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的心脏功能和结构变化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塑。交感神经系统(SNS)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激活在心室重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长期过度激活可加重心肌结构和功能损害,导致心脏病变自行进展和不断恶化。因此治疗慢性心衰的关键是阻断神经和内分泌细胞因子的过度激活,逆转心室重塑。现将神经内分泌阻滞剂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郑宇新  孙腾  朱洪 《浙江中医杂志》2011,46(10):719-719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是由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心脏原发损害,是以心脏功能异常、运动耐力下降及神经内分泌激活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神经内分泌失调是老年人慢性心衰的主要机制,所以治疗以调节神经内分泌,改善心肌重构为主。近年来,笔者采用益气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衰35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35例对照,取效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强心胶囊对阿霉素诱导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阿霉素制备CHF模型,进行血流动力学及病理形态学检测,采用放免法检测心衰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BLD)和心钠素(ANP)含量。结果:强心胶囊能提高CHF模型大鼠+dp/dtmax-、dp/dt max和LVSP水平、降低LVEDP水平;减少心衰大鼠血浆AngⅡ、BLD含量和ANP含量。结论:强心胶囊可以抑制慢性心衰大鼠部分神经内分泌指标的过度激活,从而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复方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清脑钠素(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探讨其防治慢性心衰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冠脉结扎法配合力竭式游泳、减食等造成大鼠慢性心衰动物模型;分为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及正常组。中药组灌服益气活血复方9.2g/(kg.d);西药组灌服赖诺普利1.5mg/(kg.d)。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蛋白印迹法检测AngⅡ;。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BNP。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BNP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血清BNP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给药组血清BN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模型组AngⅡmRNA表达明显升高;各给药组AngⅡmRNA表达较模型组有显著差异;中药组AngⅡ蛋白表达高于西药组。结论冠状动脉结扎法可成功复制实验性慢性心衰模型;益气活血复方能够降低血清BNP水平,抑制心肌组织中AngⅡ的表达,这可能是其防治慢性心衰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黄芪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心衰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脑钠素水平的变化及黄芪注射液对其影响。方法:入选6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黄芪治疗组。治疗前后测定心衰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脑钠素水平,同时超声心动图仪测量左室收缩功能参数。另选3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心衰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脑钠素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治疗后黄芪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脑钠素水平下降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明显,黄芪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心脏指数升高较对照组更明显,结论:心衰患者存在神经内分泌因子异常,黄芪治疗心衰有效,可改善这种神经内分泌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瘀汤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清脑钠素(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探讨其防治慢性心衰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冠脉结扎法配合力竭式游泳、减食等造成大鼠慢性心衰动物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及中药组。西药组灌服卡托普利50 mg/(kg.d),中药组灌服益气活血化瘀汤9g/(kg.d);其它两组分别灌服等量生理盐水,治疗结束后测定血清中AngⅡ及BNP的水平。结果:模型组血清BNP和AngⅡ的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给以益气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后其水平均明显降低,其治疗效果与西药组疗效相当。结论:冠状动脉结扎法可成功复制实验性慢性心衰模型;益气活血化瘀汤能够降低血清BNP、AngⅡ水平,这可能是其防治慢性心衰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仙人救心片对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左心功能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分别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和常规西药基础上加服仙人救心片治疗。结果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疗效、提高射血分数和降低血浆AngⅡ含量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仙人救心片可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抑制神经内分泌的激活,逆转心肌重塑。  相似文献   

8.
胡晓虹  张艳 《中医药学刊》2006,24(3):574-575
慢性心力衰竭也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原因造成心脏原发损害,以心脏功能异常,运动耐力下降及神经内分泌激活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心衰的发生率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仍以西医常规治疗为主,临床症状虽能改善,但大多对左室功能改善及血液流变学影响尚不明显,且副作用较大。为了探讨中医中药对充血性心衰的疗效,笔者在传统用药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中药强心通脉汤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宋婷婷  方素清  姜凯  马驩  张艳 《中医药学刊》2005,23(12):2230-2231
慢性心衰(CHF)是心血管疾病及各系统疾病的终末表现,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研究认为,慢性心衰与神经内分泌失调关系较大。尤以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醇系统的激活为主,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从西医的发病机理和中医辨证诊治的角度论证了慢性心衰RAS系统的激活与中医气虚血瘀证的相关性。并且从中西医治疗方面探索慢性心衰的实质,为进一步治疗慢性心衰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萍  徐凤芹 《中医药研究》2010,(10):1153-1155
目的通过对阳虚与非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与神经内分泌相关性研究,探讨阳气亏虚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的影响,为慢性心力衰竭辨证施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5例,按照中医辨证标准分为阳虚组(29例)与非阳虚组(26例),入院后检测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脑钠素(BNP)、甲状腺功能指标,分析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与这些神经内分泌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阳虚组心功能明显比非阳虚组差(P〈0.05);阳虚组患者EF值明显低于非阳虚组(P〈0.01),BNP、游离甲状腺素(FT4)明显高于非阳虚组(P〈0.05);AngⅠ、AngⅡ、醛固酮、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素(T4)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在AngⅠ、AngⅡ、ALD、BNP、FT3、FT4、TSH、T3、T4中筛选出单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的BNP、FT4进行回归分析,BNP与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程进展中存在BNP、FT4等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及损伤性作用,并且阳虚型心力衰竭较非阳虚型心力衰竭神经内分泌激活更加明显,损伤性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