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小管-间质病变特点及其发病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往对DN的研究大多数着眼于其肾小球的病变,诸如肾小球通透性和毛细血管壁的异常,肾小球的肥大或(和)增生,基底膜增厚,以及系膜区体积增大等发病机理的研究。尽管已有文献报道,糖尿病的肾小管功能和结构也有明显变化。但是,此时肾小管-间质损伤在DN发生和进展中的作用,却很少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全面地了解导致DN肾功能不可逆丧失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DN)早期的病理特点是肾脏肥大,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以肾小球系膜区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进行性积聚.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其发病机制,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DN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近年来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DM)状态下肾脏TGFβ1基因和蛋白表达增多[1],但DN早期TGFβ1在血清中的改变报道不多,为此本实验采用多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大鼠早期DN的动物模型来观察其在血清中的含量,旨在阐明其对早期DN的影响,为尽早防治DN寻求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DN)也称肾小球硬化症,晚期发展为肾功能衰竭,继而进行血液透析或肾脏移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就DN的西医发病机制及中医病机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DN)发病机制复杂,足细胞损伤是DN发病的早期事件如微量白蛋白尿(MA)、肾小球肥大等的重要病因,与肾小球硬化、肾功能下降有关系。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 (DN)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 ,以早期肾小球高滤过、肾小球肥大 ,晚期肾小球系膜区细胞外基质增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为特征。 DN在 1型糖尿病患者中占 30 %~ 4 0 % ,2型糖尿病中占 2 0 %~30 %。在许多国家 ,DN是导致慢性肾衰的首因 ,我国也有这种趋势。因此 ,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糖尿病出现肾脏并发症至终末期肾病至关重要。1  DN发病机制1.1 一氧化氮 (NO)与 DN 研究提示 ,NO升高多表现在糖尿病早期 ,而 NO下降则表现在糖尿病晚期。出入球小动脉对 NO敏感性不同 ,局部产生的 NO只控制入球小动脉的阻力和超滤系数 ,而出…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主要而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30% ~ 40%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来自于DN.最近的研究结果发现,瞬时受体阳离子通道蛋白6(TRPC6)与DN密切相关.TRPC6在肾小球表达异常,使系膜细胞及足细胞的钙内流异常而引起足细胞数量减少、肾小球高滤过、胞外基质(ECM)增多、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参与了DN的发生发展.我们现对TRPC6表达异常与DN的关系及治疗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N)是严重影响糖尿病(DM)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细胞外基质(ECM)在肾小球、肾小管聚集导致的肾小球坏死及肾间质纤维化是其特征性病理改变Ⅲ,DN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的研究资料显示,DN的发生可能和单核细胞/巨噬细胞(M0/Mφ)在肾组织的广泛浸润有关,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一  相似文献   

8.
肾小球硬化为糖尿病肾病 (DN)的病理改变 ,其基本病变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的增生。糖尿病 (DM)肾组织胶原蛋白非酶糖化是 DM肾小球硬化重要的原因之一 [1 ,2 ]。有研究表明一氧化氮 (NO)具有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外基质积聚的作用 ,而蛋白非酶糖化致糖基化终产物 (AGE)的大量形成则阻碍了 NO的抗细胞增殖作用 [3 ]。本实验通过观察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 DM大鼠在不同病程肾组织 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AGE、胶原含量及肾组织形态学变化 ,探讨DN发病的相关机制。材料和方法1.材料 :选择体重 15 0~ 2 0 0 g的…  相似文献   

9.
蛋白激酶C在实验性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严重并发症。近年来研究发现蛋白激酶c(PKc)对DM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起关键作用,特别是在DN早期。为进一步研究肾小球PKC在DN发病中的作用,我们观察了早期DM大鼠肾小球的PKc活性、滤过功能和超微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组织中的变化及其与糖尿病肾病(DN)临床与病理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正常肾组织为对照,采用特异性抗体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30例DN患者肾组织中VEGF和VEGF-R的分布及其强度变化进行了观察,并结合临床及肾脏病理进行了分析.结果DN患者肾小球VEGF和VEGF-R无论在分布上,还是在强度变化上与正常人相比均有明显差异.DN患者肾小球VEGF和VEGF-R表达增加与患者蛋白尿(83.3%vs33.3%,P<0.0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6.7%vs16.7%,P<0.01)关系密切,而与高血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性.DN患者肾小球VEGF和VEGF-R表达增加还与肾小球内皮细胞损伤所致的一些组织形态学改变,如K-W结节(72.2%vs16.7%,P<0.05)、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66.7%vs33.3%,P<0.05)及微血管瘤形成(61.6%vs25.0%,P<0.05)的发生显著相关.结论DN患者肾组织中VEGF及VEGF-R2的表达增加与DN患者的蛋白尿形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内皮细胞损伤所致的形态学改变关系密切.VEGF介导了DN患者肾小球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紊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小球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发生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人们就认识到,糖尿病(DM)早期往往伴有肾血浆流量(RPF)、肾小球滤过率(GFR)增高及肾小球肥大。近年研究认为,糖尿病时这种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的发生、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DM伴有单侧肾动脉狭窄者中发现,无肾动脉狭窄侧肾脏表现出明显的DN形态学改变,而有肾动脉狭窄侧肾脏病变则不明显;糖尿病大鼠单侧肾切除,发现残余肾灌注及滤过均增加,结果明显加速实验性DN进展,不同蛋白质饮食对DN进展影响的研究发现,高蛋白饮食可使肾小球内高滤过状态更加明显,从而促进肾小球硬化。上述一系列实验有力地提示,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是促进DN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探讨DN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机理,对于防治DN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简述影响DN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因素及其与DN进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梁毅堂 《内科》2009,4(2):286-288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即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特发性全身微血管病变的肾脏表现,是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早期的临床征象主要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病理学上表现为肾小球肥大,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宽,最后导致肾小球纤维化、硬化。DN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至今尚未十分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国内外对DN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足细胞损伤与糖尿病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和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提示病情不可逆转,直至终末期。肾病。DN有3种主要组织病理学改变: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肾小球内细胞外基质聚积,结节性。肾小球硬化(K-W性损害)。其中细胞外基质聚积被视为DN的关键性改变。近年研究发现,足细胞损伤在DN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就足细胞损伤与的DN关系作综述。  相似文献   

14.
DN是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终末期肾病和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肾小球内皮细胞是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重要组分,因其与循环物质直接接触,易受血糖、血脂及炎症因子损伤的影响。高血糖状态下,蛋白激酶C(PKC)通路、多元醇通路和氧化应激(OS)被激活,并产生过量的AGEs和活性氧簇(ROS),损伤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降低一氧化氮的生成,同时高血糖刺激RAS产生大量血管紧张素Ⅱ损伤内皮细胞,此外,肾小球足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进一步加重内皮细胞损伤。本文就内皮细胞损伤在D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中的30~40%伴糖尿病肾病(DN),其进行性病程使DN患者很快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尽管,控制原发病可减缓或防止糖尿病患者出现肾脏病变,仍不能阻止DN的进展。限制蛋白的食入和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的应用可减缓慢性肾脏疾病的发展,减少尿中蛋白质或白蛋白的排泄,阻止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急剧下降。本文旨在观察不同蛋白摄入量对DN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PAI-1与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 (DN)患者肾脏局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AI 1)表达增加 ,抑制了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细胞外基质 (ECM)的降解 ,导致ECM进行性堆积 ,肾小球基底膜增厚 ,肾小球硬化。DN时血管紧张素Ⅱ在转录水平上可上调PAI 1基因表达 ,高糖增加PAI 1的含量和活性 ,且转化生长因子 β能诱导PAI 1的产生 ,从而导致肾小球硬化的发生。PAI 1抑制剂的应用将对防治DN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发现Rho/Rho激酶(Rho/ROCK)信号通路与多种组织重构如血管、心肌、肾纤维化等相关.高糖能够刺激肾脏细胞内Rho/ROCK信号通路的激活,后者通过调控转录因子的DNA结合活性上调多种基因的表达,从而引起各种炎性反应及肾小球纤维化,而应用此信号通路选择性抑制剂后可明显改善DN的发生和发展,从而认为Rho/ROCK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在DN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N)是终末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主要的病理改变是肾小球肥大、细胞外基质积聚以及肾小球硬化.多种机制参与了DN的发生、发展,其中肾脏被炎性反应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是DN的标志之一.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是一种对单核细胞具有特异趋化功能的细胞因子,参与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在DN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足细胞损伤与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瑜  刘超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23):1876-1879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1936年Kimmelstiel等[1]第一次描述DN时,系膜基质增多和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增厚就被描述为DN的主要病理表现。研究也证实,系膜增生与蛋白尿、肾功能恶化密切相关。但是,系膜增生并不能解释蛋白尿的发生,因为由肾小球内皮细胞、GBM、足细胞构成的肾小球滤过屏障的损伤才是蛋白尿的根源。事实上,肾小球内皮细胞和GBM参与了DN蛋白尿的发生,但两者均是有孔的,均允许某些蛋白通过[2]。因此,足细胞构成了蛋白滤过的最后一道屏障,但其在DN中的生物…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患者凝血、纤溶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凝血、纤溶状态。方法  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 (DN)患者 2 7例 (DN组 )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2 3例 (CGN组 )。酶联免疫吸附法系统检测各项凝血、纤溶指标。结果 与CGN组患者相比 ,DN组患者的各项凝血、纤溶指标明显增高。结论 DN患者存在有较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更强的凝血、纤溶活性 ,亦存在相对凝血亢进的纤溶活性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