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SF和椎间融合在腰椎滑脱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50例腰椎滑脱患行SF复位,椎管减压,椎间融合(植骨融合/TFC融合)。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患症状消失,椎间融合好,优良率达90%。结论:SF+椎间融合特别是加TFC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的可靠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151例腰椎滑脱症手术植骨治疗病人的回顾性临床分析,探讨有关腰椎滑脱症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植骨方式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依据病人情况分别采取以下4种术式,A组:后路钉棒系统固定单纯椎板植骨融合术21例,均Ⅰ度滑脱。B组:减压、钉棒系统固定、复位、经椎管椎体间植骨融合术46例,Ⅰ度20例,Ⅱ度26例。C组:减压、钉棒系统固定、复位、经关节突椎间椎板植骨融合术29例,Ⅰ度6例,Ⅱ度16例,Ⅲ度7例;D组:减压、钉棒系统固定、复位、经关节突椎间、横突间椎板植骨融合术55例,Ⅰ度4例,Ⅱ度41例,Ⅲ度10例。[结果]随访8个月~6年,平均3年7个月,A组滑脱复位率63.22%,融合率76.12%,腰痛JOA评分改善率90.33%;B组滑脱复位率93.41%,融合率93.48%,JOA评分改善率84.61%;C组滑脱复位率90.54%,融合率94.11%,JOA评分改善率77.58%;D组滑脱复位率92.49%,融合率98.00%,JOA评分改善率79.64%。[结论]对腰椎滑脱应依据滑脱程度、临床症状、病人全身情况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RF-Ⅱ复位内固定后路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RF-Ⅱ复位内固定、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器和小关节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37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腰椎管减压、RF-Ⅱ复位内固定、VigorSpacer椎间融合和小关节突间植骨的手术治疗。其中Ⅰ度滑脱27例,Ⅱ度滑脱10例;L4/5滑脱12例,L5/S1滑脱25例;33例为峡部裂性,4例为退行性。结果:随访10~38个月,平均23.6个月,33例症状完全消失,优良率89.2%;27例Ⅰ度滑脱完全复位,10例Ⅱ度滑脱8例完全复位,椎间融合率97.3%;椎间高度由术前平均4.1mm恢复至术后11.7mm,无高度丢失。结论:后路减压、RF-Ⅱ复位内固定、VigorSpacer椎间融合和小关节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后路椎板部分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复位内固定治疗下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椎体撑开提拉复位、椎板部分切除潜行减压、椎管扩大成形、神经根松解、椎间融合器及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48个月,无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术后X线复查显示椎间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滑脱椎体完全复位或者基本复位,椎问融合器无明显移位、脱落,椎间融合满意。结论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复位、内固定治疗下腰椎滑脱症复位率高,安全彻底的神经管减压,创伤小,融合满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5椎体Ⅱ度以上峡部裂性滑脱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2003年8月~2008年10月,应用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技术,以小关节突为中心椎管减压、椎间隙松解撑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补充复位固定、椎间隙打压植骨联合椎间融合器技术治疗腰5椎体Ⅱ度以上峡部裂性滑脱26例。结果经18~36个月(平均30个月)随访,滑脱椎体复位无丢失,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下腰椎生理弧度恢复正常,椎弓根螺钉无断裂、松动,融合器无移位、沉降。25例获骨性融合。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良率为84.6%。结论采用TLIF技术治疗腰5椎体Ⅱ度以上滑脱,神经根管减压是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滑脱椎体复位有利于神经根减压以及椎间融合率的提高,椎体间融合是维持长期疗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腰椎滑脱行后路腰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结果:随访9~36个月,平均26个月。40例症状完全消失,25例Ⅰ度滑脱完全复位,17例Ⅱ度滑脱14例完全复位。结论: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术等治疗腰椎滑脱效果良好,复位固定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体及横突间植骨和FJ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FJ系列滑脱系统对滑脱椎体进行提拉复位、固定、后路椎管减压、椎体及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46例.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28例Ⅰ度和16例Ⅱ度患者滑脱完全复位,1例Ⅱ度和1例Ⅲ度滑脱复位达90%,未见螺钉松动或断裂,无植骨块脱出,植骨均达骨性愈合.根据Amundsen评定标准:优41例,良4例,可1例.结论 应用FJ滑脱系统结合椎体及横突间植骨具有操作简便,复位效果好,植骨融合率高及固定可靠的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腰椎滑脱症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对82例腰椎滑脱症手术治疗病人的回顾性临床分析,探讨有关腰椎滑脱症的手术适应证、术式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依据病人情况分别采取以下4种术式:A组,后路单纯植骨融合术18例,均Ⅰ度滑脱;B组,椎弓根钉固定复位椎板间植骨融合术31例,Ⅰ度11例,Ⅱ度20例;C组,减压、椎弓根钉固定复位横突间植骨融合术19例,Ⅰ度2例,Ⅱ度13例,Ⅲ度4例,包括椎间盘突出3例,椎管狭窄3例;D组,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固定复位横突间植骨融合术14例,Ⅰ度1例,Ⅱ度10例,Ⅲ度3例,包括椎管狭窄6例(Ⅰ度1例、Ⅱ度4例、Ⅲ度1例),椎间盘突出4例(Ⅱ度3例、Ⅲ度1例)。[结果]随访6个月~6a 6个月,平均3a8个月,单纯植骨融合组(A组)18例中15例融合,其融合率83%、滑脱复位率0.03%,根据下腰痛的FRS评分标准,其改善率52.69%。椎弓根钉固定复位椎板间植骨融合(B组)的31例中30例融合,其融合率96%,滑脱复位率83%,改善率56.20%。减压、椎弓根钉固定复位横突间植骨融合组(C组)融合率89%、滑脱复位率90%、改善率59.85%。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固定复位横突间植骨融合组(D组)融合率100%、滑脱复位率92%、改善率61.08%。[结论]不同的手术方式针对不同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的不同因病人的病情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9.
应用RF-Ⅱ复位固定加BAK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RF-Ⅱ复位固定、神经根通道减压、颗粒骨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31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术前按Meyerding分类,Ⅰ度9例,Ⅱ度19例,Ⅲ度3例,手术彻底切除卡压神经根的致病因素后采用RF-Ⅱ椎弓根系统复位固定,椎间隙内填充自体骨颗粒,再放入一枚BAK行椎间融合。结果:31例获得11--51个月,平均24个月的随访,滑脱复位率100%,椎间融合率100%,无滑脱丢失。未发现器械本身引起的并发症。22例临床症状接近或完全缓解,7例大部分缓解,1例无变化。按LBOS标准评分,疗效优良率为73.5%。结论:用RF-Ⅱ复位固定加BAK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复位满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腰椎管减压、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后路Cage椎间融合与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采用椎管减压、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后路Cage椎间融合与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的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31例和19例。比较术后临床症状改善和滑脱复位情况。结果 随访时两组患者腰骶部疼痛改善率分别为80%和84.2%,间歇性跛行改善率分别为88.46%和85.7%。I度滑脱完全复位分别为26例和14例,Ⅱ度滑脱完全复位分别为3例和2例,总复位率分别为93.5%和84.2%。所有病例椎间高度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Cage位置良好,无脱出,未见下沉。椎弓根内固定器无脱出、弯曲和断裂。结论 椎间融合与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都能达到满意复位,可以充分减压,重建脊柱生理序列和稳定性,在复位率、症状改善率、手术后并发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GSS椎弓根螺钉系统结合椎间融合器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Ⅱ度以上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后路GSS椎弓根螺钉系统结合椎间融合器治疗,比较手术前后症状改善情况,了解复位程度及骨性融合情况。结果 32例均获随访,时间6~42个月。30例患者临床表现完全消失或基本缓解,4~6个月后骨性融合;2例患者随访6个月时未完全骨性融合,仍遗有下肢疼痛及麻木,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减轻。32例患者复位程度达80%以上。结论应用GSS椎弓根螺钉系统结合椎间融合器可使滑脱腰椎获得有效复位和坚强固定,提高植骨融合率,患者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Ⅱ、Ⅲ度成人腰椎滑脱症患者手术治疗的回顾性临床研究,探讨腰椎滑脱复位程度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72例成人Ⅱ、Ⅲ度腰椎滑脱症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Ⅱ度滑脱52例,Ⅲ度滑脱20例;峡部裂性滑脱症24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48例;男18例,女54例;年龄39~78岁,平均60.2岁。所有患者均行减压、椎弓根螺钉提拉复位固定、椎间或加横突间植骨融合术。以滑脱复位率作为评价腰椎滑脱复位的程度,分别是完全复位组29例,滑脱复位率100%;部分复位组38例,滑脱复位率82.5%;未复位组5例,滑脱复位率0。分别测出三组的术前滑移程度,术后滑移程度;临床疗效根据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功能评分进行评价,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相关性分析。结果 72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24~66个月,平均38个月。临床疗效评价优50例,良14例,可8例,优良率达88.89%。术后与术前VAS评分,术后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滑移程度、腰椎滑脱复位率和临床疗效满意率,未复位组与完全复位组和部分复位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三组间2年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腰椎滑脱症复位程度越完全越有利于患者症状解除和明显改善,未复位组原位融合与完全复位和部分复位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腰椎滑移程度对远期腰椎融合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椎弓根内固定一期前后路TFC椎体融合治疗腰椎滑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Dong J  Wang J  Hu Y  Lu S  Zhang Y  Bi W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8):604-606,I034
目的 探讨采用椎弓根内固定及椎间融合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的方法。方法 腰椎滑脱患者26例,男14例,女12例;采RF及SOCON椎弓根内固定器,Ⅰ期行前路和后路植骨及TFC椎体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其中,采用RF内固定 时行TFC椎体后路融合6例,采用SOCON同时加TFC椎体后路融合15例;余5例均行RF加Ⅰ期前路异体骨环加自体松质骨植骨融合。结果 本TFC椎体后路融合15例;余5例均行RF加Ⅰ期前路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后路单侧后外侧融合基础上,单枚BAKcage斜向置人或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的270°融合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8月至2007年8月,对19例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按Meyerding分度,Ⅰ度滑脱12例,Ⅱ度滑脱7例,分别采用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单侧后外侧融合并单枚cage椎体间融合(A组)或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单侧后外侧融合并椎体间植骨融合(B组)两种270。融合方法治疗。结果19例病人术后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joA评分总体满意率为95%,其中A组为100%,B组为91.7%,两者无显著性差异。19例病人均完全复位,随访复位无明显丢失。所有病人均无内固定松动断裂、cage明显后移沉降和神经根及马尾损伤等并发症。全部病人术后1年随访均获得骨性愈合。最终随访椎间隙高度平均减少1.2mm,B组较A组明显。结论两种后路270。植骨融合方式加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对后柱破坏少,具有较高稳定性,均能获得满意疗效并能明显降低内固定松动断裂和复位丢失率,提高脊柱融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9月至2011年9月共18例多节段腰椎滑脱的患者,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38~64岁,平均52.2岁。12例为L3~5滑脱,6例为L4~S1滑脱。患者均接受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术前术后行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估临床功能恢复情况,Lenke标准评价脊柱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术后共完成随访17例,30个节段完全复位。VAS评分由术前(8.0±1.0)分降至末次随访(1.0±1.0)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由术前(8.9±2.4)分增至末次随访时的(24.8±2.7)分,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骨融合结果:Lenke A级13例,B级4例。结论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腰椎滑脱症疗效满意,该术式能使滑脱节段获得良好的复位、固定,并具有较确切的融合率。  相似文献   

16.
脊柱滑脱撑开复位固定装置加椎体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脊柱滑脱撑开复位固定装置(DRFS)加椎体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方法与效果。方法:19例腰椎滑脱行常规椎管探查后,利用I)RFS进行复位固定,然后取自体髂骨作两侧椎体问植骨。结果:19例随访18~42个月,平均24个月。X线检查显示植骨无吸收,全部获得融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DRFS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可靠,DRFS加椎体间植骨术是一种治疗腰椎滑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两种内固定联合应用治疗腰椎滑脱是否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腰椎滑脱135例进行调查,所有病例均采用腰椎后路手术,其中采用单纯植骨融合术21例,采用椎弓根钉固定复位装置加植骨融合术85例,应用椎弓根钉复位装置和螺纹椎体融合器(TFC)联合固定29例。术后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3年。结果 应用内固定复位装置的病人术后滑脱复位率、椎间隙高度均明显提高;且术后6个月后,联合内固定装置可有效提高椎体融合率而降低患者腰痛及椎体滑脱复发率。结论 坚强的内固定和有效的椎体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的关键,联合内固定为临床治疗腰椎滑脱提供了一条新的、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路椎间打压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间打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1月-2008年7月,采用后路椎体间打压植骨融合术治疗36例腰椎滑脱患者,观察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滑脱角、滑脱率、椎间盘高度指数,计算术后滑脱复位率和融合率;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3~25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6.8个月。术后JOA评分和ODI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滑脱角、滑脱率和椎间隙高度指数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术后与末次随访的JOA好转率和滑脱复位率分别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滑脱节段全部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神经并发症。结论后路椎体间打压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