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人微小病毒B19感染所致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ia,PRCA)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肾移植后PRCA患者加强护理,密切观察其贫血的临床表现,使用IVIG和赛美维时应观察其副作用,在调整免疫抑制剂的同时应密切观察和防止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结果 8例患者确诊后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人类微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 HPV B19)感染致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ia, PRCA)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描述和分析19例肝移植术后HPV B19感染引起的PRCA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19例肝移植受者术后2个月内出现贫血,排除导致贫血的其他原因,经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检测HPV B19 DNA诊断为HPV B19感染致PRCA。所有患者给予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s, IVIG)等治疗后,贫血症状得到改善。结论:对于肝移植术后早期不明原因的PRCA患者,排除其他病因后可考虑HPV B19感染可能。PCR检测HPV B19 DNA是诊断PRCA的主要依据。早期应用IVIG治疗对于治疗肝移植后HPV B19感染相关的PRCA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HLA相合,ABO血型不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以提高护士对相关病情的观察及护理水平.方法对6例ABO血型不合的allo-PBSCT患者移植期间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护理中的问题作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ABO血型不合的allo-PBSCT虽不影响骨髓移植存活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率,但是存在免疫及造血方面的问题.[1]结论提高护士对ABO血型不合的allo-PBSCT患者溶血及贫血症状的观察及护理,是护理此类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并发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ure red cell aplasia,PRCA)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对本医院以往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移植后患者PRCA的发病危险因素。研究结果表明,72例ABO血型不合allo—HSCT患者中,4例发生PRCA,其中A供O3例,A供B1例。PRCA的发生不影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或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发生。PRCA患者红系恢复的时间显著长于未PRCA发生患者。结论:PRCA是ABO血型不合移植的主要并发症。A供O可能是ABO血型不合allo—HSCT后并发PRCA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ia,PRCA)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的发生机制,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对我科最近诊断的1例胸腺瘤并PRCA及AIHA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因乏力伴心慌、气短就诊,经各项检查确诊为胸腺瘤伴PRCA及AIHA,行纵隔胸腺瘤切除术,病理证实为混合细胞型胸腺瘤,给予放疗及药物治疗,病情稳定。结论胸腺瘤并PRCA及AIHA极为少见,提示它们在发病机制上可能存在一定关联性。  相似文献   

6.
主要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主要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RCA)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移植后患者PRCA的发病危险因素,比较抗A凝集素与抗B凝集素对红系造血恢复的影响。结果 100例ABO血型主要及主次要均不合allo-HSCT患者中,12例发生PRCA。A供O者9例,A供B者1例,B供O者2例。有抗A凝集素的患者(10例)较有抗B凝集素的患者(2例)易发生PRCA(P〈0.05)。PRCA的发生不影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或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发生。发生PRCA时血型转换的中位时问为150.5d,显著长于无PRCA发生患者(60.0d)(P〈0.05);红系恢复的中位时间为203.5d,显著长于无PRCA发生患者(76.0d)(P〈0.05)。有抗A凝集素的患者血型转换中位时间为90.0d,显著长于有抗B凝集素的患者(55.0d)(P〈0.05);红系恢复中位时间为98.0d,长于有抗B凝集素者(80.0d)(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RCA是ABO血型不合移植的合并症之一。A供O是主要ABO血型小合allo-HSCT后PRCA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70例allo-PBSCT患者肺部并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6例患者,31例次发生肺部合并症.感染性并发症共20例次,包括细菌性、真菌性、巨细胞病毒(CMV)间质性肺炎和肺结核,其中部分为2种以上的混合性感染;非感染性并发症共11例次,其中迟发性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LONIPC)9例,肺水肿1例,放疗所致间质性肺炎1例.由肺部疾病导致的死亡9例(12.9%).不含甲氨蝶呤(MTX)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方案,重度急性GVHD和慢性广泛性GVHD是allo-PBSCT后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而移植时疾病处于晚期状态及慢性广泛性GVHD则与LONIPC的发生显著相关.结论肺部并发症是allo-PBSCT后的主要合并症,针对病原的抗感染治疗及针对LONIPC的及早诊治甚为关键.  相似文献   

8.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是一种外周T细胞淋巴瘤,常合并自身免疫现象,如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是NHL中的少见类型。为了研究AITL的临床特征,病理表现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对1例37岁男性患者进行了血常规检查、骨髓检测、单个核细胞的流式细胞术检测、Coombs试验、血清学检测、CT和免疫组织化学测定等。结果查明,患者有广泛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颈部淋巴结活检表明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重度贫血,网织红细胞降低,Coombs实验阳性,骨髓红系增生低下,提示并发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和纯红系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经过CHOP-E方案化疗后,合并的AIHA和PRCA以及AITL浸润症状均消失。结论:成功地确诊了合并有AIHA和PRCA的AITL,淋巴结活检和骨髓检测意义大,CHOP-E化疗方案对此种AITL有一定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引起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 )的临床表现、治疗及可能机制。【方法】报道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应用利奈唑胺引起反复严重贫血,结合文献分析其可能原因。【结果】利奈唑胺可引起 PRCA ,可能与 T 细胞异常增殖有关。【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应用利奈唑胺可能引起PRCA ,需密切监测网织红细胞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邝璞  刘霆 《华西医学》2010,(11):2111-2113
单纯性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ia,PRCA)是临床相对罕见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中获得性PRCA发病原因多种多样。现就各种背景疾病下,免疫功能紊乱在PRC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淑华 《现代护理》2006,12(22):2120-2122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预处理的相关毒性及护理特点,以提高护士时相关病情的观察及护理水平,使患者的移植手术顺利进行。方法对7例行allo-PB-SCT的患者行移植前的各项准备,并均行颈内静脉置管。预处理方案均采用不含全身放疗(TBI)的清髓性联合化疗方案:马利兰(BU)+环磷酰氨(CY)。结果7例患者均顺利度过预处理期,并成功接受千细胞移植。结论在预处理中加强细致、全面的观察及护理,并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良反应是保证患者安全,顺利进行allo-PBSCT的前提,是PBSCT成功很关键的一环。  相似文献   

12.
心理支持对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天秀 《现代护理》2007,13(12):1104-1105
目的研究心理支持在白血病患者异基因干细胞移植(allo-PBSCT)过程中的影响,以求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水平。方法30例行allo-PBSC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支持组(n=15),对照组按移植术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支持组除按移植术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外,于患者进入全环境保护的无菌层流室前起至入室后的预处理期、移植治疗期、康复缓解期同时施行心理支持护理,比较2组患者在allo-PBSCT中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需要住无菌层流室行保护隔离时间的差异。结果支持组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P<0.01),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需住无菌层流室隔离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支持护理能显著提高allo-PBSCT患者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在无菌层流室隔离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方超平  王杨  沈茜  张军  张倩  李闻捷 《检验医学》2007,22(5):585-588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含量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受者HCMV激活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和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变化与HCMV激活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F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allo-PBSCT后受者HCMV DNA和抗HC-MV lgM抗体;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淋巴细胞亚群。结果39例allo-PBSCT受者中19例检出HCMV DNA(〈30 d的有5例,2-3个月的13例,〉100 d的1例)。HCMV感染后血清HCMV、IgM阳性检出率非常低(4/19),且出现时间较晚。移植后早期HCMV DNA阳性组与阴性组及健康组比较CD4^+细胞、CD19^+细胞及CD4/CD8比值显著下降,CD8^+细胞和CD16+56^+细胞升高。HCMV阳性患者CD4/CD8比值在感染前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llo-PBSCT后HCMV活动性感染易发生于allo-PBSCT后早、中期,高峰期在移植后30-60 d;HC-MV活动性感染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互为因果,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14.
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HLA相合 ,ABO血型不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 ,以提高护士对相关病情的观察及护理水平。方法 :对 6例ABO血型不合的allo -PBSCT患者移植期间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护理中的问题作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ABO血型不合的allo-PBSCT虽不影响骨髓移植存活和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发生率 ,但是存在免疫及造血方面的问题。[1] 结论 :提高护士对ABO血型不合的allo -PBSCT患者溶血及贫血症状的观察及护理 ,是护理此类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是骨髓红系细胞造血衰竭所导致的一类贫血,T淋巴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破坏机制被认为是PRCA的主要机制之一。T细胞型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常合并PRCA,在国内,已超过胸腺瘤成为PRCA最常见的合并症,白血病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增殖是导致骨髓红系造血衰竭的原因。本文对PRCA的发病机制、与T-LGLL的相关性、T-LGLL的发病和导致PRCA的机制以及T-LGLL的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予以总结,以引起大家对二者相关性的认识和重视。  相似文献   

16.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是治疗急性白血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由于同种异体免疫排斥反应等手术并发症,部分植活患者常因术后并发症及感染而导致失败。因此,对术后病情稳定的出院患者,护理人员做好出院护理至关重要。近来,我们对11例allo-PBSCT患者进行出院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ia,PRCA)是以骨髓单纯红系造血衰竭或紊乱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可急性或慢性起病,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获得性PRCA按病因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迟发性非感染性肺部合并症(late-onset nonin-fectious pulmonary complications,LNIPC)的发生、危险因素、预后及治疗方法。对70例allo-PBSC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在存活超过3个月的63例患者中,9例发生了LNIPC,发生率为14.3%,其中5例并发感染,由LNIPC导致死亡者4例。移植时疾病处于晚期及慢性广泛性GVHD与LNIPC的发生显著相关;性别、年龄、预处理方案的选择、HLA相合程度及GVHD的预防等均与该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相关。结论:移植后定期监测胸部CT、肺功能等甚为必要,对LNIPC早期诊断者采用强的松复合或不复合环孢菌素A治疗,其中多数患者能获缓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慢性贫血对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术后院内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年7月—2004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血运重建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3679例患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贫血标准(血红蛋白:男性〈120g/L,女性〈110g/L)将患者分为贫血和非贫血两组。比较两组患者血运重建术后院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率(包括全因死亡、新发心肌梗死、卒中和再次血运重建),并分析其可能的原因。结果3679例患者中有贫血患者426例(占11.6%),非贫血患者3253例(占88.4%)。贫血组与非贫血组分别有10例(2.4%)和64例(1.9%)发生院内死亡(P〈0.05);贫血组院内MACCE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贫血组(4.2%比3.2%,P〈0.05),但两组新发心肌梗死(0.7%比0.6%)、卒中(1.2%比0.4%)和再次血运重建(0比0.2%)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合并贫血的冠心病患者较非贫血患者血运重建术后院内MACCE发生率增加,其中全因病死率的增加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ure red cell aplasia,PRCA)是一种综合征,以严重网织红细胞减少的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骨髓中红系前体细胞显著减低为特征[1]。按照起病原因分为先天性PRCA和获得性PRCA。先天性PRCA多在婴幼儿时期发病,由核糖体蛋白等基因突变致病[2]。获得性PRCA为后天发病。根据获得性PRCA是否继发于一些特定疾病,又可再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PRCA。继发性PRCA包括继发于自身免疫性/胶原血管病、淋巴增殖性疾病、实体瘤、感染、药物等因素的PRCA,而未发现上述因素者,则考虑为获得性原发性PRCA[1]。PRCA患者中位生存期很长,但患者长期不同程度贫血,并常伴有输血依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诊断先天性PRCA常根据起病过程、临床表现、基因检测明确,而获得性PRCA则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等明确,相应的治疗策略也不尽相同。在本文中,笔者结合1例典型PRCA病例,探讨在临床实践中如何诊断和治疗PR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