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玉米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最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玉米须的药理作用从抗菌、抗肿瘤、抗氧化、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保肝利胆、利尿排石等方面进行概述,旨在促进玉米须药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好地用于防病治病,为今后开发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玉米须煎剂治疗慢性右心功能不全5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须是玉米的干燥花柱和柱头,其味淡性平,具有清血热、利尿、平肝和利胆等功效,广泛用于高血压病、肝炎、胆道结石、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2008—04-2009—04,我们应用玉米须煎剂治疗慢性右心功能不全54例,并与常规治疗53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玉米须总皂苷降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玉米须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mayL .的干燥花柱和柱头,性平、味甘,具有消肿利尿、平肝利胆之功,现代研究表明其有降血糖、止血、利尿、平肝利胆、降血压等功效[1,2 ] 。玉米须含脂肪油、皂苷、苦味糖苷、挥发油、多糖、β谷甾醇、豆甾醇等成分[3 ] ,玉米须水煎剂降糖作用确切,临床上也有较多应用。皂苷在玉米须中约占3.18% ,是其主要的水溶性成分之一。本实验观察了玉米须总皂苷的降糖作用。1 实验材料1.1 药物玉米须总皂苷,  相似文献   

4.
玉米须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任顺成  丁霄霖 《中草药》2004,35(8):857-858
玉米须ZeamaysL 为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玉米的花柱和柱头 ,含有多种化学成分 ,如挥发油、皂苷、生物碱、黄酮类、多聚戊糖、尿囊素、有机酸等。其味淡、性平 ,有利尿、泄热、平肝、利胆之功效 ,可用于治疗肾炎、胆结石、糖尿病、黄疸、麻疹、乳糜血尿、血崩等症[1]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玉米须有显著的利尿[2 ] 、降血糖[3] 、抑菌[4 ,5] 、降压[6 ] 、增强免疫[6 ] 、抗癌[7] 等功效。玉米须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 ,全国各地均广泛栽培玉米 ,因此 ,作为玉米副产物的玉米须的资源十分丰富 ,但对它的开发利用非常有限 ,仅少量入药外 ,大部分被白白…  相似文献   

5.
玉米须降糖、降压、降脂、保肝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须是玉米的干燥花丝和柱头,资源丰富,简便易得;药物有效成分较多,主要含有黄酮类、多糖类、甾醇类、皂苷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烷烃类、氨基酸等。药理作用广泛而确切,主要有抗菌、抗肿瘤、抗氧化、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保肝利胆、利尿排石等作用。为促进玉米须药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好的用于防病治病,现将玉米须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及保肝作用做一概述,为今后临床应用,开发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玉米须又名包谷须﹑蜀黍须.玉米须在传统医学中,它却被很多中医当作利尿消肿的方子,煮水后能够起到利尿、消肿、降压、利胆的功效,但前提必须是鲜玉米须.研究表明,其水煎液有明显的降胆固醇、降血糖的作用;利尿作用虽没有西药速尿见效快,但作用比速尿持久.  相似文献   

7.
玉米须、玉米轴、玉米苞叶微量元素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须、玉米轴、玉米苞叶微量元素测定赵春挂,侯建明,孙玉兰,庞敬萍(050091)玉米须、玉米轴均载入《中药大辞典》。前者有利尿、降血压、降血糖、利胆、止血作用。后者有健脾、利尿、治疗中毒性消化不良等作用[1]。它们的这些药理作用除与其所含的有机物有...  相似文献   

8.
玉米须中总黄酮的提取及树脂精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任顺成  丁霄霖 《中草药》2003,34(12):1092-1094
玉米须为禾本科玉蜀属植物玉米 Zea mays L.的花柱和柱头。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 ,如挥发油、皂苷、生物碱、黄酮类、多聚戊糖、尿囊素、有机酸等。其味淡、性平 ,有利尿、泄热、平肝、利胆之功效 ,可用于治疗肾炎、胆结石、糖尿病、黄疸、麻疹、乳糜血尿、血崩等症 [1]。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玉米须有显著的利尿 [2 ]、降血糖 [3 ]、抑菌 [4,5]、降压 [6]、增强免疫 [6] 、抗癌[7] 等功效。玉米须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 ,全国各地均广泛栽培玉米 ,因此 ,作为玉米副产物的玉米须的资源十分丰富 ,但对它的开发利用非常有限 ,仅少量入药外 ,…  相似文献   

9.
根据玉米须抑菌、抗肿瘤、抗氧化、增强免疫力、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保肝利胆、利尿排石的作用而进行研究探讨,现代研究发现玉米须中含有多糖、黄酮、有机酸、皂苷、甾醇类化合物、微量元素、羟烷类物质等有临床价值的物质,通过临床意义来促进玉米须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未病先防和治疗疾病,为今后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玉米须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徐燕  梁敬钰 《中草药》2006,37(6):831-833
玉米须是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玉米Zea mays L.的花柱和柱头。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中国药典》1977年收载。民间常用于药茶、药膳中,作为糖尿病、高血压的辅助治疗药物。医家认为玉米须味甘、淡,性平。不仅入阳明胃经,而且归肾、肝、胆经。功能利水消肿、清肝利胆。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于高血压、肝炎、胆道结石、鼻炎、糖尿病及哮喘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玉米须有利尿、降血压、降血糖、抗癌、抑菌、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相似文献   

11.
藏药脉花党参的化学成分(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藏药脉花党参 Codonopsis nervosa ( Chipp.) Nannf.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 D101 大孔树脂柱、硅胶柱、ODS 柱、凝胶柱等色谱手段进行化学分离和纯化, 并利用各种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 15 个化合物, 分别为柯伊利素(1), 苜蓿素(2), 芹菜素(3), 琥珀酸(4), β-胡萝卜苷(5), 木犀草素(6),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7),ethylsyringin (8), 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9),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基-(1→6)-[(6’’’-O-咖啡酸)-β-D-葡萄糖苷](10), 木犀草素-7-O-β-D-龙胆二糖苷(11), 丁香苷(12), 绿原酸(13), 新绿原酸(14), 对羟基苯甲酸葡萄糖苷(15)。结论:化合物 1 5, 8, 9, 12, 14,15 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色谱层析技术进行分离并采用现代波谱技术解析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得到缬草新萜醇(4β,10α,15-三羟基香木兰烷)(1)和缬草单酯A(kanokoside A的苷元)(2)2个新化合物,另有8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鳞盖红菇醇(3)、山山山(4)、松脂醇(5)、缬草烯山(6)、β-谷甾醇(7)、kanokosideA(8)、青刺尖木脂醇苷(9)和8-羟基松脂醇苷(10)。结论: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缬草新萜醇、缬草单酯A为2个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13.
鱼腥草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全草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层析手段对鱼腥草的石油醚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和理化鉴别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齐墩果酸(1),熊果酸(2),sterculin A(3),stigmast-4-ene-3β,6β-diol(4),stigmast-4-en-6β-ol-3-one(5),stigmasterol(6),3,5-didecanoyl-4-nonyl-1,4-dihydropyridine(7),十七烷酸(8),二十三烷酸(9)。结论:化合物1-5和8,9均为首次从三白草科植物中分得的成分,化合物1~3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三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骆驼蒿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骆驼蒿(Peganum nigellastrumBge.)地上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运用萃取、结晶及各种层析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鉴别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骆驼蒿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O-amino-N-formylbenzyamine(1),butyl 1H-imidazole-4-carboxylate(2),liriodendrin(3),trans-Ferulic acidβ-D-glucopy-ranoside(4),(6S,7E,9R)-6,9-dihydroxymegastigma-4,7-dien-3-one-9-O-β-D-glucopy-ranoside(orroseoside)(5),(3S,5R,6R,7E,9S)-megastigman-7-ene-3,5,6,9-tetrol-3-O-β-D-glucopyranoside(6)。结论:化合物1,2为首次从自然界分离得到,化合物3-6首次从骆驼蓬属中分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旋蒴苣苔全草(Boea hygrometrica(Bunge.)R.Br.)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硅胶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的结构,即5,7,3',4'-四羟基-6-甲氧基-8-C-[β-D-木糖-(1→2)]-β-D-葡萄糖黄酮碳苷(1),对羟基苯乙醇(2),3,4-二羟基苯乙醇(3),罗布麻宁(4),阿魏酸(5),1′-O-β-D-(3,4-二羟基苯乙基)-6′-O-咖啡酰基-β-D-芹菜糖(1→3′)-葡萄糖苷(6),龙胆酸(7)。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色谱层析技术进行分离并采用现代波谱技术解析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得到并鉴定了16个化合物,分别为乌苏酸(1)、吲哚-3-甲醛(2)、吲哚-3-甲酸(3)、对-香豆酸(4)、壬二酸(5)、N-反式阿魏酰基酪胺(6)、布卢姆醇A(7)、2-羟基-3-甲基蒽醌(8)、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9)、甲基异茜草素(10)、槲皮素(11)、木犀草素(12)、柯伊利素-6-C-β-波伊文糖基-7-O-β-吡喃葡萄糖苷(13)、莲子草素(14)、豆甾醇(15)和α-菠甾醇(16)。结论:化合物1—1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苣荬菜的甾体和酚类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苣荬菜的甾体和酚类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和植物化学分类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LH-20及Rp-18等柱层析色谱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应用波谱解析和理化常数对照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麦角甾-6,22-二烯-3β,5α,8α-三醇(1),豆甾-5-烯-3β,7α-二醇(2),豆甾-5,22-烯-3β,7α-二醇(3),豆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4),豆甾-6β-羟基-4,22-二烯-3-酮(5),谷甾醇(6),胡萝卜苷(7),异东莨宕葶(8),七叶内酯(9),大黄素(10),洋芹素(11)。结论:化合物1-5,8-10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此类甾体和酚醇可作为该属植物化学分类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牡丹籽粕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籽粕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柱色谱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苯甲酸(benzoic acid,1)、白芍苷R1(albiflorin R1,2)、6'-O-β-D-葡萄糖芍药内酯苷(6'-O-β-D-glucopyranosylalbiflorin,3)、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4)、氧化芍药苷(oxy paeoniflorin,5)、咖啡酸(caffic acid,6),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7)、芍药苷(paeoniflorin,8)、蔗糖(sucrose,9)、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10)、β-谷甾醇(β-sitosterol,11)。结论:11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牡丹籽粕中发现,其中化合物4,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的种子部位分离得到,化合物2是一种葡萄糖的2位与单萜苷元的8位以缩酮键相连的单萜苷类化合物,系该种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墨旱莲(Eclipta prostrat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对墨旱莲80%乙醇提取浸膏的乙酸乙酯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应用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2,6-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乙酯(ethyl2,6-dihydroxy-4-methoxy benzoate)(1)、干朽菌酸C(merulinic acidC)(2)、β-香树酯酮(β-amyrone)(3)、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4)、旱莲苷A(ecliptasaponinA)(5)、蟛蜞菊内酯(wedelolactone)(6)、去甲基蟛蜞菊内酯(demethylwedelolactone)(7)和槲皮素(quercetin)(8)。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3为首次从该属中分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秃毛冬青Ilexpubescens Hook.et Arn. var. glabra Chang茎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层析手段对秃毛冬青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鉴定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3-O-β-D-半乳糖豆甾二烯醇(1),5,25-豆甾二烯醇(2),3β-acetoxy-28-hydroxyurs-12-ene(3),齐墩果酸(4),β-谷甾醇(5),白桦脂酸(6),坡模酸(7),丁香酸(8),β-胡萝卜苷(9)和秦皮乙素(10)。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冬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9为首次从秃毛冬青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