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妈妈,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只有她的儿子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你的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相似文献   

2.
教子之道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对她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妈妈,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只有她的儿子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对她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3分钟都坐不了,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妈妈,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只有她的儿子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坐3分钟了。其他孩子的妈妈都非常羡慕你的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3分钟都坐不住,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你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  相似文献   

5.
案例1 咬指甲 一位母亲近6岁的儿子有吸手指和咬指甲的行为(只是咬秃,没咬出血).她对儿子说:“以前你打妈妈,妈妈会惩罚你,这样错了;你现在打打妈妈,妈妈不会惩罚你.”儿子的眼睛亮了,用很大力气打了她,很疼. 第二天,她又这样做,儿子还是打了她,但力道轻了. 第三天,儿子已没有了打妈妈的兴趣. 后来,他没有了咬指甲的行为. 她开始讲这个案例的时候,我有些不安,因为我一直觉得妈妈和宝宝的关系重在平衡,妈妈不必因为宝宝而过度失去自己,主动要宝宝打自己,对自己太不公平.但听她讲了整个案例后,我很感动.  相似文献   

6.
徐沙子 《家庭育儿》2010,(12):22-23
好朋友对我说,这周的钢琴曲子太难了,女儿弹不了。我说:“怎么可能那么难呢?我来看看。”宝宝一坐下来,我就告诉她:“这曲子好简单啊,你肯定可以弹得很好的。”我先让宝宝分手弹了一遍。  相似文献   

7.
小丽是个8岁的女孩.读小学三年级.一次因交作业时拿错了本子.被老师批评了一通.她妈妈为此与老师沟通时,忍不住为孩子辩解说:“孩子年龄小.如果她完成了作业.只是作业本拿错.老师为什么不能谅解一下呢?”老师则说:“你的孩子挺聪明,可总是这样不守纪律,将来肯定成不了好学生。”小丽妈妈很生气,  相似文献   

8.
段子     
《婚育与健康》2013,(14):33
公交车上一年轻的妈妈给宝宝喂奶,宝宝吃得不老实,年轻的妈妈生气说孩子:"吃不吃?不吃我给旁边的叔叔吃了!"一连说了几次。坐旁边的叔叔忍不住说:"我的小少爷,吃不吃给个准信,叔叔都坐过两站了!"儿子结婚前,父亲不好意思地教导他说:到时候你在上面,她在下面就可以了。洞房之夜,新娘看见新床被改成了上下铺。  相似文献   

9.
父子有别     
妻子买了一部新手机,一回家,她就开始研究手机的功能,忙着下载各种软件,弄了我和儿子的合影作为新手机的屏保.弄完后,她兴奋地问我和儿子:“怎么样?好不好看?” 儿子乖乖地点头说:“好看!”然后又奶声奶气地问:“妈妈,你为什么要把我的照片放在手机上啊?”她亲了儿子一下,笑眯眯地说:“因为手机每天都握在妈妈手里,你就是妈妈手心里的宝啊!”  相似文献   

10.
开心乐园     
王同翠 《健康生活》2006,(12):55-55
我跟她不一样宁宁和妈妈在一起看电影《喜盈门》。当银幕上出现大孙媳妇把饺子藏起来的镜头时,宁宁拉拉妈妈的衣角,说:“妈妈,这阿姨真像你。”“胡说!”妈妈争辩说,“她藏的是饺子,我藏的是汤团,我跟她不一样。”早晨,一位年轻女家庭教师来到主人家。母亲对小儿子说:“托穆,愣着干什么?还不去吻吻你的老师。”小儿子随即回答道:“妈妈,我可不敢。昨天,爸爸去吻她,让她狠狠地打了一个耳光。”不敢吻父亲厉声地训斥儿子:“这学期你打架大有进步了!”儿子:“这——我已改过了。”父亲:“你——改过了?!这报告书上老师明明白白写着:过去和个别…  相似文献   

11.
笑苑     
《健康》2014,(1):78-78
溺爱 妈妈第一次带着儿子去幼儿园,害怕儿子受委屈,就对老师说:“如果阳阳犯错,请不要惩罚他。”老师说:“那样会惯坏孩子的。”妈妈说:“那好吧,如果我儿子犯错了,你就惩罚他旁边的孩子,吓唬吓唬他!”  相似文献   

12.
董芳 《家庭医学》2014,(9):45-45
女儿今年3岁半.有一天回到家兴冲冲地对我说:“妈妈.今天我得了一朵小红花,老师说我表现得好!”第二天我送女儿到幼儿园.无意中和老师谈起了此事,老师说女儿并没有得到小红花.而是班里一个小朋友因为在课堂上答对了问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当时就怒气冲冲,要去“教训教训”她。但老师却提醒我,  相似文献   

13.
准备失败     
高红  主付 《健康文摘》2007,(8):14-15
6岁的女儿刚上小学,一天,老师发了张印有苹果的纸,要小朋友给苹果娃娃涂色。女儿很小的时候就对色彩极其敏感,蜡笔的十二种颜色能分得很清楚。可是她拿着蜡笔,迟迟不肯涂色。“妈妈,我要是涂到苹果娃娃的外边去了怎么办?”“妈妈,我如果涂到外面.你不会批评我吧?”……她的顾虑可真多!哎.连这么小的事都做不好。我叹口气说:“妈妈给你力量,我们一起来涂。”我握着她的手,教她沿着线条涂,她竟大叫:“你这样用力,会涂到外面去的!”  相似文献   

14.
邵女士与丈夫离婚时,儿子才3岁。一年后,她将新男友带进家中,儿子叫他叔叔。不忍心伤害孩子的妈妈有一天“灵机一动”告诉儿子,“这个叔叔才是你的真爸爸。”自从对儿子撒下这弥天大谎后,她每天忐忑不安,内心陷入一团乱麻之中。妈妈为何对儿子编造谎言?谎言又将如何收场?为此,她走进央视“心理访谈”演播室——她突然对儿子说,开车的人是你的真爸爸邵女士与男友相处5年了。因为住在一起,邵女士觉得不能总让儿子叫他叔叔,她担心儿子心里会奇怪:“别人家总是妈妈爸爸在一起,而我家怎么是妈妈和叔叔呢?”也许,他不会说出来,但如果与别的小朋友…  相似文献   

15.
马莉 《健康人生》2008,(2):38-38
对家人说“我爱你”,是儿子教我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繁忙的工作、沉重的家务负担弄得我焦头烂额。那天,因为一点儿小事.我的心情很糟糕。下午。在电话中按惯例询问了刚放学的儿子完成作业的情况并叮嘱了几句后,我正要匆匆挂上电话,可儿子似乎还有什么话要说,便问:“还有事吗?”他在电话那头停顿了几秒钟,说了一声:“妈妈。我爱你!”有点突然,  相似文献   

16.
朋友的儿子小强读小学五年级,脑子确实很聪明,可就是专注力不强,思想经常开小差,你说这他却想着那。对任何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好喜新厌旧。开家长会时,朋友很诚恳地向班主任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老师说:“你这个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专心,上课四十五分钟,有多半时间心不在焉,所以成绩一直处于中下游。比如.有次我在上数学课时。再三强调这是重点。请大家注意听,却发现他在玩小镜子。唉……”朋友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学习不专心。  相似文献   

17.
孩子抑郁了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刘女士来到了我的咨询室,她有五十多岁,神情有些疲惫。坐下后,刘女士讲起了她儿子的故事:我的儿子萧宇是个学习十分刻苦的孩子,刚上初中的时候,他的成绩平平,但是在初二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他的成绩一下子上升到了全班第二名,连班主任都打电话到家里祝贺。但是他却在接到电话的那一刻抱住我哭了。我问他怎么啦?他对我说,“妈妈,我好累。”  相似文献   

18.
开心乐园     
正别挤了公交车上,因为是下班高峰期,一小伙说道:"挤什么挤,别挤了!我都过了好几个站了都下不了车!"另一小伙说道:"大哥别说了,你比我好,我只是路过的都被挤上来了!"这时一位四十多岁的大叔就说了:"都让让,都让让,让我过去,我是这公交车司机,现在是谁在开车啊?"郑妈妈儿子:妈妈,有个英雄叫郑成功,他的妈妈叫什么名字?妈妈:她叫郑妈妈。儿子:错,她叫郑失败,因为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本人后来想了想,感觉真的有道理呢。  相似文献   

19.
妈妈正忙着给宝宝做饭,宝宝一个人趴在小桌子上努力画着什么过了一会儿,宝宝放下画笔,双手举着自己的“作品”开心地笑了,转头看到妈妈,兴奋地跑过去,问:“妈妈、妈妈、你看我画得漂亮吗?”妈妈炒着菜头也没回地说:“嗯,画得好极了!”宝宝着急了:“妈妈你看看嘛?”“妈妈正在给宝宝做好吃的,宝宝乖!“宝宝高兴的双手无力地垂下……  相似文献   

20.
熊妈妈小时候的一个春日,她在花园里发现了一个知更鸟宝宝,一个很小很小还不会飞的知更鸟宝宝。“噢,你真可爱!”她说,“你从哪儿来?”“从我的巢里来。”知更鸟说。“你的巢在哪儿,小知更鸟?”熊妈妈问。“我想在那上边。”知更鸟说。熊妈妈上去找了找,哦,不,那是蓝色鸣鸟的巢。“也许在那边。”知更鸟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