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2组(n=50)。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模式服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优良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4%(47/50),对照组满意度为66%(3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优良率为84%(42/50),对照组生活质量优良率为72%(3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优质的护理可很大程度的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银云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6,(11):1572-157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6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2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总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提高心血管内科的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患者100例,入组患者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了优质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患者。优质组患者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常规组患者治疗期间实施心血管内科常规临床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干预实施后,优质组患者的以上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 <0.05)。优质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4.0%,P <0.05)。结论:心血管内科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在心血管内科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以及临床意义,以更好的提高临床服务工作的质量。方法:从该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心血管内科收治治疗的患者中选择80例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干预方案不同,分为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以及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干预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对于疾病的知晓率、舒适度,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5%(39/4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32/40)。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346,P=0.0132)。结论:心血管内科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知识的相关认识,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问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的高质量护理总结经验。方法:以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120例心血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分别以优质护理服务方式和常规护理进行,观察并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对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式一定时间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5%,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6%,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5.1%,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8.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能提高心血管内科的医疗质量,能够大大提高治疗的效果,利于患者病症后续恢复,有效缓解护患关系,是一种值得推广普及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侯艳丽 《当代医学》2016,(5):103-104
目的:对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中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9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单盲法分成优质组与常规组,常规组(n=45)予以传统常规护理措施,对优质组(n=45)予以优质护理措施,且对护理效果加以比较。结果优质组患者的有效率、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效果显著,且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模式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服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及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5%(39/4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5%(30/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为77.5%(31/40),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为62.5%(25/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服务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和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疾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安阳县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16例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4.8%(55/58)]高于对照组[74.1%(43/58)],生活质量优良率[75.9%(44/58)]高于对照组[46.5%(2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心血管内科疾病护理中,能明显改善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李红艳 《当代医学》2016,(33):114-115
目的 调查分析心血管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情况.方法 选择活动前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开展活动前后,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问卷的10项内容为入院介绍护士接待态度、夜间及时巡视、住院环境、使用呼叫器次数、健康指导、协助生活护理工作、用药知识指导、早晚交接班时床前问候、对护士及护士长的认识度及护理技术操作.结果 通过制定出的10项护理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护理后住院患者对入院介绍护士接待态度、夜间及时巡视、住院环境、使用呼叫器次数、健康指导、协助生活护理工作、用药知识指导、早晚交接班时床前问候、对护士及护士长的认识度及护理技术操作等满意度有很大提高.结论 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提高护士的服务态度,提高广大患者的满意度,达到更好的医护水准.  相似文献   

10.
心血管内科包括诸多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及风湿性心脏病等.临床上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主要采取住院治疗的方法.多项临床资料表明,由于受病情的影响,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在住院期间非常容易产生焦虑、烦躁及抑郁等负性情绪.患者的这些负性情绪会对其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会使其住院时间延长,降低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94例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患者47例。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护理后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方面及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优良率。结果观察组心血管内科患者在生活质量优良率方面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护理时应采用优质护理模式,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极大的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方法在心血管内科应用的效果。方法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心血管疾病病人2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病人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病人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医患纠纷投诉率、病人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病人住院时间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72~21.80,t=-16.32、15.30,uc=5.16,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提升医患之间的信任度,更好地帮助病人进行康复,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进行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3.
李玉侠 《吉林医学》2014,(6):1300-130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脑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心脑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3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9例,行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187例,行常规护理方式。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期的住院治疗和精心护理,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86.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高达100%,而对照组仅有87.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能够大大提高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缓解护患关系,提升医院形象,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8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心血管内科患者而言,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心内科护理工作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服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对改善患者病情有极大的帮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各种反应,采取人性化服务.方法增强护理人员对人性化服务的认识与重视,护士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尤其是危重患者进行个性化,帮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消除恐惧心理;护理人员进行术前谈话、教育指导.结果人性化服务在为病人提供全面护理,保证患者舒适的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形象,更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在心血管内科实行优化住院环境,有效的护理沟通,以护理程序为基础,对患者实行全方位护理服务.结果 护理全程体现人性化,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形象和素质,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结论通过开展人性化服务,提高心血管内科患者对医院 和科室的满意度,让医院赢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1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68例/组)。给予对照组常规心血管内科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心血管内科优质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97.06%vs82.35%,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可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其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预后佳。同时,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登群 《基层医学论坛》2016,(13):1850-1851
目的 观察心血管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2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380例作为观察组,2014年1月—12月行常规护理服务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36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医院以往制定的护理规范和要求进行护理;观察组按照优质服务示范工程要求护理:建立优质服务管理制度、加强优质服务理论的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创建舒适病房环境.结果 观察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对护理满意度99.47%,高于对照组的95.83%;而家属陪伴42.10%、护理投诉和纠纷0.26%、住院时间(13.56±2.87)d,均低于对照组的77.78%、2.22%、(16.27±3.9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工作中,能够减少家属陪伴、护理投诉和纠纷,缩短住院时间,增加护理满意度,对提升治疗护理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内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患者104例,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患者总满意率达到98.08%。结论:内科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地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医院社会效益,有显著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