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的比较。方法:先后使用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对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间收治的74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进行诊断,比较两者的诊断价值。结果:经腹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1.08%;经阴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00%,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量要辅助检查之一,经阴道超声较经腹超声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病变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5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均给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超声检查后行诊刮病理活检对比分析超声检查结果和手术病理结果。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诊断准确45例,误诊5例,诊断符合率为90%,其中,内膜过度增生诊断符合率为92.3%;内膜息肉诊断符合率为81.8%;黏膜下肌瘤诊断符合率为100.0%;子宫内膜癌诊断符合率为80.0%;正常分泌期内膜诊断符合率为85.7%,子宫萎缩性内膜诊断符合率为100.0%。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简单、有效,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经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09月—2009年12月间我院非妊娠妇女经手术或诊断刮宫后子宫内膜活检者158例,分别对其行阴道超声检查及腹部超声检查,判断其形态、位置、回声及其与肌层的关系,并统计两者对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诊断率。结果:158例子宫内膜疾病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51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7例,子宫内膜增厚52例,子宫内膜癌1例,异常回声36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9.40%;经腹部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4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9例,子宫内膜增厚51例,子宫内膜癌1例,异常回声31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84.80%。经卡方检验,两组间临床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腹部超声相比,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有较高准确性,不仅能发现微小病灶,还能准确检查出肌层的浸润情况,能为宫内膜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宫腔内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方法:笔者收集了2010年1月~2013年2月本院的83例宫腔内占位性病变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观察患者病变的回声,对其进行良恶性的诊断及分型,结果与病理对比分析。结果:本组83例:子宫内膜息肉3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24例,子宫内膜癌10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0例,宫腔内残留物肌化9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0%(75/83)。结论:经阴道超声在宫腔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9年6月在我科行经阴道彩色超声检查,病史提示子宫内膜息肉的病例83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83例研究对象中,71例(85.5%)被正确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10例误诊或漏诊(8.3%),2例其它病变(2.4%)误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理想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6.
谭可 《中医药导报》2008,14(2):68-68,82
目的:探讨评价阴道超声子宫造影(SIS)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经阴道超声对58例疑为宫腔内病变患者行阴道超声子宫造影检查。结果:58例患者,其中内膜息肉18例,黏膜下肌瘤22例,内膜增生过长12例,内膜癌3例,正常3例,以宫腔镜和病理结果作对照。结论:与常规的经腹超声和单纯阴超声相比,经阴道超声子宫造影对子宫腔内病变的诊断准确性高,是一种简便易行,无疼痛,无合并症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比较经阴道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阳江市妇幼保健院 2019 年 3 月至 2021 年 3 月收治的 82 例疑似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存有完整的石蜡病理标本并具有完 整的超声影像资料。计算并比较经阴道二维、三维超声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经阴道二维超声对子 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 67.95 %(53/78)、25.00 %(1/4)、65.85 %(54/82)。经阴道 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 94.87 %(74/78)、75.00 %(3/4)、93.90 %(77/82)。 经阴道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显著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与经阴道二维超声相比,子宫内膜息肉采用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的诊断效能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腹和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方法:患者取仰卧位,适度充盈膀胱,探头置于耻骨联合上方做多切面扫查,经腹盆腔常规扫查.阴道超声探头频率为6.5MHz,扫描角度为120°.嘱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结果:临床可疑为子宫内膜异位症120例患者,病理学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85例,其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55例(合并后穹窿结节4例),子宫腺肌症25例(合并子宫肌瘤11例),盆腔内异位3例.经腹超声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1.57%、74.29%、89.41%、78.79%、86.44%,经阴道超声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3.98%、85.30%、92.86%、82.86%和90.68%.结论: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辅助检查之一,经阴道超声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超声特征。方法:对65例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取纵切面,垂直于长轴,测内膜最厚处,观察和记录内膜及宫腔内的异常图像、血流情况。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65例,误诊6例,误诊率9%,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超声表现宫腔线弯曲、中断、或消失,息肉多表现为稍高回声光团,息肉范围0.9~3.2cm。多呈椭圆形或圆形,边界清,无包膜,蒂部子宫内膜线多较完整。当直径大于1.5cm时彩色多普勒可见点线状血流信号。误诊中多为与息肉超声表现类似的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等病变。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明显提高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率,并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黏膜下肌瘤等疾病相鉴别,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做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及图像特征。方法: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48例超声图像与宫腔镜及病理学对照。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符合率为95.8%(46/48)。结论:子宫内膜息肉超声图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二维图像呈颗粒状或滴水状高回声团块,小息肉(<5 mm)内部多无血流信号,较大息肉内部可显示点状、粗大条状甚至具有分支的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探究针对子宫内膜病变临床中采用阴道超声检查进行初步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东莞市寮步医院 2018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收治的 80 例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用阴道超声检查,以诊刮子宫内膜组织病理 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其诊断结果的准确率。结果:80 例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中,阴道超声检查的结果显示共有 78 例 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诊断准确率 97.50 %,其中子宫内膜增生患者 19 例,诊断准确率为 95.00 %;子宫内膜息肉患者 35 例, 诊断准确率为 100.00 %;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 24 例,诊断准确率为 96.00 %;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阴道超声检查可以有效对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进行临床初步诊断,同时也可以对患者的疾病类型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孕症子宫内膜病变实施阴道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妇科不孕症子宫内膜病变者120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经腹超声检查和经阴道超声检查,将宫腔镜下病理检测结果为标准,分析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实施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子宫黏膜下肌瘤检出率及病变总检出率显著高于经腹超声检查(P0.05)。结论:不孕症子宫内膜病变实施阴道超声诊断效果良好,准确率高,可有效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经阴道超声的声像图表现,提高其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经病理证实的138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声像图表现,分析总结其特点。结果:病理证实的138例子宫肌瘤,超声正确诊断为133例,符合率为96.38%;子宫肌瘤声像图特点是切面内见圆形等回声或低回声团块,其后部回声常衰减,子宫内膜受压偏移,病变周围血流信号多于内部。结论:经阴道超声具有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的特点,可以清晰地显示子宫肌壁内和病变周围的细微改变,对子宫肌瘤的正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经阴道超声初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情况,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英德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78例经阴道超声检查后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将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经阴道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符合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并记录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情况。结果:与病理检查比较,子宫内膜增生、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内膜癌经阴道超声初步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4.12%、94.12%、87.50%、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基本相符,对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阴道二维超声与经阴道三维超声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和三维彩色超声检查,检查后再为患者进行宫腔镜手术和病理检查,并且分析和探讨检查结果。结果:二维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共计53例患者确诊子宫内膜息肉,可能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4例,子宫内膜不均匀回声患者6例,二维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1.70%;三维超声检查76例患者确诊子宫内膜息肉,可能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4例,子宫内膜黏膜下肌瘤患者2例,三维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7.56%。病理检查共计取材104个,104个符合子宫内膜息肉,符合率100%。结论:与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相比较,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对于子宫内膜息肉诊断效果更好,诊断符合率更高,并且具有无创、安全等优势,因此,值得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过程中应用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经腹和经阴道超声联合诊断子宫腺肌症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阳倩 《中医药导报》2008,14(4):70-71
目的:研究经腹和经阴道超声联合诊断子宫腺肌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在我院经手术后确诊的128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术前均行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检查,术后病理结果与超声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128例患者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症的准确性分别为:86.71%、67.08%,两者联合检查诊断率为:91.40%。结论:经腹和经阴道超声联合检查可提高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率和误诊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0例经妇科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经阴道检查情况。结果:50例中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单纯子宫腺肌病24例,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20例,诊断符合率88%。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准确率较高,检查迅速且无痛苦、无创伤,可作为子宫腺肌病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子宫肌瘤患者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筛选准确的检查方法。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5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126例子宫肌瘤患者,常规经腹部超声检查后再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肌瘤的准确率及敏感率分别为97.62%和98.10%;经腹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肌瘤的准断率及敏感率分别为80.16%和80.38%。准确率及敏感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的诊断率高,敏感性强,是诊断子宫肌瘤良好的技术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异位妊娠与52例宫内妊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情况。结果:宫内妊娠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异位妊娠组(P<0.05),异位妊娠组的子宫内膜螺旋动脉显示率显著高于宫内妊娠组(P<0.05);经阴道彩超的诊断准确率与典型影像学表现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经腹彩超(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异位妊娠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经阴道比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8例病例中,23例术后病理证实符合子宫内膜息肉(82.2%),误诊5例(17.8%)。结论: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分辨率高,对子宫内膜结构显示清晰,可作为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