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1-34,rhPTH1-34)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39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设计,皮下注射rhPTH1-34每日20μg,同时口服钙尔奇D 600 0.6 g/d,试验时间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骨折发生情况,以及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改变等。结果患者L1骨密度(T值,以下同)由-2.58±0.86增加至-1.99±1.06(P〈0.01),L2骨密度由-3.21±0.73增加至-2.65±0.92(P〈0.01),L3骨密度由-2.89±0.74增加至-2.47±0.89(P〈0.01),L4骨密度由-2.58±0.94增加至-2.03±1.08(P〈0.01),L平均骨密度由-2.84±0.69增加至-2.31±0.84(P〈0.01),股骨颈骨密度由-1.66±1.05增加至-1.54±1.27(P〉0.05),大粗隆骨密度由-1.58±0.76增加至-1.54±0.76(P〉0.05),Wards区骨密度由-1.98±0.60降低至-1.99±0.83(P〉0.05)。试验期间新发骨折2例,其中右肱骨骨折1例,腰椎压缩骨折1例;无其他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rhPTH1-34联合钙尔奇D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有效,腰椎骨密度增加显著,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经长期糖皮质激素(GC)治疗后骨密度(BMD)的变化,探讨防治及干预措施。【方法】对本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住院及门诊SLE女性患者46例(SLE组)实行标准泼尼松治疗,年龄20~45(27±7)岁,用BMD检测仪分别测定GC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患者腰椎2、3、4椎体(L2~L4)、髋部股骨颈(Neck)、华氏三角(Ward’s)、大转子(Troch)及桡骨远端的BMD。同时测定本院40例健康女性医务工作者(对照组)相关部位的BMD。【结果】SLE组治疗前各部分BMD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0.05)。治疗3个月后BMD较用药前有下降趋势,桡骨远端显著降低( P <0.05),治疗6个月后L2~L4、桡骨远端BMD下降明显( P<0.01),且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为30.8%,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P<0.01)。【结论】SLE患者经GC治疗后BMD较早发生改变,提示临床工作者应要求患者定期检查BMD值,调整药物用量,加强健康教育,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GC)治疗对青春期肾小球疾病患者骨密度(BMD)的影响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 49例(14~19)岁的肾小球疾病患者,应用常规剂量GC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每3~6个月,检测第2~4腰椎(L2~4)和股骨近端BMD;其中BMD降低明显的14例加用伊班膦酸钠治疗.结果 ①青春期患者L2~4和股骨近端骨量分别约占峰值骨量的83%和90%.②用GC治疗15个月后,男性各部位和女性L2~4骨丢失7.3%~21.3%,BM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5).③男性各部位、女性L2~4骨密度与体质量和身高,男性L2~4与年龄均正相关(P均=0.000).男性近端股骨BMD与GC用量和用药时间负相关(rs=-0.296,-0.290,P<0.05).④用伊班膦酸钠4个月后骨量增加1.9%~4.2%,以L2~4BMD增加明显.⑤随访17个月无自发性骨折病例.结论 青春期骨量是峰值骨量的83%~90%;长期口服GC导致与GC用量和用药时间相关的骨丢失,男性更突出.伊班膦酸钠可防治GC所致的BMD减低.  相似文献   

4.
福善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3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福善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福善美片口服,每周1粒(70mg/粒);对照组28例,给予钙尔奇D片,每日1粒,6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积分、腰椎(L2~4)及股骨颈的骨密度(BMD)和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P<0.01)。两组治疗后BMD均有上升,血清钙、磷无明显变化,治疗组的L2~4的BMD显著好转(P<0.01),股骨颈的BMD明显改善(P<0.05),ALP下降明显;对照组的BMD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ALP略有上升。结论:福善美可有效减少骨量丢失,增加BMD,降低骨转换,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夏凤艳  张柳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3):1948-1949
目的 观察哺乳早期(3个月)产妇骨密度的变化。方法 40例正常产妇按哺乳频率、是否补充钙剂、饮食习惯分组,检测产后3个月腰椎(L2-4)及股骨近端(股骨颈、转子、Ward's区)BMD的变化(以产后3d骨密度作基线)。结果 产后3个月L2-4、股骨颈、转子骨密度的变化呈下降趋势,而Ward's区骨密度呈上升趋势,但均无显性,分组后亦无显性差异。结论 哺乳早期哺乳频率、钙摄入量及产妇饮食习惯与骨密度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6.
王莉  胡玮 《中国临床康复》2002,6(7):988-988,998
目的:比较卵巢早衰(POF)与自然经妇女的骨密度(BMD),并观察替勃隆的疗效。方法:63例DEXA确诊为骨质疏松的病人分为3组:29例POF为A组,年龄48-76(62.1&;#177;7.0)岁;34例自然绝经妇女为B组,年龄52-77(63.4&;#177;6.0)岁,63例中的32例应用替勃隆治疗(1.25mg/d,疗程6个月)为C组。应用美国Hologic 公司QDR4500-W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A组和B组腰椎及股骨颈BMD,测定C组治疗前后的BMD。结果:A、B两组L2-4,股股颈BMK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治疗前后L2-4,股骨颈BMD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7%,2.2%,结论:POF比自然绝经妇女骨量丢失的早并且丢失的多,绝经后骨质疏松应用激素替代疗法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多因素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多因素干预效果。方法将82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2组患者均接受综合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另采用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腰椎(L1-4)骨密度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观察组腰椎(L1-4)骨密度上升程度较对照组大(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多因素干预治疗和护理,可明显改善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有利于提高其骨密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卵巢早衰(POF)与自然绝经妇女的骨密度(BMD),并观察替勃隆的疗效。方法63例经DEXA确诊为骨质疏松的病人分为3组:29例POF为A组,年龄48~76(62.1±7.0)岁;34例自然绝经妇女为B组,年龄52~77(63.4±6.0)岁;63例中的32例应用替勃隆治疗(1.25mg/d,疗程6个月)为C组。应用美国Hologic公司QDR4500-W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A组和B组腰椎及股骨颈BMD,测定C组治疗前后的BMD。结果A、B两组L2~4、股骨颈BMD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治疗前后L2~4、股骨颈BMD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7%、2.2%。结论POF比自然绝经妇女骨量丢失的早并且丢失的多,绝经后骨质疏松应用激素替代疗法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脉冲电磁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对30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脉冲电磁场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腰椎(L1~L4)及股骨颈骨密度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均〈0.05);250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结论:脉冲电磁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维持时间长,无副作用,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骨密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联合脉冲电磁场(PEMFs)治疗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患者骨痛、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收集POP合并有明显腰背痛和/或髋膝部疼痛的患者80例,其中男28例,女52例。年龄65~87岁,平均(70&#177;13)岁。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先用阿仑膦酸钠联合PEMFs治疗8周,此后采用阿仑膦酸钠连续治疗12个月,对照组采用阿仑膦酸钠治疗12个月,2组均每日服用氨基酸螯合钙胶囊胶囊2000mg/d(含元素钙460mg,维生素D3400IU)。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8周分别测定患者视觉模拟痛疼评分(VAS),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腰椎及股骨颈BMD测量。结果①治疗组治疗1、2、4.8周后,骨痛平均缓解率分别为46.72%69%84.72%93.45%,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腰椎、股骨颈BMD平均提高率分别为8.61%、6.4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PEMFs治疗可进一步提高POP患者的BMD,快速缓解骨痛症状。  相似文献   

11.
背景:药物口服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运用较多,而穴位注射结合电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少见报道。目的:观察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和电针疗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干预效果,并与单纯西药治疗进行比较。设计:病例对比观察。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卫生所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象:选择2000-04/2004-016在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卫生所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46例,均自愿参加观察。按门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2组,针药治疗组23例,年龄(67&;#177;4)岁;药物对照组23例,年龄(66&;#177;5)岁。方法:①针药治疗组在西药阿法骨化醇、钙尔奇D口服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注射结合电针治疗。穴位注射:取穴足三里、太溪、三阴交、悬钟。抽取血塞通注射液,快速刺入上述穴位1.67—3.33cm。每次取两穴,每穴2mL,1次/d,双侧轮流取穴。电针治疗:取穴脾俞、胃俞、肾俞、气海俞。针刺得气后接电针仪,选择连续波,频率2Hz,30min/次,1次/d。穴位注射和电针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休息5d后继续第2个疗程,共治疗6个月。西药口服:α维生素现0.5μg/d,口服,1次/d;钙尔奇D片,1片口服,1次/d,连续服用6个月。②药物对照组:单用上述西药口服,具体服用方法同针药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骨密度测定应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量仪,测量L2-4和股骨上端的骨密度。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L2-4和股骨上端的骨密度。结果: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46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腰椎部骨密度比较:治疗6个月后,针药治疗组患者的L2-4骨密度较治疗前显著提高【(0.829&;#177;0.049),(0.791&;#177;0.043)g/cm^2 (t=2.80,P〈0.01)】。药物对照组患者的L2-4骨密度也较治疗前显著提高【(0.813&;#177;0.051),(0.788&;#177;0.048)g/cm^2(t=1.71,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值变化量比较,针药治疗组大于药物对照组【(0.038&;#177;0.020),(0.025&;#177;0.025)g/cm^2(t=1.95 ,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股骨部骨密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穴位注射结合电针能够更显著地提高患者腰椎部的骨密度,达到有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目的。但股骨部的骨密度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可能与股骨部缺乏丰富的血液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厦门岛中老年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及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病率变化规律及有关影响因素,为骨质疏松症预防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26例中老年人群进行检测,准确记录其性别和年龄,采用美国Lunar公司的DEXA测受试髋骨(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s)、腰椎的BMD,按10岁为1a龄组计算骨量及OP的患病率。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其膳食、运动习惯。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中老年人双侧髋骨骨密度值比较,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双侧髋骨较L2-4的BMD均明显降低(P<0.05),腰椎的BMD与深绿色蔬菜摄入量明显相关。结论:髋骨骨密度的检测在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的价值。改善饮食生活习惯、增加深绿色蔬菜摄入量,适量的户外运动有利于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腰椎和股骨骨密度(BMD)中几个技术问题研究,指出在测量和分析结果时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方法比较同一患者选择标准束和薄型束扫描股骨近端结果的不同;对腰椎各椎体间T评分差〉1s时,分析不同方法的差别;列举1例患者比较股骨颈感兴趣区微小变化对诊断结果的影响。结果对瘦体型患者薄型束扫描骨边缘比标准束完整,各部位BMD值有增加,在大粗隆部位二者T评分相差最大可超过3s;正常人相邻椎体间T评分差〈1s,患者1L3和L4相差2.2s,患者2L2和L3相差1.3s,患者3L2和L3相差1.5s,相邻椎体间差均〉1s;股骨颈感兴趣区重心位置在X轴线上从124变为120微小移动,股骨颈的T评分从-2.7s增至-2.4s。结论正确测量和分析技术对获得可靠诊断结果至关重要,需要进一步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空服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和骨密度变化,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85例糖尿病患者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受试者的腰椎(L2~L4),股骨上端(Neck、Ward三角、Troch)骨密度,并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结果男性糖尿病组L2~L4,Ward三角区BMD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股骨颈、大转子区BMD低于男性对照组(P<0.01);女性糖尿病组L2~L4,股骨颈、Ward三角,大转子区BMD均低于女性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可致骨密度降低,除积极治疗外,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对防止各种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脉冲电磁场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万甫  郭莲  魏平  陈兵 《中国临床康复》2005,9(43):57-57,63
目的观察脉冲电磁场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①选择2004—01/06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内分泌科住院骨质疏松症患者48例,男13例,女35例,均对观察目的及治疗方案知情并同意。②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第1—4腰椎和Ward’s区骨密度。③采用脉冲电磁场骨质疏松治疗系统进行治疗,40min/次,每个疗程8次,第1个疗程1次/d,第2个疗程1次/2d。(少采用日常生活疼痛评分(满分为14分,优为11-14分,良为8-10分,中为4-7分。差为0-3分)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⑤采用t检验分析计量资料间差异性。结果骨质疏松症患者4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8例患者于治疗16次后日常生活疼痛评分均达到良以上。②治疗6个月腰椎(L1-4和Ward’s区骨密度高于治疗前,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脉冲电磁场可明显减轻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但对骨密度无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空服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重指数(BMI)和骨密度变化,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85例糖尿痛患者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受试者的腰椎(L2~L4),股骨上端(Neck、Ward三角、Troch)骨密度,并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重指数(BMI).结果男性糖尿病组L2~L4,Ward三角区BMD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股骨颈、大转子区BMD低于男性对照组(P<0.01);女性糖尿病组L2~L4,股骨颈、Ward三角,大转子区BMD均低于女性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可致骨密度降低,除积极治疗外,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对防止各种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生长激素(GH)水平变化并分析IGF-I水平与肺功能、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病情稳定的COPD患者70例,健康体检者35例,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IGF-I水平、GH水平及肺功能,同时测定COPD患者的骨密度(BMD)。COPD组进一步根据肺功能结果分为轻中度、重度、极重度3组,根据骨密度结果分为骨质疏松、低骨量、正常骨密度组。结果 COPD 患者血清 IGF-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G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功能分组比较中,极重度组与健康对照组logIGF-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GH水平各组间与对照组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骨密度分组比较中,各组间logIGF-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OPD患者logIGF-I与L1 BMD值( r = 0.298, P =0.015)、L2 BMD值(r = 0.259, P =0.035)、L3 BMD值(r = 0.290, P =0.017)、L4 BMD值(r = 0.289, P =0.018)、左侧股骨干BMD值(r = 0.243, P =0.048)呈直线正相关,与FEV1%预计值、股骨颈BMD值、股骨颈上部BMD值、股骨颈下半部BMD值、Wards三角BMD值、大粗隆BMD值无相关。结论 COPD患者血清IGF-I水平降低,但其水平下降主要发生在极重度患者中,GH水平则无明显变化,IGF-I水平可能与气流受限程度有关;COPD患者血清IGF-I水平与L1、L2、L3、L4、左侧股骨干的BMD值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磁场(pulsedelectromagneticfields,PEMFs)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8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PEMFs治疗,40min/次,1次/d,每周治疗5次,共6周为1个疗程,观察其治疗作用。结果:治疗后在16例有疼痛症状的患者中,疼痛消失或缓解11例(P<0.05),总有效率为69%。血清骨钙素水平提高16.83%(P<0.05)。血总碱性磷酸酶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两个月后复查骨密度显示平均股骨颈骨密度提高4.34%(P<0.05),平均髋部Wards三角区骨密度提高10.19%(P<0.05),平均腰椎(L2~4)骨密度无明显提高(P>0.05)。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无一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血钙、血磷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PEMFs能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症状,促进骨形成从而提高骨密度。PEMFs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s)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8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PEMFs治疗,40min/次,1次/d,每周治疗5次,共6周为1个疗程,观察其治疗作用。结果:治疗后在16例有疼痛症状的患者中,疼痛消失或缓解11例(P&;lt;0.05),总有效率为69%。血清骨钙素水平提高16.83%(P&;lt;0.05)。血总碱性磷酸酶水平无明显变化(P&;gt;0.05)。两个月后复查骨密度显示平均股骨颈骨密度提高4.34%(P&;lt;0.05),平均髋部Wards三角区骨密度提高10.19%(P&;lt;0.05),平均腰椎(L2-4)骨密度无明显提高(P&;gt;0.05)。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无一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血钙、血磷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PEMFs能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症状,促进骨形成从而提高骨密度。PEMFs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阿仑磷酸盐(ALN)和维D钙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P)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OP患者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联合应用ALN和维D钙40例,对照A组40例单服ALN,对照B组40例单服维D钙,各药用法用量3组均相同,用药时间6个月。观察3组用药前后腰椎1—4骨密度(L1-4BMD)、碱性磷酸酶(ALP),以及疼痛的变化。结果:(1)用药后实验组和对照A、B组L1-4BMD分别上升4.9%,3.5%,1.2%。(2)骨代谢生化指标ALP的比较。用药后联合用药组及ALP组下降明显.而维D钙组下降不明显。(3)用药3个月时,疼痛缓解率分别达98%,80%,40%。结论:联合应用ALN及维D钙治疗OP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