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认识和分析BMP及其受体与口腔鳞癌发生、发展的可能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方法分析BMP-2/4、-5及Ⅰ、Ⅱ型BMP受体在Tca 8113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结果:BMP-2/4、-5及Ⅰ、Ⅱ型BMP受体在Tca 8113细胞中有表达。其中,在细胞胞浆中发现有BMP-2/4、-5的阳性信号及有Ⅰ、Ⅱ型BMP受体的强阳性表达。结论:BMP及其受体与口胺鳞癌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傅升  金岩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2,36(4):369-370,T001
目的:认识和分析骨形成蛋白(BMP)及其信号传导因子与口腔鳞癌发生、发展的可能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MP-5、IA型BMP受体及Smad1,4,5在Tca8113舌癌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其意义。结果:BMP-5、IA型BMP受体及Samd1,4,5在Tca8113细胞中有表达,其中在细胞质中发现有BMP-5的阳性信号,在细胞膜中有IA型BMP受体的阳性信号,在细胞质、细胞核中有Smad1,4,5的强阳性表达。结论:BMP及其信号传导因子与口腔鳞癌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认识和分析骨形成蛋白(BMP)及其信号传导因子与口腔鳞癌发生、发展的可能关系. 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MP-5、ⅠA型BMP受体及Smad1,4,5在Tca8113舌癌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其意义. 结果 BMP-5、ⅠA型BMP受体及Smad1,4,5在Tca8113细胞中有表达.其中在细胞质中发现有BMP-5的阳性信号,在细胞膜中有ⅠA型BMP受体的阳性信号,在细胞质、细胞核中有Smad1,4,5的强阳性表达. 结论 BMP及其信号传导因子与口腔鳞癌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认识和分析骨形成蛋白 (BMP)及其信号传导因子与口腔鳞癌发生、发展的可能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BMP- 5、 A型 BMP受体及 Smad1,4 ,5在 Tca8113舌癌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其意义。结果  BMP- 5、 A型 BMP受体及 Sm ad1,4 ,5在 Tca8113细胞中有表达。其中在细胞质中发现有 BMP- 5的阳性信号 ,在细胞膜中有 A型 BMP受体的阳性信号 ,在细胞质、细胞核中有 Sm ad1,4 ,5的强阳性表达。 结论 BMP及其信号传导因子与口腔鳞癌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马妍  金岩  孙庆妹  李媛  Tipoe GL 《医学争鸣》2001,22(3):262-264
目的 通过检测口腔粘膜的正常上皮、非特异性炎症上皮及鳞癌中cyclin D1与CDK4的表达,探讨其在上皮组织不同状态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用临床病理标本,设立对照,选择cyclin D1和CDK4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cyclin D1和CDK4在正常口腔上皮与口腔鳞癌上皮、非特异性炎症与口腔鳞癌上皮中的表达间有统计学差别(P<0.05),正常组与炎症组间无差别,cyclin D1及CDK4在口腔鳞癌上皮中过表达(P<0.05)。结论 cyclin D1与CDK4过表达的机制可能由于基因扩增或其他因素使其蓄积,口腔鳞癌组分级间的差异性提示其可作为肿瘤分级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在口腔癌前病变及鳞癌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端粒酶催化蛋白基因(hTRT)在口腔癌前病变及鳞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口腔鳞癌(OSCC)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54例标本,其中正常口腔粘膜6例、上皮非典型增生15例、口腔粘膜鳞癌33例。结果: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hTRT的mRNA表达较弱,阳性信号仅局限于上皮基底层及副基底层间,阳性率16.67%(1/6);上皮非典型增生中hTRT的mRNA阳性表达见于多层上皮细胞,并随细胞异形性增高而表达增强,阳性率60%(9/15);口腔粘膜鳞癌组织中hTRT的mRNA有较强阳性表达,阳性率87.88%(29/33);OSCC组织中hTRTmRNA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分化无关,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端粒酶hTRT基因的表达在OSC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在上颌窦鳞癌发生不同阶段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 ,分别观测EGFR在上颌窦正常粘膜、慢性炎症及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以及其与上颌窦鳞癌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EGFR在上颌窦不典型增生粘膜和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单纯增生的粘膜 ,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又明显高于不典型增生组织 (P <0 0 5 ) ;EGFR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无关 (P >0 0 5 ) ,而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与否及 3a生存期有关 (P <0 0 5 )。结论 :EGFR在上颌窦鳞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可作为判断上颌窦鳞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对5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及20例口腔正常粘膜进行p53、PCNA表达及5.100阳性树突状细胞(S-100+DC)浸润的免疫组化定量研究,鳞癌p53阳性率为54%,正常粘膜p53表达均用性,p53阳性细胞在高、中分化鳞癌中平均密度为41.4667±81.3979,低分化组为90.2000±95.7403,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PCNA免疫染色阳性细胞高、中分化组平均密度为31.1778±34.1729,低分化组为63.2000±54.062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S-100+DC在高、中分化组浸润平均密度为10.4889±10.5908.低分化组为3.6000±3.361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结果提示,(1)p53基因突变可能是口腔鳞癌发生的重要因素;(2)PCNA的过度表达与口腔鳞癌的恶性分级有关,p53和PCNA均可能成为判断临床预后的可靠指标;(3)S-l00+Dc在口腔鳞癌中的浸润可能反映了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而且在口腔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狼疮鼠(MRL/lpr)骨BMP/Smads信号通路表达情况。方法 :分离小鼠股骨制备组织切片,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骨质情况;免疫组化观察骨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表达;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a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细胞爬片后免疫荧光法观察BMP-2、p-Smad1/5/8蛋白表达情况;BMP-2诱导BM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RT-PCR法检测BMMSCs ALP、Runx2基因m RNA水平,ALP染色鉴定早期成骨情况。结果:狼疮鼠骨皮质较正常鼠减少,皮质骨占骨体积比例较正常鼠减低(P<0.01);狼疮鼠股骨BMP-2表达与正常鼠无明显差别(P>0.05);细胞免疫荧光显示狼疮鼠BMMSCs BMP-2、p-Smad1/5/8表达减弱(P<0.05);狼疮鼠BMMSCs BMP-2刺激7 d后ALP活性较正常鼠减低,BMP-2刺激3 d后ALP m RNA水平较正常鼠减弱(P<0.01),Runx2 m RNA水平较正常鼠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狼疮鼠骨BMP/Smads信号通路处于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人与BALB/c小鼠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异常增生、高分化鳞癌及颌下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通过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饮水法造模,培养口腔黏膜上皮产生异常增生、鳞癌及其颌下淋巴结转移的BALB/c小鼠20只,另收集人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异常增生、高分化鳞癌及其颌下淋巴结转移灶标本各20份,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标本HIF-1α的表达情况,比较人和BALB/c小鼠中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异常增生、高分化鳞癌及颌下淋巴结转移灶中HIF-1α的表达差异。结果人和小鼠HIF-1α阳性表达率均呈由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异常增生到口腔高分化鳞癌的上升趋势,但颌下淋巴结转移灶表达较原发灶明显降低。HIF-1α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异常增生和口腔高分化鳞癌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IF-1α在人与小鼠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异常增生、高分化鳞癌及其颌下转移淋巴结相应阶段的表达相似。  相似文献   

11.
ΔNp63、p21^WAF1及MDM2基因蛋白在鼻咽癌组织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ΔNp63、p21^WAF1和MDM2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ΔNp63、p21^WAF1和MDM2蛋白在60例鼻咽癌活检组织的表达,60例鼻咽癌的组织类型包括角化性鳞癌3例;非角化性癌57例,其中含未分化癌12例。结果:60例鼻咽癌抗△Np63染色成不同程度阳性反应,表现为细胞核棕黄色。其中角化性鳞癌呈弱阳性表达,癌巢周边基底样细胞阳性略呈环状分布,或弥散分布;非角化性癌多呈强阳性反应,染色深,呈弥漫或片状分布,癌旁粘膜及正常鼻咽粘膜仅基底层和上基层细胞呈阳性表达。p21^WAF1在鼻咽癌、癌旁上皮及正常粘膜上皮的阳性率分别为26%、15%、7%,在三组的表达无显性差异;MDM2在鼻咽癌、癌旁上皮及正常粘膜上皮的阳性率分别为19%、5%、4%,在癌组和非癌组表达有显性差异。结论:△Np63蛋白在鼻咽非角化性癌中高表达,表明与细胞恶性增生密切相关,可能在癌细胞多相性退分化中起作用,是鼻咽非角化性癌有价值的诊断指标。MDM2在鼻咽癌组的表达显高于对照组,起癌基因作用。ΔNp63和MDM2均抑制p53转录活性,使NPC中p53虽然无突变却缺乏失活。p53活性低则不能上调p2l啪,Gl关卡失去功能,形同虚设。ΔNp63及MDM2高表达和p21^WAF1低表达使NPC逃避p53生长抑制。  相似文献   

12.
Ki-67及p53蛋白在口腔鳞状上皮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上皮肿瘤Ki-67、p53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Ki-67、p53抗体在口腔鳞癌,疣状癌,乳头状瘤及正常粘膜上皮进行S-P法免疫组化检测,对阳性反应切片进行光镜下观察,计数阳性细胞百分比,各组肿瘤间进行比较。结果:鳞癌各例Ki-67、p53均呈阳笥表达,疣状癌Ki-67、p53(除1例)均呈阳性表达,乳头状瘤Ki-67均呈阳性表达,p53阴性表达。正常粘膜上皮Ki-67、p53均呈阴性表达。Ki-67、p53阳性细胞百分比均随肿瘤恶性度增高而增加,各组间差异十分显著(P均<0.01)。结论:Ki-67、p53阳性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肿瘤良性恶性程度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癌基因 c- fos在口腔鳞癌、癌旁粘膜的表达 ,探讨其与口腔鳞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对 31例口腔鳞癌、2 3例癌旁粘膜中 c- fos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 ,并与正常组织对照。结果 :c- fos在正常口腔粘膜不表达 ,在口腔鳞癌及癌旁粘膜表达较强 ,阳性率为54.8%、65.2 % ,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c- fos的表达水平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有关( P<0 .0 5) ,肿瘤的分化程度越高其表达水平越高。结论 :c- fos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判定口腔鳞癌分化的指标 ,c- fos可作为口腔粘膜早期癌变和口腔鳞癌的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k-1在口腔粘膜上皮恶性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口腔正常粘膜,10例上皮异常增生,4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VEGF及其受体Flk-1的表达。结果:VEGF和Flk-1在口腔粘膜上皮异常增生和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中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组(JP〈0.05)。VEGF和Flk-1的表达强度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分级无显著相关(JP〉0.05)。在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之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EGF及其受体Flk-1与口腔粘膜上皮恶性转化和转移密切相关。可能成为口腔癌治疗的标靶和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p21基因在食管癌发生中的意义,采用LSAB免疫组化染色法,对43例食管癌手术标本的p21蛋白进行标记。结果发现:从正常鳞状上皮→癌旁不典型增生→鳞癌组织,p21的阳性表达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且鳞癌组织中p21阳性表达率与正常鳞状上皮中p21的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1);同时,随着癌分化程度的下降,p21蛋白阳性表达率呈现下降趋势,低分化者阳性率显著低于中等分化及高分化者(P<005)。另外,还观察到正常上皮中表层细胞的p21蛋白表达率较高。结论:p21蛋白表达的变化是食管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可能与癌的进展密切相关,在正常细胞周期的调控中起负调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15例正常口腔粘膜、45例癌前病变和21例浸润性鳞癌标本的P53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正常口腔粘膜中无P53表达;癌前病变和浸润性鳞癌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22.2%和47.6%,癌前病变与正常口腔粘膜之间和浸润性鳞癌与癌前病变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提示P53基因突变发生在口腔粘膜癌变的启动阶段,即细胞呈明显恶性表现型之前。P53基因突变及P53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与口腔癌的发生密切相关,P53可作为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指标及口腔鳞癌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p16蛋白表达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及口腔黏膜增生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0例正常口腔黏膜,12例口腔上皮单纯增生,20例异常增生,40例口腔上皮鳞状细胞癌进行p16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正常口腔黏膜、口腔上皮单纯增生p16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阳性,口腔上皮异常增生、鳞癌Ⅰ、Ⅱ、Ⅲ级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70%、44%和33%。口腔黏膜异常增生、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Ⅰ级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Ⅱ、Ⅲ级(P<0.05)。结论:p16蛋白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可作为判断口腔鳞癌分化程度的一个参数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在口腔盘状红斑狼疮、口腔鳞癌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以正常口腔粘膜作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口腔盘状红斑狼疮和10例口腔鳞癌组织中的iNOS表达。结果正常口腔粘膜iNOS阴性表达;盘状红斑狼疮组和鳞癌组iNOS表达较正常粘膜组均显著增加(P〈0.01);盘状红斑狼疮组与鳞癌组之间以及盘状红斑狼疮组按其有无上皮异常增生的分组间iNOS的表达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NOS在口腔盘状红斑狼疮和鳞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CD44v6在口腔鳞癌原发组织和转移组织中的表达,以期明确CD44v6在口腔鳞癌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评估染色强度和测算阳性染色细胞后统计分析。结果:CD44v6分子在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基底层、基底上层、棘层细胞胞膜表达;不同部位口腔粘膜上皮的阳性表达模式基本一致。在口腔鳞癌原发组织中,CD44v6表达减弱,表现为阳性反应产物形态的改变和CD44v6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正常组织(P<0.05)。口腔鳞癌转移组织中,只有肿瘤细胞表达CD44v6,CD44v6阳性细胞数也明显少于其原发组织(P<0.05)。结论:CD44v6在口腔鳞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以下行调节(downregulation)的方式表达,CD44v6在口腔鳞癌的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应用ABC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了17例喉癌、癌旁及正常喉粘膜上皮内花生凝集素(PNA)受体的分布。结果表明癌细胞PNA呈强阳性染色,毗邻正常喉粘膜上皮细胞未见阳性表达;在不同的喉癌组织学分级之间,PNA的表达呈不同程度,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5)。提示PNA受体可能是喉癌的一种重要标志,其分布与喉癌的分化、增殖有关,并为喉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