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经翼点入路切除颅咽管瘤的常用手术间隙的应用和下丘脑重要血管的保护方法。方法:22例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结果:18例患者达到肿瘤全切除,3例达到次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术后16例患者出现多饮多尿,15例患者有血钠紊乱。术后随访1~4年,18例全切除的患者中有1例复发,行二次手术治愈。结论:充分利用适当的手术间隙,保护好下丘脑的结构和穿通动脉,可以降低下丘脑损伤的发生率并提高肿瘤的切除率,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黄航  蒋广元等 《医学文选》2002,21(5):631-632
1998年 2月至 2 0 0 1年 8月 ,我们采取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 1 2例鞍上各类型和不同大小肿瘤 ,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7例、女 5例 ,年龄 1 5~ 5 5岁 ,平均 34.0 8岁 ,2 0岁以下 4例 ,2 1~ 30岁 6例 ,31~40岁 2例。1 .2 症状与体征 以视力减退为首发症状者 6例 ,月经紊乱和闭经 2例 ,头痛 7例 ,性欲减退 1例 ,病史 1 0年以上者 3例 ,5年以上者 3例 ,3年以上者 2例 ,2年者 4例。1 .3 影像学检查  1 2例病人均行头颅 CT平扫和MR增强扫描 ,肿瘤呈囊性低密度 ,实性注药均匀增强者 1 0例 ,有明显钙化者 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咽管瘤中对下丘脑保护的治疗策略和技术。方法: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手术治疗颅咽管瘤39例,根据患者术前评估制定手术策略和方法,Ommaya囊植入加术后”P内放疗3例,肿瘤部分切除加术后放疗9例,肿瘤全切除术27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并发症、出院时状况、肿瘤控制情况和术后生活状况等进行总结。结果:21例获肿瘤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后并发症包括尿崩、水电解质紊乱、视力下降等。随访29例,时间3~60个月。因肿瘤控制不佳或增大再次手术5例;恢复术前工作和学习24例,生活自理3例,生活不能自理1例,死亡1例。结论:手术前根据患者状况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治疗策略,术中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保护下丘脑及其穿通动脉,可以降低下丘脑损伤的发生,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鞍区颅咽管瘤病人,均行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8例达到肿瘤全切除,4例近全切,3例部分切除.术中垂体柄保留5例,术中断裂1例,术中未见垂体柄9例.结论:经翼点入路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利用显微外科技术,保护下丘脑结构和功能,对降低术后并发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颅咽管瘤是起源于Rathke囊残存物的一种良性肿瘤,一般发生在垂体柄、漏斗、乳头体、灰结节、垂体前叶及第三脑室前部.约占颅内肿瘤的2%~5%,占儿童脑肿瘤的10%。颅咽管瘤治疗的关键是在减少副损伤的前提下,尽可能全切肿瘤,其中下丘脑功能损害的防治是重要环节。本文系统回顾了2001年1月~2006年3月间我科收治的62例颅咽管瘤显微手术的情况,重点讨论了下丘脑功能损害的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鞍区5个间隙在巨大复杂颅咽管瘤全切手术中的意义。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经翼点人路鞍区5个解剖间隙切除鞍区肿瘤8例,术中注意保护肿瘤周围的视神经、颈内动脉及发出的垂体上动脉。结果8例鞍区肿瘤,全切除7例(87.5%),大部切除1例,复发1例(12.5%)。结论翼点人路行鞍区肿瘤的显微手术中,熟练掌握鞍区5个解剖间隙及垂体血供的显微解剖,是提高全切率、降低死亡及复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采用联合入路切除巨型颅咽管瘤(>6cm)7例,其中4例全切除,无1例死亡。根据肿瘤生长方向可分为横轴生长型和纵轴生长型。前者采用额下-翼点-颞下联合入路,后者采用额下-侧脑室联合入路。尽管肿瘤巨大,但采用联合入路和显微外科技术也能做到全切除。  相似文献   

8.
徐建国  游潮  周良学  蔡博文  姜曙 《西部医学》2009,21(11):1866-1867,1869
目的探索额下-翼点入路手术切除颅咽管瘤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158例颅咽管瘤患者采取经额下-翼点入路切除肿瘤,并分析患者术前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手术效果、随访情况。结果158例颅咽管瘤患者经额下-翼点入路切除肿瘤,术中全切138例(87.34%),围手术期死亡4例(2.53%)。术后尿崩129例(81.64%),癫痫发作9例(5.69%)。患者术后综合效果良好。平均随访56.3个月,27例患者复发,复发率17.53%。结论经额下-翼点入路能安全切除颅咽管瘤,死亡率、致残率低,术后并发症可预防,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鞍区颅咽管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及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对46例颅咽管瘤病人选用不同的手术入路切除肿瘤,其中经翼点颞下入路11例,额下入路(包括转终板入路)14例,胼胝体-透明膈间隙-穹隆间入路2例,经皮层侧脑室入路4例,经口鼻蝶(或单鼻孔)入路15例。结果:肿瘤全切除32例(69.6%),近全切除9例(19.6%),大部分切除5例(10.9%)。术后死亡1例。主要并发症:尿崩症18例(39.1%),电解质紊乱21例(45.7%)。结论:对颅咽管瘤病人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有利于在直视下显露并全切除肿瘤;熟练地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熟悉鞍区的解剖关系并重视术中对下丘脑的保护,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经眶额下入路切除颅咽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4例颅呖管瘤,采用经眶颏下放路切除,全切10例,次全切除4例,手术效果满意,作者认为此入路对肿显露好、脑呐务轻,适于各型颅咽管瘤切除。  相似文献   

11.
0 引言 颅咽管瘤是一种较常见的胚胎残余组织肿瘤 ,发生率占颅内肿瘤的 1 .7%~ 4.6 % [1 ] .对本病的传统手术方法一般采取经颅入路 ,如经额下、经颞下或经脑室入路切除病变 [2 ] .近些年来已有采取经蝶手术切除本类肿瘤的报道 [3,4] .我科近 1 5年来手术治疗颅咽管瘤 1 87例 ,其中经鼻蝶显微手术切除 2 0例 .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本组男 1 2例 ,女 8例 ,年龄 1 1~ 5 5 (平均 2 6 .8)岁 .其中 1 1~ 1 5岁 6例 ;1 6~ 30岁 8例 ;≥ 31岁 6例 .病程 8mo~ 7.5 (平均 3.5 ) a.1 .2 症状与体征 主要为内分泌症状、视觉障碍和颅内压…  相似文献   

12.
毛云飞 《当代医学》2021,27(27):20-23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经翼点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对患者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经眉弓锁孔入路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翼点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GOS评分、NIHSS评分、ADL评分、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翼点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效果,降低神经功能损伤,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侧扩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术后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对我院2006年9月至2013年9月26例行单侧扩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组颅内多发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6例(23.07%),脑积水2例(7.69%),癫痫发作2例(7.69%),低钠血症4例(15.38%),高钠血症3例(11.54%),颅内感染1例(3.85%)。结论:单侧扩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术后的并发症主要有: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癫痫发作、颅内感染、电解质紊乱等,术中规范操作及术后合理的治疗措施是减少并发症及其危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发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颅咽管瘤的临床和手术资料。结果81例术后存活颅咽管瘤在6~62月内19例复发,其中全切除复发率5.3%(3/57)、次全切除复发率52.9%(9/17)、部分切除复发率100%(7/7)。24例未全切除病例中给予放射治疗5例,其中1例复发,未行放疗者复发率78.9%(15/19)。19例复发病例经手术治疗后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11例、部分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手术切除仍然是复发颅咽管瘤首选的治疗方法,放射治疗可以作为辅助手段以减少复发,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5.
朱成  郭之通  张弋 《安徽医学》2006,27(3):191-193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入路及方法。方法从1997年1月至2004年10月对27例颅咽管瘤进行了显微外科手术,病人年龄11~60岁,平均年龄38岁,其中男性18例,女性9例,以视力障碍起病23例,尿崩症6例,隐性糖尿病6例,生长发育迟缓4例,头痛20例,闭经4例。术前均行CT和MRI扫描,肿瘤最大直径5cm,实质性12例,囊性变8例,混合性7例,其中肿瘤钙化18例。经翼点入路13例,经额下入路11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3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12例,部分切除1例。1例术后10天突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26例术后进行了放疗。结论颅咽管瘤手术切除应根据其生长特点来选择手术入路,大多数病人可达到肿瘤的全切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系统评价扩大翼点手术与标准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协作网创伤组数据库(2011年3期)、MEDLINE(1980.01~2011.12)、EMbase(1984.01~2011.10)、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1980.01~2011.12)、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1980.01~2011.12),并检索临床试验注册网站,寻找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试验;同时手工检索相关文献包括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杂志增刊及会议摘要;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4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70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疗效:扩大翼点手术组病死率低于标准开颅手术组(RR=0.24,95%CI(0.17,0.35),P<0.05);扩大翼点手术组的有效生存率(RR=2.49,95%CI(2.10,2.94),P<0.05)和存活率(OR=0.33,95%CI(0.23,0.48),P<0.05)高于标准开颅手术组;(②安全性:扩大翼点手术组急性脑膨出的发生率低于标准开颅手术组(OR=0.10,95%CI(0.04,0.26),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扩大翼点手术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疗效优于标准开颅手术组,且急性脑膨出的发生率低于标准开颅手术组.  相似文献   

17.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和总结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3例采用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结果:本组后交通动脉瘤26例,眼动脉瘤3例,前交通动脉瘤2例,大脑中动脉瘤1例,基底动脉瘤1例。手术后早期结果评价:好(GOS评分4-5分)29例、差(GOS评分2-3分)2例、死亡2例。结论:采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技术,能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8.
颅内动脉瘤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致残、致死率高。我们于2007年6月-2008年5月为71例患者经翼点入路开颅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现将手术时机的选择、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处理、术后血管痉挛的防治及手术技巧等问题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扩大翼点入路治疗对冲性侧裂区脑挫裂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02例对冲性侧裂区脑挫裂伤患者,治疗组56例采用扩大翼点手术入路,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去骨瓣开颅,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4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8.6%;对照组有效28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60.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术后重度脑水肿发生率、脑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扩大翼点入路是治疗对冲性侧裂区脑挫裂伤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可降低术后脑梗死及重度脑水肿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