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误诊为病毒性脑膜脑炎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刘瑕 《河北医药》2005,27(7):518-518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为少见的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表现多样化,易漏诊、误诊。现将我院2002年12月至2004年11月经治的14例误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例1女,28岁。因头痛5 d,意识不清1 d入院。患者始于25 d前顺产1男婴,产后20 d出现持续性头痛伴恶心、呕吐,为非喷射状。当时在当地医院就诊,予以对症治疗,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遂转笔者所在医院。入院后反复出现意识丧失、双上肢屈曲痉挛、双眼上翻、口吐白沫,上述症状持续1 min后自行缓解。行头颅MRI示双侧丘脑长T1长T2异常信号,MRV示左侧矢状窦未显影。以"静脉窦血栓形成"收入院。入院专科查体:意识模糊,查体不能配合,双侧瞳孔等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加深对脑静脉窦血栓(CVST)的认识,提高诊疗水平,减少致残率及死亡率.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2006年收治的13例延迟诊断的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因及误诊原因,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13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采用抗凝等内科治疗,1例死亡,12例均治愈.结论 CVST病因及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MRI、MRV是目前CVST确诊的主要手段,加强对疾病本身特点的认识是减少误诊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沈龙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9):193-194
患者男,41岁.因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活6 h.入院.本病历特点:无诱因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活6 h,左手无力,不能持物,左侧下肢无力,可自己行走,伴头胀痛,无头晕,无恶心、呕吐,既往史:曾诊断左侧下肢静脉血栓病史182年,已治愈;诊断右侧下肢静脉血栓病史12年,已治愈;诊断左侧上肢静脉血栓病史3年,已治愈;入院时查体:体温36.2℃,脉搏78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00/70 mm 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浊音界正常,心率78次/分,节律规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神清语明,记忆力、定向力、判断力尚可,计算力减退,双眼球活动自如,无眼震,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3.0 mm,对光反射灵敏,眼底,A∶ V = 2∶ 3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4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中,围生期5例,2例为肾病综合征急性期,1例合并副鼻窦炎,1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2例有明确的乳突炎史,1例有中耳炎史,2例有颅外伤史;临床表现丰富多样,颅高压为其主要症状;CT表现普遍性脑水肿,脑室变小;磁共振静脉血管造影(MRV)可显示颅内静脉窦病变的部位及范围。采用降颅压、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奥扎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10例痊愈,4例好转,有一定的临床效果。结论围生期高发,血液成分改变、感染与本病发生有关;影像学检查为确诊该病主要手段;联合使用奥扎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CVST值得进一步尝试。  相似文献   

7.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 1998年 9月至 2 0 0 3年 5月间共收治 8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共 8例 ,男性 2例 ,女性 6例 ,年龄 18~ 4 0岁 ,病程 2~ 18d。 4例为分娩后 12~ 18d发病 ,1例患中耳炎 ,1例患贫血 ,2例病因不清 ;4例为急性起病 ,4例亚急性起病。1 2 临床表现 :头痛 7例 ,昏迷 2例 ,视乳头水肿 5例 ,癫痫发作 4例 (2例为强直 阵挛发作 ,1例为单纯部分性发作 ,1例为复杂部分性发作 ) ,双下肢瘫痪 3例 ,偏瘫 2例。1 3 辅助检查 :①腰穿 :8例脑压均增高 ,压力为 2 8~ 3 9kPa ,其中 3例 >3 9kPa ;红细胞 (RBC…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和早期诊断。方法对18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年龄在23~46岁。②早期表现为头疼、呕吐、癫痫、伴或不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③MRI及MRV检查示:单纯上矢状窦血栓形成14例,上矢状窦合并横窦3例,单纯横窦1例。④脱水、抗凝、溶栓等治疗效果好。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早期临床无特异性,对可疑患者应及早行MRI MRV检查,以早期诊断,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正> 患者男性,27岁,主因发烧,头痛恶心呕吐五天由外院急诊转入。查体,T37℃,R18次/分,P60次/分,BP10.4/6.5kPa。痛苦面容,头颅五官正常,神志呈嗜睡状,颈项僵直,右侧胸廓塌陷,正中严重前凸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外1cm,无震颤,心界稍向左扩大,心率60次/  相似文献   

10.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眼科误诊分析与影像学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眼科临床工作中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患者的临床及磁共振成像(MRI)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眼科误诊的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与MRI影像特点.结果 本组以头痛为首发症状者4例,头痛伴视物模糊4例,一过性黑朦2例,视力下降9例,视物变形1例,眼前黑影飘动1例.本组21例眼底检查均表现为视盘水肿.其中首诊时17例分别误诊为视神经乳头炎、视盘血管炎、视神经网膜炎、屈光不正、弱视、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和视盘玻璃膜疣.4例没有明确诊断.MRI检查:急性期2例表现T1加权像等信号和T2加权像低信号,亚急性期3例,T1、T2加权像均为高信号.慢性期16例表现T1加权像上出现高或等信号,T2加权像上出现不一致的信号.结论 对CVST的眼科临床特征和MRI认识的深入是眼科临床工作中CVST在早期确诊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择55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因以及治疗方法。结果治疗后,46例腰穿压力正常,3例腰穿压力未正常,3例转入上级医院,3例无明显好转出院。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MRV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方式,诊断明确,值得推荐。对于不明原因的脑血管病,可以行MRV来排除外静脉窦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因、临床特点以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3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产褥期5例,口服避孕药3例,出汗、脱水4例,中耳炎2例、鼻窦炎2例,贫血3例,自身免疫性疾病2例,原因不明2例。CT及颅脑静脉磁共振成像(MRV)检查23例,脑血管造影术(DSA)检查10例;好转22例,死亡1例。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多可明确病因,临床表现无特异性;MRV是一种安全无创有效的检查方法;抗凝是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首选、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刘虹 《中国医药指南》2013,(34):417-418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5例CVST患者的临床诊治及转归资料。结果15例均经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早期诊断,有3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经溶栓、抗凝治疗后1例死亡其余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CVST的临床表现变异很大且缺乏特异性,常见于育龄期妇女。因此,关注患者是否存在CVST发生的高危因素,尽早行头颅CT、MR/、MRA或DSA检查,明确诊断后积极地抗凝治疗,并纠正病因、控制症状等治疗,溶栓联合介入治疗可能具有更好的临床前景。  相似文献   

14.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DuralVenousSimusThrombosis,DVST)是急性脑血管病的特殊少见类型,其临床症状、体征变化较多,无特异性,诊断困难。近年来,随着CT、MRI的应用,对本病的诊断率已大大提高,尤其是MRI以其高敏感性、准确性、无创性及简便易行、费用低而被用于此病的诊断随访观察中,从而能帮助早期诊断,积极治疗,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临床上较少见,由于其病因多、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诊断较困难,误诊率高[1].  相似文献   

16.
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原因及诊治措施。方法 40例患者均给予尿激酶50万U双侧颈内动脉交替注射,10次一疗程,之后给予华法令抗凝治疗3~6个月。颅压高者给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合并感染者给予抗炎治疗。结果 40例中29例基本治愈,7例明显好转,4例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癫或智能障碍。结论有临床症状及CT间接征象者,应行MRI或DSA等检查。CVST主要给予抗凝和溶栓治疗,抗凝治疗期间注意凝血机制的观察。  相似文献   

17.
<正>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是指静脉窦血栓形成,而静脉窦血栓形成很罕见,按病变性质分为非炎性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和炎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近年随着高分辨放射影像技术的应用,使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成为可能,笔者复习了国内外的有关文献,对1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起病形式、可能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脑脊液检查及治疗结果,并分析静脉用药及颈动脉用药疗效。结果患者多亚急性起病,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多为高颅压综合征,脑脊液压力多数升高,影像学表现静脉血流减慢、闭塞,脱水、抗凝治疗疗效佳,颈动脉用药优于静脉用药。结论在高危因素存在下,出现高颅压症状,精神症状、肢体瘫痪等,应考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及早行血管检查(MRV或DSA),诊断明确后早期应用溶栓治疗,特别是颈内动脉用药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加深对脑静脉血栓形成的认识、提高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22例脑静脉血栓形成病例的年龄、病因、临床症状、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结果 22例患者中,男:女比例1:1;年龄自16岁到61岁;临床症状以头痛最为常见,可伴发呕吐、视乳头水肿、癫痫、肢体偏瘫、语言障碍、动眼神经麻痹等局灶性神经功能损害及意识障碍;影像学检查可采用MRV/DSA/CTV,血栓累及侧窦、上矢状窦最常见,且常合并累及多个静脉/静脉窦;经抗凝、降颅压、对症等治疗,有 20例症状缓解,复查提示原来血栓形成的静脉/静脉窦不同程度的再通; 2例病情加重,其中1例死亡.结论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因多种,发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随着磁共振MRV、CTA、DSA的应用,脑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已不是难题,且治疗效果较好;另外神经介入治疗值得关注与期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原因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65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5例患者均采用脱水治疗,其中20例患者直接行静脉溶栓,15例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7~25d,近期疗效评价:基本痊愈60例,好转5例。随访1~2年,所有患者未出现复发。结论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表现虽然缺乏特异性,但随着MRI、MRV等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使其诊断率大大提高,其准确率高于MRI及MRA,它不仅能显示各静脉窦的充盈状态,还能显示颅内静脉窦闭塞的程度。而早期诊断以及静脉内溶栓技术的进步,对于提高本病的生存率,降低致残率,减少严重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