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糖尿病(DM)并无症状性脑梗死(SCI)的病因。方法选取2005-2007年收治的147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CT和临床资料研究发现32例并发无症状性脑梗死,对代谢控制状况进行检测,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DM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发生率随高血糖、高糖化血红蛋白、高血压、高血脂、年龄、病程的增高而升高。结论高龄、病程长、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是DM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02—2011-01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2例,所有患者未进行溶栓治疗,采用改善微循环、改善脑代谢、常规脱水、控制血压、控制血糖等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6例患者病残程度为0级,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基本痊愈;18例患者病残程度为1~3级,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显著进步;5例患者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进步;3例患者死亡。另经统计发现,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高血压、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血脂代谢紊乱、高血糖等与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发病有关。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患者经改善微循环、改善脑代谢、常规脱水、控制血压、控制血糖等治疗后,效果显著。控制肥胖、高血压、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血脂代谢紊乱、高血糖等危险因素可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发病与长期严重的高血糖及由此导致的代谢障碍、微循环异常、神经营养因子缺乏、氧化应激自由基增多和自身免疫紊乱等多因素有关,其药物治疗临床上缺乏特异性方法,良好的血糖控制是治疗基础,尚需对症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本文就针对DPN致病机制的药物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患者肌电图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肌电图对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测试的临床价值及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门诊和住院的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肌电图仪对腓总神经、腓浅神经进行测定,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病史、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结果肌电图测试结果与临床症状相符,具有神经症状的糖尿病患者轻收缩峰电压明显高于无神经症状的糖尿病患者,轻收缩峰平均时限延长,多相电位比数增大,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病程延长,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下降,控制空腹血糖及HbA1c有助于延缓周围神经病变的进展。肌电图检测适用于临床检测糖尿病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北京市兴寿社区年龄>65岁高血压患者并发神经症状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将社区内年龄>65岁的351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并发神经症状患者的发生率,同时分析导致患者并发神经症状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中,并发神经症状者166例,发生率为47.29%。同时经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为导致患者并发神经症状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北京市兴寿社区6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并发神经症状发生率较高,且多种因素均为导致并发神经症状的危险因素,临床可通过控制危险因素以降低神经症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DM)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将其分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和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NDPN组).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因素.结果 (1) DPN组与NDPN组病患年龄、病程、FPG、2hPG、HbA1C、尿 A/C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年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病程、年龄、空腹血糖、餐后 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是 2 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其中年龄大、病程长、高HbA1C的糖尿病患者发生 DPN 的风险增加.提示临床医生应在糖尿病早期对DPN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颅底骨折并发脑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治和疗效。方法总结1998-01~2004-04本科收治的247例颅底骨折患者,对其中颅底骨折并发脑神经损伤6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底骨折并发脑神经损伤有典型临床表现。2例行视神经管减压术,1例恢复良好,1例恢复一般;65例采用保守治疗,35例恢复良好,21例恢复一般,9例症状无改善。结论颅底骨折并发脑神经损伤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多数脑神经损伤经保守治疗后恢复良好,视神经管骨折压迫视神经致视力进行性下降应予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首次脑梗死患者的磁共振表现及危险因素,以期获得对该病较全面的认识,从而有利于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方法首次脑梗死患者根据磁共振表现分为:(1)单纯新发病灶组;(2)新病灶合并陈旧病灶组。应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2组首次脑梗死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史、冠心病、糖尿病史、脑梗死家族史、烟酒嗜好、高血脂、血管病变。结果 (1)单因素分析显示,随各组中存在单个危险因素病例百分率的增加,首次脑梗死发病率增加;(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2组首次脑梗死病例组的最显著相关危险因素均为高血压、糖尿病及脑梗死家族史,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脂、烟酒嗜好、冠心病等对首次脑梗死的发生也有很大影响。结论高血压史、脑梗死家族史及糖尿病史为首次脑梗死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他危险因素亦不可忽视,控制好这些危险因素对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和改善预后有重要患者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并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血管病变患者(观察组),同时选取30例不合并颈动脉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血压、吸烟、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耱、空腹餐后C肽等指标。结果 2组相比,在年龄、病程、高血压、吸烟等方面,均存在差异P〈0.05,表明年龄越大、病程越长、高血压病情越重、吸烟越多,其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血管病的发病率越高。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HbA1C、LDL、TC明显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HDL、FCP、HCP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病程、高血压、吸烟、高血糖、高血脂、低C肽水平都是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为其早期防治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2012-04—2015-04我院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MOCA(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对患者作认知功能评估,据量表结果将其分为NC组(认知功能正常组,n=110)与CI组(认知功能障碍组,n=90),收集2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2型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2型糖尿病合并认知障碍组与认知功能正常组,其年龄、病程、P2BG、Hbalc、CHO、高血压史、糖尿病家族史、焦虑、抑郁、胰岛素治疗、神经病变及视网膜病变等因素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证实:年龄、HbAlc、CHO、视网膜病变、抑郁为2型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抑郁、高胆固醇、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糖控制率低均可加大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风险,需积极控制,并予以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及纤维蛋白原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合并高血压例数明显高于稳定性脑梗死组(P<0·01),血糖、血脂和纤维蛋白原指标也高于对照组。结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复发的临床特点及发病相关因素,以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1998-01—2011-12收治的36例复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复发性高血压脑出血以基底节-基底节型最多见,好发于首次出血的对侧,首次高血压脑出血后未能坚持控制好血压,尤其是波动性高血压是导致复发出血的重要因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未良好控制也使脑出血复发的机会增加。结论复发性高血压脑出血预防的关键是坚持控制好血压,并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3.
进展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进展性脑梗死72例和除外进展性脑梗死的对照组80例,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或空腹血糖>7.0 mmol/L者所占比例,合并胆固醇、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增高及颈部血管病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纤维蛋白原血症、C反应蛋白升高、颈部血管病变程度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为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07-01~2008-12在漯河医专二附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51例脑梗死患者,依据病情是否进展分为进展组(n =98)与非进展组(n=253),从非进展组中随机抽取9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患者体温、血压、白细胞、血糖等,同时调查年龄、性别、吸烟、酗酒、糖尿病史等其他危险因素并比较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体温、糖尿病史、高血压史、血压降低、高血脂、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糖及同型半胱氨酸增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进展性脑梗死的显著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史、血压降低、血脂、体温、白细胞 、C-反应蛋白及血糖增高可能是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进展性脑梗死与高血压史、血压降低、血脂、体温、白细胞数、C-反应蛋白增高和糖尿病有关,控制炎症、血糖、体温、血脂,避免盲目降压可以减少进展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复发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1994~2003年间我院收治的152例复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的首发脑出血患者对照研究。结果复发性脑出血患者多有高血压病,病程长且控制不良,并与糖尿病、高血脂、既往有缺血性卒中史等有关。复发出血的部位多在原出血部位的对侧,以基底节出血最多见。复发出血的间隔时间多为1~4年。复发出血预后差。结论脑出血后4年内复发率较高,积极有效控制高血压和其它因素,可以预防脑出血复发,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无症状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及预后。方法对79例无症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治疗有关资料,各项临床参数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无症状脑梗死者吸烟史,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及高尿酸血症明显高于对照组;5a后无症状脑梗死患者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控制良好者发生症状性脑梗死显著低于控制差者。结论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及高尿酸血症是改善无症状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与脑血管病变、血糖、糖尿病肾病病变关系。方法测定65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据此将患者分为自主神经病变组20例和无自主神经病变组45例,2组患者均接受经颅多谱勒检查,并检验糖化血红蛋白、高敏CRP和尿微量白蛋白。结果自主神经病变组脑血管顺应性下降,脑血流减慢,血糖、尿微量白蛋白及高敏CRP升高。结论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与血糖控制有关,与炎症和糖尿病肾病相关,可能是促进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138例糖尿病患者神经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神经电生理特点及其与病程的关系。方法连续记录138例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神经电图(包括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的检测结果,并根据糖尿病病程将其分组进行比较。结果共检测周围神经1669条,异常神经313条(18.75%),下肢异常率(132/530,24.9%)明显高于上肢(59/517,11.4%)(P<0.0001),感觉神经(122/622,19.6%)与运动神经(191/1047,18.2%)受累无差异(P=0.5665);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者运动、感觉神经异常率(24.3%,33%)明显高于病程小于10年组(14.2%,14%)(P<0.001)。病程大于10年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病程小于10年组减慢,正中神经、胫后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尺神经、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尺神经外所查运动神经近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AMP)病程≥10年组均明显低于病程<10年组。结论尽管受检时血糖控制良好,但依然有周围神经电生理异常变化。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神经传导异常率高于上肢,尤以运动神经明显。病程是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的危险因素,随着病程增加神经传导异常率和损伤严重程度增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复发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1994,2003年间我院收治的152例复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的首发脑出血患者对照研究。结果复发性脑出血患者多有高血压病,病程长且控制不良,并与糖尿病、高血脂、既往有缺血性卒中史等有关。复发出血的部位多在原出血部位的对侧,以基底节出血最多见。复发出血的间隔时间多为1—4年。复发出血预后差。结论脑出血后4年内复发率较高,积极有效控制高血压和其它因素,可以预防脑出血复发,改善顸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颅底骨折并发脑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治和疗效。方法总结1998—01.200404本科收治的247例颅底骨折患者,对其中颅底骨折并发脑神经损伤67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底骨折并发脑神经损伤有典型临床表现。2例行视神经管减压术,1例恢复良好,1例恢复一般;65例采用保守治疗,35例恢复良好,21例恢复一般,9例症状无改善。结论颅底骨折并发脑神经损伤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多数脑神经损伤经保守治疗后恢复良好,视神经管骨折压迫视神经致视力进行性下降应予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