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信阳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养胃冲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钾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微量元素硒与萎缩性胃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42例胃癌、3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3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血浆,尿液和胃液中微量元素硒的含量,以其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与胃癌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特别是重度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与胃癌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临床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严密观察随访和活检在胃癌的早期诊断上有一定价值;随胃炎加重,硒含量呈阶梯状变化。对临床治疗和防止胃炎进一步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适量补硒在胃癌的防治上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理气活血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实验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实验组采用自拟理气活血益胃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胃复春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拟理气活血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养阴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11月期间应用益气活血养阴法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应用常规西药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病理改善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5%(39/4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2.5%(33/40)(P<0.05);观察组病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益气活血养阴法,疗效确切,病理改善理想,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8月-2014年9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0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例数相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本次的研究活动中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6.7%,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仅为76.7%,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有效消除患者胃部的炎症,促进患者胃部的健康。从这就可以看出,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一种有效途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检测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4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方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以及病理检查都是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方式,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活血疏肝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血疏肝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8例浙江省温岭市第二人民医院(317502)张春兰【关键词】活血疏肝法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笔者从1992年1月开始采用活血疏肝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8例,年龄20~60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之间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方法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中医益气养阴汤治疗,观察与分析两组病人的临床表现。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中医疗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有非常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内服外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6例许丽清(江苏省人民医院210029)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内服外敷参梅益胃汤和胃止痛散慢性萎缩性胃炎,大多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失治或误治转化而成。临床治疗方法不一,本人采用内服外敷治疗46例患者,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特征及辩证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117例,根据中医征候特征分为脾胃虚弱组、脾胃不和组和脾胃湿热组,各39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应按照中医征候的特征进行辩证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和秋芬 《中外医疗》2012,31(19):110-110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于2011年4月-2011年12月对我院收治的2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方式,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治愈15例,好转7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1.7%。结论中医益气养阴活血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中原农村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及其相应临床资料。结果5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经治疗并停药2周后复查胃镜,治愈38例,显效9例,无效3例。结论药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拟方胃炎汤加减化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自拟方胃炎颗粒,对照组给予摩罗丹,口服,1月为1疗程,联系治疗观察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胃镜改善情况及病理学改变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胃炎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改善临床症状及胃镜疗效方面优于摩罗丹,在改善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炎汤能够缓解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症状和改善胃镜下病变,逆转或者改善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方剂,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炎另一种常见类型,临床上萎缩胃与胃萎缩有所区别。近年来随着纤维内窥镜的广泛普及和病理检查的开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率不断提高。2006-2008年,我院应用胃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9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益胃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萎缩性胃炎,系临床常见病。目前,缺乏满意的治疗方法,自1991—2000年,笔者以自拟益胃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4例,疗效满意,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疾病,属于中医"痞满""嘈杂""胃脘痛"等病范畴。近年来,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较难治愈。中医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上有着独特的经验,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分析近五年相关文献,总结其在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论治、针法、灸法以及实验研究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阐述中医药在治疗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两组均予以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以及铋剂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接受叶酸片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加服胃复春片。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胃泌素、胃动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复春片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有助于临床疗效的提升以及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李安琼 《中外医疗》2012,31(22):118-119
目的确定中医中药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所达到的治疗效果,便于今后医护人员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法进行选择,使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达到满意的效果。方法对该院自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经过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法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P〈0.05)。结论利用中医辨证分型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够得到较为满意的疗效。在进行临床辨证时要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在长时间对患者用药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实际病情对所用药物及治疗方法进行不断的改变,以达到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诊治现状,指导临床用药. 方法 总结、分析、概括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文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作出详尽的阐述. 结论 中医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治疗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治愈率还不能令人满意,今后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消化内科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规范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进而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治疗及医疗事业的稳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7年7月前来接受治疗的病人70名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即研究1组合研究2组,两组患者均为35人。对研究1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模式进行治疗,研究2组在常规药物治疗模式的基础上加入口服戊四烯酮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在研究结束后对比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满意度。结果:在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模式和戊四烯酮进行干预后发现,研究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研究1组的患者,同时研究2组患者治疗后复发情况较低,两组患者间的对比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采用常规治疗模式基础上加上戊四烯酮进行治疗有显著地临床效果和医疗价值,此种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因此此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并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