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 研究胃炎患者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因素,评价健康教育对胃炎患者Hp相关知识掌握效果,为Hp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2011年1-12月在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附属余杭医院就诊的5 500例胃炎患者进行Hp感染因素问卷调查,并对其中2 650例Hp感染胃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前后Hp相关知识进行调查,评价其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胃炎患者Hp感染率为48.2%,不同性别、年龄、地区胃炎患者Hp感染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经常喝生水(OR=2.680,95%CI=1.434~5.008)和吸烟(OR=2.363,95%CI=1.416~3.945)是导致胃炎患者HP感染的危险因素;健康教育之后,Hp感染者对Hp相关问题的知晓率为94.3%,较健康教育前的(19.8%)有所提高(χ2=30 016.5,P=0.000)。结论 经常喝生水和吸烟是胃炎患者Hp感染的不良生活习惯,对Hp感染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Hp的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与胃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Luminex 100液态芯片仪检测血清中5种细胞因子的含量,HP检测使用快速尿素酶法和14C尿素呼气试验,然后按照胃窦黏膜炎症组织学分级标准将炎症分为不同等级.结果 5种细胞因子中,IL-4、IL-8和TNF-α在HP阴性组和阳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IL-8和TNF-α在HP阳性组含量分别为(138.23±12.38)、(286.59±82.51)、(37.61±19.28)pg/ml,而IL-10、IL-1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HP阳性组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组,与轻度组相比较,中度组和重度组的IL-8、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与中度组相比较,轻度组和重度组的IL-8、TNF-α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8在轻、中、重度组的含量分别为(213.78±13.19)、(241.02±20.62)、(319.83±40.92)pg/ml,TNF-α在轻、中、重度组的含量分别为(24.01±7.39)、(29.85±10.27)、(44.71±11.82)pg/ml;IL-4在不同炎症程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IL-8和TNF-α随着炎症程度升高含量也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4、IL-8和TNF-α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且IL-8和TNF-α的含量与炎症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不良的关联。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Hp感染消化不良患者11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于医院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80名作为对照组;分析TNF-α基因多态性,研究TNF-α基因多态性与Hp感染消化不良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在rsl800629位点GA基因型、rs361525位点GA基因、rsl800630位点CA基因型分布频率低于对照组,rsl800629位点AA基因型、rs361525位点AA基因型、rsl800630位点AA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rsl800629位点G等位基因、rsl800630位点C等位基因携带率低于对照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rsl800629位点A等位基因、rsl800630位点A等位基因与Hp感染消化不良发病有关(P<0.05);转归不佳组在rsl800629位点GA基因型、rsl800630位点CA基因型分布频率低于转归良好组,rsl800629位点AA基因型、rs3...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的尿素酶表达程度与相关胃炎的相互关系。方法 经胃镜和病理确诊为浅表性和萎缩性胃炎的病人 350例 ,内镜直视下在病变明显处取活检 2块。分别检查病变程度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以及尿素酶表达程度 ,对全体病人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段病变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尿素酶表达程度相关 ,41~ 50岁组呈现为病变多样期及尿素酶表达高峰期 ,其前后年龄组病变表现为与尿素酶表达相关的萎缩和增生性病变。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 ,病变呈现为由单纯到复杂 ,由糜烂、溃疡到增生、隆起的变化规律。幽门螺杆菌的尿素酶程度表达并不影响这一规律。但可使短时间的病变复杂化。胃黏膜受该菌的定植及机体免疫反应引发的病变可能是更重要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相关性.方法 对经胃镜诊断为CAG的1 165例患者的活检胃黏膜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或Giemsa染色以确定有无Hp感染;同时送病理检查,观察淋巴滤泡形成情况.结果 在Hp感染829例患者中,有淋巴滤泡形成者占37.2%(308/829),而无Hp感染患者均无淋巴滤泡形成.Hp感染阳性者其淋巴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及活动性炎性反应的阳性率与Hp阴性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感染与CAG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疣状胃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疣状胃炎内镜下表现及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 观察50例疣状胃炎(VG组)Hp感染情况、内镜表现及病理改变,同时与随机选择同期检查的慢性浅表性胃炎50例(CSG组)进行比较.结果 VG组Hp感染率为74%,中重度病变率为74%,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率为42%,CSG组分别为32%、36%及8%,VG组均明显高于CS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感染是疣状胃炎的主要病因,疣状胃炎病变程度较重,并有癌变倾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观察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及其不同病理阶段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治疗意义。方法经碳^14呼气实验,胃镜下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为HP阴性的胃炎30例,HP阳性的胃炎30例,HP阳性伴有萎缩胃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的各30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结果HP(+)慢性胃炎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明显高于HP(-)胃炎组(P〈0.05),在HP阳性的慢性胃炎中随着炎症的加重,萎缩,肠化及非典型增生各亚组间进行的比较,其中仅HP阳性的单纯胃炎组与非典型增生亚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亚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单纯性胃炎组及伴有萎缩,肠化及非典型增生各亚组间EGFR的表达阳性细胞数和阳性细胞率呈递增趋势。结论HP相关性胃炎中随着HP感染持续存在胃黏膜萎缩,肠化及非典型增生的出现表皮生长因子的受体表达呈进一步增加趋势,可能与HP感染致癌的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和食物特异性IgG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388例为调查对象,同时进行食物特异性IgG水平的检测和Hp感染的检测,并对Hp检查结果阳性的患者的IgG水平与Hp感染的关联进行分析。结果 388例患者中Hp感染的阳性检出率为30.15%,Hp阴性组与阳性组食物特异性IgG水平阳性率分别为23.25%、89.74%,Hp阳性组的食物特异性IgG水平阳性率高于Hp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化性溃疡患者食物特异性IgG水平与Hp的感染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应采取饮食结构的调整降低食物特异性IgG水平,抗Hp三联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根治Hp治疗并阻断Hp的传播,以达到治愈消化性溃疡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筛选和鉴定与幽门螺杆菌(H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有关的宿主细胞肿瘤相关蛋白。方法用幽门螺杆菌野生株和cagA基因敲除株分别与胃粘膜上皮细胞Ges-1共培养10h(细菌与细胞的比例为100:1),提取2组细胞总蛋白,进行等电聚焦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比较2组细胞蛋白质表达谱差异,选取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鉴定。结果经肽质量指纹图(PMFs)检索分析鉴定,与cagA基因敲除株比对,幽门螺杆菌野生株攻击后的胃粘膜上皮细胞Ges-1总蛋白中的磷酸丙糖异构酶、膜联蛋白A1和α-烯醇酶(2个相邻位点)4个差异蛋白点均呈高表达,质谱评分依次为:325,254,395,347;肽段匹配率分别为:95%,79%,77%,76%。结论3种差异表达的蛋白均与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有关,属于胃粘膜上皮细胞肿瘤相关蛋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藿朴夏苓汤在Hp相关胃炎治疗中的效果,以为临床治疗Hp相关胃炎提供相应的方法参考.方法 选取2008年5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Hp相关胃炎患者50例,均在采用抗生素与质子泵抑制剂进行一般性治疗的同时,联合使用藿朴夏苓汤进行治疗,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整体效果,以及Hp根除率和随访2年后的复发率情况.结果 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94.0%,Hp根除率90.0%,治疗2年后复发率14.0%,不良症状发生率为8.0%;临床整体效果比较明显.结论 藿朴夏苓汤在Hp相关胃炎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对Hp的根除效果更理想,且治疗后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感染情况对血清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β(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在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就诊的222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和胃黏膜组织活检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血清IL-6、IL-8和TNF-α表达水平。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但IL-8水平在幽门螺杆菌阳性和阴性患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700)。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与慢性胃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明显升高,但IL-8水平无显著变化。血清TNF-α、IL-6和IL-8高水平与慢性胃炎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饮食诱导肥胖大鼠TNFα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肥胖和胰岛素抵抗(IR)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关系。方法 以高脂膳食饲养Wistar大鼠,复制肥胖模型,以脂体比作为分组标准,检测血清学指标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蛋白水平,以胰岛素敏感指数判断机体胰岛素抵抗状态。结果 肥胖组大鼠脂肪组织TNFα水平明显高于基础组,在骨骼肌、肝脏、血清中2。组无显性差异。结论 TNFα在肥胖相关IR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TNFα在肥胖机体介导IR具有组织异质性。 相似文献
14.
潘纪栓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9,20(6)
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与甲硝唑(联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经胃镜检查证实为Hp相关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800 mg/d,对照组采用甲硝唑片400 mg/d,两组均联合阿莫西林分散片2 000mg/d,奥美拉唑肠溶片40mg/d,上述药物剂量均分2次口服,连续用药7 d。7 d后两组继续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40 mg/d至1个月。治疗前后作胃镜检查及Hp检测,观察2组的疗效、Hp根除率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疗效优于甲硝唑联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糖尿病(DM)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DM患者124例,按是否合并Hp感染分为Hp感染组76例、Hp未感染组48例,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TNF-α基因863位点、IL-8基因rs4073位点多态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M患者Hp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Hp感染组尿酸(U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甲状旁腺激素(PTH)均高于Hp未感染组(P<0.05);两组患者TNF-α基因863位点及IL-8基因rs4073位点基因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Hp感染组TNF-α基因863位点CA基因型、AA基因型频率及A等位基因型频率,IL-8基因rs4073位点TT、TA基因型频率均高于Hp未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OMA-IR,TNF-α基因863位点CA、AA基因型,IL-8基因rs4073位点TT、TA基因型均是DM合并Hp感染... 相似文献
16.
雷贝拉唑对幽门螺杆菌阴性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分析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阴性胃溃疡(GU)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20例Hp阴性的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雷贝拉唑治疗,而对照组接受雷尼替丁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症状情况,并通过胃镜检查,观察溃疡愈合,并比较胃窦部炎症情况。结果经4周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如上腹部疼痛、上腹不适、嗳气)得到明显控制,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胃窦部炎症分级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雷贝拉唑可有效地缓解Hp阴性GU症状,加强GU愈合,是治疗GU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血清炎症因子、胃泌素、胃炎不同部位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为临床慢性胃炎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92例,将其中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试验组,28例非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agA蛋白及胃泌素水平,分析Hp感染与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关系;比较两组患者胃黏膜的炎症程度、活动性以及肠化程度分级情况;比较两组患者Hp感染的情况;分析Hp感染率与慢性胃炎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患者炎症反应程度,活动性以及肠化程度分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Hp感染率为71.88%,高于对照组的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93,P=0.001)。胃窦胃体萎缩患者的Hp感染率为90.00%,高于单纯胃窦萎缩患者的6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1,P=0.043)。慢性胃炎炎症程度、活动性以及肠化程度分级越高,Hp的感染率也升高。Hp感染患者血清IL-6、CRP、TNF-α水平均高于非Hp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gA蛋白(+)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为(64.75±8.52)pg/ml,高于CagA蛋白(-)患者的(52.49±7.3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48,P<0.001)。胃炎非Hp感染者血清胃泌素水平(50.38±4.21)pg/ml,低于胃炎Hp感染CagA蛋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53,P<0.001)。结论 Hp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炎症程度、活动性和肠化程度相关;CagA蛋白(+)Hp感染可能通过促进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胃泌素水平参与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一系列病理改变的发生和进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患儿临床症状、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20年1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Hp相关性胃炎患儿200例,回顾性分析治疗方案并分为对照组(103例、接受雷尼替丁为主的三联疗法)和研究组(97例、接受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均持续治疗1月。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Hp根除率及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27,P=0.017);研究组患儿的腹痛、恶心呕吐、厌食、反酸及嗳气等临床症状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9、5.179、4.137、4.324、4.284,P=0.028、0.023、0.042、0.038、0.038);研究组患儿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4,P=0.038)。治疗期间,两组患儿皮疹、头晕嗜睡、腹泻及口干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不同病理改变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入院诊治经胃镜确诊的CAG患者906例,总结其胃镜形态表现与Hp感染及病理结果的相关性,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06例CAG患者病理改变胃黏膜萎缩448例占49.4%、肠上皮化生335例占37.0%、异型增生118例占13.0%、癌变5例占0.6%;CAG在男性与女性之间发生胃黏膜萎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上皮化生与异型增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感染412例,感染率为45.5%,其中胃黏膜萎缩患者感染222例占53.9%、肠上皮化生感染137例占33.3%、异型增生感染51例占12.3%、癌变感染2例占0.5%。结论 Hp感染并非是CAG惟一病因,在临床中应关注其他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胃粘膜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主要的致病菌。HP系慢性感染,罕有自发愈合。众多研究提示,HP感染与胃癌发生有密切关系。为了解泰兴市成人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的状况,为我市胃癌防治提供依据,于2003年对我市20岁以上人群上消化道疾病进行普查,现对3677例接受病理检查的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状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