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的治疗方法并分析疗效。方法对103例脑转移瘤的肿瘤来源、大小、数目及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6例(44.7%)存活1年以上。单发肿瘤行手术切除或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2cm以下的多发肿瘤行放疗加化疗或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其生存期较长。结论对于4cm以上大型转移瘤可行手术切除,小于4cm的单发或3cm以下的多发肿瘤应首选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2.
正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治疗颅内中小型转移瘤已被证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对于大型脑转移瘤,SRS治疗的预后及肿瘤控制率并不尽如人意。随着脑转移瘤发病率不断增加,探索一种针对大型脑转移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转移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转移瘤王云彦张庆林李刚江玉泉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是应用立体定向的方法对颅内可见或不可见靶点行三维定位,将电离射线聚焦于靶点治疗神经外科疾病,它包括γ-刀和X-刀。γ-刀是将201个Co60放射源聚焦于靶点[5],而X-刀则...  相似文献   

4.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SRS)是一种高度精确的局部治疗。目前SRS已成为脑转移瘤的一线治疗方案。本文将近年来在脑转移瘤的SRS领域一些重点如转移瘤数量的选择,放疗计划实施模式,挽救性SRS的使用,术后术腔的处理模式,联合靶向治疗及治疗相关副作用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脑转移瘤诊疗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脑转移瘤70例。结果:70例脑转移瘤中孤立性转移瘤34例,多发性转移瘤36例。肺癌尤其是肺腺癌是脑转移瘤的主要来源。肿瘤的脑转移不仅发生于肿瘤晚期,也发生于肿瘤早期。结论:①手术加放疗是目前孤立性脑转移瘤的主要治疗手段,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多发性脑转移瘤的治疗趋势;②血脑屏障及肿瘤多药耐受性是影响脑转移瘤化疗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临床分析:78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伽玛刀中心2003年3月至2008年12月应用国产旋转式MASEP伽玛刀(gamma knife radiosurgery,GKS)治疗颅内病变2400例,其中脑转移瘤780例,占32.5%。属于多发性脑转移瘤(≥2个病灶)578例,占脑转移瘤的74.1%。为了更好地探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对脑转移瘤治疗的效果,并对随访的610例脑转移瘤伽玛刀治疗后的相关因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脑转移约占全部脑转移瘤的40%~55%,约10%的NSCLC患者在确诊时已发生脑转移,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更精准的局部放疗在不断深入探索,以求在最大限度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延长生存期。在之前的研究中表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SRS)作为一种微创且有效的治疗方式,在提高脑转移瘤的局部控制率(local controlrate, LCR)的同时减少了神经认知功能损伤。另外,危及器官(organsatrisk, OAR)附近的转移瘤使用SRS较手术有更低的风险和更少的副作用。最近研究发现,在体积稍大的脑转移瘤治疗中分段自适应SRS和大分割立体定向放射外科(hypofractionated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HF-SRS)表现出高的LCR和低放射性坏死(radiation necrosis, RN)率,同时HF-SRS对体积较小的脑转移瘤同样有着高的LCR。本文介绍了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主流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戴德·龙兹,道哥拉斯·康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在经选择的脑动静脉畸形治疗中获得成功。本文总结了匹兹堡大学使用钴60源伽玛刀治疗的227例脑动静脉畸形(AVM)患者3年经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使AVM闭锁的一个重要方法,尤其...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脑转移瘤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回顾性研究SRS治疗115例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结果 115例脑转移瘤患者中位生存期12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KPS评分、出现脑转移的时间、脑转移灶数目、脑转移瘤体积及原发病灶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生存期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脑转移瘤预后的主要因素为KPS评分、出现脑转移的时间、脑转移瘤体积(P0.05)。结论 SRS是治疗脑转移瘤有效的方法。KPS评分、出现脑转移的时间、转移瘤体积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脑转移瘤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是一种微侵袭性外科。SRS方法有γ—刀,x—刀及荷电重粒子射线。本文介绍了这三种方法及其优缺点,综述了SRS治疗脑转移瘤的生物学反应,适应症,放射剂量,疗效,术后反应和并发症,并与手术切除进行临床比较。  相似文献   

11.
γ-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治疗方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它融立体定向技术及放射外科技术于一体,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手术风险大、难度大的颅内肿瘤如听神经瘤等.本文主要综述了其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临床应用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2.
脑转移瘤的放射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放射外科适于直径<3cm的单发或多发脑转移瘤的治疗,可控制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具有与手术联合全脑放疗相当的疗效,对于重要功能区域病灶具有明显优势,联合立体定向穿刺可治疗体积较大的囊性转移瘤;联合全脑放疗可减少新生肿瘤,但不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目前认为放射外科应根据病灶体积和数目调整处方剂量,70%等剂量曲线14Gy的处方剂量可降低副作用,而疗效无明显下降,治疗后死亡原因多数为原发肿瘤或系统疾病恶化。  相似文献   

13.
脑转移瘤治疗预后多数较差。立体定向放疗较之外科手术具有更宽的治疗适应证,同时在不增加认知功能障碍的基础上能达到手术和全脑放疗的局部控制率。对于多发、大病灶脑转移瘤的治疗,立体定向放疗有生存获益。本文就脑转移瘤的立体定向放疗与手术、全脑放疗对比和联合应用,立体定向放疗单独治疗优势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脑转移瘤(brainmetastases,BM)在全身恶性肿瘤死亡尸检中检出率为10% ̄50%[1,2]如不治疗平均,生存时间1个月,激素治疗可使生存时间延长至2,个月[1~3],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引进人,们对BM的认识也不断提高,治疗的方法也日新月异,本文对化疗全脑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开颅术治疗BM进行总结。以探讨其治疗最佳。方法1化疗化疗可分为全身化疗和导向化疗,一般认为颅内多发肿瘤瘤体位于重要,功能区不适合做手术,或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ticradiosurgery,SRS)治疗且患者一般状况良好可行化疗,化疗也可作为开颅术后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手术切除单发脑转移瘤病人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1996—2006手术切除的102例单发脑转移病人临床资料,对预后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多变量分析,对改善预后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包括:年龄小于65岁,没有颅外转移,原发病灶控制,KPS生活状态评分≥70,病理为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所有病人的中位生存期是10个月。RPA(Recursive partitioning analysis classes)1级的病人预后好于2级和3级。接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病人的中位生存期显著高于未接受者。结论RPA分级在预测手术切除+辅助治疗的单发脑转移瘤的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RPA1级预后良好,中位生存期为12月。  相似文献   

16.
40%~50%以上恶性肿瘤可发生脑转移,其中约40%患者死于脑部转移瘤的发展,未经治疗的转移瘤患者平均生存期仅为1~2个月。目前脑部转移瘤的治疗手段为手术、放疗和化疗为主体的综合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可达到靶区高剂量的适形照射,而对周围重要结构的损害较小,并可提高“放射抵抗”肿瘤的反应性,疗效较普  相似文献   

17.
直线加速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治疗颅内病变,尤其对于脑转移瘤、脑动静脉畸形和颅底肿瘤更加显示其优势。鞍区病变特殊的解剖结构,在制定X刀治疗计划时,应考虑病变对射线的敏感性和正常组织的耐受量,保证治疗效果,减少治疗并发症。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治疗32例鞍区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膜瘤后开颅手术的原因及相互关系。方法对19例脑膜瘤经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临床体征加重,经CT或MR的复查脑瘤增大或水肿加重,通过手术切除肿瘤,解除造成的高颅压。结果脑膜瘤的大小、部位、脑水肿的程度以及周边治疗剂量是影响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膜瘤疗效的重要因素。血运丰富的肿瘤经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其血管闭塞.肿瘤供血减少。结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可使脑膜瘤组织变性、坏死、瘤体血管闭塞。对于血运丰富的肿瘤经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在开颅手术中出血少、损伤轻,为脑膜瘤全部切除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9.
X刀治疗颅内占位性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颅内占位性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立体定向等中心直线加速器治疗颅内不同的病变127例,等中心照射剂量为15~35Gy(平均245Gy),良性肿瘤周边剂量选取80%等剂量线,恶性肿瘤选取90%以上的等剂量线。结果88例(693%)随访1个月至2年,其中病变消失31例(352%),缩小31例(352%),无变化20例(227%),增大6例(68%)。结论该技术治疗脑转移瘤效果最为满意,脑转移瘤在X刀治疗后结合全脑照射,肿瘤有效控制率达925%。  相似文献   

20.
X-刀治疗脑胶质瘤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X-刀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脑胆质瘤的效果。方法 使用X-刀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脑胶质瘤147例,9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42个月(平均25个月)。结果 大部分病例治疗后在随访期内症状改善,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稳定或缩小。结论 X-刀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可以作为脑胶质瘤综合治疗中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