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食管静脉曲张在无痛胃镜下套扎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食管静脉曲张在无痛胃镜下进行套扎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182例肝硬化患者,共进行267例次内镜下套扎治疗,将其分成2组,其中普通内镜组115例次,无痛胃镜组152例次,分别观察两组术前、术中、术后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患者术中不良反应、术中出血情况,术后调查患者对内镜下套扎治疗的耐受情况及医师对手术的满意度,无痛胃镜组观察术前及术后7天的肝功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变化。结果无痛胃镜组术中收缩压与术前相比下降9.5%(P〈0.01),舒张压下降15.3%(P〈0.01),均为一过性,术后即恢复;普通胃镜组术中收缩压与术前相比升高10.5%(P〈0.01),舒张压升高13.45%(P〈0.01),亦为一过性,术后即恢复;两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操作医师对食管蠕动及视野满意度无痛胃镜组明显高于普通胃镜组(P〈0.01)。结论食管静脉套扎术在无痛胃镜下进行是一种安全、易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聂龙 《肝脏》2016,(8):668-670
目的研究无痛胃镜联合多层螺旋CT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普通外科自2010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经内镜证实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无痛胃镜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套扎硬化术,观察组行64层螺旋CT对门静脉及食管胃静脉成像,并在其指导下在无痛胃镜下进行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套扎硬化术,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食管静脉曲张分级,随访24、48周复发率、再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前食管静脉曲张分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均轻度比例增高,中度及重度比例降低,但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随访24、48周复发率、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指导无痛胃镜下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具有显著很好的效果,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高达30%〔1〕。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是目前预防和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及破裂岀血的首选方法〔2〕。为了预防套扎过程中静脉意外出血造成的反流误吸,大都要求患者清醒且保持吞咽反射,因此多在局部麻醉普通胃镜下进行。但是内镜插入引起强烈不适感,尤其是老年合并基础疾病患者,较强的应激反应会显著增加此类手术患者围术期风险。本文观察右旋美托咪定清醒镇静应用于老年患者内镜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接受食管静脉套扎术患者32例,进行积极的术前护理,心理疏导,认真的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护理。结果 32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术后恢复好,无明显并发症,术后如期出院。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精心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重视心理疏导及饮食指导是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镜套扎术急诊止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实施内镜下急诊套扎止血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并于术后1月复查胃镜观察食管曲张静脉消失情况。结果51例(98%)患者急诊止血成功,1例(2%)止血失败,表现为术后6天内反复便血,转外科手术治疗;术后1月复查胃镜见21例(41.2%)静脉曲张消失或基本消失,28例(54.9%)中上段食管静脉曲张基本消失,2例(3.9%)存在显著的静脉曲张。术后常见并发症有咽下不适、胸骨后隐痛、低至中度发热,发生率为15.9%,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急诊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镜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围手术期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5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患者均行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与此同时观察组的30例患者围手术期还行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对比分析探讨胃镜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围手术期行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并于术后一年对59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术后两组患者恢复良好,观察组止血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为96.55%,两组手术套针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68%(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62%(P0.05)。结论胃镜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围手术期行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01/2013-03来武汉市第三医院进行治疗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229例,根据治疗情况将患者分为三组:硬化剂联合组织胶治疗组65例、保守治疗组76例及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组88例,观察以上三组的临床疗效;按是否行无痛胃镜将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组分为无痛组46例、普通组42例,分析手术前后心率(heart rate,HR)、血压(blood pressure,BP)及血氧饱和度(SpO2)指标.结果:不同治疗组间一般疗效指标的比较: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组的近期出血6例(6.8%),远期出血8例(9.0%),并发症发生2例(2.3%),死亡3例(3.4%),除并发症发生率(保守治疗组无并发症发生),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组的疗效指标数值均小于保守治疗组及硬化剂联合组织胶组.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组与硬化剂联合组织胶组相比,远期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组与保守治疗组相比,近期出血率、远期出血率及死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组间内镜下疗效指标的比较: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组显效57例(64.8%),有效21例(23.8%),无效10例(11.3%),总效率88.6%.与其他两组相比,显效率和总效率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组和普通组手术前后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无痛组手术后血压低于普通组(P0.05).结论:内镜下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的治疗效果较好,而且并发症和死亡率均较低,总有效率较高,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选止血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行内镜套扎止血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48例进行内镜套扎术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在做好手术配合的同时并加强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工作。结果48例患者均一次性套扎成功。18例行急诊套扎术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术后均止血成功。曲张静脉根治率为58.3%,曲张静脉好转率为41.7%。结论内镜套扎术可有效预防和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对手术成功完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朱志华 《临床内科杂志》2003,20(10):541-542
目的:对比观察连续套扎术追加硬化剂注射(EVL EVS)与单纯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将40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EVL)20例,用尼龙圈对曲张静脉进行套扎。治疗组(EVL EVS)20例,套扎后在套扎点附近或两点之间注射少量硬化剂,直至曲张静脉消失。结果:对照组共进行70次316处套扎,术后内镜下分级F1 10例,F2 9例,F3 1例,无并发症发生,复发1例。治疗组共进行37次203处套扎,116处硬化剂注射,术后内镜下分级F0 13例,F1 7例,1次治疗后F0 8例,除4例轻度胸痛外,未见其他并发症,无复发。结论:EVL EVS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效果优于单纯EVL,且疗程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胃镜下行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2例因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行内镜下套扎治疗。[结果]122例中,对行多次套扎治疗的86例随访观察3年,均未因静脉曲张发生上消化道出血;9例失访;27例未能坚持行多次套扎,6~12个月均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治疗,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上有较强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内科》2017,(5)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联合注射组织黏合剂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21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其家属意愿将患者分为A组(内镜下行食管静脉套扎术治疗,114例)、B组(内镜下注射组织黏合剂治疗,52例)和C组(内镜下行食管静脉套扎术联合注射组织黏合剂治疗,48例)。比较三组患者一次性止血成功率;随访6个月,比较三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三组患者一次性止血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A组和B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患者(P0.05),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患者(P0.05)。结论内镜下行食管静脉套扎术、内镜下注射组织黏合剂两者联合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与采用单一方法治疗比较能更有效地降低患者再出血发生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2.
吴作艳  冀明 《山东医药》2010,50(23):65-66
目的 探讨内镜下胃底组织胶注射联和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同期收治的76例肝硬化EGV破裂出血患者,均于内镜下选好胃底靶静脉以"三明治"法注射组织胶,并自胃食管黏膜连接处开始向近端螺旋式结扎曲张静脉.随访8周,观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复查胃镜判定EGV程度.结果 无异位栓塞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2例出现再出血、再次注射组织胶后止血;食管静脉曲张和胃底静脉曲张程度降低者分别占88.2%和75.0%.结论 内镜下胃底组织胶注射联和套扎术可明显减轻肝硬化食管EGV程度,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无痛胃镜下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硬化术(EVS)及胃底曲张静脉组织黏合剂注射术是目前治疗和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主要有效方法,危险性小,成功率高,并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可重复治疗等优点,临床已广泛应用。但由于操作时间长,且内镜反复通过咽部,增加病人痛苦,从而使患者产生紧张、恐惧心理,甚至拒绝进一步治疗及增加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内镜下精准食管胃静脉曲张断流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我院肝胆外科病房的胃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60例。其中行传统内镜下套扎术患者98例为对照组;行内镜下精准食管胃静脉曲张断流术患者62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术后6个月时复查胃镜,比较两组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手术的止血成功率以及术后1月、3月和6月的再出血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等指标上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静脉曲张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3.55%,较对照组79.59%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止血成功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73%(P<0.05);术后1个月两组再出血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上腹部不适、胸痛、发热、吞咽困难分别有1、2、1、0例,对照组出现上述并发症分别有3、3、1、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内镜下套扎与硬化疗法治疗老年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108例老年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奇偶数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硬化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内镜下套扎治疗,患者治疗后均完成6 w随访。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止血成功率和早期再出血情况,比较两组出血停止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治疗后6 w内发热、胸痛、食管狭窄、暂时性吞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止血成功率、早期再出血情况、出血停止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发热、暂时性吞咽障碍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食管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套扎与硬化疗法治疗老年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均可获得较好效果,但与内镜下套扎治疗比较,硬化疗法胸痛发生率低,食管狭窄发生率较高,临床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内镜下密集套扎和非密集套扎治疗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重度曲张患者分为两组,32例(A组)采用密集套扎,28例(B组)采用非密集套扎。两组均采用6连发套扎器行内镜下治疗。以一次使用套扎圈<6个为非密集套扎,>6个为密集套扎。结果在A组32例患者中,套扎1次者7例,2次者20例,3次者5例,平均套扎1.9次。首次平均每例患者结扎12个点。在首次套扎1月后复查胃镜发现,食管静脉曲张治愈、有效和无效者分别为6例(18.8%)、24例(75.0%)和2例(6.3%)。1例患者在术后5个月因肝肾综合征而死亡;在B组28例患者中,套扎1次者1例,2次者8例,3次者16例,4次者3例,平均套扎2.8次。首次每例患者结扎6个点。首次套扎1月后复查胃镜发现食管静脉曲张治愈、有效和无效者分别为1例(3.6%)、24例(85.7%)和3例(10.7%)。1例患者在术后10天因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内镜下套扎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有效,但如何操作使治疗更有效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镜下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治疗急性胃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23例临床确诊为肝硬化急性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均于出血稳定12h内采用胃曲张静脉三明治法组织胶注射后联合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治疗,术后2周、3个月进行内镜随访。观察治疗后再出血率、死亡率、食管胃静脉曲张程度。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成功止血。6例患者于术后2周,再次行EVL术。食管胃静脉曲张程度明显减轻,食管静脉治疗有效率95.65%,胃底静脉曲张治疗有效率91.30%。随访期3个月内无一例再出血及死亡病例。结论内镜下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是治疗胃食管静脉曲张急性出血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内镜下胃底静脉曲张组织黏合剂栓塞术联合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15年7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原牟平人民医院)收治40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急诊胃镜检查发现Ⅱ°以上食管静脉曲张合并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先采用碘化油-组织黏合剂-碘化油"三明治"法行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治疗,再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观察其即刻止血率、近期再出血率、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 403例患者平均栓塞注射2.4次(984/403),套扎11.6(6~18)环,即刻止血成功率100%,近期再出血率3.7%(15/403)。术后并发胸骨后疼痛21例,咽痛5例,低热7例,胃食管反流3例,并发症发生率8.9%(36/403)。死亡3例,2例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肝性脑病。结论内镜下组织黏合剂栓塞术联合套扎术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疗效显著,成功率高,降低了病死率及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急诊胃镜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应用气管插管的治疗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80例ICU急诊胃镜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气管插管,也就是在气管插管的条件下行胃底曲张静脉组织胶注射止血术、无痛胃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对照组为常规方法。观察两组并发症及止血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止血成功率是70.00%,12例有窒息、误吸、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观察组的止血成功率为97.50%,没有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用于急诊胃镜胃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止血成功率大大高于常规,具有安全有效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国产胃镜与进口胃镜在食管曲张静脉套扎(esophageal variceal ligation,EVL)治疗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138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以国产胃镜及进口胃镜施EVL术,收集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同时记录其接受EVL术时平均操作时间、图像清晰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平均住院日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利用国产胃镜与进口胃镜分别进行EVL术,两组患者均无出现出血、穿孔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国产胃镜治疗组与进口胃镜治疗组在内镜操作时间、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内镜图像清晰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国产胃镜进行EVL术可以达到与进口胃镜相当的操作便捷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