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与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MSCTU)同步显示对尿路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经超声或IVU拟诊为尿路梗阻的患者行MSCTA、MSCTU同步显示扫描,并通过后处理重组技术获得图像。结果36例尿路梗阻中肾及输尿管畸形3例,副肾动脉压迫肾盂输尿管连接处4例,泌尿系结石16例,泌尿系炎症5例,外源性压迫3例,泌尿系占位5例。结论MSCTA与MSCTU同步显示技术能同时清晰显示血管与集合系统,可提高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能力,并有效减少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胸部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肺结节良恶性中的鉴别诊断价值及CT指标差异。方法:选择2022年1月—12月平邑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肺结节患者300例,均予以多层螺旋CT(MSCT)检查,根据不同剂量CT扫描方式分为常规剂量组(管电流120 mA)和低剂量组(管电流30 mA),各1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图像质量、病灶影像学特征以及对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低剂量组患者辐射剂量相关CT剂量指数(CTDIw)、CT剂量长度乘积(DLP)以及有效辐射剂量(ED)等均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患者所检出的病灶影像学特征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病理检查,常规剂量组43例为恶性,低剂量组46例为恶性。低剂量组患者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67%、80.43%、86.54%、72.55%、90.91%,均低于常规剂量组的90.00%、90.70%、89.72%、78.00%、96.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0):1609-1610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HIE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各60例。在行64排螺旋CT诊断时,分别采取100mAs、120mAs剂量扫描,比较两组诊断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HIE检出率。结果常规剂量组HIE检出率和图像质量优良率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CT剂量容积、剂量长度乘积、CT权重剂量指数及最大有效辐射剂量均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T诊断中,采取低剂量扫描,可获得理想的图像质量,降低扫描辐射剂量,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体质量调节管电压联合自动管电流技术在降低儿童胸部CT辐射剂量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行胸部CT扫描的54例患儿胸部CT图像作为对照组,扫描参数:管电压100 kV或120kV,管电流采用固定值,范围120~200 mA;另选择2020年1~5月行低剂量扫描的56例患儿胸部图像作为低剂量组,扫描参数:根据患儿体质量选择不同管电压,≤15kg选择80 kV,≤40 kg选择100 kV,>40 kg选择120 kV,管电流为自动管电流调节,比较两组患儿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结果 对照组患儿胸部CT有效剂量为0.95±0.55 mSv,低剂量组患儿胸部CT有效剂量为0.18±0.17 mSv,辐射剂量仅为对照组的18.9%。对照组和低剂量组图像满足诊断标准的占比分别为98.15%和96.4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9)。结论 在可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患儿体质量选择不同管电压联合运用自动调节管电流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胸部CT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5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93例肋骨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剂量200 mA组、低剂量30 mA组和低剂量50 mA组,每组31例。三组均在管电压(120 kV)、层厚(1 mm)等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分别以常规剂量(200 mAs),低剂量(30 mAs)、(50 mA)实行扫描,比较三组图像质量评分及扫描时辐射剂量值。结果:三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剂量组长度剂量乘积(DLP)、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均低于常规剂量200 mA组,且30 mA组低于50 mA组(P<0.05)。结论: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应用25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可有效保证图像质量,降低辐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螺旋CT扫描,分析不同扫描剂量下患者诊断结果的区别。结果:患者经不同剂量螺旋CT扫描均顺利进行,图像清晰,无伪影,共检出输尿管结石101枚。常规剂量组、低剂量Ⅰ组、低剂量Ⅱ组、低剂量Ⅲ组患者的平均CT值分别为(879.3±134.2)HU、(864.2±143.5)HU、(852.1±138.2)HU、(858.9±142.1)HU,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将不同剂量下螺旋CT诊断结果与与输尿管镜或者手术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其符合率分别为97.5%(78/80)、97.5%(78/80)、96.25%(77/80)、96.25%(77/80),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螺旋CT低剂量扫描应用于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中不仅有极高的诊断准确率,而且能大大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安全性提高,球管的使用寿命延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与多平面重建在儿童腺样体肥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儿童腺样体肥大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低剂量组各30例。常规组患儿在常规剂量扫描参数下进行CT检查,低剂量组患者则低剂量扫描参数下的腺样体CT扫描,并在多平面重建(MPR)辅助下计量各类参数的变化,比较两组诊断结果及辐射剂量情况。结果两组平均rNPA、rNPV、A/N值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剂量组儿童鼻咽部扫描参数CTDIvol、DLP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并不会降低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检出率与确诊率,可显著降低患儿鼻咽部所受辐射剂量,对降低医源性损伤且保证诊断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剂量MSCT扫描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5例临床疑泌尿系结石就诊及既往有泌尿系结石复查的患者在知情同意情况下行常规剂量条件扫描后加做低剂量参数同层扫描。常规剂量组采用120KV,215MA,低剂量组采用管电流80MA,其他扫描参数与常规剂量组相同。记录放射剂量指标CTDIVOI及患者体重指数(BMI),并测量图像的客观噪声值。由3位高年资医师采用双盲法读片进行影像诊断和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结果: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比较,放射剂量指标CTDIVOI减少61.97%,结石检出率达到100%,图像质量方面,尽管图像的噪声值有所升高,但所有图像仍然符合诊断要求。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能满足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且明显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128层CT前门控低剂量扫描技术应用优势。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2例,分别采用128层CT前门控低剂量扫描和超声心电图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同时分析128层CT前门控低剂量扫描技术的应用优势。结果:42例患儿经手术病理检查,发现存在畸形116个。128层CT前门控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诊断准确率为97. 41%,高于超声心电图的89. 66%(P 0. 05)。前门控低剂量扫描容积,有效辐射剂量为(0. 29±0. 11) m Sv,剂量长度乘积为(13. 1±5. 1) m Gy·cm,CT剂量指数为(0. 89±0. 18) m Gy,图像质量评分为(4. 5±1. 2),均符合诊断要求。结论:采用128层CT前门控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可取得更高的诊断准确率,同时辐射剂量低,对患儿不良影响小,安全性高,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儿分为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各30例。常规剂量组扫描参数:电压100kV,管电流80mAs,螺距1.0mm,球管旋转时间0.35s/rotation,低剂量组扫描参数:管电压80kV,管电流50mAs,螺距1.5mm,球管旋转时间0.35s/rotation,对比两组CT扫描检查的图像质量、有效辐射剂量、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解剖结构的显示率及并发症征象的检出率。结果:低剂量组CT扫描检查图像质量显著优于常规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有效辐射剂量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解剖结构的显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可有效降低有效辐射剂量,且图片质量更好,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解剖结构的显示率及并发症征象的检出率与常规剂量相当,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儿童鼻窦中的应用,获得不同参数的辐射剂量并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方法采用Toshiba64排螺旋CT,分别选择管电压为120和100kV时,转速O.5s/rot,螺距41,用80、40、30、20、10mA的剂量对1具儿童尸体头颅标本鼻窦进行扫描,比较不同参数时的图像质量。选取能满足临床需求的最低辐射剂量作为扫描参数。并用该参数对33例儿童鼻窦炎患者进行扫描。评价图像的质量和显示精细结构的能力。结果当毫安值从100mA降到30mA时,辐射剂量明显下降,保持30mA不变,100kV时有效cT剂量指数(CTDIv01)明显小于120kV(3.1mGy比4.8mGy)。当mA降至20mA以下,图像质量明显变差。用100kV、30mA进行33例儿童鼻窦扫描,鼻窦内各结构显示清晰,所有图像均满足临床需求。CTDIvoL平均为3.03±0.09(mGy),剂量长度乘积(DLP)为30.63_±2.58(mGy·cm),有效辐射剂量为0.07±0.003(mSv),仅为常规剂量的1/10。结论采用64层螺旋CT以100kV、30mA(15mAs)作为扫描条件检查儿童鼻窦,可能是满足临床要求的最低剂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儿童肺部CT曝光参数,在不影响影像诊断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辐射剂量。方法 157个疑有胸部病变的儿童按扫描条件被分为四组:A组,普通扫描组,35例,扫描参数与普通成人相同;B组,低管电流组,38例,管电流为30mAs,其他扫描条件与普通组相同;C组,低电压组,52例,管电压为80kV,其他条件与普通组相同;D组,低电压及低电流组,32例,管电流为30mAs,管电压为80kV,其他扫描条件与普通组相同。观察各组的成像质量,并分析CT剂量加权指数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从A到D组图像质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A、B以及C组的图像质量不影响诊断,而D组的CT图像伪影较多,易造成误诊;各组的CT剂量加权指数以及剂量长度乘积亦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进行儿童胸部扫描,即可保证影像诊断,又可适当地降低曝光量,减少其辐射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16层螺旋CT多种重建技术诊断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输尿管重建中显示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输尿管梗阻性疾病患者的多层螺旋CT资料,并应用多种后处理技术重建。结果:60例中输尿管结石39例,炎症狭窄3例,肿瘤5例,其他恶性肿瘤累及输尿管6例,尿液外漏1例,息肉1例,先天畸形5例。结论:多层螺旋CT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显示和诊断具有优越性,多种后处理技术是明确输尿管梗阻性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文双  孙晓东  刘丽梅  夏洪波  丁梅 《临床荟萃》2012,27(7):568-570,573
目的 探讨俯卧位超低剂量7.5 mAs多层螺旋CT扫描在肺及乳腺联合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女性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100 mAs及超低剂量7.5 mAs俯卧位肺及乳腺联合扫描.记录两组扫描方式肺组织及乳腺结构的显示情况,CT容积剂量指数(CTD)、剂量长度乘积(DLP)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肺组织及乳腺结构显示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低剂量组CT容积剂量指数(CTD)及剂量长度乘积(DLP)仅为常规组的7.5%.结论 俯卧位超低剂量7.5 mAs多层螺旋CT扫描在肺及乳腺联合体检中能清晰显示肺及乳腺的各部结构,并且辐射剂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检查对肺和气道定量评价的可靠性.方法 采用多层螺旋CT机,初诊时对52例患者胸部用250 mA常规剂量扫描,复诊时分三组,分别为17例、17例及18例,分别用100 mA、50 mA和25 mA管电流进行胸部低剂量扫描;测量剂量长度乘积(DLP)、平均肺密度、肺容积及体素指数.将68例患者分为四组,每组17例分别采用250 mA、100 mA、50 mA和25 mA管电流进行全肺扫描,由3位医师对右肺上叶尖段支气管横断面影像进行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随着管电流的降低,辐射剂量随之下降,对于平均肺密度和肺容积测量不产生影响,但对于体素指数的测量则产生影响,100 mA、50 mA、25 mA与250 mA时相较测得的体素指数均较高,但各组之间呈良好的正相关,r值范围0.938-0.996,均P<0.00l;管电流为100mA、50mA时支气管评分与250mA时无差别,再降低则支气管评分出现差别,评分减低,但管电流使用50 mA以上时,评分均在3分以上,可以满足对支气管的评价.结论 电流下降时,辐射剂量明显减少,低管电流扫描可用于肺测量,但支气管评价时,管电流宜用50 mA以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尿路造影在上尿路梗阻性病变中的运用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9年12月-2011年1月132例行螺旋CT尿路造影,并确诊为上尿路梗阻病变患者资料,分析其图像特点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132例患者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输尿管结石31例,先天异常及畸形51例,输尿管感染性病变16例,尿路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输尿管良性病变的X线特征,以提高对输尿管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近4年来66例输尿管良性疾患病例,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占72.7%,18例做碎石、抗炎治疗占27.3%。66例均行IVP造影。其中63例B超检查占95.5%,20例CT扫描占30.3%,26例逆行造影占39.4%,膀胱镜检8例占12.1%,穿刺1例。结果:B超可发现肾积水、结石。IVP造影了解肾功、输尿管阻塞、狭窄、结石X线特征。显影不良拟结合逆行造影更准确的了解狭窄特征。结论:输尿管良性狭窄、阻塞性疾患中结核、炎症病变范围较长,呈虫蚀样充盈缺损征,伴轻度肾积水;先天性狭窄多比较限局,管壁完整,肾积水较重;结石性阻塞因结石大小不同而积水程度不同,可伴炎性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使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算法,并结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宝石CT(GE Discovery CT HD750)进行胸部扫描,探讨胸部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方法行宝石CT胸部平扫患者15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50例,其中A组为对照组,B、C组为实验组),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扫描,噪声指数(NI)分别预设为12Hu,18Hu,24Hu.采用FBP算法和不同权重的ASIR算法(10%~90%)进行图像重建.分别由3位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记录三组患者接受X线辐射的剂量参数,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并对三组图像质量评分及辐射剂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A、B、C三组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三组有效剂量(ED)分别为(4.32±1.50)mSv,(1.92±0.68)mSv和(1.07±0.38)mSv.B组ED比A组降低55.56%(P<0.01);C组比B组降低44.27%(P<0.05),比A组降低75.23%(P<0.01).结论使用ASIR算法结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进行胸部CT扫描,可大幅降低辐射剂量,同时保证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19.
非增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探查尿路微小结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应用低剂量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尿路微小结石的可行性扫描方案。方法:参照228例体质量75kg以下成人腹盆部骶髂关节水平的体径值制作含有各种组织成分的模型,在其中植入2-5mm的微小草酸钙结石和管径为7mm的水管;使用GE lightspeed16CT机扫描,在管电压120kv和扫描速度0.5s.rot-1不变的情况下,分别逐渐降低管电流和改变螺距对模型进行扫描;对获得的图像资料,由2位医师独立判断结石的有无;评价图像质量是否满足结石诊断的需要。结果:当管电流为60mA时,对结石能做出正确判断,准确率为100%。随着辐射剂量的降低,噪声增加,图像质量也随之下降,当辐射剂量CTDIvol降低到2mGy及以下时,图像质量不能用于诊断;当辐射剂量CTDIvol在2-4mGy时,图像质量基本可满足诊断需要。结论:应用合适的低剂量MSCT扫描序列探查成人尿路微小结石是可行、可靠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miniPCNL)治疗小儿上尿路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院2008年4月至2010年12月小儿上尿路结石18例,其中多发性结石10例,鹿角形结石4例.单纯性输尿管上段结石2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2例.患儿均行m-PCNL,采用F16或F14通道,取石后常规顺行放置F4.3DJ管,并留置肾造瘘管.部分患儿术后联合ESWL治疗.1例UPJO(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患儿行m-PCNL同时顺行肾盂输尿管钬激光内切开术.[结果]18例患儿中一期m-PCNL15例,一期成功率83.3%(15/18),3例行二期m-PCNL,2患儿术后联合ESWL治疗.未出现大出血等术后严重并发症.18例患儿术后肾功能均恢复良好,术后随访3个月~2年,未见输尿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MPCNL是治疗小儿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MPCNL联合ESWL成功率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