疗是主动脉夹层最有效的内科治疗手段。结论: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CT、核磁共振等手段可及时诊断主动脉夹层,在给予镇静、止痛、降压等内科治疗手段可有效的提高AD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20例确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存活、3例死亡,3例采用内科药物保守治疗,其中2例好转出院,1例因夹层破裂死亡。其余14例DeBakeyⅢ型患者行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均治愈出院。住院期间共死亡3例,病死率12%。螺旋CT和MRI动脉造影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方法。结论主动脉夹层早期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006年9月‐2015年12月该院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例的临床特征和诊疗结果。结果 15例合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液透析患者中A型6例,B型9例。A型6例患者均死亡,其中2例行外科手术治疗。B型患者中3例进行了覆膜支架置入术,5例内科保守治疗,1例入院1周内死亡。讨论维持性血液透析较普通人群有更多的发生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危险因素,及时排查早期诊断,内外科综合治疗的同时采用床旁血液净化治疗度过危险期,对提高患者存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光霞  唐兵  吴佳妮  靳琳 《西部医学》2012,24(9):1742-1743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点及内科治疗方法。方法对急诊或收入院后明确诊断为主动脉夹层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D患者临床表现多样,首发症状多为胸痛;高血压是导致AD的主要原因,CT和MRI有助于快速诊断和定位;镇静、镇痛、降压是内科治疗中最有效的方法。本组27例患者中,显效和有效共17例(62.96%),无效10例(37.04%)。结论早期快速准确的诊断及治疗,可有效降低AD患者的早期死亡率,是提高AD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主动脉夹层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2004年~2006年收治的1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结果 6例手术患者经精心治疗护理,痊愈出院。结论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治疗成功的关键是及时手术和术前、术后正确的护理。  相似文献   

17.
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12例住院患者进行临床严密观察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诊断与治疗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经内科保守治疗,72h内死亡4例,转外院手术3例,5例病情平稳后出院。结论 主动脉夹层发病急,病情凶险,易误诊为心肌梗死、心绞痛、急腹症等。临床医生应熟悉本病的表现,争取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的认识,早期确诊及积极内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确诊的主动脉夹层分离患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内科治疗过程中严重心衰死亡1例,余病情稳定后出院9例,2例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主动脉夹层分离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易漏诊或误诊。及时行影像学检查及动脉造影能早期确诊,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CTA)对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 回 顾性分析2013 年1 月—2017 年12 月兴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3 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多 层螺旋CTA 检查。8 例患者经介入手术治疗,55 例患者接受内科保守治疗,其中17 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作 为死亡组,其余患者作为存活组。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 多因素分析主动脉夹层患者多层螺旋CTA 影像学表 现与院内死亡的关系。结果 死亡组累分支血管数≥ 3、有胸腔积液、有心包积液、Stnford 分型为A 型、假 腔撕裂范围≥ 3 段发生率及平均总管腔增大均高于存活组(P <0.05)。受累分支血管数≥ 3[Ol ^ R=1.737,(95 CI :2.397,4.184),P =0.024] 和假腔撕裂范围≥ 3 段[Ol ^ R=3.522,(95 CI :2.025,3.987),P =0.019] 为主动脉 夹层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多层螺旋CTA 能够显示主动脉夹层患者真假腔、内膜破口及血栓等 情况,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和治疗参考价值,受累分支血管数≥ 3 和假腔撕裂范围≥ 3 段为主动脉夹层患者 院内死亡的相关因素,应加强对该类患者的监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院内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20.
35例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及内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裴文楠  唐渝平 《重庆医学》2007,36(11):1081-1081,1083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内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06年3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AD患者临床表现多样,胸痛可为首发症状,高血压是导致AD的主要原因,螺旋CT和MRI诊断符合率达100%,有助于快速诊断和定位.镇静止痛降压治疗是内科治疗中最有效的方法,目标血压降至100~110/60~70mm Hg,能明显提高AD的生存率.结论 快速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是提高AD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