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小剂量氢化可的松(HC)对内毒素(LPS)诱导的脓毒症大鼠早、晚期炎症介质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7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8只、模型组(B组)32只、小剂量HC干预组(C组)32只。B组和C组设立2、8、16、24h四个时段点,每个时段点各8只(相应的8个亚组用B2、138、B16、B24及C2、C18、C16、C24表示)。腹腔注射LPS(1mg/kg)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C组腹腔注射LPS后即刻尾静脉注射小剂量HC(6mg/kg),分别在注射后2、8、16、24h分时段采集各组大鼠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各组血清TNF-α和IL-1β含量。采集各组大鼠海马组织5mg,制备细胞总蛋白质,进行蛋白质电泳及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检测高迁移率蛋白(HMG)B1水平。结果 各组血清TNF-α、IL-1β水平均以B2组为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2组与B2组比较下降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其余各组TNF-α,IL-1β水平与A组及同时点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海马组织可见微量HMGB1表达;B组在B8表达量始增加,以B16、]324为高(P〈0.05)。B组HMGBl表达有持续增加趋势。C组HMGB1表达较B组呈减少趋势,以C16、C24组减少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小剂量HC对早、晚期炎症介质TNF-α,IL-1β、HMGB1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肺损伤机理及改良超滤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20例)、改良超滤组(M组,20例).M组在转流结束后应用改良超滤.分别在转流前(T1),转流结束后20 min(T2),术后2 h(T3),术后6 h(T4),术后12 h(T5)及术后24 h(T6)测定记录呼吸停顿压(Ppause)、潮气量(TV)、呼吸频率(F)、吸入氧浓度(FiO2)和吸气比例(insp )并测量动脉血浆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粘附因子(sICAM-1)浓度.结果 两组体外循环术后较术前肺静态顺应性(Cstat)、氧合指数(OI) 明显降低,肺泡-动脉氧分压(AaDO2)明显增加,在T3、T4 、T5时间M组Cstat、OI明显高于C组;AaDO2明显低于C组.IL-6、TNF-α及sICAM-1浓度术后均明显升高,sICAM-1浓度高峰较迟.在T2、T3、T4、T5时间IL-6、TNF-α及sICAM-1浓度两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术后肺功能损害可能与CPB术后大量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及黏附因子合成与分泌导致肺毛细血管内皮损伤有关.改良超滤可迅速滤出水分,提高胶体渗透压,改善患儿肺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具有良好肺保护作用,但无明显降低血浆中炎性因子浓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在HIE发病和病程监测中的意义。方法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轻、中、重度HIE患儿出生后第1、3、7天血清IL-6和TNF-α的动态水平,以同期正常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结果HIE新生儿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与HIE严重程度有关。随着疗程进展,IL-6和TNF-α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发生HIE时,患儿血清IL-6和TNF-α升高,并与病症严重程度和治疗进程相关;IL-6和TNF-α可能参与了HIE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可用于监测临床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严重脓毒症患儿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连续性静脉一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renous-venous hemofiltration, CVVH)治疗,通过监测不同时刻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一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IL-10等因子浓度的变化,探讨血液净化对严重脓毒症患儿炎性反应的疗效及最佳治疗时间。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严重脓毒症患儿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CVVH治疗48h。选取CVVH治疗0h、6h、12h、24h、48h及CVVH治疗停止后12h6个时间点,分别检测外周静脉血清PCT、TNF—α、IL-6、IL-10的浓度。结果经CVVH治疗后各时间点,PCT浓度呈逐渐下降趋势,与0h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h内PCT降低幅度最大,由0h的(6.79±1.75)μg/L降至(4.46±1.42)μg/L,至12hPCT浓度降至最低,为(3.51±1.45)μg/L,24h后各时间点PCT浓度较前略有回升,但与治疗后12hPCT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VH治疗后,TNF-α、IL-6、IL-10浓度值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步降低,各时刻浓度与0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停止后12h TNF-α、IL-6、IL-10浓度略有回升,但与治疗48h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IL-6浓度在治疗24h后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0浓度在治疗12h之后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WH能有效清除严重脓毒症患儿体内的TNF-α、IL-6、IL-10等炎性因子,降低PCT水平。CVVH清除炎性介质最佳有效时间为24—48h。  相似文献   

5.
窒息新生儿血清及脑脊液细胞因子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清及脑脊液中炎性细胞因子动态变化及其与脑损伤程度、神经系统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63例足月窒息儿生后d 1,3,5血清及脑脊液中TNF-αI、L-6I、L-8进行检测,并在生后12个月时用中国儿童发展中心(CDCC)制定的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神经发育随访。结果血清及脑脊液TNF-αI、L-6I、L-8在新生儿窒息后增高,且与脑病出现与否及其程度相关;血清TNF-α于生后24 h达峰值(P<0.05),IL-6于生后3 d达峰值(P<0.05),生后5 d内IL-8变化不明显;脑脊液TNF-αI、L-8于生后1~3 d水平较高,IL-6变化趋势与血清类似;血清与脑脊液中IL-6呈正相关;重度脑损伤组血清IL-6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和轻度脑损伤组(P<0.01),其脑脊液IL-6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其脑脊液IL-8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和轻度脑损伤组(P<0.01)。结论窒息后以TNF-αI、L-6I、L-8等细胞因子为主的炎症反应参与脑损伤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窒息新生儿血清IL-6水平、脑脊液IL-6I、L-8水平与神经系统远期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6.
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了解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2、4、10(IL-2、4、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血IgA、IgG、IgM、IgE、尿红细胞计数的关系,初步探讨细胞因子在HSPN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42例HSPN患儿及42例健康儿童的血清IL-2、IL-4、IL-10、TNF—α的含量,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IgA、IgG、IgM、IgE含量。结果 HSPN组血清IL-4、IL-10、TNF—α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IL-2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血IgA、Ig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gG、IgM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IL-10水平与IgA呈正相关(r=0.4066,P〈0.05),IL-4水平与IgE呈正相关(r=0.5281,P〈0.05);IL-2与尿红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6187,P〈0.05),TNF—α与尿红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7033,P〈0.05)。结论 血清IL-2、IL-4、IL-10、TNF-α、IgA、IgE与HSPN的发病过程密切相关,同时存在着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的紊乱;IL-2和TNF—α在HSPN的发病中起相反作用,检测IL-2和TNF—α水平可作为初步估测HSPN患儿肾损害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在病毒性心肌炎(VM)患儿血清中水平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72例VM患儿及25例健康儿童血清IL-18、TNF-α、IFN-γ水平。结果1.VM组血清中IL-18、TNF-α、IFN-γ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2.VM组血清中IL-18与TNF-α呈直线正相关(r=0.35P〈0.05)。结论细胞因子IL-18、TNF-α、IFN-γ参与VM发病免疫过程,IL-18具有抗病毒作用,与TNF-α同样具有心肌免疫损伤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非甾体抗炎药在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治疗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以期为临床诊治SIRS提供新的措施。方法 选择2004年1月~12月住院的SIRS患儿40例,依据治疗措施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和布洛芬干预组20例,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SIRS患儿治疗前后血清中降钙素原(PCT)、TNF-α,IL-1β、IL-10水平,观察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后的临床资料及PCT与上述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 布洛芬干预组治疗后,血清PCT水平较常规治疗组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1);血清IL-1β及血清IL-10水平下降程度大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同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可降低SIRS患儿血清中重要致炎因子TNF—α水平,并使PCT、IL-1β、IL-10水平呈下降趋势,提示非甾体抗炎药可能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进而缓解因炎症因子聚集引起的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治疗SIRS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小儿围手术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28例根据美国麻醉学家学会(ASA)分级,选择Ⅰ~Ⅱ级择期下腹部手术患儿,随机分为2组,异丙酚组(A组)主要用异丙酚 氯胺酮,咪达唑仑组(B组)主要用咪达唑仑 氯胺酮,接受全静脉麻醉,分别于麻醉前、切皮后、术后5 min、30 min、60 min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TNF-αI、L-10。结果1.A组切皮后TNF-α水平与切皮前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5 min TNF-α水平升高(t=4.82P<0.01)以后逐渐降低,术后30 min和1 h与麻醉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87,2.92 P均<0.01);术后各时间点IL-10较麻醉前比较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t=1.93,3.48,3.82 P均<0.05);2.B组术后各时间点TNF-α较麻醉前逐渐升高,有显著性差异(t=2.66,2.88,3.04 P均<0.01);术后各时间点IL-10水平与麻醉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异丙酚对小儿围手术期TNF-α有明显抑制作用IL-10水平变化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白介素-6)两种慢性病发生有关的细胞因子水平,以及红系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生长探讨它们在慢性病贫血(AC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病例组为慢性病贫血组(ACD组)患儿,对照组为慢性病无贫血组(NA组)和缺铁性贫血组(IDA组)患儿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以及骨髓的红系祖细胞水平(BFU-E、CFU-E)。结果 三组BFU-E有差异(F=3.56,P〈0.05;三组CFU-E有显著差异(F=8.87,P〈0.01)。ACD组与NA组相比,血清TNF-α前者高于后者(t=2.25,P〈0.05),两组血清IL-6无差异(t=1.91,P〉0.05)。在20例行骨髓培养的慢性病患儿中,血清TNFα与骨髓BFU-E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37,P〉0.05);血清TNF-α与CFU-E之间有负相关(r=-0.57,P〈0.05);IL-6与BFU-E、CFU-E无相关性。结论 ACD患儿骨髓红系祖细胞BFU-E、CFU-E生成受抑制;血清TNF-α、IL-6的升高参与贫血发生;TNFα可能抑制慢性病患儿骨髓CFU-E形成而导致贫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拟测定健康儿童及支气管哮喘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以及哮喘综合治疗后的变化,以观察哮喘和健康儿童PBMC中Th1/Th2的平衡状态及哮喘综合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支气管哮喘患儿64例(哮喘组),哮喘组中又分未正规治疗组26例,综合治疗组38例。对照组为32例健康儿童,采静脉血3ml,分离PBMC,体外经植物血凝素(PHA—P)刺激,细胞培养48h,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自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和γ干扰素含量。结果(1)哮喘未正规治疗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而IFN-γ水平则较正常对照组低,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综合治疗8~12周后,综合治疗组较未正规治疗组PBMC分泌IL-4、IL-10水平下降、IFN-γ水平升高,与未正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哮喘未正规治疗患儿PBMC中Th2类因子(IL-4、IL-10)强势表达。以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显著下调IL-4、IL-10水平,上调IFN-γ水平,从而减轻气道炎症,有效地防止哮喘的发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发育期大鼠反复惊厥后海马IL-18、IL-1B表达及川芎嗪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20日龄健康SD大鼠16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惊厥组及川芎嗪组。通过三氟乙醚反复吸入(连续6次,1次/d;对照组除外)制作发育期大鼠惊厥动物模型。其中川芎嗪组大鼠在每次惊厥后予腹腔注射川芎嗪(50mg/kg).每12h注射1次,连用6d;惊厥组及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用6d。RT-PCR方法检测各组反复惊厥后6h,1、3、7d海马IL-18、IL-113mRNA表达,ELISA方法检测各时间点海马IL-18和IL-113蛋白表达,观察脑含水量变化和光镜下海马区神经元病理改变。结果川芎嗪组各时间点海马IL-18、IL-1βmRNA及其蛋白表达较惊厥组显著下调(P〈0.05,0.01),脑含水量(7d除外)较惊厥组显著降低(P〈0.01),海马神经元水肿、变性坏死较惊厥组明显减轻。结论川芎嗪能有效减轻惊厥性脑水肿和海马神经元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IL-18、IL-1β异常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脓毒症大鼠的早期干预作用。方法 大鼠7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缬沙坦干预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分别于腹腔注射后2h、4h、8h三个时间点(T2、T4、TR)进行相关检测。正常组仅予生理盐水3mg/kg腹腔注射,模型组予腹腔注射脂多糖(LPS,3mg/kg),缬沙坦干预组在腹腔注射LPS后10min予缬沙坦(5mg/kg)灌胃,生理盐水对照组在腹腔注射LPS后10min子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腹腔注射LPS或生理盐水后相应时间点处死动物,取心脏血,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L,选择素(sL-selectin)的浓度。结果 大鼠腹腔注射LPS后,血清TNF-α、VEGF、sL-selectin的浓度均有明显升高。缬沙坦干预组与模型组各时间点相比,上述增高的细胞因子浓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 缬沙坦能显著降低脓毒症大鼠增高的血清TNF-α、VEGF、sL-selectin的浓度水平,通过减少炎症相关介质的释放、抑制自细胞活化、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等机制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1β、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性肺炎(HPAIVP)中的作用。方法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滴鼻制备HPAIVP小鼠模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攻毒后不同时间点实验和对照组小鼠血清IL-1β、IL-6、IL-8和TNF-α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组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a<0.05)。结论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参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肺炎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R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3例AVM患儿及20例健康儿童血清TNF-α及IL-6水平,分析TNF-α及IL-6血清水平与儿童AVM发生的关系。结果AVM组急性期血清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526.7±32.9)和(3.23±0.53)mg/L,健康对照组分别为(383.1±27.5)和(1.63±0.22)mg/L,二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临床治愈后,AVM组TNF-α及IL-6分别降至(407.3±34.4)和(1.97±0.29)mg/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a〉0.05)。结论AVM患儿急性期血清TNF-α和IL-6明显增高,心肌炎治愈后降至正常,检测TNF-α及IL-6血清水平及变化有助于判断AVM患儿病情及心肌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血CD4+T淋巴细胞表达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α7)与相应的细胞培养液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关系,分析nAChRα7在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哮喘患儿30例(哮喘组)与健康儿童2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抽取静脉血8mL,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并分别加入100μmol/L烟碱、1.0mg/Lα-银环蛇毒(α-BTX),另设空白对照,恒温孵育24h后提取其淋巴细胞,并收取培养液置-20℃冰箱保存。用三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淋巴细胞CD3^+/CD4^+/nAChRα7表达。ELISA法检测其淋巴细胞培养液中IFN-γ、IL-4水平。结果哮喘组患儿血CD3^+/CD4^+/nAChRα7表达较健康对照组儿童明显增高(P〈0.05)。烟碱刺激24h后哮喘组、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3^+/CD4^+/nAChRα7的表达均较空白对照明显增加(Pa〈0.01);且烟碱刺激24h后哮喘组较健康对照组表达显著增加(P〈0.05)。α-BTX刺激24h后外周血CD3^+/CD4^+/nAChRα7表达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a〉0.05)。哮喘组培养液中IL-4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增加,IFN-γ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减低。烟碱刺激24h后IL-4水平较空白对照增高(P〈0.01),IFN-γ水平较空白对照明显减低(P〈0.05)。α-BTX刺激24h后IL-4、IFN-γ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a〉0.05)。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nAChRα7表达与淋巴细胞培养液IL-4水平呈正相关(r=0.517P〈0.05),与IFN-γ水平呈负相关(r=-0.288P〈0.05)。结论哮喘患儿血CD4+T淋巴细胞表面的nAChRα7表达增加,nAChRα7表达影响培养液IL-4、IFN-γ水平和Th1/Th2平衡,是影响哮喘的发病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婴儿肝炎综合征(IHS)患儿血清及胆汁成分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2例IHS患儿及对照组16例婴儿的血清及胆汁中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汁酸(TBA)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及胆汁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分为淤胆型组(18例)和肝炎型组(24例)。结果1.IHS组血清TB、DB、ALT、γ-GT、TBA、IL-6、TNF-α均明显升高(Pa〈0.05);胆汁中TB、DB、γ-GT、TBA均明显降低(Pa〈0.05),IL-6、TNF-α高于对照组(Pa〈0.05)。2.淤胆型血清TB、DB、γ-GT、TBA、IL-6、TNF-α均高于肝炎型(Pa〈0.05);淤胆型胆汁中IL-6、TNF-α高于肝炎型(Pa〈0.05),γ-GT、TBA则低于肝炎型(Pa〈0.05)。3.IHS患儿胆汁IL-6、TNF-α分别与血清DB、TBA、γ-GT呈正相关(Pa〈0.05)。结论IHS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胆汁淤积,淤胆型IHS胆汁淤积程度更严重,胆汁IL-6、TNF-α可能参与IHS胆汁淤积的发生过程,且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检测胆汁中TB、DB、γ-GT、TBA、IL-6、TNF-α水平可为判断IHS患儿病情程度及估计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①研究血清、腹腔渗液中自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水平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及严重程度分型中的价值;②探讨IL-6基因启动子-174G/C、-572G/C位点的多态性与小儿急性阑尾炎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101例急性阑尾炎患儿,依据病理诊断分为普通组(单纯/化脓)、重症组(坏疽/穿孔)两组,以健康儿童为对照,ELISA法检测血清及腹腔渗液中IL-6浓度,用PCR-RFLP并测序法确定IL-6基因启动子的基因型。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普通组及重症组血IL-6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症组血IL-6浓度明显高于普通组P〈0.01;重症组腹腔渗液IL-6、血C反应蛋白的浓度明显高于普通组,发病时间明显长于普通组,P〈0.01。②重症组-572CC型频率明显高于普通组,P=0.011;三组间-174位点基因型频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重症组及对照组-572CC型患儿血清IL-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572G携带型,P〈0.05;普通组-572CC型血清IL-6的表达水平高于-572G携带者,P=0.056。④logistic regression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572位点的基因型、发病时间(症状出现至手术)与重症阑尾炎的发生有关。结论①IL-6有助于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严重程度分型。但非急性阑尾炎或急性重症阑尾炎的特异性检测指标;②IL-6基因启动子-572位点CC型与小儿重症阑尾炎发生有关,IL-6基因-572C等位基因调控转录及表达的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氨茶碱与乌司他丁合用对婴幼儿体外循环炎症介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氨茶碱与乌司他丁合用对体外循环(CPB)术后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体重≤7 kg的单纯室间隔缺损新生儿及低体重婴幼儿60例,随机分为氨茶碱组(A组)、乌司他丁组(U组)、联合组(A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例。A组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氨茶碱5mg/kg,并在CPB过程中按0.5 mg/kg/h维持;U组在CPB过程中按10000 U/kg应用乌司他丁;AU组联合应用上述两种药物;C组未给予氨茶碱及乌司他丁。选取CPB启动前(t_1)、结束时(t_2)、CPB后1 h(t_3)、CPB后6 h(t_4)、CPB后24 h(t_5)5个时间点,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以及CPB后1 h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IL-6水平。结果血浆TNF-α、IL-6、IL-8和IL-10在t_2开始升高,t_3达峰值;BALF中TNF-α、IL-6水平高于血浆水平。与C组相比,A组、U组、AU组CPB结束后各时间点血浆TNF-α、IL-6、IL-8、IL-10及BALF中TNF-α、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AU组效果更明显。结论氨茶碱和乌司他丁可抑制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儿围术期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并上调抗炎细胞因子,减轻体外循环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两者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平衡超滤联合改良超滤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对照组(C)、改良超滤组(M)和平衡超滤联合改良超滤组(U)。C组体外循环中不使用超滤,M组在转流结束后应用改良超滤,U组在转流开始后进行平衡超滤,转流结束后进行改良超滤。分别在转流前(T1),转流结束后20min(T2),术后2h(T3),术后6h(T4),术后12h(T5)测定记录气道峰压(Ppeak)、呼吸停顿压(Ppause)、潮气量(TV)、呼吸频率(F)、吸入氧浓度(Fi02)和吸气比例(insp%)、动脉血中自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的浓度。结果各组体外循环术后较术前的肺静态顺应性(Cstat)、气道阻力(Raw)、肺泡-动脉氧分压(AaDCh)、氧合指数(OI)、IL-6及IL-8浓度都有明显变化。在T5时间U组的Cstat明显高于M组和C组,Raw明显低于M组和C组;在T4、T5时间U组的AaD02明显低于M组和C组,OI明显高于M组和C组;在T2、T3、T4、T5时间U组的IL-6和IL-8浓度明显低于M组和C组。结论体外循环手术中联合应用平衡超滤和改良超滤能改善患儿肺的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并能降低血浆中的炎性因子的浓度,减轻炎性反应,保护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