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水泥作为抗生素类的缓释载体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及骨髓炎的治疗早已应用于临床,对于骨水泥是否可以作为抗肿瘤药物的缓释载体,文献报道较少.笔者将抗肿瘤药物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混合,与抗生素骨水泥做阳性对照,检测其骨水泥的物理和力学性能以及药物的释放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含药髓内钉缓释系统用于开放污染性骨折一期固定对预防术后感染及促进骨损伤修复的效果。方法在自行研制的兔胫骨用不锈钢质交锁C形套管中,分别灌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加有庆大霉素的PMMA、含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人工骨粒和庆大霉素PMMA的混合物,制备成空白、庆大霉素和复合材料三种套管。采用兔胫骨污染性骨折模型,于胫骨近端骨窗内注入金葡菌后即刻,分别置入复合材料套管(复合材料组)、庆大霉素套管(庆大霉素组)和空白套管(空白组)。术后3个月无菌取材,进行解剖学、放射学、组织学、细菌学检查,比较上述三组骨感染预防和促进成骨作用。结果术后3个月,复合材料组的细菌计数及改良的Norden分值较庆大霉素组及空白组明显减少(P均<0.01);复合材料组和庆大霉素组在其解剖学及组织学观察的骨髓炎程度也明显好于空白组。术后3个月,复合材料组和庆大霉素组改良的X线Norden骨髓炎分值均极低,明显小于空白组(P<0.01),其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均无骨髓炎表现,复合材料组的髓腔再通情况明显好于庆大霉素组。结论含BMP-2异体骨粒和庆大霉素PMMA混合物的交锁髓内钉缓释系统除有非常强的抗感染能力外,还有良好的骨传导和骨诱导作用,能应用于开放污染性骨折的一期固定,并能有效预防骨髓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经动力髋螺钉(DHS)侧孔注入骨水泥强化固定技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高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15例,均采用带侧孔 DHS固定和经DHS侧孔注入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的加强技术治疗.术后观察早期活动能力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随访至骨折愈合,按照Harris标准评价手术治疗效果. 结果 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手术创伤指标与单纯DHS手术相同;所有患者术后2~3 d即行髋关节屈伸锻炼和完全坐起,6例患者术后1周可利用助行器锻炼行走功能,围术期未发生卧床和PMMA方面的并发症;骨折于术后3~6个月愈合,随访期间未出现内固定松动、切割破坏股骨头等并发症.术后半年14例患者恢复到手术前的生活能力,Harris评分:优4例,良10例,中1例,平均83分. 结论 采用DHS固定和经DHS侧孔注入PMMA的加强技术治疗可增强DHS在股骨头中的固定强度,且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可以早期功能锻炼,适合高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骨质疏松不稳定性胸腰椎损伤的即刻稳定性和反复载荷后的稳定性。 方法  6具新鲜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脊柱标本 (T1 0 ~L5) ,制备L1 椎体节段不稳定性损伤模型后 ,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 ,进行左 /右侧弯、左 /右旋转和前屈 /后伸 6个运动方向的稳定性测试 ,并在MTS 85 8型材料试验机上进行屈 /伸疲劳试验。比较完整脊柱标本 (a)、损伤模型钢板固定未强化疲劳前 (b)、钢板固定未强化疲劳后 (c)、钢板固定强化后疲劳前 (d)、钢板固定强化后疲劳后 (e) 5种状态下脊柱的稳定性变化。 结果 在b、d、e三种状态下 ,6个运动方向脊柱的稳定性差异不明显 (P >0 .0 5 ) ,但均强于a、c状态 (P <0 .0 1)。 2 0颗螺钉未强化疲劳后有 19颗出现松动 ,而强化螺钉疲劳后未见螺钉松动。 结论 PMMA强化骨质疏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能明显增强脊柱的稳定性和抗疲劳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改善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 ,探讨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置入时添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效果。 方法 采用 8具新鲜成人尸体T11~L4 共 48个椎体 ,随机选择 32个椎体 ,其中 10个椎体一侧椎弓根放置直径 6 .5mm的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 ,另一侧放置实心螺钉 ,行最大轴向拔出力 (F -max)试验 (对照组 )。拔出螺钉后分别向空心和实心螺钉道注入PMMA 3~ 5ml,拧入螺钉 ,行拔出试验 (修复组 )。另选 10个椎体置入空心侧孔螺钉和实心螺钉 ,用直径 3.5mm的钻头分别导孔 ,注入PMMA和拧入螺钉 ,再行拔出试验 (强化组 ) ,并观察PMMA的分布范围。另外 12个椎体做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的周期抗屈试验。 10个空心侧孔螺钉和 10个实心螺钉分别做三点弯屈 (3pBend)试验。 结果 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对照组拔出力为 (85 5 .0± 2 0 7.5 )N ,修复组为 (192 4.4± 383.2 )N ,强化组为(1943.3± 5 35 .8)N ;实心螺钉对照组拔出力为 (82 9.2± 2 2 0 .9)N ;修复组为 (185 3.5± 387.4)N ,强化组为 (186 6 .1± 431.7)N。向空心侧孔螺钉中空部分注入PMMA ,未见椎弓根外或椎管内有PMMA溢出。周期抗屈试验中 ,添加PMMA可使空心侧孔螺钉耐受更大的负荷或在同等负荷  相似文献   

6.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经皮穿刺到病变椎体后,向其内注射骨水泥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以达到止痛及加固椎体目的的一项微创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治疗椎体溶骨性骨转移瘤、骨髓瘤、侵袭性血管瘤以及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主要讨论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并发症及防治.  相似文献   

7.
解放军总医院与天津化学工业局于1979年6月7~9日在北京联合主持召开了骨粘固剂鉴定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四川、武汉、沈阳、江西、新疆九个省市及解放军代表(包括军内外骨科专家、教授及有关领导),共六十余人。 这次鉴定的骨粘固剂,是天津合成材料工业研究所和解放军总医院共同研制的。在“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磷酸钙骨水泥(CPC)渗漏入椎间盘后组织学变化、细胞凋亡状态及其对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8只成年杂种犬,每只犬的L2~3、L3~4、L4~5椎间盘作为实验对象,用完全随机法分成对照组、PMMA和CPC 3组,经椎间盘直接穿刺注入骨水泥制成骨水泥椎间盘渗漏模型.24周后观察椎间盘组织学改变,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原位切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的细胞,并对3组椎间盘组织中的凋亡细胞和Bcl-2、Bax免疫反应阳性的细胞进行观察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组织学检查对照组椎间盘未见退变,PMMA及CPC组椎间盘显示髓核的细胞外基质呈不同程度压缩,髓核细胞数量不同程度减少,纤维断裂或扭转.对照组、PMMA及CPC组病理评分分别为4.4±0.5、9.6±0.7、8.8±1.0;3组髓核组织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依次降低,吸光度(A)值分别为0.368±0.026、0.241±0.020、0.302±0.019;髓核组织细胞TUNEL A值及Bax蛋白的表达依次升高,TUNELA值分别为0.212±0.016、0.3820.021、0.326±0.021,Bax蛋白A值分别为0.227±0.024、0.361±0.037、0.276±0.021,上述3组病理评分、TUNEL、Bax和Bcl-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PMMA、CPC注入椎间盘会导致椎间盘退变,PMMA所致椎间盘退变较CPC更严重.骨水泥漏入椎间盘导致细胞凋亡,Bcl-2和Bax表达对细胞凋亡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Charnley(1960年)首次将自凝性甲基丙烯酸甲酯做为骨水泥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以来,有一个关键问题没有解决,即:假体松动。我院从1983年起,与冶金部共同研制了无骨水泥固定的珍珠面人工髋关节,进行了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取得预期效果。 临床应用的44例患者进行了49例次无骨水泥固定珍珠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年龄20~80岁。病因分别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7例,骨性关节炎5例,先  相似文献   

10.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颈椎转移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应用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颈椎转移瘤,观察其疗效,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颈椎病变的操作技术。方法对11例颈椎单椎体转移瘤病变椎体行PVP治疗,均应用国产器械与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其中C21例,C32例,C44例,C53例.C61例。在X线透视监测下经前外侧人路途径操作10例,在CT和X线透视联合监测下经后外侧人路途径行C2椎体成形术1例。PMMA在牙膏期向椎体内注射。于手术前后行CT检查对照。对患者随访7~1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1例穿刺全部成功,术后CT检查显示PMMA填充病灶均在50%以上。术后7d内1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缓解:疼痛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5例。止痛效果在6个月内为7(7/10)例,在1年内为5(5/9)例。未发生由于穿刺途径出血或PMMA外溢出现临床症状的并发症。结论椎体成形术治疗颈椎转移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目的是对人工髓关节置换的动物进 行临床及化验检查,观察骨粘固剂对动物的影 响。通过动物实验取得经验,逐步将骨粘固剂 过渡到临床应用。 实验方法 一、取体重在15公斤以上的杂种狗,术 前进行血液化验检查,血常规、谷丙转氨酶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股静脉注入骨水泥建立犬急性肺栓塞模型,探讨一定剂量范围内不同量骨水泥肺栓塞引起的生理病理变化间的差异。方法 18只成年家犬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6只,麻醉后行胸部CT平扫,穿刺右股静脉、左股动脉并置入血管鞘,经静脉鞘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A组0.5 ml,B组1 ml,C组2 ml。于注入PMMA前和注入后即刻、30 min及1 h分别检测血气分析、平均肺动脉压;于注入PMMA前、后5 min行肺动脉造影。术后1h行胸部CT平扫+增强。术后2 h将犬处死,开胸解剖观察大体形态后,沿肺动脉分支方向随机取肺组织3块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18只实验犬经股静脉注入PMMA操作均成功,经CT及病理证实均成功建立急性骨水泥肺栓塞模型。各组实验犬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在骨水泥注入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C组骨水泥注入后即刻平均肺动脉压为(24.12±1.74)mmHg,注入后30 min为(23.84±1.25)mmHg,注入后1 h为(24.17±1.63)mmHg,均较注射前的(16.47±0.5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平均肺动脉压在骨水泥注入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实验犬术后胸部CT平扫均可见两肺高密度影,下肺多见,C组尤为明显。部分实验犬平扫见条索状阴影及肺不张征象。C组部分实验犬胸部增强CT可见肺动脉小分支内部分充盈缺损。肺动脉造影仅C组部分实验犬出现肺内部分细小血管减少,血管纹理稀疏,未见肺动脉主干及分支的充盈缺损。病理学检查均发现肺动脉分支存在骨水泥栓子,未见继发血栓形成。结论≤2 ml的骨水泥致急性肺栓塞的严重程度与注入骨水泥剂量没有相关性。在心肺功能正常情况下,≤2 ml的急性骨水泥肺栓塞不会引起明显的呼吸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4,自引:3,他引:5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的几个关键技术和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的粉、液比例分别按1:1、3:2、2:1共3种方式调配,每组10份,在体外测试其聚合过程。将4具正常成人尸体胸腰段,分成2组,1组取T12-14共10个椎体,在CT+X线透视下行经皮椎体穿刺,注入骨水泥,另1组取T12-L4共10个椎体,作抗压强度测试的对照组。将注射组和对照组分别游离成各10个单个椎体,双盲法测量其纵向最大抗压强度。结果:3种比例骨沙的稀、稠阶段持续时间及聚合时温度的升高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合适的PMMA粉、液比例为3:2,均未发生椎弓根及椎体前缘骨皮质 损伤,平均每个注入骨水泥4.5ml,有4个椎体出现椎旁静脉渗漏,注入PMMA的椎体的最大抗压强度比对照组提高约38%(P<0.05)。结论:掌握适宜的PMMA粉、液比例和注射时机是 PVP成功的关键因素;采用经椎弓根穿刺行PVP是可行的途径;椎体内注射PMMA可显著增强其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14.
添加不同类型、比例的显影剂后骨水泥性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添加不同类型、比例的显影剂后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合过程的变化,X线密度和抗压强度等生物力学的差异。方法用非离子碘造影剂和纯硫酸钡粉作显影剂分别加入PMMA,按粉∶液∶钡粉比例分别为15∶10∶3,15∶10∶1.5和粉∶液∶非离子碘造影剂分别为15∶10∶5,15∶10∶3组成4个实验组,用粉∶液比例为15∶10为对照组,每组8份,在体外测试其聚合过程;并制成相同大小的PMMA圆柱体40节,每组8份。结果添加硫酸钡粉后PMMA的聚合时间延长60~120s,15∶10∶3组平均延长约120s,添加非离子碘造影剂的2组则聚合过程无明显影响。添加硫酸钡粉或非离子碘造影剂后PMMA的最高聚合温度均有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4个实验组的X线密度有显著性差异,以15∶10∶3添加纯钡粉的PMMA组显影最强;加入非离子碘造影剂后PMMA最大抗压强度降低25%~31%(P<0.05),而加入纯钡粉的PMMA的最大抗压强度无显著变化。结论PMMA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纯硫酸钡粉可延长聚合时间,而加入一定比例的非离子碘造影剂对聚合时间无明显影响;添加这两种显影剂后均可提高PMMA的X线显影能力,而以15∶10∶3添加纯钡粉的PMMA组显影最强;加入一定比例纯钡粉对PMMA的最大抗压强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并发症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经皮穿刺到病变椎体后,向其内注射骨水泥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以达到止痛及加固椎体目的的一项微创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治疗椎体溶骨性骨转移瘤、骨髓瘤、侵袭性血管瘤以及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主要讨论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并发症及防治。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进行Co-Cr-Mo合金有孔髋关节假体无骨水泥固定的实验研究中,摸索出一套较为简易可行的方法,希望能对搞这方面工作的同道们有所帮助,兹介绍如下。 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包埋步骤 1.材料:单体结构未聚合时为一种无色、清亮、具有刺激性臭味的液体。聚合后变为硬而透明的聚合体,也就是一种有机玻璃。 2.试剂: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加入0.25%的促进剂二甲基对甲苯胺(DMDT);0.5%的催化剂过氧化二苯胺(BPO)。 3.包埋:(1)将0.5mm厚标本用乙醇固定并逐级脱水,次序为:70%、90%乙醇各两次,每次12h;无水乙醇两次,每次4h。(2)用一薄壁平底深度合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水泥混合与注射一体化装置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操作技术、临床疗效。方法2002~2004年间共计治疗了108例诉有严重疼痛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85例,椎体恶性肿瘤31例。穿刺入路采用双侧椎弓根穿刺法,所有患者均在透视监视下双侧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注射设备为骨水泥混合与注射一体化装置。术后随访患者6个月。结果共计注射116个椎体(腰椎69个,胸椎47个),双侧穿刺和骨水泥注射成功率100%,99例患者(91.7%)术后疼痛明显缓解,6个月内疼痛无复发95例(95.6%),9例患者(8.3%)术后疼痛无缓解。发生骨水泥外漏12例(11%),有临床症状5例(4.6%)。结论骨水泥混合与注射一体化装置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而且止痛疗效显著,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介入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转移性肿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脊椎骨转移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PVP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40例共46个椎体。在X线电视监视下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至病变椎体后注入适量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观察术后止痛效果、脊椎稳定性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40例穿刺全部成功,术后1~3d,患者的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疼痛完全缓解(CR)30例33个椎体、疼痛部分缓解(PR)8例10个椎体、轻度缓解(MR)2例3个椎体、疼痛无缓解(NR)0例;病变脊椎稳定性良好,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24例26个病椎的肿瘤区域被PMMA完全均匀充填加固,另16例20个椎体大部分充填。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3月效果良好。结论PVP可作为脊椎骨转移瘤缓解疼痛的方法之一,并可加强病变椎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原代大鼠雪旺细胞(SCs)在不同拓扑结构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电纺纳米纤维上生长的特点,为后续在体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构建具有随机或有序拓扑结构的PMMA电纺纳米纤维,并测定其生物相容性;利用PMMA薄膜组作为对照,利用慢病毒载体转染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为显色手段,分析SCs在随机及有序纤维支架上的细胞形态和生长方向,以及胞体及突起与纤维结构的依存关系. 结果 构建的PMMA电纺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SCs在随机及有序电纺纤维上均能顺利贴壁并生长;电纺纤维的拓扑结构能够影响SCs的细胞形态,与在PMMA薄膜及随机电纺纤维上相比,在有序纤维系统上的SCs能够形成更长且与纤维延伸方向一致的细胞突起(P<0.01).相比随机电纺纤维,有序纳米纤维对原代SCs的生长更具引导作用. 结论 PMMA有序电纺纳米纤维具有作为神经损伤后植入性SCs支架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孙凯峥 《西南军医》2012,14(6):879-882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是常用的义齿基托材料。义齿使用后,基托表面会有菌斑沉积,对口腔组织产生各种不良影响。近年来许多学者尝试将不同类型的抗菌剂加入到义齿基托树脂中,进行实验,以期提高其抗菌性能,降低基托接触部位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近年来义齿基托清洁抗菌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