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研究头孢噻肟钠不同给药方式对于颅内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术前存在脑脊液漏的脑外伤手术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头孢噻肟钠注射液预防感染,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方式,观察组则采用鞘内注射,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两组患者室内脑脊液药物浓度并统计对比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室内脑脊液药物浓度(mg/L)在1、8、16 h分别为(48.41±19.41)、(69.44±44.89)、(52.14±21.43),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为3.4%(1/29);对照组患者室内脑脊液药物浓度(mg/L)在1、8、16 h分别为(5.41±1.84)、(2.46±1.01)、(8.22±3.01),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为20.7%(6/29),观察组各时间点脑室内脑脊液药物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鞘内注射头孢噻肟钠预防颅内感染的效果显著,相较于静脉注射给药有着显著的优势,在减少用药剂量的同时能够提高脑脊液内药物浓度,减少感染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研究头孢噻肟钠不同给药方式对于颅内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术前存在脑脊液漏的脑外伤手术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头孢噻肟钠注射液预防感染,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方式,观察组则采用鞘内注射,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两组患者室内脑脊液药物浓度并统计对比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室内脑脊液药物浓度(mg/L)在1、8、16 h分别为(48.41±19.41)、(69.44±44.89)、(52.14±21.43),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为3.4%(1/29);对照组患者室内脑脊液药物浓度(mg/L)在1、8、16 h分别为(5.41±1.84)、(2.46±1.01)、(8.22±3.01),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为20.7%(6/29),观察组各时间点脑室内脑脊液药物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鞘内注射头孢噻肟钠预防颅内感染的效果显著,相较于静脉注射给药有着显著的优势,在减少用药剂量的同时能够提高脑脊液内药物浓度,减少感染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9,(10):1384-1386
目的:探究万古霉素不同给药途径对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颅脑损伤患者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静脉滴注万古霉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鞘内注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时间进行记录。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血和脑脊液中万古霉素的药物浓度。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脑脊液常规及颅内压的变化。比较两组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感染控制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脊液中万古霉素的谷浓度和峰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葡萄糖水平明显提升(P<0.05),WBC、蛋白定量和颅内压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葡萄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WBC、蛋白定量和颅内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颅脑创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能够直接使药物到达蛛网膜下腔,改善脑脊液常规和颅内压,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对老年重症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5例老年重症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2例予以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33例予以肠内营养支持+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脑脊液HMGB-1、RAGE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31/33),高于对照组的68.75%(22/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d后脑脊液HMGB-1、RAGE水平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18.18%(6/33),对照组为9.38%(3/32),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老年重症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脑脊液HMGB-1、RAGE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万古霉素鞘内或静脉注射联合美罗培南治疗继发术后颅内感染临床效果。本研究共收集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患者130例,其中以万古霉素按使用途径的不同分为鞘内注射组72例(观察组)与静脉途径组58例(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七天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及脑脊液中白细胞数量、葡萄糖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多核细胞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7天后总有效率显著升高,且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多核细胞含量均显著升高,而白细胞数量显著降低。因此万古霉素鞘内联合美罗培南治疗继发术后颅内感染临床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静脉及鞘内联合用药治疗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3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采用静脉注射万古霉素联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结果:21例患者颅内感染治愈。1例患者治疗好转后1个月复发,拆除脑室腹腔分流管再次治疗后痊愈。死亡1例。结论:认为万古霉素静脉及鞘内联合用药治疗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是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脑脊液外引流相关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2015年收治并行脑室或腰大池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1例患者26例出现感染,感染率为8.3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CS评分≤8分、脑室外引流(特别是双侧外引流)、外引流留置时间>5d、脑脊液漏、脑脊液漏持续时间≥1h或>5h、合并糖尿病、引流期间ICU住院与颅内感染有关(P <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脊液漏及其持续时间、合并糖尿病是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合并糖尿病、脑脊液漏及持续时间是脑脊液外引流相关颅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临床应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脊液持续引流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51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均给予脑脊液持续引流和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25例给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治疗组)。结果治疗组14 d治愈率为68.0%(17/25)、20 d治愈率为84.0%(21/25和总治愈率96.0%(24/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1%(6/26)、53.8%(14/26)、84.6%(2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引流、适量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早期、联合应用能提高颅内感染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鞘内注射阿米卡星联合万古霉素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中,抽取3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1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鞘内注射万古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鞘内注射阿米卡星与万古霉素联合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3d、5d者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和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患者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和蛋白水平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鞘内注射阿米卡星与万古霉素联合方案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和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脑室冲洗进行脑脊液置换在脑脊液异常的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脑脊液异常的脑积水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行脑室穿刺后,采用脑室冲洗进行脑脊液置换,对照组患者行脑室外引流或腰大池外引流,两组均待脑脊液蛋白浓度<500 mg/L后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7 d、术后14 d的脑脊液蛋白含量及等待分流手术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及随访期间颅内感染发生率、分流管堵管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脑脊液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等待分流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但颅内感染发生率、分流管堵管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脑室冲洗进行脑脊液置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缩短脑脊液异常的脑积水患者等待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时间的方法,且不会增加患者颅内感染及分流管堵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效果。方法 149例TBM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7例患者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82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脑脊液置换和鞘内注药联合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脑脊液蛋白含量、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及脑脊液压力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和头痛消失时间、脑脊液压力及脑脊液蛋白含量和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脑脊液蛋白含量、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和脑脊液压力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脑脊液蛋白含量、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和脑脊液压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TBM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脑脊液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7例SAH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镇静、止痛、药物(EACA、尼莫地平)等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腰穿脑脊液置换和鞘内注射地塞米松。结果:SAH的头痛症状以及脑积水、蛛网膜粘连、脑血管痉挛等主要并发症的症状的发生率、死亡率,试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可明显降低SAH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其方法简便,效果可靠,有非常实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案治疗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茵脑膜炎(C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艾滋病合并CM患者46例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采用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静脉滴注,同时辅以两性霉素B加地塞米松鞘内注药;对照组21例仅采用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经过6周治疗,观察组中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复查脑脊液墨汁染色试验阴性17例(68.0%);死亡4例,病死率16.0%;临床症状好转,但复查脑脊液墨汁染色试验仍阳性4例。对照组中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复查脑脊液墨汁染色试验阴性11例(52.4%);死亡6例,病死率28.6%;临床症状好转,但复查脑脊液墨汁染色试验仍阳性4例。死亡病例CIM+T细胞计数〈100个/μ1。两组病死率及治疗后脑脊液墨汁染色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T细胞计数低下的艾滋病合并CM患者病死率高,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的同时辅以鞘内注药的疗效未见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使用万古霉素静脉及鞘内联合用药治疗开颅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开颅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选用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注射液1.0 g,静脉滴注,2次/d,同时结合10mg盐酸去甲万古霉素腰穿鞘内注射,1次/d;对照组选用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注射液1.0 g,静脉滴注2,次/d。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5.2%(20/21)、61.9%(1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有2例与万古霉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盐酸万古霉素静脉及鞘内联合用药治疗手术后颅内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鞘内注射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与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联合口服激素在神经精神性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全面检索1996年1月—2016年12月关于鞘内注射MTX与DXM治疗NPSLE的临床试验文献,采用激素或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作为对照组,鞘内注射MTX与DXM联合口服激素治疗作为治疗组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6项研究,256例NPSLE,对照组和试验组的例数分别为126例和13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在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并且脑脊液压力、脑脊液蛋白、血沉等相关指标,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鞘内注射MTX与DXM联合口服激素的效果优于单纯口服激素;但是由于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较低,仍需要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重症颅内感染34例,随机分成单纯注药组,进行间断腰穿注药;脑脊液置换组,行腰穿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药,对比疗效.结果脑脊液置换组在感染控制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颅内压控制到正常平均时间明显优于单纯注药组(P<0.05).结论持续引流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药治疗颅内感染是一种安全、迅速、有效的方法,该方法可明显减轻脑膜刺激症,缓解感染症状,缩短住院日,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邓航  莫万彬 《华夏医学》2012,25(2):135-137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溶液行脑脊液置换及鞘内应用治疗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经静脉抗炎治疗无效的重症颅内化脓性感染患者予万古霉素溶液行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入,脑脊液置换万古霉素浓度为0.05%,鞘内应用万古霉素50mg/次,1~2次/d,同时予地塞米松2.5~5.0mg鞘内注入。结果:经治疗的23例颅内化脓性感染中21例治愈,2例无效,治愈率91.3%,无效的2例经改用美罗培南和丁胺卡那治疗后感染控制。在应用万古霉素治疗过程中未见任何毒副作用。结论:万古霉素溶液行脑脊液置换及鞘内应用治疗重症颅内化脓性感染简单、安全,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鞘内局部注射尿激酶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 将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加静脉泵入尼莫地平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放置腰大池引流管并脑池内注射尿激酶治疗,通过观察病情变化评价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 实验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及脑膜刺激征等主要症状及体征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5/26)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24,P<0.05).结论 早期鞘内注射尿激酶并持续外引流防治脑血管痉挛的效果良好,且术后脑积水的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腰大池置管后,1次与2次鞘内注射异烟肼脑脊液中药物浓度监测,并观察浓度与疗效的相关性。  方法  按入组条件,收集9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为对照组、鞘内注射A1组和A2组;鞘内注射组均行腰大池置管术。通过观察2个鞘内注射组在0 h、6 h、12 h脑脊液中异烟肼浓度,比较1次与2次鞘内注射异烟肼脑脊液中药物浓度,并对比2组的疗效。  结果  对照组脑脊液中药物浓度在0 h处于较低的水平;鞘内注射的2组6 h后脑脊液药物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但A2组脑脊液异烟肼浓度均比A1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2周后,A2有效率(90.0%)明显大于A1组(66.7%)。  结论  鞘内注射异烟肼比仅外周抗结核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显著。同时2次鞘注比1次鞘注更能使异烟肼在脑脊液中维持较长时间的有效浓度,起到持续杀菌作用。也为不同严重程度的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