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了解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评分与急腹症患者病情严重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的关系,进一步观察SIRS评分对预测急腹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193例患者分别予以SIRS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统计,并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SIRS评分≥2分组,APACHEⅡ评分增高显著,与SIRS评分=0/1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组患者SIRS评分显著增高(P<0.05).入院第1、3天APACHEⅡ评分与SIRS评分明显正相关(P<0.01).SIRS评分=0/1/2分组患者无1例死亡;SIRS>2分时,死亡例数逐渐增高(1例),以SIRS评分为4时最高(2例).结论 SIRS评分与病情严重度密切相关,尤其SIRS评分≥2分与病情及并发症发生关系更为密切.支持SIRS评分是一个简单、独立、有价值的预后评分标准.  相似文献   

2.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机体受到严重打击后出现发热、白细胞增多、心率和呼吸加快等症状和体征时,临床多诊断为脓毒血症或败血症。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临床诊断技术的进步,发现这类病人共同的特征性变化是血浆中炎症介质增多,而细菌感染并非必要条件[1]。基于上述原因,1991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和急救医学会(ACCP/SCCM)在芝加哥召开的联合会议上提出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syndrome,SIRS)的概念,并于第2年在Critical Care Med上发表[2]。这个概念的提出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同,由此也推动了学科的发展。随着人们对炎症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乳酸(LA)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时的变化。方法满足 SIRS 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50例为 SIRS 组,并按满足2项、3项、4项标准分为 S_1、S_2、S_3亚组,按照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健康正常人50例为对照组,测定 LA 水平。结果:SIRS 组 LA 高于对照组,P<0.01,SIRS 组 LA 在 S_3亚组高于 S_1亚组,P<0.05,死亡组高于生存组,P<0.05。结论 LA 在 SIRS 病人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4.
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是危重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MODS病理生理过程中 ,最大的威胁来自失控的炎症反应。目前MODS的治疗 ,片面强调衰竭器官的功能支持和清创、引流、抗生素应用 ,忽视了对炎症反应的早期认识和干预 ,常痛失有利的治疗时机 ,难以改善预后。因此 ,对机体炎症反应的深刻认识有利于早期认识MODS病理生理紊乱 ,并使早期积极干预成为可能。1 炎症反应在MODS中的地位1.1MODS的认识 传统认为MODS是感染或创伤的直接后果 ,即细菌毒素或组织损伤是导致MODS的根本原因。 1973年Tilney首…  相似文献   

5.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卢崇亮 《华夏医学》2001,14(2):254-256
1 概述传统观点认为 ,感染到一定程度势必产生全身性反应 ,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入侵与机体各种反应发生了直接联系。因此 ,长期以来 ,与感染相关的名词定义不清 ,常互换使用 ,易于混淆。同时 ,对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Multiple system organ fail-ure,MSOF或 MOF)的发生 ,亦多注重于细菌或其毒素的直接作用 ,而忽略了严重创伤等多种非感染性因素的作用。而且MOF过分强调器官衰竭标准使诊断偏晚 ,不利于衰竭前的早期预警和治疗。大量研究表明 ,包括创伤、感染、休克等在内的各种外科应激的转归 ,不仅与始发打击因素强度有关。亦与机体对打击…  相似文献   

6.
炎症在一般情况下是机体有效的生理性保护性反应 ,一旦这种反应脱离控制或发展过度 ,可产生严重的全身性反应 ,即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此时这种反应不再是保护性的 ,而是破坏性的。目前逐渐被接受的概念为 :SIRS是不同疾病 ,包括感染性疾病 ,所引起的全身性的非  相似文献   

7.
产妇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水肿以及高血压;妊高症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脑血管意外、心肾功能衰竭、子痫等病症,对母婴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进一步发展,血压可高达(1 60/110mmhg)或更高.  相似文献   

8.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由严重感染、烧伤、创伤、手术、急性胰腺炎以及缺血-再灌注等多种因素引起的机体促炎-抗炎自稳失衡所致的、伴有免疫防御功能下降的、持续且不受控制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是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多器官衰竭(MOF)乃至死亡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细胞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80年代后期 ,随着细胞因子研究的进展 ,发现机体受侵袭时 ,由免疫细胞和炎性细胞产生的炎症性细胞因子可导致机体产生各种反应。如 :手术创伤、重症胰腺炎、外伤、烧伤、休克、败血症等引起过剩的机体反应 ,其背景表现为高细胞因子血症 ,这种现象称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 ,SIRS) [1,2 ] ,也称为细胞因子血症 ,它是美国首先在讨论脓毒血症和与其相关的疾病及脏器功能不全概念时 ,作为全新概念提出的。细胞因子本身对机体有防御作用 ,但是重症SIRS时 ,细胞…  相似文献   

10.
李雨  张旋 《中国医学创新》2013,(24):150-152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是指因感染或非感染性因素(创伤、大手术、心肺复苏等)的打击所致的机体高代谢(高耗氧量、氧耗与氧供出现病理性依赖、高血糖、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出现负氮平衡及高乳酸血症)、高动力循环(高心排出量、低外周阻力)及过度的免疫反应[1]。是多种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失控性释放的一种状态。  相似文献   

1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和总结近年来关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因学研究进展。方法:对近10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综述的查阅和总结。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学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免疫、遗传及胎盘滋养细胞因素上,也有氧化应激、瘦素水平等其他新的学说。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是多因素参与的一个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1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预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玲  孙丽洲 《医学综述》2007,13(8):621-62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是妇女孕期特有的疾病,该病及其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孕产妇及胎儿新生儿的生命健康。众多学者致力于HDCP预测的研究,以期早期预测、早期干预,降低母婴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本文对近年来HDCP临床预测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妊高征早期肾损害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妊高征患者早期肾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妊高征患者85例,正常妊娠60例,其中妊高征患者分为轻、中、重3组,分别记录(MAP),检测尿NAG、β2-MG、IgG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妊高征患者的轻重程度与MAP、尿NAG、β2-MG、IgG等因素有关而与孕周无相关。结论:妊高征患者不仅有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同时伴有肾小管功能受损,为妊高征患者早期肾损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围生结局的影响及防治。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131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围生儿情况(观察组)与随机抽取同期正常分娩的围生儿情况(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31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早产、胎儿窘迫、宫内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围生儿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所出现围生儿不良结局明显高于正常孕妇,须加强产前监护,积极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5.
戴翔 《医学综述》2011,17(13):1926-1929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常见的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的妊娠并发症,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大量的研究表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学研究在基因水平取得巨大进展。现对近来的研究发现进行总结,就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因相关因子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邬俏璇 《医学综述》2013,19(13):2318-232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容易造成不良围生结局。其病因至今尚未阐明,众多学者从多方面寻找原因,包括免疫系统的抗原异常反应结果、HDCP发病的遗传基因位点、胎盘或滋养细胞缺血缺氧导致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氧化应激引起的变化、某些营养成分的缺乏导致妊娠过程的异常等。该文主要探讨与研究较多的相关基因与因子的成果,为以后HDCP的病因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心衰的诱因、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对2002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3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1例孕妇死亡外,其余34例均抢救成功。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呼吸道感染、输液不当以及不适当扩容等是诱发和加重心衰的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心衰应早期诊断、治疗,防止恶化。终止妊娠是治疗关键,终止妊娠的方式以剖宫产为宜。  相似文献   

18.
血睾酮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通过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病人血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的变化,探讨睾酮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妊娠期高血压组21例,子痫前期轻度组20例,子痫前期重度组22例,正常孕妇23例的血T水平变化.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重度三组孕妇的睾酮水平明显比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 睾酮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可能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病因至今还不十分明确。目前认为HDCP的发病起源于胎盘的病理生理改变,此改变进一步导致全身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异常,从而引起一系列HDCP的临床症状。这些病理改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因素、胎盘或滋养叶细胞因素、基因蛋白表达异常、钙离子的作用、血管内皮损伤、凋亡甚至更多,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地区妊娠高血压患者ACE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内蒙古地区妊娠高血压患者ACE基因Ⅰ/D多态性与妊娠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SSP(序列特异性引物)检测80例正常妊娠组和40例妊娠高血压组ACE基因I/D基因型频率分布。结果:妊娠高血压组患者DD基因型频率高于正常妊娠组;妊娠高血压组D型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内蒙古地区汉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与ACE基因I/D多态性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