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发作与体内血清铁浓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03—2013-08在开封市中心医院住院的热性惊厥患儿123例为研究组,对照组为同期发热(无惊厥)就诊的患儿112例,检测2组受试血清铁蛋白(SF)、血红蛋白(HB)、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水平差异。结果研究组平均28.7μg/L,对照组为32.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HB 102g/L,对照组11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游离PEF 48.8μg/dL,对照组46.7μg/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性惊厥发作患儿存在SF、HB浓度降低,提示低铁状态可能是小儿热性惊厥发作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确定缺铁性贫血(IDA)对儿童热性惊厥(FS)的影响.方法 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内科从2018年1月-2019年1月住院治疗的患者,所有患儿的年龄区间均为6个月到60个月,平均年龄为24.81月龄,将其分为两组,病例组包含104例FS儿童,对照组包含138例,其中36例为惊厥,102例为发热.对所有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硫化氢(H_2S)水平与小儿热性惊厥及转为癫痫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1年内转为癫痫的27例患儿纳入癫痫组,剩余81例患儿纳入热性惊厥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86名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H_2S水平,分析其与小儿热性惊厥转为癫痫的相关性。结果癫痫组患儿血清H_2S水平显著低于热性惊厥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小儿热性惊厥患儿血清H_2S水平变化与惊厥发作持续时间密切相关,惊厥发生前高热持续时间≥1 h的患儿血清H_2S水平显著低于惊厥发生前高热持续时间1 h的患儿,惊厥发作持续时间15 min的患儿血清H_2S水平显著低于惊厥发作持续时间≤15 min的患儿(均P0.05)。108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1年内癫痫转化率为25.00%。癫痫组与热性惊厥组间年龄、初发惊厥时体温、惊厥发生前高热持续时间、惊厥发作持续时间、合并围生期异常、合并颅脑影像异常、首次发热惊厥1周后EEG异常及血清H_2S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_2S水平不是小儿热性惊厥转为癫痫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示,血清H_2S水平与小儿热性惊厥转为癫痫呈负相关(r=-0.637,P=0.012)。结论血清H_2S水平越低,小儿热性惊厥及转为癫痫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60例小儿热性惊厥进行临床分析。方法结合60例热性惊厥(FC)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研究其发病年龄、病因、复发、转归情况。结果热性惊厥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原发病以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为主,本病发病率高,复发的可能性与初发年龄、初发体温、家族史相关。结论对5个月~5岁的发热患儿,当体温≥38℃时尽快采取降温措施及时给予药物控制。  相似文献   

5.
316例热性惊厥小儿的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FC)脑电图(EEG)与临床的关系。方法记录160例6个月~6岁患儿FC后EEG。结果 EEG异常率为38.1%;EEG异常率与FC临床特征(局灶性发作和FC持续时间〉15min)有关;首次FC的EEG异常率为20.5%,随着FC再发次数的增多逐渐增高。3岁以内FC小儿其EEG异常率不明显,3岁以后的FC小儿EEG的异常率则逐渐增多,有统计学意义;部分患儿多次EEG检查出现发作性棘波,其中3例随访3~4a,最后诊断为癫。结论 EEG异常率与临床特征有关系;FC再发与EEG异常、年龄有明显关系;EEG多次异常FC可发展为癫。  相似文献   

8.
小儿热性惊厥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因发热而诱发的一种惊厥,多见于6个月~3岁小儿.惊厥多发生在疾病初期,体温突然升高时而发生惊厥,多数突然发作,伴有意识丧失,面部及四肢抽搐,两眼凝视、斜视或上翻,可伴喉痉挛、呼吸暂停等症状.如治疗不及时,可造成患儿智力底下,甚至威胁患儿生命.近年来我们在小儿惊厥治疗及护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因发热而诱发的一种惊厥,多见于0个月~3岁小儿。惊厥多发生在疾病初期,体温突然升高时而发生惊厥,多数突然发作,伴有意识丧失,面部及四肢抽搐,两眼凝视、斜视或上翻,可伴喉痉挛、呼吸暂停等症状。如治疗不及时,可造成患儿智力底下,甚至威胁患儿生命。近年来我们在小儿惊厥治疗及护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首次热性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13例首次FC的患儿进行跟踪、随访,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结果首次发作时惊厥次数超过2次、发病前已有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惊厥为部分性或左右不对称性是FC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了FC复发的预测模型.结论临床工作中对于首次FC发作的患儿,如存在上述危险因素,可预防性使用抗惊厥药.  相似文献   

11.
186例热性惊厥儿童的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FC)时异常脑电图(EEG)与以后癫痫的发作,与FC的再发及预防性治疗的关系。方法:记录186例4-6岁患儿FC后EEG。结果:首次EEG异常率为33%;EEG异常率与Ⅰ级亲属的热惊厥史无关系;EEG异常率与FC临床特征(局灶性发作和FC持续时间〉15分钟)有关;首次FC的EEG异常率为12%,随着FC再发次数的增多逐渐增高,FC再3次以上的患儿中,其EEG异常率高达35.8%~53.3%;3岁以内FC儿其EEG异常率不明显,3岁以后的FC儿EEG的异常率则逐渐增多,有统计意义;部分患儿多次EEG检查出现发作性棘波,其中3例随访4~8年,最后诊断为癫痫。结论:EEG异常主与Ⅰ级亲属是否有FC史无关,与FC临床特征有关系;FC再发与EEG异常、年龄有明显关系:EEG多次异常FC可发展为癫痫;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对热性惊厥的认识,转归及治疗。方法 收集55例儿童热性惊厥的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热性惊厥1次复发者占16.4%。2次以上复发者占23.6%。转化为癫痫者占3.6%。结论 热性惊厥绝大多数预后良好,少部分可移行为癫痫。  相似文献   

13.
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是儿科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常见于3月龄~5岁的儿童。大部分的FS患儿预后较好,但是有的热性惊厥后会向着难治性癫痫(Refractory epilepsy,RE)发展。癫痫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RE大约占据癫痫的1/3,目前RE的病因复杂多样,其机制尚不完全明确,FS后会有很多病理生理变化,如炎症反应、血脑屏障的变化和氧化应激等,而这些变化会后续有可能会导致RE的发生,而炎症是始终串联所有生理变化的主要反应。本文主要对于FE后所导致的RE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热性惊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多数热性惊厥患儿预后良好。目前认为,对单纯热性惊厥,没有必要常规给予抗癫痫药物,但某些高选择病例除外;发热时,间歇性应用地西泮能够降低热性惊厥的复发率,但不能改善患儿的远期预后;预防用药只需在部分发作频繁的单纯热性惊厥、复杂热性惊厥尤其是伴有局灶体征或持续时间较长及惊厥状态的病例中施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高对热性惊厥的认识 ,转归及治疗。方法 收集 5 5例儿童热性惊厥的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热性惊厥 1次复发者占 16 4% ,2次以上复发者占 2 3 6% ,转化为癫者占 3 6%。结论 热性惊厥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少部分可移行为癫。  相似文献   

16.
热性惊厥患儿的脑电图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性惊厥的确切原因尚不十分清楚 ,部分患儿脑电图(EEG)可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我们收集本院 1981年 4月~1998年 2月间的 118例临床诊断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及EEG资料 ,现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 88例 ,女 30例 ,年龄 91天~ 8岁 ,平均3.38岁。病程 8天~ 4年 ,平均 1.6 8年。均选自首次发病年龄在 6岁内 ,1年发作 2次以上或持续发作 15分钟以内 ;体温在 38℃以上的发热后惊厥。惊厥时表现 :四肢强直抽搐 ,脸色发青 ,伴有意识丧失 ,持续数分钟 ,发作后很快清醒。1.2 EEG检查方法 对 4岁以下不合作者采用自然睡眠…  相似文献   

17.
热性惊厥(FC)是指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所致的发热38℃以上引起的全身性抽搐,是小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急症,部分患儿可引起脑电图(EEG)不同程度改变,为此.2000-01-2005-01.我们对90例FC患儿做了EEG检查,以探讨FC的EEG表现,异常EEG与以后癫痫的发作、FC对脑功能的影响以及预防性治疗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小儿热性惊厥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60例小儿热性惊厥进行临床分析.方法结合60例热性惊厥(FC)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研究其发病年龄、病因、复发、转归情况.结果热性惊厥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原发病以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为主,本病发病率高,复发的可能性与初发年龄、初发体温、家族史相关.结论对5个月~5岁的发热患儿,当体温≥38℃时尽快采取降温措施及时给予药物控制.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24小时脑电图(AEEG)监测对小儿热性惊厥的诊断意义,对118例热性惊厥患儿进行24小时动态脑电监测。结果,AEEG总异常率为40.7%,痫样波检出率6.8%。年龄≤2岁与>2岁组、体温>38.5℃组与≤38.5℃、首发组与反复发作组比较,后AEEG异常率明显高于前(P<0.05-0.01)。提示,发作次数越多AEEG异常率越高。对AEEG异常和有痫样放电的患儿均应给以抗癫痫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对102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其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复发48例,占47.06%,复发危险因素与惊厥家庭史、初发年龄〈1岁、惊厥时体温〈38.5℃、复杂型热性惊厥有关(P〈0.05)。结论对存在复发危险因素的热性惊厥患儿,应早期采用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