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复发肿瘤再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有完整 临床资料的原发恶性胶质瘤术后及其复发再手术治疗患者48 例,术后同步放和(或)化疗.采用免疫荧光双 染色法检测并比较脑胶质瘤干细胞(GSCs)标记物CD133/Nestin 在原、复发胶质瘤中的表达,Kaplan-Meier 生 存分析和Cox 回归风险模型分析原发术后放化疗肿瘤复发患者再次手术术前KPS 评分、肿瘤体积、切除程 度、GSCs 数目、两次手术间隔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CD133/Nestin 在原、复发恶性胶质瘤组织中阳性 表达百分数分别为(3.06 ±0.38)%、(14.89 ±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单Kaplan-Meier 生存 分析示原发术后放和(或)疗肿瘤复发再手术术前KPS 评分≥70 分、肿瘤全切、肿瘤体积<50 cm3 等因素显 著延长患者二次术后生存时间(P <0.05);Cox 回归风险模型分析表明再手术术前KPS 评分、肿瘤体积、切除 程度等因素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因素(P <0.05).结论 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和(或)化疗复发肿瘤富集胶质 瘤干细胞,复发胶质瘤再手术治疗是靶向胶质瘤干细胞治疗的重要举措,早期积极再次手术有益于延长患者 生存时间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对40例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病人术后平均复发时间为7个月,原部位及原部位边缘复发者31例,远隔部位及多部位复发者9例。病理分级与原发肿瘤保持同级别者13例,级别进展者27例。手术切除全部病灶的病人预后优于病灶部分切除的病人。结论复发性胶质瘤总体预后较差,早期诊断、积极手术治疗结合术后放化疗有利于改善预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幕上囊性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22例幕上囊性胶质瘤均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术腔通过造瘘全部与侧脑室打通.结果:本组术后病理类型肿瘤多呈高度恶性,肿瘤复发时间长短不等,无症状生存期较长.结论:幕上囊性胶质瘤多位于颢叶,发病年龄较年轻,多呈高度恶性,肿瘤易复发,复发后仍呈囊性,手术时如把囊腔与侧脑室打通可延长患者无症状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脑胶质瘤术中置管后装治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术中置管后装治疗技术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初发脑胶质瘤患者10例,在尽可能切除肿瘤后将后装管在直视下植入肿瘤组织内或瘤床内,完成后装治疗后再行颅外照射,其中8例高级别胶质细胞瘤同时行静脉化疗。结果:10例均完成治疗。随访2-6个月,2例额叶累及胼胝体胶质瘤患者部分反应(PR)及1例累及额下回后部残留灶患者全部反应(CR),另7例全切患者无复发灶。术前、术后kamofsky行为评分无明显变化。无急性放射性脑坏死。结论:脑胶质瘤术中置管后装治疗技术切实可行,并能获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手术治疗的43例胶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全切除30例(69%),次全或大部切除13例(31名),术后无1例死亡。其中27例患者获随访1~3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显微手术切除胶质瘤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切除颞叶胶质瘤的手术方法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肿瘤医院外科2011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34例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颞叶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低级别胶质瘤10例,高级别胶质瘤24例;术中肿瘤全切除28例(占82.3%),大部或次全切除6例(占17.7%);术后复查磁共振证实肿瘤全切除26例,大部或次全切除8例。结论颞叶胶质瘤为颅内常见的胶质瘤,其中高级别胶质瘤为常见类型,在保留患者重要神经功能前提下,术中尽可能整块切除肿瘤,为术后进一步综合治疗创造条件,从而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脑胶质瘤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占首位,约为40%--50%,脊髓胶质瘤是最常见的脊髓髓内肿瘤,可占脊髓髓内肿瘤的80%以上。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切除为主。一般认为,应尽可能多切除肿瘤组织,然后辅以放疗、化疗和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术是减少肿瘤细胞最快且最有效的方法,可降低颅内压而缓解症状,提供病理标本及病理诊断,指导术后辅助治疗。在肿瘤病理性质、患者一般情况确定的条件下,手术切除程度标准和手术技巧是影响肿瘤预后的主要因素,肿瘤切除的程度与患者存活时间呈正相关。如何尽可能把胶质瘤复发的潜在根源在首次手术中予以去除,是临床提高其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在常规MRI上均可表现为新增强化灶或原强化灶增大,常容易造成误诊,而二者的临床治疗方案却截然不同。因此,早期准确的诊断对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探讨功能MRI早期鉴别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一直是神经肿瘤影像学研究的难点也是热点问题。作者对当前MRI鉴别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影像学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组织中锌转运体1(ZnT1)信使RNA(mRNA)、微小RNA(miRNA) miR-542-3p表达水平与肿瘤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将2018年6月至2021年1月于该院行手术治疗的92例脑胶质瘤患者纳入研究。比较患者胶质瘤组织及瘤旁组织ZnT1 mRNA、miR-542-3p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病理特征的瘤组织ZnT1 mRNA、miR-542-3p的表达水平。分析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评估ZnT1 mRNA、miR-542-3p表达水平用于预测术后复发的价值。结果 胶质瘤组织ZnT1 mRNA表达水平高于瘤旁组织(P<0.05),miR-542-3p表达水平低于瘤旁组织(P<0.05)。胶质瘤组织ZnT1 mRNA、miR-542-3p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组织学分化、肿瘤浸润有关(P<0.05)。胶质瘤组织中ZnT1 mRNA高表达及miR-542-3p低表达会增加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风险(P<0.05)。构建ZnT1 mRNA、miR-542-3p联合检测用于术后复发预测的方程,绘制预测术后复发的受试...  相似文献   

10.
鉴别诊断胶质瘤复发与治疗后反应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胶质瘤治疗后反应主要包括假性进展、放射性坏死及假性反应。常规影像学方法主要用于观察肿瘤形态学特点,不能评价残存肿瘤活性,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治疗后反应的价值有限。包括弥散成像、灌注成像、磁共振波谱、化学交换转移饱和成像及PET等在内的影像学新技术有助于理解胶质瘤复发与治疗后反应细胞结构、血流动力学、代谢及生物学功能的差异,提高评估胶质瘤治疗后反应的准确性。本文就影像学新技术评估胶质瘤治疗后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黄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5):1202-1203
脑胶质瘤是颅内高发肿瘤,手术不能达到全切。为防止术后复发,术后常辅以放疗。我科2003~05/2009—05共收治115例脑胶质瘤患者进行放疗,取得一定疗效,控制了肿瘤的复发,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Aurora-A基因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在胶质瘤发生、进展及预后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63例,利用SP法进行免疫组化检测Aurora-A基因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Aurora-A表达与脑胶质瘤患者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 AuroraA在不同病理级别脑胶质瘤中均有阳性表达,随着病理级别增加,阳性表达率逐渐增加,并且不同病理级别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urora-A阳性表达与不同病理级别、肿瘤复发、生存时间相关(P〈0.05),胶质瘤病理级别越高、术后发生复发、生存期〈2年的患者,Aurora-A阳性表达越高。结论 Aurora-A在脑胶质瘤的发生、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判定脑胶质病理级别、进展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可能为脑胶质瘤基因靶向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二维氢质子磁共振波谱(2D~1H-MRS)对胶质瘤术后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的鉴别作用.方法 应用Siemens 3.0T MR对35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常规MR检查出现新强化灶患者行2D~1H-MRS分析.观察病变强化区及水肿区主要代谢物,计算代谢物比值(NAA、Cho、Cr、Cho/Cr、Cho/NAA、NAA/Cr)比较各代谢物比值在肿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患者间的差异.结果 35例中,肿瘤复发20例,放射性脑损伤15例,经组织学证实23例,经临床及影像随访证实12例.肿瘤复发病变强化区平均Cho/Cr和Cho/NAA比值显著高于放射性损伤,平均NAA/Cr比值显著低于放射性脑损伤;肿瘤复发病变水肿区平均Cho/Cr和Cho/NAA比值显著高于放射性脑损伤,平均NAA/Cr在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病变强化区代谢物比值ROC曲线,将Cho/Cr和Cho/NAA比值中任意一个或两个大于1.77作为肿瘤复发的判断标准,2D~1H-MRS对胶质瘤术后复发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00%(18/20)和93.33%(14/15),准确率为91.43%(32/35).结论 2D~1H-MRS对胶质瘤术后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具有重要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探索复发脑胶质瘤病人再手术治疗的指征,以求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及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总结2000年月1月至2004年1月间我科再手术治疗复发脑胶质瘤病人31例,并对其两次手术时间间隔、术后生存时间,再次手术前后的KPS评分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级别低者两次手术间间隔及再次术后生存时间较长,级别高者再次手术前后KPS评分提高较明显,两次手术时间间隔长者再次手术后生存期延长。结论对于复发脑胶质瘤病人,为了延长病人生存时间和/或改善生存质量应积极选择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应用神经导航结合术中超声协助治疗幕上胶质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结合术中超声检查在幕上胶质瘤外科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幕上胶质瘤患者根据导航系统引导开颅,术中根据超声成像判断肿瘤大小及边界,制定最佳手术方案,显微切除肿瘤.术中实时超声判断肿瘤切除程度.通过术后病理学结果及影像学复查对该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全切29例,大部切除2例.所有患者导航引导开颅范围精确;术中超声成像定位精确,不同级别胶质瘤超声表现有差异.术后2例出现轻至中度神经功能障碍,无一例发生感染.结论:神经导航结合术中超声检查可协助对幕上胶质瘤行准确有效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术中超声确定脑胶质瘤位置及超声特点,评估其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6例脑胶质瘤患者,术中超声确定肿瘤的位置、手术切除范围及切除术后是否有残余肿瘤。结果46例胶质瘤患者,术中超声清晰显示肿瘤的位置及性质,对病灶的显示率为100%;与术前MRI、CT对照,术中超声探查40例肿瘤部位、大小与其基本一致,6例开颅后与术前影像定位发生不同程度的漂移,术中超声重新准确定位。经手术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均未损伤颅脑功能区。结论术中超声可更精确地帮助手术医师确定肿瘤的部位及切除范围,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成为神经外科手术重要的辅助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脑部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术后放射治疗所致放射性损伤的常规MRI表现具有相似性,早期鉴别二者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影像学鉴别胶质瘤复发及放射性损伤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颅内恶性胶质瘤术后脑组织正常反应与肿瘤残存的影像学研究张红梅①综述高培毅②审校研究颅内恶性胶质瘤术后的影像学表现,对于评价手术效果,发现手术并发症和残存肿瘤,以及早期诊断肿瘤术后复发,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众所周知,恶性胶质瘤的外科手术切除作为一种...  相似文献   

19.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肿瘤,占颅内肿瘤的45%~50%,多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手术难以全切,术后容易复发,预后差,生存期短。临床回顾性分析已证实术后放化疗与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传统静脉化疗到达肿瘤局部药物浓度较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来对116例胶质瘤患者行显微神经外科全切除或次全切除后在肿瘤腔内留置Ommagy化疗囊,术后2周开始用盐酸尼莫司汀行静脉全身化疗及瘤腔局部化疗,所有患者均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脑胶质瘤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而又最难治的恶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0%~50%。由于其瘤细胞的生物多样性,至今仍然是所有恶性肿瘤中接受综合性治疗预后最差的一类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近20年来,脑胶质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无明显改善,各种疗法均难以达到根治程度,几乎毫无例外地迟早要复发。如何提高恶性胶质瘤的治疗效果,已成为神经外科最富挑战性而又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为此许多科研工作者设法建立理想的、可靠的、重复性好的脑胶质瘤动物模型,以研究胶质瘤的病因、病理和生物学行为及其颅内生长特性及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术后复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