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经临床和心电图确诊的62全心动过缓的病人(静息心室率为43-58次/分)分为单纯心动过缓组(23例),合并其它疾病组(39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126例)相比公,结果发现,在全血粘度(ηb)高,低切变率,红细胞压积(HCT),血浆粘度(ηp),体外血栓形成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4-0.01),以ηb,HCT表现更明显(P<0.01).结果表明:心动过缓病人普扁存在血液流变学异常.即血液粘度增高,作者认为:血液粘度增加、血流缓慢、循环障碍可能是心动过缓病人的共同病理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了43例自身见疫性胶原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发现15例(34.88%)ηb升高,11例(25.58%)ηp升高,而低切变率ηb降低的21例(48.83%).ηp降低者2例。对流变学主要改变的成因和意义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自身抗体的产生是引起红细胞聚集进而引起ηb、ηp升高的主要原因,而引起ηb降低的因素中HCT尤应注意,并认为锥板式粘度计测量ηp有缺隐及用TK值评估本类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应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2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和16例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纤维蛋白原、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并与正常组进行对照。发现三组的全血比粘度(低切变率、高切变率)及纤维蛋白原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且随着病情的好转呈降低趋势。认为此检查对心肌梗塞的诊断、指导治疗及判定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家兔油酸型RDS.组、油酸型RDS654—2治疗组和生理盐水 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酸型RDS和生理盐水治疗组高中低 切变率下ηb、RAI、TK均明显增高,OD、Hct显著降低;而654—2治疗组高中低发 变率下ηb、EAI和ηp等均无明显变化。提示油酸型RDS时存在高全血粘度血症。 654—2可能主要通过抑制红细胞、血小板等聚集,而佯低全血粘度,减轻肺损伤。 此为临床治疗RDS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134例头痛头晕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表明,大多数头痛头晕患者均存在血液流变异常,与对照组相比,全血粘度(包括ηbh和ηbl增高p<0.001)|还原粘度(包括ηrh和ηbl)增高(p<0.001)、血浆粘度ηp增设(p<0.001)、红细胞聚集指数EAI增大(p<0.05)和纤维蛋白原浓度增高(p<0.001),这些病人的头痛和头晕可能是由于血液粘滞性参数增高所致的脑缺血所致.  相似文献   

6.
肾病综合征患儿不同病期血液流变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肾病综合征患儿不同病期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表明,急性期低中高切变率,全血表现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增高,缓解前血浆粘恢复正常,但全血表现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仍高于正常,提示肾病综合征患儿不仅急性而且缓解仍存在的高粘滞血症,上述血液流变学异常与肾病综合征患儿的高凝状态,血栓形成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苗贺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0):1640-1641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脑梗塞患者急性期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以我院96例脑梗塞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差异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Qmean、Vmin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切变率、低切变率、血浆黏度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有效改善脑梗塞患者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36例恶性脑肿瘤、25例良性脑肿瘤和90例正常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对照研究发现:恶性脑肿瘤的高低切变率全血粘度和还原粘度、血浆粘度、血沉、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电泳时间等显著增高(P<0.05、p<0.01).良性脑肿瘤的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改变(P>0.05),而良性和恶性脑肿瘤之间存在着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不同变化,揭示良恶性脑肿瘤具有不同的血液流变性特点.  相似文献   

9.
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老年脑卒中不同类型及其不同阶段的血液流变学特点。检测104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急性期及恢复期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血液粘度明显降低,而脑梗塞患者因液粘度明显增高;恢复期脑出血患者血液粘度较急性明显增高,而脑梗塞患者的血液粘度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处理,二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血液流变学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不同类型及其不同阶段的血液流变学特点。方法:检测104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急性期及恢复期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血液粘度明显降低,而脑梗塞患者血液粘度明显增高;恢复期脑出血患者血液粘度较急性期明显增高,而脑梗塞患者的血液粘度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处理,二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为老年脑卒中患者不同阶段及不同类型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 观察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方法 对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 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全血还原粘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及刚性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可引起机体代谢和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卒中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和血糖水平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缺血性卒中病人血液流变性和血糖水平间的关系.方法对96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进行血糖和血流变学相关参数的检测.结果缺血性卒中病人的全血高切、中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其中全血中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与糖化血红蛋白正相关(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与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正相关(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与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正相关(P<0.05).调整红细胞聚集和变形指数、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含量后计算血糖和全血黏度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发现全血中切、低切黏度与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和血糖正相关(P<0.01).结论缺血性卒中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与血糖增高有关,高血糖主要通过影响红细胞聚集和变形能力、血浆黏度,使全血黏度升高,长期高血糖和反应性高血糖均可影响缺血性卒中病人的血流变性指标.  相似文献   

13.
使用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脑血管病(CVD)45 例。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均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胆固醇(ch)、甘油三脂(TG) 及纤维蛋白原(Fib)等测定。结果表明:ILIB治疗CVD确能使ηbH、ηvL、RV、ηp及 Fib明显下降(p<0.01-0.001)。而对HCT、ESR、ESR-k和Ch、TC等则无显著 影响(p>0.05)。由此,说明其ηb下降主要由于ηp、Fib的降低及红细胞变形性增 强所致。故提出在使用ILIB治疗CVD时最好先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其对高粘血浆 型胶红细胞变形性下降型的疗效必优于细胞高压积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急性肺感染患者血流变的改变。方法:对110例急性肺感 染患者及5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急性肺感染患者的全 血粘度、血沉、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及刚性指数、 纤维蛋白原浓度、由 ADP、AA、Col和 Adr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及红细胞变形能 力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急性肺感染时有血流变的 改变,可引起机体代谢和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对高原脱习服症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对驻守海拔5,000m以上地区1年的20名男性青年,在返回平原(海拔1,400m)第2天开始进行HBO治疗,连续治疗10d。治疗前后清晨采空腹静脉血检测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压积(Hct)。结果HBO治疗后较治疗前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黏度、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Hct降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BO具有改善高原脱习服症者组织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的作用,使血液黏度下降,血流速度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尿毒症毒素尿素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新鲜猪血1.5L测定其尿素浓度(C =6 .1mmol/L)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后,均分为7份。在原有尿素浓度基础上将上述标本分别加入不同剂量尿素配成含尿素10、15、2 0、2 5、30、35、4 0mmol/L的全血标本,搅匀并静置2h后分别测定上述标本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全血高切粘度及红细胞刚性指数随尿素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红细胞变形指数(DI)逐渐降低;全血低切粘度及血浆粘度变化不明显。结论 尿素可使红细胞变形性降低,从而改变血液流变学特性。  相似文献   

17.
脂肪肝病人血液流变学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临床确诊的脂肪肝病人,同时伴有甘油三酯增高者,比较其血液流变学各参数的变化,以探讨对临床脂肪肝诊断的实用价值.方法分别测定86例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甘油三酯等9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86例脂肪肝病人全血粘度(高切、低切)、红细胞电泳时间及甘油三酯同时增高者61例,占70.9%.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甘油三酯同时增高者19例,占22.1%.单纯全血粘度低切增高者6例,占7%.结论脂肪肝病人血液流变学各参数的影响主要是全血粘度及红细胞电泳时间有明显的改变,甘油三酯的增高对血浆粘度及全血还原粘度影响不太明显.可作为临床对脂肪肝病人辅助诊断检查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小气候疗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方法对24例老年冠心病疗养员所处的疗养室进行24 h空气净化,以营造微小的气候环境,1个月后抽血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并与治疗前对比。结果气候疗法1个月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为87.5%,心电图疗效为79.2%;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微小气候疗法,能显著改善其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9.
On the shear rate dependence of red cell aggregation in vitro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Non-Newtonian viscosity of blood, i.e., the rise in apparent viscosity at low flow, was believed to be a result of reversible aggregation of red cells at low velocity gradients (shear rate). By making a cone-plate viscometer transparent, direct observation was made possible of the blood flowing under defined shear rates. Red cell aggregates, occurring in all cases at low flow, were reversibly dispersed by increasing the shear rate. This behavior was independent of the addition of anticoagulants, but it could be altered by changing the plasma protein composition. Red cells in serum did not form aggregates; such nonaggregating samples did show an increase in viscosity at low shear rates. Since the sedimentation rate can be influenced by many parameters, it is not reliable in describing red cell aggregation. Aggregation of red cells is linked with a marked separation of plasma and cells. Such a separation is of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n cone-plate viscometry.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麻醉手术前快速输入10%羟乙基淀粉(10%HES 200/0.5)溶液后,血液流变学及血液循环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交通事故致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30例(失血量10-30ml.kg^-1),于输液前后分别采取静脉血3ml,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低切全血粘度(30.S^-1),高切全血粘度(200.s^-1),Hct,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全程监测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SpO2),统计术中异体血液制品用量,结果:输注10%HES溶液后患者全血粘度明显降低,Hct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 和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等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平均动脉压显著升高及心率明显减慢(P<0.05或P<0.01),术中输异体血量明显少于失血量。结论:输入15-20ml.kg^-1的10%HES溶液能降低低血容量休克病人的全血粘度,Hct和红细胞聚集指数,从而优化病人的血液流变状态;迅速提高平均动脉压,减慢心率,改善微循环灌注,预防创伤失血性休克并发症,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