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头颈面部病变时应用皮肤扩张器手段治疗时护理配合的有关事项。方法对我院整形科从1995年以来应用皮肤扩张器修复头颈面皮肤病变的96例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寻找护理工作应注意的情况。结果对应用扩张器治疗头颈面病变的病人更要注意做好心理护理,提高病人主观积极性,使之愉快接受治疗;做好物质准备上的配合;注意观察术后扩张器的并发症,防止意外损伤和出现颅颌面颈椎骨的变形损害。结论对头颈面部皮肤扩张器置入术后的护理要在做好病人共性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其特殊护理,提高病人在院期间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皮肤扩张器置入术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 1 997年起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技术治疗有毛色素痣及瘢痕。该手术方法新、技术要求高 ,因此对手术配合和围手术期的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我院近 5年来皮肤扩张器置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997年 6月至 2 0 0 2年 1 1月住院患者 6 5例 ,男 35例 ,女 30例 ;年龄最大 4 5岁 ,最小 9个月 ,平均 1 9.3岁。其中色素痣 2 2例 ,瘢痕组织修复 4 3例 ;修复面积最大1 5 5cm2 ,最小 5 .5cm2 ,平均 5 8.4cm2 。修复部位 :头部 2 0例 ,面部 1 7例 ,颈部 1 2例 ,四肢 1 1例 ,躯干 5例 ,共放置扩张器 1 …  相似文献   

4.
报道对86例病人进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护理,认为对病人做好心理护理是极其重要的。阐述护理工作上应掌握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手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负压引流情况,皮肤扩张时注意皮肤颜色,有无扩张器埋植后出现的皮肤过敏反应等,向扩张囊内注入液体时严格无菌操作,对皮瓣转移术后要严密观察皮温、色泽、血运,预防出血及血肿的形成,使病人安全度过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术的全程。本组效果满意,无1例皮瓣坏死,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5.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注水术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7.
8.
<正>皮肤外扩张器(TOP-CLOSER)就是通过外力将创缘两边正常皮肤向中央牵拉,利用皮肤弹性、机械伸展性、线性负载循环产生"额外"皮肤,从而闭合创口[1]。本例患者包块切除后创面缺损约40cm×25 cm,使用皮肤外扩张器修复,术后3周拆除皮肤外扩张器,伤口Ⅰ/甲愈合,术后给予放射治疗。随访3个月,切口愈合良好,疤痕不明显,包块无复发。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40岁,因"发现右肩部包块10+年,术后复发1+年"入  相似文献   

9.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将扩张器埋植于皮下或软组织内,通过定期向扩张器内注人生理盐水使皮肤软组织扩展延长,从而获得为修复局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所需要的额外的皮肤软组织的方法。我科自1999年-2001年应用此法对6例局限性瘢痕性秃发进行修复,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薛贵芝 《上海护理》2008,8(3):28-29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术的并发症发生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4—2007年行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术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我院共使用扩张器182只,发生扩张器外露4次,出血7次,感染3次,漏水3次,血运障碍3次,局部疼痛1次。经积极处理及细心、恰当的护理后治愈。结论在实施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术后,需做好各项防护措施,加强临床观察与护理,可以降低软组织扩张器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手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皮肤磨削术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皮肤磨削术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02例面部皮损病人的皮肤磨削术围手术期护理过程.结果96例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总有效率达97%.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术后密切观察创面变化,防止创面感染和做好饮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1232例皮肤点刺试验的应用经验.方法 应用德国Allergopharma标准变应原液在前臂屈侧皮肤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同时应用0.1%组胺和生理盐水分别作为阳性和阴性对照试验,判断阴性或阳性结果及阳性强度.结果 在1232病例中,过敏原阳性率为81.33%;尘螨(屋尘螨+粉尘螨)阳性率(57.00%)明显高于其它过敏原,其次阳性率较高的有虾(18.34%).结论 尘螨是慢性过敏性皮肤病常见的首要过敏原;为提高皮肤点刺试验的准确性,要注意操作细节(用生理盐水擦拭清洁代替皮肤消毒;刺入皮肤的深度为恰好刺破真皮;注意动态观察:各种测试液不能混合;保证生理盐水不被尘螨污染).  相似文献   

13.
代涛  袁德品  赵为民 《临床医学》2011,31(5):1-2,128
目的观察皮片移植分期修复躯干巨痣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治疗躯干部位巨痣的有效方式。方法对巨痣患者按照解剖学分区分期行巨痣部分切除、皮片移植术。结果所有巨痣患者移植皮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3个月,瘢痕无明显增生或挛缩,皮肤色泽及弹性与创周正常皮肤较接近,效果满意。结论按照解剖学分区分期行巨痣切除、皮片移植术治疗躯干部位巨痣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皮肤剥脱剂加入中药治疗面部色素痣和雀斑的临床效果。方法:联合中药皮肤剥脱剂治疗皮肤色素痣及雀斑221例,并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共治疗色素痣176例,其中痊愈率86.93%,显效6.82%,有效5.11%,无效1.04%;雀斑45例,痊愈84.44%,显效8.89%,有效6.67%。所有病例经3~12个月随访,未出现毒副作用。结论:在化学皮肤剥脱剂中加入中药制剂可以减少化学剥脱剂的用量与浓度,减少术后局部的炎症反应,促进皮肤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色素痣患者表皮神经纤维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10名色素痣患者行皮肤神经活体组织活检.分别以计数法和评分法对同一皮肤标本中的表皮神经纤维密度(IENFD)进行评价.并对其年龄性别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色素痣患者IENFD 为(83.7±107.4)根/mm2,平均评分(2.2±0.6),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1).将色素痣患者按评分法分为面部组、颈部组和肢体组.三组标本IENFD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计数法面部组的神经数量最多(P〈0.05),肢体和颈部的神经数量一样(P〉0.05).两种方法均可见到青年组的神经分布情况比中年组明显好,评分法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将色素痣患者的皮肤标本按照性别分成男女2组, 两者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显示色素痣患者表皮神经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1).色素痣内表皮神经的减少存在部位和年龄的差异,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代涛  赵为民  袁德品 《临床医学》2012,32(2):12-13,F0004
目的探讨应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修复四肢关节部位巨痣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关节部位巨痣切除后的创面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片修复,术后进行4~12个月随访。结果所有巨痣患者关节部位移植皮片全部成活,无皮片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植皮区、供皮区无明显瘢痕增生或挛缩,皮肤色泽及弹性与创周正常皮肤较接近,关节活动不受限。结论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是修复关节部位巨痣的较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皮肤损害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应用循证护理 (EBN) ,探索糖尿病皮肤损害有效干预方法 ,减少残疾及死亡率 ,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方法 通过临床评估确定护理诊断 ,查阅文献 ,选择最佳护理证据 ,制定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通过治疗及护理干预 ,2 2例糖尿病患者皮肤损害 ,显效 2 1例 ,有效 1例 ,转科 1例 ,出院时患者无并发症。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临床 ,使传统护理经验走向护理科学发展 ;促进护士主动学习 ,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优质护理服务于个体化 ;解决患者现存的、潜在的护理问题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报告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护理要点,通过头面部、四肢、会阴部皮损护理,口腔护理,心理护理,遵医嘱抗生素联合激素治疗,加强营养支持,严密的病情观察等措施,患儿皮肤损伤控制,未发生继发感染,住院12d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62例临床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儿童头面部巨大黑痣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术后患者取半卧位,术区制动,避免挤压扩张器,做好心理护理及扩张过程中皮肤的观察及护理。结果 62例均无皮瓣坏死,皮肤质地、色泽、弹性均良好,遗留瘢痕细少,外观佳。结论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头面部巨大黑痣是一种损伤小,外观佳的手术。由于患儿年龄小,住院时间长,心理护理、术后注水扩张期的护理及皮瓣的观察对手术成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总结1例Parkes-Weber综合征患儿右小腿慢性溃疡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通过充分评估、手术清创、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对流冲洗进行创面床准备;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自发动脉出血并有效抢救;植皮术后做好皮片的保护和观察;实施个性化康复锻炼,加强营养支持和心理干预。经过33 d的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创面愈合出院。随访4个月,患儿右下肢未出现溃疡,可脱离轮椅短距离行走,恢复正常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