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开台手术涉及的三方主体占用时间进行调查,分析开台手术滞后原因,提出改进意见。方法实地调查全部手术室12个连续工作日开台手术各个时间节点,统计描述各时间节点和时间段均值及极端值,结合具体流程,分析原因,提出建议。结果调查159台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等候区至"刀碰皮"的平均用时是89分钟,患者等候进入手术间的平均时间是21分钟,在手术间等待手术医师的时间27分钟,等待麻醉医师的时间8分钟。结论患者从病房到开始手术的等待时间过长,可有较大压缩空间。建议早7:50前将患者送入手术间,麻醉师8:00做麻醉准备,手术医师8:15入手术室以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室绩效奖励指标体系对手术室运作效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手术室纳入患者9 823例作为对照组,自2013年1月起,实施手术室绩效激励指标体系,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手术室纳入患者10 111例作为观察组。对手术室绩效奖励指标体系开展前后的手术量、手术准时开台率与接台手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量多于对照组,手术准时开台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接台时间间隔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术室开展绩效奖励指标体系利于提高手术室运作效率,该种奖励体系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白内障手术工作流程,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提高手术患者和医师满意度。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手术室白内障日间和住院手术患者1 046例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6月至9月的482例患者归入流程优化前组,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的564例患者归入流程优化后组。对优化前、优化后白内障手术间工作效率、首台开台时间、医师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优化前组相比,优化后组首台手术准时开台率提高,非手术时间缩短,患者、手术医师、护士的满意度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合理的手术工作流程可以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减少手术室资源浪费,提高手术患者及医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何晋  汪鹏  吴昊  王云贵 《重庆医学》2015,(18):2575-2577
精细化内涵式管理和高效率运营是医院发展的两条主线,手术室作为高成本的资本密集型科室,在精细化内涵式管理和高效率运行方面的可挖潜力逐渐成为医院管理者关注的焦点。开台时间作为手术室管理和效率的关键点,近年来迅速进入国内外研究者的视野而倍受重视。美国一流医院准时开始手术率为76%[1]。北大医学院附属三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规定第一台手术开始不得晚于8:30,北京朝阳医院、宣武医院、华西医院、湘雅医院等要求最晚9:00开台。手术开台时间是手术室时间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是反映医院管理能力和水平高低、整体协作能力和运转效率高低衡量标准之一[2]。手术开台时间的延误,不仅影响手术间的利用率,增加手术室成本,延长工作时间,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本文笔者选取了近年某三甲医院的部分手术开台时间样本进行统计分析,从手术流程优化角度对各种影响手术开台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该医院围绕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的综合管理措施和效果,供读者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基于物联网的手术室医护人员智能管理系统在手术室现代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智能管理系统实施前与2018年8月-2019年8月智能管理系统实施后手术室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实施前,9 159台手术采取传统管理模式,80名医护人员。实施后,9 447台手术采取基于物联网的手术室医护人员智能管理系统,82名医护人员。比较实施前后医护人员着装回收率、每日记录完整率、手术室护理质量及医护人员满意情况。比较手术开台准点、安全隐患发现及Ⅲ级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医护人员着装回收率及每日记录完整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手术开台准点率与安全隐患发现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各项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及医护人员满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基于物联网的手术室医护人员智能管理系统应用于手术室管理可提升手术开台准点率、优化更衣流程、每日记录完整,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同时有利于发现安全隐患,医护人员满意度良好。  相似文献   

6.
提高手术室效率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打破手术室在缩短平均住院日中的瓶颈,发挥手术室资源的效率和效益。方法:我们收集并回顾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在手术室效率和产出方面的有关数据,同时,访谈并分析应用麻醉恢复室并优化手术室流程、适当的薪酬激励机制、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严格制度准时开始手术、标准化手术时间等管理方法及效果。结果:医院平均住院日持续降低,总手术例数同比增长;手术台日均手术量增加;手术开台时间提前,手术周转时间缩短,在保证患者安全和满意的情况下手术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平均住院日平稳下降。结论:优化手术室流程、适当的薪酬激励机制、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严格制度,准时开始手术、标准化手术时间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效率和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强化手术室的时间管理是提高手术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尤其第一台手术的开台时间直接影响到后面所有的手术时间的安排。我院手术室利用率并不高,如每天上午第1台手术不能按时开始,造成接台手术等台积压,手术室台间间隔时间、每台手术占用手术房间的时间较长等,工作效率低下,使手术室资源浪费,医护人员经常超时加班,直接影响了手术室工作质量和效益~([1])。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我院2014年进行强化时间管理,提高首台手术的开台时间及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提高手术室护士急诊手术配合能力中的意义。方法:择取2019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1 505例急诊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4月~2019年6月收治的1762例急诊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两组患者均由24名护士开展手术室配合护理工作。结果:从护士急救能力来看,研究组护士医护沟通评分、急救操作技能评分、急救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物品准备时间、人员到位时间、手术开台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手术室中实施品管圈活动,不仅可以使护士急救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可以缩短物品准备时间、人员到位时间、手术开台时间,使患者更加满意临床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9.
龙娟  周寒梅 《西部医学》2010,22(9):1743-1744
目的优化手术室工作流程,缩短手术接台时间,提高手术间使用效率与手术室工作质量,提高手术病人与手术医生满意度。方法找出手术衔接时间增长的原因,合理安排手术,同时对手术室护士、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及相关人员进行综合性的手术效率意识培训指导,制定提高手术间使用效率计划,通过对比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计划实施4个月,因手术、麻醉医生或手术间的准备不充分而造成的手术延迟现象减少,第一台手术在预定时间内按时开台比例提高了;手术周转时间缩短14分钟。病人的满意度和医生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结论采用多学科(综合性)策略对手术室护士、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及相关人员进行综合性的手术效率意识培训指导;合理安排手术;完善工作流程;加强手术室护士的专业化管理,是提高手术间使用效率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提高了病人和手术医生的满意度,降低了手术室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方法对2014年与2015年护士综合能力和手术病人及家属、手术医生、麻醉师的满意度的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手术室护士综合能力比2014年明显提高了,2015年手术病人及家属、手术医生、麻醉师的满意度分别达到了91%、97%、97%。结论在手术室充分运用护理危机管理后,既能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又提高了护士的综合能力,为病人及家属、手术医生、麻醉师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多部门合作优化手术管理与护理流程的实践价值。方法:多部门开展合作优化手术管理流程,通过多部门合作优化患者接送流程、手术安排流程、首台手术开台流程及接台手术流程,收集2014年开展常规手术流程时手术室工作相关数据,并与2015年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多部门合作优化管理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2014年手术量为18 849例,2015年手术量为19 743例,2015年较2014年手术量增加4.8%,总收益增加1 500余万元;2015年首台手术及接台手术"切皮"延误率比2014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部门合作优化手术管理流程能够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缩短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量化手术医师、麻醉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在9:00以后"刀碰皮"手术中责任的方法。方法本轮调查开台手术147台,41%在9:00以后"刀碰皮",较第一轮有所降低。根据第一轮改进建议的规则,以科室分别计算三方在第二轮9:00以后"刀碰皮"手术的未完成率,并转换为三方因素的构成比。结果全院9:00以后"刀碰皮"手术比例较第一轮降低32%。不同科室9:00以后"刀碰皮"手术中三方构成比不同:手术医师因素在骨科最大,血管外科最小;麻醉师因素在血管外科最大,妇产科最小,疼痛科不受影响;护士因素在疼痛科最大,骨科最小。结论通过成因构成比的分析,可以比较客观地计算出三方在9:00以后开台手术中的责任比例,为该工作持续改进和领导决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杨希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3,(24):3158-3159
目的探讨围术期手术室护理与麻醉工作配合的重要性。方法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手术麻醉患者1 812例,对围术期手术室护理与麻醉工作如何配合逐一进行实践。结果通过麻醉师精湛的麻醉技术与手术室护士娴熟的护理配合,不仅提高了全科工作效率,降低了麻醉风险,减少了麻醉并发症;而且还增加了患者及其家属对麻醉师、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避免了意外的发生。结论围术期手术室护理与麻醉工作的密切配合,可有效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安全系数,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伴随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院手术患者呈增长趋势。而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就直接影响外科手术的周转率和医院的经济利益,其中作为手术室工作效率指标之一的首台手术准点开台率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2010年 Dpetri 等[1]学者阐述医护一体化是指医生和护士之间协作沟通的一种人际关系。因此,本科自2013年3月采用医护一体化管理首台手术准点开台时间,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急诊手术1h入室的影响因素,找出目前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优化急诊手术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病人的等待时间,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方法:急诊科护士负责对急诊手术病人的实况进行记录,行政主管进行跟踪、监督,了解影响入室的原因,并进行分析与反馈。结果:通过二年多的跟踪反馈与分析,急诊手术不能在1h入室的原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辅助科室因为检验科不能及时出示检验报告;手术室因为手术间不够、器械不能及时到位;麻醉师人员不足、麻醉设备不足等;病人因素为款项不足、决定手术方案时间较长、家属不在场等;团队协作因素为术前准备各部门人员到位的及时性及沟通不到位等。结论:各部门提高急诊手术重要性的认识,在业务高峰期能安排专门人员做好术前准备的各种检查,住院总麻醉师能及时到位,器械的叫入能及时,完善病人术前准备,保障病人和医院的利益,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梁宁  马利  胡俊  黄中华 《广西医学》2012,34(1):42-44
目的 探讨麻醉科流程优化中规范首台手术开始时间在快通道手术中的可行性和作用.方法 将手麻二区6个手术间作为流程优化组,手麻一区6个手术间作为传统流程组,比较首台手术开始时间正点率和9 ∶30前、9 ∶31后的开台率.结果 流程优化组首台手术开始时间正点率高于传统流程组(P<0.05);9 ∶30前开台率高于传统流程组(P<0.05).两组首台手术9 ∶00以前麻醉完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台手术大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科流程优化中规范首台手术开始时间是科学、可行、有效的,可以显著提高手术室使用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室日常手术安排的优化管理流程及经验。方法分析和总结2009~2011年日常手术安排中存在的问题并查找原因,采取针对性的管理对策。结果 2011年比2009年平均每台手术节约时间1.017小时,同时节约了人力、物力、时间、空间,提高了手术间利用率;手术患者及手术医生满意度提高了9.51%。结论科学合理的手术安排及手术团队人员的协调配合,是保障手术正常运转及手术安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结合6西格玛管理方法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实践,探讨6西格玛管理方法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及医师和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和2013年1月~2013年12月进行的手术作为研究对象,前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后者为观察组实施6西格玛管理方法,两组从护士业务水平、手术器械仪器准备及清洁情况、手术室工作效率、麻醉师满意度、手术医师满意度和手术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效果比较。结果:实施6西格玛管理方法后,观察组护士业务水平、手术器械仪器准备及清洁情况、手术室工作效率、麻醉师满意度、手术医师满意度和手术患者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6西格玛管理方法不但可以提高手术室护士业务水平,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还可增加医师和患者的满意度,对手术室护理管理起到良好的作用,6西格玛管理方法对手术室护理管理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9.
邹玉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1):2780-2781
目的总结自体血液回收机在临床手术中的应用配合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1年10月23例手术中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机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未因回收机故障而影响手术及出现并发症。结论手术室麻醉师及护士充分了解自体血液回收机的性能,熟练掌握使用方法,以保障手术安全、节约血源,提高手术配合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手术室麻醉师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我院手术室近3年来麻醉师职业危害发生情况,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60例麻醉师职业危害发生情况:物理因素占46.7%,化学因素占33.3%,生物因素11.7%,自身心理因素占8.3%。结论加强手术室麻醉师职业危害因素的预防措施,提高心理素质,改善手术室基础设施,可降低职业危害发生率,保障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