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医药防治偏头痛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偏头痛是一种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伴体内某些生物活性物质改变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偏头痛的发病率高达985.2/10万,25—29岁人群的患病率为1927.4/10万,并且由于社会因素的影响,发病率逐年增高。美国研究收集了代表美国人群的1.5万个家庭的信息,女性偏头痛的患病率为17.6%,男性为6%;英格兰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7.6%的男性和18.3%的女性在过去1年内有过有先兆型或无先兆型偏头痛发作。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不明,其认识多集中在对遗传因素、血管因素、血液流变学及递质类因素与神经精神因素等的阐述上。近年来,中医药从整体出发,以“整体观念”理论为指导,辨证治疗偏头痛取得很好的疗效,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偏头痛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性的原则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医院进行偏头痛临床治疗的患者共120例,将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照平均原则将患者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西药治疗,试验组患者则进行中医辨证内科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等进行综合性的比较与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 0%)明显高于对照组(73. 3%),且试验组患者对中医内科治疗的满意度(93. 3%)显著高于对照组(80. 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偏头痛患者在中医内科治疗中,病痛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总体疗效突出,且患者的偏头痛发作减少,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评价高,临床实践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3.
指针治疗肌源性偏头痛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源性偏头痛是由于头颈肩背部肌肉病变引起的一种继发性偏头痛。在临床上比较多见 ,但过去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多被误诊 ,以致经久不愈。笔者运用指针在肌肉病变部位施术治疗本病 30例 ,并同常规针刺方法治疗 2 0例对照观察分析 ,发现用指针这种针对病因“有的放矢”的治疗较传统针刺方法效果为佳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0例 ,其中男 2 1例 ,女 2 9例 ;年龄最小 1 4岁 ,最大 72岁 ;病程最短的 3d ,最长的 2 0d ;左侧痛者 1 9例 ,右侧痛者 2 7例 ,双侧痛者 4例。随机分为指针治疗组 30例 ,常规针刺组 2 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  相似文献   

4.
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疾病,其特征是发作性的、多为偏侧的、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h,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活动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中休息则可缓解头痛[1]。本病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主要有血管学说、神经学说、三叉神经血管学说、遗传学说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针刺治疗偏头痛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综述近5年来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治疗进展。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大量相关文献.从毫针治疗、头针治疗、电针治疗、针药结合治疗、针推治疗、针刺配合穴位注射、耳穴贴压、埋线治疗及小针刀治疗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结论:针刺治疗偏头痛简便易行、疗效确切,但应着重于针刺辨证选穴、针刺手法、疗程、远期疗效等。  相似文献   

6.
通过梳理分析中西医对偏头痛的诊断标准及临床表现,总结偏头痛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及特点,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及症状特点,对现有动物模型与临床症状的吻合程度进行关联度研究,明确其优缺点及应用前景.偏头痛动物模型造模方法较多,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偏头痛临床病症特点,但无法充分体现偏头痛中西医病因.偏头疼动物模型后续研究可探索既能反应偏...  相似文献   

7.
模拟老年期痴呆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简介了在老年痴呆症的基础研究中常用的动物模型,即老化的动物模型、遗传性学习记忆障碍动物、特异性神经通路损伤性痴呆模型、实验性脑缺血所致痴呆模型、用于药物初筛的记忆障碍模型。各模型分别列出其制做方法及与人类痴呆的相似性等情况。  相似文献   

8.
偏头痛治验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其特征是发作性、多为偏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h,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休息可缓解。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患病率为5%-10%。  相似文献   

9.
偏头痛在临床较为常见,但该病缠绵难愈,反复发作,临床上多采用西药治疗,往往治标不治本,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根据经络学说的原理,采取循环和辨证取穴的方法,以针刺法治疗及护理此症2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近二十年来针灸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对近20年来针灸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文献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单纯针刺、灸法、针刺结合灸法、针刺结合中药、针刺结合耳穴、针灸结合放血、针灸结合西药、其他疗法等。结果针灸已广泛用于月经性偏头痛的治疗,证实了针灸治疗该病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结论针灸治疗月经性偏头有良好疗效,且无不良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多见的原发性头痛,由于环境污染、精神因素等原因,近年来患病率日趋升高,常规西医治疗疗效常欠稳定且易产生依赖性,致本病迁延难愈。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基于多年临床实践提出了血浊理论,认为浊聚络损是此病的基本病理状态,浊及肝胃,气机逆乱等原因易引起偏头痛急性发作,提出“清化血浊”为偏头痛的基本治则,并且依据病理因素不同,总结出行气化浊汤、祛痰化浊汤等有效方剂,广泛应用于偏头痛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疾患.偏头痛除疾病本身可造成损害外,还常与焦虑、抑郁等情绪性疾病共患.随着非药物疗法临床疗效的长期性以及预防复发性的特点被广泛接受,其相应的研究也从临床疗效观察逐渐深入到分子生物学水平.本文采用非药物疗法对偏头痛患者的治疗,旨在探讨其治疗偏头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偏头痛患者脑电改变及血浆P-选择素(CD62P)的水平变化,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及偏头痛的病因。方法以50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2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于偏头痛发作时和间歇期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血小板膜表面CD62P的水平,同步做脑电图检查。结果研究组偏头痛发作期及间歇期血小板膜表面CD62P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01);CD62P水平与偏头痛的发作及症状有较强的相关性,脑电改变与CD62P水平的相关性不强。结论偏头痛患者存在血小板过度活化,CD62P可作为判断偏头痛病情及药物疗效的指标之一;脑电图检查在偏头痛的临床诊疗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陈辉  罗钢  白雪  杨思进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22):4452-4455
目的:尝试建立偏头痛风湿夹瘀证动物模型。方法:使用人工气候箱风湿刺激加利血平化低5-HT伴局部脑血管痉挛协同诱导建立大鼠偏头痛风湿夹瘀证动物模型,通过观察动物一般生命体征(活动、体重、眼眵、毛发、进食、大便),挠头次数,图像采集、分析技术研究模型大鼠风湿夹瘀证生物表征(舌象RGB)的变化及动物凝血、五羟色胺等,观察模型动物是否符合风湿夹瘀症候特征。结果:利血平组与利血平加风湿造模组大鼠较对照组凝血时间明显缩短,痛阈降低,全血及脑内5-HT含量明显下降(P<0.01),利血平加风湿造模组大鼠眼眵增多,活动减少,进食减少,大便稀溏,舌象RGB值分析,对照组大鼠舌象淡红,利血平组舌象紫暗,利血平加风湿组舌质青灰,3组舌象RGB值有明显差异。结论:使用人工气候箱风湿刺激加利血平化低5-HT伴局部脑血管痉挛协同诱导可建立大鼠偏头痛风湿夹瘀证动物模型,但仍需进一步改进造模评价方法与流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接气通经针法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60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接气通经的针刺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西比灵5 mg 1次/d口服。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NO值的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2组血液流变学及NO值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接气通经针法为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平肝通络颗粒治疗偏头痛肝风血瘀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平肝通络颗粒白芍 ,天麻 ,丹参 ,川芎 ,石决明等 )治疗偏头痛肝风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主要药效。方法 :临床采用随机分组、双盲双模拟对照方法 ,临床对照用晕痛定片 ,实验对照用颅通定。结果 :两组偏头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5 .0 %、83 .3 % ,肝风血瘀证总有效率为 80 .0 %、61 .6 % ,头痛起效时间为 (1 1 .75± 6 .70 )h、(1 8.30± 8.2 2 )h ,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P <0 .0 1 )。药理实验证实平肝通络颗粒能够扩张正常家兔脑膜小血管管径 ,同时明显对抗注射 5 羟色胺后兔脑膜血管管径的扩张 ,呈现双相调节作用 ,并有明显镇痛作用。结论 :平肝通络颗粒对偏头痛肝风血瘀证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和有一定的药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接气通经针法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接气通经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比灵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 d观察止痛效果及脑血流变化。结果治疗组止痛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脑血流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气通经针法是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接气通经针法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接气通经针法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接气通经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比灵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 d观察止痛效果及脑血流变化。结果治疗组止痛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脑血流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气通经针法是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沈廷明  姜溪  陈芙蓉  只德广  岳南  孙双勇 《中草药》2020,51(4):1016-1023
目的采用多种实验模型评价头痛宁滴丸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硝酸甘油致大鼠实验性偏头痛模型,观察头痛宁滴丸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采用小鼠化学性刺激、热刺激及大鼠机械性刺激、福尔马林刺激实验模型,观察头痛宁滴丸的镇痛作用;采用硝酸士的宁致小鼠惊厥实验模型、正常小鼠自主活动实验模型,观察头痛宁滴丸的镇静作用;采用高黏滞血症大鼠模型、微循环障碍小鼠耳廓微循环实验模型,观察头痛宁滴丸的活血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头痛宁滴丸给药5d,1、2g/kg剂量能明显减少大鼠挠头次数、爬笼次数,缩短耳红消退时间;头痛宁滴丸1.5、3g/kg剂量明显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对热刺激模型无明显影响;头痛宁滴丸1、2 g/kg剂量能明显提高机械性刺激致痛大鼠的痛阈值,缩短福尔马林致痛大鼠实验II相时间;头痛宁滴丸1.5、3g/kg剂量能明显延长小鼠惊厥潜伏期、减少自主活动次数;头痛宁滴丸0.5、1、2 g/kg剂量明显抑制大鼠全血黏度的升高;1.5、3 g/kg剂量明显改善微循环障碍小鼠耳廓微循环的血液流态、减少红细胞聚集、增加毛细血管交点数。结论头痛宁滴丸有明显的镇痛、镇静、活血作用,对实验性偏头痛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付彩红  邹忆怀 《天津中医药》2016,33(11):698-701
[目的]讨论偏头痛从肝风瘀论治的理论依据,并对其临床应用情况予以概述,为临床防治偏头痛提供指导思路。[方法]从病因病机学角度,结合偏头痛的发病特点,重点介绍偏头痛从肝、从风、从瘀论治的理论依据,并对临床常用的有效方剂的组成和临床疗效特点进行了总结。[结果]为临床从"肝、风、瘀"论治偏头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部分代表方剂。[结论]偏头痛治疗多"从肝风瘀论治",疗效较佳,但关于偏头痛疗效评价标准的规范和现代机制的研究仍需要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