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随机取50例乙肝血清学指标阳性母亲产后2~3d内的初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初乳中HBVDNA。结果:抗原阳性组乙肝病毒(HBVDNA)的检出率为50%,抗体阳性组HBVDNA检出率为77%。抗原阳性组中,HBsAg,HBeAg及抗HBc3项阳性者和HBsAg,HBeAg2项阳性者乳汁中HBVDNA检出率为100%,说明该类乳汁具有极强传染性,不宜哺乳。抗体阳性组中单纯抗HBs阳性,母乳HBVDNA检出率为0,说明此种母乳不具传染性,可以哺乳。提示:乳汁中检测出HBVDNA为其具有传染性最可靠的指标,该乳汁不宜哺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阳性产妇的初乳中HBV-DNA的检出与其血清中HBV标志物携带状态的关系。方法对51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阳性产妇的血清及初乳,用酶免法检测HBV-M,用PCR法检测HBV-DNA,并与20例正常组进行对照。结果发现母血中传播性大的3项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及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中后两项易进入乳汁。3项阳性及HBsAg、HBeAg两项阳性产妇的初乳中HBV-DNA检出率都高,而前者出现的例数更多(8/10)。初乳中HBV-DNA阳性者母血中的HBeAg均为阳性。结论对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的产妇,最好直接检测其乳汁中的乙肝三项及HBV-DNA,以指导哺乳。  相似文献   

3.
用多聚酶链反应和斑点杂交技术检测了50例HBsAg无症状携带者血清中HBVDNA,检出率分别为50%(25/50)和58%(29/50)。抗-HBc、抗-HBe和HBeAg阳性者HBVDNA的检出率高于阴性者。单,NHBsAg阳性无症状携带者HBVDNA在血中呈不同程度地波动,其排毒情况无明显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4.
用PCR法检测166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HBV-DNA。结果显示:HBsAg、HBeAg、抗-HBc阳性,HBsAg、抗-HBe、抗-HBc阳性和HEbAg阳性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6.2%、28.6%、93.5%、HBsAg单项阳性者中,检出HBV-DNA阳性78例(孕妇占19.2%),阳性率81.3%。另外,在20例血清标志物全部阴性对照组中发现HBV-DNA阳性1例,阳性率5.  相似文献   

5.
用多聚酶链反应和斑点杂交技术检测了50例HBsAg无症状携带者血清中HBVDNA,检出率分别为50%和58%。抗-HBc、抗-HBe和HBeAg阳性者HBVDNA的检出率高于阴性者.单项HBsAg阳性无症携带者HBVDNA在血中呈不同程度地波动,其排毒情况无明显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 乙肝) 病毒携带孕妇胎儿宫内感染率和乳汁中乙肝病毒( H B V) 阳性率的相关性,分析研究乙肝血清学指标阳性产妇是否适于哺乳。方法:对52 例乙肝血清学指标阳性的产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斑点杂交法分别检测脐血和初乳中的 H B V 标志物( H B V M) 以及 H B V 脱氧核糖核酸( H B V D N A) ,并对比分析。结果:孕妇 H B V 阳性与相应的脐血和初乳中的 H B V M 阳性率以及 H B V D N A 的检出率呈高度的一致性( P > 005) 。52 例 H B V M 阳性的孕妇中,脐血和初乳中 H B V D N A 的检出率均以乙肝表面抗原( H Bs Ag) 、乙肝e 抗原( H Be Ag) 及乙肝核心抗体( Anti H Bc)3 项阳性者最高(8571 % 和9286 % ) , H Bs Ag 、 H Be Ag 双项阳性者次之(80 % ) , H Bs Ag 单项阳性者最低(20 % ) 。结论: H B V 宫内传播以及初乳排毒率与母亲的 H Bs Ag 和 H Be Ag 状态密切相关。直接检测初乳中 H B V D N A 为指导哺乳的最可靠方法。血中 H Bs Ag 、 H Be Ag 和 Anti H Bc3 项阳性以及 H Bs  相似文献   

7.
用非放射性标记的HBV-DNA探针检测371份至少有一项HBV免疫学标志阳性血清和510份对照血清的HBV-DNA。结果表明:510份对照血清和79份仅抗-HBs阳性血清的HBV-DNA均为阴性,82份HBsAg阳性、HBeAg阳性血清的HBV-DNA检出率为100%,103份HBsAg阳性、HBeAg阴性血清的检出率为79.6%,76份HBsAg阳性。HBeAg阴性、但抗-HBe阳性血清的检出率为80.3%,292份HBV不同感染阶段血清总检出率为75%。非放射性分子杂交法可直接检测出HBV的复制,由于该法亦可定量,故还可用于判断血清传染程度和血清病毒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81例各型乙型肝炎血清HBVDNA,检出率为61.9%。HBeAg阳性其HBVDNA检出率为90.6%,说明HBVDNA与HBeAg有密切关系;抗HBe阳性与抗HBs阳性其HBVDNA检出率分别为38.3%与33.3%,提示HBVDNA并非完全消失,只是含量减少;HBV-M均阴性者其HBVDNA检出率为55.8%,表明在HBV-M阴性的人群中亦可有HBV感染。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在成人膜性肾病中的致病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国柱  章友康 《中华医学杂志》1995,75(9):540-542,I051,T001
为了进一步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在成人膜性肾病(MN)发病中的作用。作者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7例MN,患者肾组织中的HBV抗原进行了检测。年龄小于30岁者26例,30~50岁者32例,大于50岁者9例。肾组织中HBV抗原检出率分别是73.1%(19/26),75%(24/32)和33.3%(3/9)。50岁以上MN患者肾组织中HBV抗原检出率显著低于50岁以下年龄组(P<0.05)。MN患者肾组织中以HBsAg检出串最高,67.2%(45/67),HBcAg检出率22.4%(15/67),HBeAg仅1例阳性;HBV抗原总阳性率68.7%(46/67)。以30例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为对照,HBsAg检出率10%(3/30),HBcAg、HBeAg均为阴性。HBV抗原总阳性率10%(3/30)。MN组肾组织内HBV抗原检出率显著高于MsPGN组(P<0.01)。本研究结果显示,HBV抗原及其相应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膜性肾病,特别是中青年患者的发病机理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HBsAg可能是最主要的致病抗原。  相似文献   

10.
探讨乙肝血清免疫标志物与HBV-DNA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射免疫方法检测乙肝血清免疫标志物,并与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相对照。结果:在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组,HBsAg、HBeAg均阳性组,HBsAg、抗-HBe、抗-HBc均阳性,HBsAg、抗-HBc均阳性组,HBsAg、抗-HBe均阳性组中,PC检出率分别为94.3%、100%、30.6%、55%、和9.1%。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关系.方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HBsAg,HBeAg,抗-HBe,抗-HBc和抗-HBs;PCR检测血清HBVDNA.结果:37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B-sAg,HBeAg,抗-HBe和抗-HBc阳性者分别为17例(45.95%),4例(10.81%),16例(43.24%)和9例(24.32%),而抗-HBs全部阴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HBVDNA,18例(48.69%)阳性,非常显著地高于HBeAg检出率(P<0.01).抗-HBe阳性中有7例PCR-HBVDNA阳性.HBV总感染率89.19%.结论:提示原发性肝癌发生与HB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2.
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有53.3%的病人用PCR可从血清和白细胞中检测出HBV-DNA;HBeAg阳性和抗-HBc-IgM阳性的患者100%可以检出HBV-DNA,而仅抗-HBcIgM阳性的患者HBV-DNA的检出率为66.7%。13例乙肝血清学复制标志阴性的病人中有5例(38.5%)也可检测出HBV-DNA。在HBsAg转阴的3例病人中有1例可从白细胞中检测出HBV-DNA。  相似文献   

13.
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有53.3%的病人用PCR可从清和白细胞中检测出HBV-DNA;HBeAg阳性和抗-NBc-IgM阳性的患者100%可以检出HBV-DNA,而仅抗-HBc-IgM阳性的患者HBV-DNA的检出率为66.7%。13例乙肝血清学复制标志阴性的病人中有5例(38.5%)也可检测出HBV-DNA。在HBsAg转阴的3例病人中有1例可从白细胞中检测出HBV-DNA。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ELISA法对530例乙肝患者(含118例病毒携带者)血清中HBV-DNA和乙肝病毒标志物进行检测,HBV-DNA检出率分别为1)HBsAg“+”、HBeAg“+”和抗-HBc“+”组为96.85%;2)HBsAg“+”、抗-HBe“+”和抗-HBc“+”组为44.12%;3)HBsAg“+”和抗-HBc“+”组为35.89%;4)HBV标志物均阴性为13.11%;5)  相似文献   

15.
HBV感染者血中大颗粒淋巴细胞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5组测定了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中大颗粒淋巴细胞(LGL)的含量,每组各30例。其中(1)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HBcAb)均为阳性;(2)组:为HBsAg和HBeAg阳性者;(3)组:为HBsAg阳性、抗-HBe和抗-HBc阳性者;(4)组:为抗-HBs阳性者;(5)组:为抗-HBs和抗-HBe阳性者。并且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_  相似文献   

16.
用PCR技术检测48例肝病患者,55例非肝病患者血清HBVDNA,ELISA法检测其血清五项标志物,肝病组PCR阳性率为31.3%,非肝病组PCA阳性率为11.4%。HBsAg、HBcAb阳性组HBV-DNA100%阳性;HBsAg、HBcAb阳性、HBeAb阳性或阴性组HBV-DNA阳性50%;单项HBsAb阳性组HBVDNA阳性20%;五项标志物全阴HBV-DNA阳性4.7%。结果表明,PCR技术特异性强、敏感度高,但两种方法各有所长,不宜取代。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HBV感染后不同背景抗-HBs,抗-HBc的意义,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检测HBV感染者血清中HBVDNA。抗-HBs(+)病例的HBVDNA检出率显著性低于抗-HBs(-)病例的检出率,支持抗-HBs对机体的保护作用;17.7%单项抗-HBs(+)的既往感染者有HBVDNA的存在,说明抗-HBs对HBV的清除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单项抗-HBc,抗-HBc/抗-HBs,抗-HBc/HBsAg,HBeAg阳性的病例有不同的HBVDNA检出率,说明不同血清学背景的抗-HBc有不同的HBV复制情况。不同类型的肝炎HBVDNA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采用PCR法检测48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BHVDNA存在情况,并与斑点杂交检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CR检测39例阳性,检出率为81.3%(39/48).HBsAg(+)、HBeAg(+)组PCR检测均阳性(8/8),HBsAg(+)、HBeAg(-)组阳性率为88.0%(22/25),抗体阳性组检出率为72.7%(8/11),检测灵敏度为1.0fg;斑点杂交检测15例阳性,阳性率30.2%(15/48),各组斑点杂交阳性率均低于PCR法.提示:(1)大多数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存在低滴度的病毒颗粒,对重肝发病有一定作用;(2)大部分HBeAg阴性,抗体阳性的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仍有传染性,应考虑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9.
用ELISA法检测171对母儿血清中乙肝病毒(HBV)抗原、抗体及315例孕妇血清中风疹病毒(RV)IgG抗体。10.5%孕妇血清中HBsAg阳性,其中HBeAg阳性率为50%;5例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其中2例抗-HBcIgM滴度较高;5例抗-HBe阳性的母亲其子女脐血无HBsAg阳性。315例孕妇血清抗-RVIgG阳性率为91.1%,新近感染者19例占6.0%,RV易感者28例占8.9%;孕早期抗-RVIgG阳性率为86.8%,孕晚期为92.1%;孕妇年龄低于24岁者血清抗-RVIgG阳性率为77.8%,33岁以上者为100%。提示孕妇对这两种病毒有较高的易感性,需加强免疫和监管。  相似文献   

20.
比较干扰灵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与无环岛苷联合胸腺肽抗乙肝病毒疗效。采用ELISA和PCR法检测慢性乙肝患者治疗前、结束以后治疗后6mon血清HBsAg、抗-HBs、HBeAg、抗-BHs、HBeAg、抗-HBe以及HBV DNA。治疗结束时,干扰灵组HBsAg转阴率20%(6/30)、HBeAg转阴率66.7%(18/24)、HBV DNA转阴率60%(18/30),随访6mon 2例HBsA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