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锥形束CT扫描引导下不同固定方式在宫颈癌放疗中摆位误差大小。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9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放疗室VARIAN Trilogy直线加速器上接受放疗的6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使用盆腔真空垫加热塑体罩固定法。对照组:采用B型固定枕加M型泡沫脚垫固定双踝关节法。对两种固定方式治疗时摆位误差数据进行对比,统计放疗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在左右方位(LAT)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背腹方位(VRT)和头脚方位(LNG)摆位误差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下降,消化系统损伤、放射性肠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放疗采用不同体位固定方式摆位误差有差异,垫+罩法与B+M法相比,在LNG和VRT上的摆位误差显著降低,垫+罩法比B+M法重复性好、精准度高。  相似文献   

2.
张芹 《求医问药》2014,(15):212-213
目的:探讨真空垫定位摆位对食管癌患者放疗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2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进行放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标记摆位进行放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真空垫定位摆位进行放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放疗摆位误差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摆位误差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放疗的过程中采用真空垫定位摆位,可明显减小其放疗的摆位误差,全面提升患者放疗摆位的精度,提高其治疗的效果。此方法值得在临床放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特型真空垫固定技术在宫颈癌调强放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真空垫盆腔抬高体位固定技术,利用激光线标出真空袋与身体之间的关系,在患者的相对应部位和真空袋作连线标记,以便患者体位重复.在放疗实施前EPID射野验证,并进行比较,通过逆向三维计划系统对小肠、膀胱危急器官的受量评估.结果:(1)根据特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放射治疗中真空垫摆位的精度。方法将200例使用真空垫进行摆位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100例)使用传统方法进行摆位,改进组(100例)使用改进过的方法进行摆位,用锥形束CT(CBCT)系统分析两组首次摆位时的误差;将传统组再随机分为两组,一组(50例)定时对真空垫抽真空,另一组(50例)“适时”对真空垫抽真空,用CBCT系统分析两组第15次摆位时的误差。结果与传统组相比,改进组在X、Y、Z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适时”抽气组相比,定时抽气组在X、Z轴方向摆位误差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真空垫摆位的技术改进有效提高了摆位精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宫颈癌在图像引导调强放疗中的摆位误差.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3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活检确诊,未进行过放化疗.对30例宫颈癌患者行IGRT治疗,观察首次摆位后X轴(左右)、Y轴(腹背)、Z轴(头脚)方向偏移误差,计算出摆位误差值下靶区和危及器官股骨头、膀胱、直肠的剂量分布范围.结果 30例宫颈癌患者共行150次首次摆位后CBCT扫描,在X、Y、Z轴向上的误差值分别为0.639±3.06、0.785±2.59、0.712±2.25;靶区及危及股骨头、膀胱、直肠的剂量变化范围分别为-7.01~8.62、-12.6~43.80、-10.34~11.97.结论 宫颈癌在图像引导调强放疗中存在摆位误差,且宫颈癌的摆位误差可引起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明显变化,因此,分析摆位误差产生原因及误差范围,才能有效提高放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癌在图像引导调强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对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对22例宫颈癌患者分别在首次摆位后、摆位误差纠正后及治疗后验证采集3组锥形束CT图像,每周1次,获得首次摆位后、摆位误差纠正后及治疗后X(左右)、Y(腹背)、Z(头脚)方向偏移误差,计算出摆位误差值下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对比分析摆位误差对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的影响。结果在X、Y、Z方向上首次摆位后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分别为(1.100±2.984)、(0.883±2.210)、(1.083±2.738)mm,纠正后X、Y、Z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200±0.708)、(0.061±0.624)、(0.066±0.606)mm与首次摆位误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X、Y、Z方向轴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066±0.578)、(0.033±0.780)、(0.116±0.884)mm,与纠正后摆位误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摆位误差所致的宫颈癌原发肿瘤平均剂量变化为-2.58%~3.54%,股骨头平均剂量变化为-7.03%~8.45%,膀胱平均剂量变化为-12.28%~3.79%,小肠平均剂量变化为-3.06%~15.32%,直肠平均剂量变化范围为-10.53%~12.83%,脊髓平均剂量变化为-3.67%~18.14%。结论采用图像引导技术对宫颈癌的调强放疗进行误差纠正,可以缩小分次治疗间摆位误差,而宫颈癌分次治疗内摆位误差较小。宫颈癌的摆位误差可引起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明显变化,应用图像引导技术使靶区及周围正常组织器官剂量分布准确,提高放疗过程的精度,为临床放疗提供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热塑体膜联合真空垫在肺癌放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6 例肺癌调强放射治疗 (IMRT)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胸部热塑体膜固定,改进组采用热塑体膜联合真空垫固定。治疗过 程通过锥形束CT 图像引导系统(CBCT)测量摆位数据,与参考图像对比分析。采用二参数法计算由内靶 体积(ITV)外扩产生计划靶体积(PTV)间距。结果 常规组与改进组比较,在X、Y、Z 3 个方向的偏移误差 为(2.63±1.53)/(2.26±0.95)mm,(2.39±1.36)/(1.53±1.16)mm,(3.26±2.17)/(2.13±1.14)mm,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组ITV 外放PTV 范围在X 、Y 、Z 轴方向依次为6.33、5.73 和8.04 mm,改进 组ITV 外放PTV 范围在X 、Y 、Z 轴方向依次为5.19、3.87 和5.06 mm。结论 热塑体膜联合真空垫可以更小 的减小摆位误差,提高肺癌放疗体位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真空垫结合腹压板与单纯真空垫两种体位固定技术在肺癌放射治疗中的摆位精度,为患者体位固定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面抽样的方法选取31例肺癌放疗的病例,分别以单纯使用真空垫固定为对照组(A组)、以真空垫结合腹压板固定为实验组(B组)进行摆位,两组患者治疗前均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  相似文献   

9.
秦蕾 《当代医学》2010,16(10):105-106
目的探讨盆腔源轴距照射的宫颈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误差。方法选择首次放疗的宫颈癌患者20例,仰卧位,照射野侧缘在股骨头内1/3,根据肿瘤的范围上界在髂棘(腰椎4,5)水平,下界在耻骨联合下缘。将中心定为体厚的一半,根据射野灯在皮肤上的投影用画皮液描出射野方框,并在模拟机上采集照射野的定位图像,输入TPS制定放疗计划,然后实施治疗。放疗期间每1~2周在模拟机上按治疗条件复位,将验证体位重复性的校野图像与初次计划时的定位图像进行比较。结果通过20例患者的64次重复校野图像和初次定位图像的对比,得出同一解剖骨性标志点在X,Z轴方向上的位移值分别为(10.20±2.6)mm,(7.10±1.3)mm。结论利用模拟定位多次重复摆位采集校野图像来研究宫颈癌治疗过程中的摆位误差是简便、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变化对宫颈癌患者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利用体重指数变化评估热塑体膜的松紧度,判断是否需重新制作体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接受外照射放疗、使用体膜体位固定技术的宫颈癌患者60例,监测患者在第1、6、11、16、21、25次放疗时的体重,计算体重指数。在相应的体重指数放疗时应用EPID影像和计划系统所重建的DRR影像比较,得出相应的摆位误差,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的体重随着放疗进程的深入,体重逐渐减轻,以最初2周最为明显,之后趋势渐缓至趋于稳定。患者体重指数的变化和放疗的摆位误差呈正相关,变化越大则摆位误差就越大。结果显示:不同体重指数变化组间的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前后方向摆位误差存在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显示体重指数变化10%组的患者在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平均摆位误差大于5%~10%组患者,5%~10%组患者在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平均摆位误差大于5%组患者。结论宫颈癌放疗患者的体重指数变化和放疗的摆位误差呈正相关,在临床实践中可利用患者的体重指数变化评估是否需要重新制作热塑体膜。  相似文献   

11.
成俊  周春  杨宁  徐金济 《吉林医学》2014,(26):5881-5881
目的:了解乳腺癌放射治疗真空垫固定摆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真空垫固定予以CT定位,观察患者摆位误差值变化。结果:在左右方向,摆位误差上为(2.52±0.92)mm;在腹背方向,摆位误差为(2.41±0.83)mm;在头脚方向,摆位误差为(2.74±0.72)mm。结论:乳腺癌根治,保乳术后进行放疗治疗,采用真空垫进行体位固定能增强摆位重复性,提高摆位精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锥形束CT实时矫正宫颈癌摆位误差的作用,以确定宫颈癌患者外照射治疗计划中外扩边界值的范围,并分析患者体质量的区别对于摆位误差影响。方法:选择宫颈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BMI≥24者25例作为研究组,另外25例BMI<24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所得锥形束CT与计划CT图像进行对比,计算摆位误差。结果:研究组在Y轴较对照组误差大,而两组在其余轴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锥形束CT可以矫正宫颈癌患者摆位误差,但需要注意体质量指数,根据患者体质量指数增加外照射治疗计划中外扩边界值,以此提高放疗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3.
陈苏玮  袁锋  林志仁  王献维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9):1168-1168,F0003
目的 探讨宫颈癌三维适形放疗摆位时用源皮距实时辅助检测是否可以减小误差.方法 54例患者分为两组,制定3D-CRT计划,对照组摆位后直接拍摄验证片,辅助组在摆位时利用源皮距检测后再拍摄验证片,两组验证片分别与放疗计划的DRR图像比较,X、Y、Z方向上的误差记为△X、△Y和△Z,三维方向的总误差为D2=△X2+△Y2+△Z2.结果 对照组的摆位误差:△X、△Y和△Z为(2.5±2.0)mm、(5.7±3.5)mm和(3.2±2.5)mm,三维方向的总误差为(7.0±3.2)mm;辅助组的摆位误差:△X、△Y和△Z为(1.8±1.6)mm、(3.1±2.3)mm和Z方向(2.3±1.8)mm,三维方向的总误差为(4.3±3.2)mm.两组误差在X、Y、Z方向和三维方向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宫颈癌三维适形放疗时运用源皮距辅助可以减小摆位误差,且实时方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技术对宫颈癌初治患者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54例,依照体质量指数分为正常组(n=27,体质量指数为18.5~23.9 kg/m~2)与肥胖组(n=27,体质量指数为24~30 kg/m~2)。两组均于放疗前、摆位误差校正后行锥形束CT(CBCT)验证,对比校正前后两组X轴(左右方向)、Y轴(头脚方向)、Z轴(腹背方向)摆位误差变化。结果校正前,正常组X轴、Y轴、Z轴误差低于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校正后,两组X轴、Y轴、Z轴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在初次治疗中应用IGRT技术可降低体质量指数对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且摆位误差校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TiGRT IVS与XVI图像引导系统在宫颈癌放疗摆位误差分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8月至2021年10月的收治的30例宫颈癌患者,放疗前使用TiGRT IVS系统获取正位和侧位电子射野影像系统图像,并与定位CT所生成的参考图像对比得到前后(Anterior-Posterior,AP)、头脚(Superior-Inferior,SI)、左右(Left-Right,LR)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同时使用Synergy加速器搭载的XVI系统进行锥形束CT扫描,获取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采用Bland-Altman图比较2种系统摆位误差的一致性,并使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结果 试验共获取150组图像,两种图像引导系统的摆位误差在AP、SI、LR方向上的一致性区间分别为(-0.29,0.22)cm、(-0.26,0.29)cm、(-0.24,0.27)cm。TiGRT IVS组时间明显短于XVI组(P<0.001)。结论 TiGRT IVS图像引导系统在与XVI图像引导系统在宫颈癌放疗的摆位误差比较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存在时间和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对不同体型宫颈癌摆位误差的影响,以期对临床MPTV外扩值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宫颈癌20例,按照体质指数(BMI)分为两个不同体型,在治疗前行锥形束CT扫描1次,在线校正摆位误差后,再行锥形束CT扫描1次,记录并分析校正前后的摆位误差数值的变化,根据公式MPTV=2.5∑±0.7δ来计算CTV到PTV的边界。结果正常体型患者与肥胖体型患者在X轴(左右方向)、Y轴(头脚方向)、Z轴(腹背方向)的摆位误差在校正前分别为:(2.45±0.72)mm、(2.73±0.81)mm、(2.23±0.85)mm与(2.67±0.76)mm、(3.14±0.98)mm、(2.65±0.74)mm,其中Y轴和Z轴摆位误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后在X轴、Y轴、Z轴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96±0.33)mm、(0.91±0.32)mm、(0.89±0.29)与(1.02±0.36)mm、(0.96±0.31)mm、(0.92±0.37)mm,三维方向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型患者误差校正前后三维方向的摆位误差,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体型和肥胖体型患者在摆位误差校正前X轴、Y轴、Z轴的MPTV值分别为4.7 mm、5.4 mm、4.9 mm和5.7 mm、7.4 mm、6.2 mm,误差校正后X轴、Y轴、Z轴的MPTV值分别为2.4 mm、2.5 mm、2.3 mm和2.6 mm、2.5 mm、2.5 mm。结论肥胖体型患者的摆位误差大,临床在勾画MPTV值时应考虑患者体型;应用CBCT图像引导技术在摆位误差校正后,患者体型对MPTV值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18.
李杰慧 《中外医疗》2014,(31):192-193
目的探讨应用Synergy直线加速器配备的锥形束CT(CBCT)研究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调强放疗摆位误差,为初治ⅡB期宫颈癌CBCT引导的个体化放疗计划的设计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7月该院采用CBCT图像引导调强放疗系统(IGRT)治疗15例ⅡB期宫颈癌初治患者,每次治疗时均通过CBCT影像技术,将扫描重建的三维X线容积影像(XVI)与计划CT图像的靶中心进行灰度自动配准,获得患者调整前的线性及三维旋转角度误差。将这些误差经六维床调整校正后再重复扫描配准,获得调整后的误差,分析摆位误差变化的规律。结果 15例患者共获得CBCT扫描840次。其中线性误差(X轴、Y轴、Z轴)及三维旋转角度误差(u°、v°、w°)的(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分别为:调整前(-0.71±1.84)mm、(-0.48±2.64)mm、(-1.14±1.52)mm、(0.35±1.00)°、(-0.07±0.65)°、(-0.81±0.67)°;调整后(-0.29±0.65)mm、(0.59±0.69)mm、(-0.10±0.56)mm、(-0.04±0.52)°、(-0.04±0.41)°、(-0.12±0.48)°。调整前后的各线性误差与三维旋转角度误差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ⅡB期宫颈癌患者放疗时线性误差Y轴方向最大、Z轴方向次之、X轴方向最小,而三维旋转角度误差u°最大,w°次之,v°最小。应用CBCT测定其摆位误差,并实时校正调整,可提高放疗精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放射治疗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放射治疗的5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营养护理干预组(n=25)和对照组(n=25).每位患者于治疗开始及治疗2周后各采用机载锥形束CT(CBCT)摄取图像1次,并记录患者体重;比较两组患者的体重和摆位误差的差异.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平均体重相...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由图像引导的加速器配备的锥形束CT( Cone beam CT,CBCT)了解本中心现有的定位方式引起的临床上的摆位误差,指导制定放射治疗计划过程中的PTV( planning target volume)外放范围。方法: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完成病人摆位后拍摄病人的锥形束CT图像与治疗计划设计时的CT图像的匹配,获得病人的摆位误差,把其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做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通过公式MPTV(外放)=2.5Σ+0.7σ获得三维方向上的肿瘤靶区外放边界。结果:得到校位前病人三个方向的外放数据如下 X=5.80mm,Y=6.22mm,Z=5.06mm。校位后病人三个方向上的外放数据如下:X=2.55mm,Y=2.79mm,Z=1.93mm。结论: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方式可有效减小肿瘤靶区的外放边界,两种治疗方式应选择不同的外放边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