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宝鸡市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及行为状况,并探讨在该人群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宝鸡市强制戒毒所新入所的380名吸毒人员,由艾滋病防治专业人员集中对其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干预前后用A、B两种问卷进行艾滋病知识匿名调查。结果戒毒人员中已婚或同居占50.26%,待业人员占35.26%,年龄主要分布在20~50岁,平均吸毒年限8.04年。静脉吸毒占41.05%,其中26.92%有共用注射器行为。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戒毒人员的艾滋病知识提高了5.79%~35.26%。男、女吸毒人员认为有必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干预后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吸毒者认为今后不会共用针具的比例干预后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应在吸毒人群中开展广泛的艾滋病知识及毒品危害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遏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的蔓延。  相似文献   

2.
海口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海南省海口市吸毒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现状及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促进该人群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为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取某区戒毒中心某一期学员进行基线调查,对280名吸毒人员实施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对教育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健康教育后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健康教育前吸毒者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最低为23.2%,最高为92.0%,健康教育后,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最低为51.1%,最高为93.O%.结论 在吸毒人群中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探索吸毒人群健康教育模式,为艾滋病疫情预测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培训、发放宣传资料、观看录像等方法对目标人群进行综合干预,干预前后进行艾滋病知识、行为方面的调查,并进行HIV抗体检测. [结果]吸毒人员中主要为男性,农民、无/待业人员为主,年龄主要分布在20~30岁,静脉注射毒品者占3.7%(9/241),HIV阳性率为0.83%(2/241).通过干预吸毒人员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由46.3%提高到了87.35%. [结论]在吸毒人群中采用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一定程度上降低和改变吸毒人群的高危行为,遏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的蔓延.  相似文献   

4.
劳教吸毒人员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劳教所内吸毒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情况,评价对吸毒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后的培训效果。方法对武汉市2个劳教所180名吸毒劳教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调查并进行健康教育培训,收集培训前后知识调查问卷,比较培训前后吸毒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正确知晓率、正确态度拥有率。结果接受调查的吸毒人员以无业者居多,大多数调查对象受教育水平低,离异比例较高。调查对象在培训干预前艾滋病知识掌握较差,对待艾滋病及高危行为的知晓率和正确态度率较低。经过健康教育培训干预后,调查的结果显示,多项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吸毒人员对接受健康教育的态度也发生明显改变。但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的正视态度依然没有较大改观,持恐惧态度的人群比例仍很高。结论该次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今后应加强吸毒人员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并且使培训的内容更系统、细致和具体化。还应大力开展行为干预工作,控制艾滋病经过吸毒途径传播。  相似文献   

5.
海南省吸毒人群艾滋病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识及HIV、HBV、HCV、梅毒的感染状况,通过健康教育降低艾滋病的发病水平。方法:利用调查表对戒毒所吸毒人员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等基线资料调查,采用发放宣传材料,讲课,放录像等方法进行教育干预。结果:戒毒人员中未婚占72.96%,待业人员占65.36%,年龄主要分布在15-30岁,平均毒龄2.98年,静脉吸毒占33.85%,其中24.70%有共用注射器行为。抗-HIV,-HCV,HBsAg,梅毒阳性率分别为0.20%,29.69%,22.85%和7.03%。通过健康教育,戒毒人员的艾滋病知识提高了1.34-24.16百分点。结论:应在吸毒人群中开展广泛的艾滋病知识及毒品危害的健康教育,遏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的蔓延。  相似文献   

6.
湖南永顺县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永顺县开展的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形式开展健康教育,随机选取200名吸毒人员、600名娱乐场所从业人员(CSW)8、00名学生及800名村民为样本,调查健康教育前后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KAP)。结果吸毒人员、CSW、学生及村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从健康教育前的9.5%、25.0%、70.5%、48.5%提高到98%、79.5%、94.5%、85.0%;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从健康教育前的6.5%、70.5%、0、4.5%提高到64.0%、94.0%、3.5%、88.0%;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的接受率和对艾滋病朋友的友善态度的比例前后也有较大提高。结论永顺开展的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对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改变高危行为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对医学大专班毕业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2008年,对即将毕业的朝阳市卫生学校医学大专生进行为期近3个月的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并于教育前后进行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变化情况调查。[结果]调查405人,艾滋病知识得分,教育前为17.69±1.83分,教育后为18.44±1.55分,教育后略高于教育前(P0.01)。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前为91.19%,健康教育后为94.87%(P0.05)。对掌握艾滋病知识的愿望强烈,对婚前性行为、婚外性行为的危害性认识还不深刻,绝大多数反对吸毒,只有少数人表示同情艾滋病患者,上述态度在教育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卫生学校大专毕业班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水平有一定效果,但对树立学生艾滋病相关正确态度与行为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戒毒所吸毒者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方法 2006年2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抽取深圳市一所戒毒所,对200名戒毒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 共收回195份有效问卷,被调查吸毒者平均年龄为27.7±0.5岁,构成以20~39岁居多,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有73.8%,具有深圳户籍的只有5.6%。被调查吸毒者性病艾滋病等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女性、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较好,有62.1%的吸毒者认为自己将来不可能患上艾滋病。结论 深圳市吸毒人群中性病艾滋病等健康知识缺乏,应针对流动人员强化健康教育工作,同时开发适合该人群的健康教育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湖南省洪江市吸毒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状况和行为危险因素。方法得到全球基金/中英艾滋病项目基金支持,采用滚雪球等方法招募400名吸毒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面对面无关联匿名问卷调查方法 ,对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该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为96.75%,82.34%的注射吸毒人员每天注射毒品,最近一个月共针率为16.05%,最近六个月共针率为64.20%。最近一次与配偶或同居者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32.00%,最近一次与商业性伴发生过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71.68%。结论加强吸毒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加大针具交换和美沙酮维持治疗等干预力度,降低该人群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丹东市纺织业女性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评价对其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实施艾滋病干预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辽宁省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项目》为依托,结合丹东市农民工实际情况,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丹东市纺织企业300名女性农民工进行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基线调查和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均采取问卷调查方法,6个月后对该人群进行干预效果评价。结果被调查对象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除"艾滋病可以通过性行为感染"、"输入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血液可以感染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艾滋病可以通过共用注射器吸毒感染"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76.27%增加到95.19%。该人群不介意与艾滋病病人共同工作健康教育前占36.3%,健康教育后占71.4%(P0.01),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有着全面的提高,特别在日常生活中不会传播艾滋病及安全套使用知识方面有显著的提高。结论在纺织企业女性农民工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应继续有针对性的加强对该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