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癌是全球几大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居于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首位。小细胞肺癌是肺内分泌肿瘤的一种,具有侵袭性强、易复发、易转移、预后不良等特征。而临床上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仍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主要仍以化疗为主,辅以放疗等综合治疗。虽然,小细胞肺癌对化疗反应敏感,但80%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及几乎所有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都会发生肿瘤复发及进展,且化疗的毒副作用大。生物信息学及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为癌症的诊治提供更为广泛的空间,其中生物治疗方法为近年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是免疫治疗,特别是研究一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以达到抗癌的作用。本文旨在阐述小细胞肺癌生物学研究及其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2.
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特性,也是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了解恶性肿瘤侵袭、转移发生机制,寻找相应阻断途径对遏制恶性肿瘤发展有重要作用。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过程主要受肿瘤转移基因与肿瘤转移抑制基因、肿瘤血管生成、细胞外基质降解、细胞黏附、肿瘤微环境等因素影响。本文就恶性肿瘤细胞侵袭与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肺癌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 NSCLC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NSCLC的5年生存率虽有所升高, 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1)是一种肿瘤转化基因, 其可能参与恶性肿瘤侵袭、转移、血管生成等病理过程, 并可能成为潜在治疗肺癌的药物靶点。本文对PTTG1在NSCLC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以期更好了解PTTG1在NSCLC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肺癌病死率较高,研究其相应分子机制对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microRNA是肿瘤和其他疾病的重要调节因子,miR-34在非小细胞肺癌等恶性肿瘤中作为抑癌基因所产生的作用已得到证实。非小细胞肺癌中miR-34通过参与并调控细胞的生长、增殖、侵袭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而发挥抑癌作用。利用反义序列将miR-34进行治疗性调控,使其在不同传递系统中发挥作用,miR-34有可能成为恶性肿瘤患者个性化治疗的重要靶点,并对非小细胞肺癌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miR-3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77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综合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红斌  赵敏  鲍洁 《临床荟萃》2006,21(21):1570-1571
脑是各种恶性肿瘤发生转移时最常累及的器官之一,脑转移瘤的原发部位以肺癌最常见。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为25%~65%,占全部脑转移瘤的40%~60%。有文献报道小细胞肺癌初诊时脑转移的发生率为10%,2年后可达80%。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总的发生率约为20%,尸检为40%。  相似文献   

6.
STAT3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尚东  方哲平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2):2181-2182
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征之一是具有侵袭与转移的能力。现研究表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的发生与细胞黏附,细胞与细胞以及细胞与基质的信号传导通路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7.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侵袭与转移的生物学特征.近年来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的产生和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和预后均有密切的关系[1,2].  相似文献   

8.
正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肺癌的13%-20%,早期即可发生肺门、颈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是肺癌里最具侵袭性的类型[1]。如未经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中位生存期仅3-4个月,70%的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2],小细胞肺癌早期发现、早诊治可使25%的患者提高生存期[3]。因此,小细胞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癌胚抗原是近年来较热门的  相似文献   

9.
肺癌已成为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长最快,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其中小细胞肺癌(smallcell lung cancer,SCLC)是一种恶性细胞形成于肺部组织的癌性病变,他比普通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具有更大的侵袭性,主要的治疗手段为化疗。  相似文献   

10.
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多数患者在发现时已是晚期,预后差,患者的生存率低,亟需寻找更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外泌体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小囊泡,可作为生物信号信使和载体参与生命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有研究显示,外泌体能够影响非小细胞肺癌的生长、侵袭、转移及血管生成,并且也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该文主要介绍外泌体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机制,以及外泌体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恶性肿瘤的侵袭与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在肺癌的侵袭与转移中起重要作用,MMP、TIMP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程度与肺癌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抑制MMP活性可能是肺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王丽芳  郜红利 《华西医学》2009,(11):2938-2940
目的:研究垂体瘤转化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肺良性病变组织和正常支气管黏膜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1)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临床石蜡组织标本(44例非小细胞肺癌、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和12例正常支气管黏膜上皮组织)中的PTTG蛋白的表达。(2)用RTPCR法分析PTTG mRNA在不同性质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PTTG蛋白在不同性质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别具有明显差异;在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PTTG mRNA在不同性质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别具有明显差异(P〈0.001);在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3.
肺癌已成为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所有肺癌的80%[1],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厄洛替尼作为新一代靶向治疗癌症药物的出现,可试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化疗方案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三线治疗。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癌为世界上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高,复发转移是影响预后的最主要因素。在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中,细胞粘附分子与原发灶癌细胞脱落及继发部位定居均有密切关系。癌胚抗原(CEA)为临床上常见的肿瘤标志物,而其作为细胞粘附分子在肿瘤的侵袭转移中亦有重要的意义。消化道恶性肿瘤肝脏转移时,血清CEA将明显升高。但是原发性肝癌本身在发生侵袭转移后,血清CEA是否也会升高,有关该方面的研究鲜见报道。  相似文献   

15.
长链非编码RNA-p21在食管癌、肝细胞癌、胃癌、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肾细胞癌、前列腺癌、皮肤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等恶性肿瘤中呈特异性表达,且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和凋亡过程,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和肿瘤临床治疗的新靶点,可用于肿瘤早期诊断、治疗及监测预后。本文就长链非编码RNA-p21在诊断与治疗相关恶性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MAPK信号转导通路与肿瘤侵袭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性之一,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肿瘤细胞与宿主细胞及细胞外基质之间一系列复杂的、多步骤、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信号转导异常是其基本发生机制之一,其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方法,患者5a总生存率为10%~15%,淋巴结转移是导致术后复发的主要因素之一。性别、吸烟史、病灶大小、病灶位置、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周边脉管的微浸润是影响肺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跳跃转移现象与肿瘤大小及病理类型相关。研究肺内第12、13、14组淋巴结对单纯有肺内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准确分期及术后是否行辅助放、化疗有指导意义。本文就非小细胞肺癌肺内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分站检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肺癌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两种,尤以非小细胞肺癌多见,占肺癌患者总数的80%以上[1]。与小细胞肺癌相比,非小细胞肺癌癌细胞生长分裂、扩散转移均相对较晚,患者确诊时往往已经处于中晚期,如何有效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率是临床的重要问题[2]。本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40例胸腔镜配合小切口系统性纵膈淋巴结清扫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p-Mnk1和p-eIF4E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结合组织微阵列检测p-Mnk1和p-eIF4E蛋白在48例非小细胞肺癌和9例非癌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Mnk1和p-eIF4E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非癌肺组织(P<0.05,P<0.001);有淋巴结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Mnk1和p-eIF4E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P <0.05,P<0.01).其他肺腺癌p-eIF4E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肺鳞癌(P<0.01);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p-Mnk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肺癌(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Mnk1与p-eIF4E蛋白呈显著正相关(r=0.514,P<0.01).结论 p-Mnk1和p-eIF4E共同表达可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非小细胞肺癌诊治新的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20.
张淑敏  刘欣燕 《临床荟萃》2007,22(2):135-135
据报道前列腺癌、肾细胞癌、何杰金淋巴瘤和肺癌均可转移至胰腺,其中最常见的组织类型为小细胞肺癌。在临床上恶性肿瘤转移引起的胰腺炎并不多见。最近,我院呼吸内科收治了2例小细胞肺癌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患者,报道如下。例1,男,39岁,主因间断发热5个月,伴左上腹部疼痛1个月入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