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上皮型钙粘素(E-cadherin,E-cad)和β-连环素(β-catenin,β-cat)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法检测60例ESCC组织和15例正常食管组织中E-cad和β-cat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E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E-cad和β-cat在ESCC组织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1.67%(37/60)和66.67%(40/60),高于正常食管组织(0.00%,0.00%)(P<0.01);(2)E-cad和β-cat在中低分化、侵及肌层及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高于高分化、未侵及肌层及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1);(3)ESCC中E-cad和β-cat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9,P<0.01)。结论:ESCC中E-cad和β-cat异常表达促进了肿瘤的浸润和发展,可能作为监测肿瘤恶性程度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E钙黏素(E-cad)蛋白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以及E-cad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探讨其作为乳腺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指标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2例乳腺癌组织标本和20例乳腺增生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cad蛋白表达情况;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E-cad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 结果: E-cad蛋白阳性表达以细胞膜为主,乳腺癌组织中E-cad蛋白的阳性表达率(51.6%)低于乳腺增生组织(80.0%)(P<0.05);乳腺癌组织中E-cad 基因甲基化率(62.9%)高于乳腺增生组织(35.0%) (P<0.05);乳腺癌组织中,E-cad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联(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无关联(P>0.05);E-cad蛋白阴性表达的乳腺癌组织中,E-cad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76.7%)高于E-cad蛋白阳性表达的乳腺癌组织(50.0%)(P<0.05)。结论:启动子甲基化导致的E-cad蛋白表达降低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联,E-cad可能成为乳腺癌患者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β-连环素(β-cat)、N-钙黏蛋白(N-ca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各项临床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82例胃癌组织中E-cad、β-cat和N-cad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组织中E-cad和β-cat的高表达率为20.7%;异常表达率为79.3%,其中低表达率为34.1%,无表达率为18.3%,异位表达率为9.8%,表达分离率为17.1%;胃癌组织中E-cad和β-cat的异常表达与不同的Borrmann分型、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0.01),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生部位、肿瘤大小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癌组织中N-cad阳性表达率为31.7%,其阳性表达程度与不同Borrmann分型、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尸P<0.05或0.01),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生部位、肿瘤大小和有无远处转移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癌组织中E-cad和β-cat表达水平与N-cad表达程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组织在演变过程中存在上皮间质转化现象,并参与胃癌侵袭和转移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曾绍文  沈金辉  吴璇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5):2150-2151
目的:研究E-cad和β-cat在乳腺癌中的异常表达与病理分型、临床分期间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8例乳腺癌、34例乳腺活检中呈无癌组织中E-cad和β-cat中的表达情况。结果:E-cad和β-cat在乳腺癌病例中异常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1。E-cad和β-cat在淋巴结已转移的乳腺癌中的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未转移乳腺癌P<0.05,都存在着统计学意义。在病理分型中的异常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E-cad和β-cat的表达情况可作为判断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adherin-Catenin复合体在胃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建立组织芯片技术平台,应用该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2种蛋白在胃癌石蜡标本中的表达。结果:126例标本的组织芯片制备成功。其中E-cad在4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6.7%,80.7%,55%和53.8%,胃癌组与正常胃和胃炎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5)。而β-cat的阳性率分别为93.3%,57.7%,55%和49.2%,其中胃癌组,胃上皮非典型增生,胃炎组与正常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和P<0.05)。两种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但与年龄、临床分期等无明显相关。结论:建立了组织芯片技术平台,本研究中E-cad、β-cat的表达下调指示二者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且均与胃癌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E-cad、β-cat可作为预测胃癌发生和发展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pithelial-cad,E-cad)和β连接素(β-cate-nin,β-cat)在宫颈上皮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 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SP法检测E-cad和β-cat在正常宫颈上皮、CIN Ⅰ级、CIN(Ⅱ~Ⅲ)级及宫颈鳞癌组织的表达.结果:正常宫颈中E-cad和β-cat为膜表达.E-cad表达在正常宫颈与鳞癌之间、CIN Ⅰ级与鳞癌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鳞癌的不同病理学分级和肌层浸润深度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at表达在正常宫颈与CIN(Ⅱ~Ⅲ)级、宫颈鳞癌以及CIN Ⅰ级与鳞癌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颈鳞癌的不同病理分级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ad和β-cat异常表达是宫颈上皮性肿瘤进展的早期表现;在宫颈浸润性鳞癌中,它们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潜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β-连环素(β-cat)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胃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建立组织芯片(Tissue Microarry,TMA)技术平台,应用该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两种蛋白在胃癌石蜡包埋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组织芯片制备成功。β-cat在四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3.3%、57.7%、55.0%、49.2%,其中胃癌组、胃上皮非典型增生组、胃炎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和P<0.05)。EGFR在四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7%、19.2%、45.0%、56.9%,胃癌组与正常组和胃炎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胃上皮非典型增生组与正常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而与年龄、临床分期等无明显相关(P>0.05)。β-cat与EGFR二者则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本研究中β-cat的表达下降与EGFR的表达升高提示二者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二者表达失衡在胃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联合检测β-cat和EGFR可作为预测胃癌发生和发展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钙黏附素(E-cad)和β-连接素(β-cat)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1例宫颈组织病理存档石蜡包埋组织钙黏附素和β-连接素的表达.结果:E-cad在柱状上皮移位组织、各级CIN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66.7%和55.6%,42.9%,即从柱状上皮移位→CIN Ⅰ级→CINⅡ级→CINⅢ级,E-cad的表达阳性率呈递减趋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β-catenin在柱状上皮移位组织、CIN各级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77.8%和61.1%,50.0%,即从柱状上皮移位→CIN Ⅰ级→CINⅡ级→CIN Ⅲ级,E-cad的表达阳性率呈递减趋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黏附素、β-连接素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进展相关,在估计CIN的预后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27、β-catenin及p21-ras在乳腺导管上皮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乳腺导管上皮一般性增生(15例)、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28例)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5例)组织中p27、β-catenin、p21-ras的表达情况。结果:p27在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6.0%(9/25),与乳腺导管上皮一般性增生的阳性表达率86.6%(13/15)、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的阳性表达率82.1%(23/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atenin在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4.0%(21/25),与乳腺导管上皮一般性增生的阳性表达率20.0%(3/15)、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的阳性表达率28.4%(8/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21-ras在乳腺导管上皮一般性增生、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3%(2/15)、32.1%(9/28)、68.0%(17/25),在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与乳腺导管上皮一般性增生、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27、β-catenin、p21-ras基因表达异常与乳腺导管上皮癌变有关,可能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大肠癌组织中上皮钙黏蛋白(E-cad),γ-连环蛋白(γ-cat)的蛋白表达,了解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E-cad及γ-cat在各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并观察临床病理参数。结果E-cad表达阳性率:正常大肠组>大肠腺瘤组>大肠癌组,γ-cat表达阳性率:正常大肠组﹥大肠腺瘤组,正常大肠组﹥大肠癌组;E-cad的膜表达缺失率在大肠癌组织标本中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Dukes分期有密切关系;γ-cat的蛋白表达缺失率在大肠癌组织标本中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有关;在大肠癌组织中E-cad及γ-cat的表达率降低,但两者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肠癌组织中E-cad和γ-cat的表达下降与肿瘤相关。E-cad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浸润转移有密切的关系,γ-cat的表达与肿瘤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上皮钙粘附素(E-cad)和连环素(α,β,γ-cat)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乳腺癌中E-cad和α,β,γ-cat的表达水平,然后检验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和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E-cad,α,β-cat异常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1,P<0.05)。E-cad,β-cat异常表达的患者生态率低,生存期短。联合分析E-cad,α,β,γ-cat发现任两个和两个以上蛋白异常表达组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率高,预后差,与任一蛋白和无蛋白异常表达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E-cad、β-cat的异常表达有可能作为判断乳腺癌转移、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E-cad,α,β,γ-cat表达的联合检测可望提高预测乳腺癌转移和预后的准确性、灵敏性。为术后辅助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胃癌E钙粘素和β-连环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胃癌E钙粘素(Bcadherin,E-cad)和β-连环素(pcatenin,peat)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组织芯片技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胃癌、20例胃腺瘤和18例胃正常组织中E钙粘素和β-连环素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水平。结果 胃癌E-cad异常表达率(82.8%)显著高于胃腺瘤(50.0%),B-cad的表达异常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肿瘤大小密切相关。胃癌β-eat的异常表达率(79.3%)高于胃腺瘤(60.0%),β-cat的表达异常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胃癌的浸润深度、肿瘤大小无相关性。结论 E-cad和β-cat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分化和转移密切相关,检测E-cad和β-cai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侵袭、转移的良好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E-钙黏附素(E-cad)、Υ-连环素(Υ-cat)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食管癌组织及20例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E-cad,-cat和MMP-9的表达.结果 食管癌组织中E-cad和Υ-cat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正常食管组织(P<0.05),其表达与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是否有远处器官转移密切相关(P <0.05);MMP-9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食管组织(P<0.05),其表达与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是否有远处器官转移密切相关(P<0.05).食管癌组织中E-cad和Υ-cat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同时,E-cad和Υ-cat的表达都与MMP-9的表达里负相关(P<0.05).结论 E-cad,Υ-cat,MMP-9的异常表达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及侵袭转移过程,检测E-cad,Υ-cat及MMP-9对预测食管癌的恶性程度和浸润转移有重要意义. 关  相似文献   

14.
《陕西医学杂志》2017,(11):1516-1519
目的:探讨明胶酶A(MMP-2)在乳腺正常组织、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相关病理指标及术后生存情况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正常乳腺组织20例、不典型增生28例、导管内癌40例、浸润性乳腺癌标本80例,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MMP-2的表达,分析其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受累情况、TNM分期、组织学分级、ER、PR、HER-2等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状况的影响。结果:MMP-2在乳腺正常组织(阳性率20.0%)、乳腺不典型增生组织(阳性率21.4%)、原位癌组织(阳性率46.3%)、浸润性乳腺癌组织(阳性率71.3%)的表达依次增高;MMP-2阳性率在乳腺原位癌与不典型增生、浸润性癌与原位癌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浸润性乳腺癌中,不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亚组MMP-2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原位癌中,MMP-2染色阳性组5年无病生存率(47.4%)低于阴性组(95.2%);在浸润性乳腺癌中,MMP-2染色阳性组5年无病生存率(56.9%)低于阴性组(86.5%),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MP-2参与了乳腺癌发生、发展的过程,并与乳腺癌预后相关,可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潜在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HIF-1α蛋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HIF-1α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探讨HIF-1α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乳腺组织(20例)、乳腺囊性增生组织(20例) 、乳腺不典型增生组织(20例)及乳腺癌组织(60例)中HIF-1α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和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IF-1α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无阳性表达,在乳腺囊性增生组织、乳腺不典型增生组织及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 30%, 61.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组癌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分期越高,其阳性表达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中的HIF-1α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P<0.05);HIF-1α蛋白表与患者5 a生存率有关(P<0.05).结论:HIF-1α蛋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表达呈进行性上升的趋势,过度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检测c-erbB-2蛋白在乳腺增生病和乳腺癌中的表达,研究乳腺增生病与乳腺癌的关系,探讨c-erbB-2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8例不同增生程度的乳腺增生病与36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组和乳腺癌组c-erbB-2表达均高于轻度和中重度增生组(P<0.05)。乳腺癌组织c-erbB-2表达水平与肿瘤病理分级、转移、术后生存期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与乳腺癌的关系密切。乳腺癌中c-erbB-2阳性反应程度与临床病理参数密切相关,可能对判定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E-cad和β-cat在鼻咽癌中的异常表达与病理分型、临床分期间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8例鼻咽癌、34例鼻咽活检中呈正常的组织中E-cad和β-cat中的表达情况。结果E-cad和β-cat在鼻咽癌病例中异常表达显著高于正常鼻咽黏膜组织,P<0.01。E-cad和β-cat在已有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中的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未转移鼻咽癌P<0.05,都存在着统计学差异。在病理分型中的异常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E-cad和β-cat的表达情况可作为判断鼻咽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BRCA1、Bad在乳腺导管普通性增生、不典型增生、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 BRCA1、Bad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20例乳腺导管上皮普通性增生、28例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25例乳腺癌中BRCA1、Bad表达情况.结果 (1)BRCA1在乳腺导管普通性增生、不典型增生、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20)、39.3%(11/28)、76.0%(19/25),三者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2)Bad在三者中的阳性表达率为分别15%(3/20)、35.7%(10/28)、72.0%(18/25), Bad蛋白在普通性增生组织和不典型增生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普通性增生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之间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BRCA1、Bad在乳腺病变中的表达不具有相关性.结论提示BRCA1、Bad表达异常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是乳腺癌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β-连环素(β-cat)、上皮钙粘附素(E-cd)和Wnt-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3例NSCLC肿瘤组织中β-cat、E-cd和Wnt-1蛋白的表达。结果 低分化组中β-cat、E-cd的异常表达率均高于高分化组(P<0.01);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E-cd异常表达率高于无转移的原发灶(P<0.05);E-cd膜表达下降和正常的两组病例中,前者β-cat的异常表达率高于后者(P<0.01);细支气管肺泡癌中Wnt-1的表达率高于鳞状细胞癌和腺癌(P<0.01),高分化组中Wnt-1的表达高于低分化组(P<0.05)。结论 β-cat、E-cd和Wnt-1在NSCLC的发生、分型、分化程度、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β-cat和E-cd的协同作用可能影响着NSCLC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P120连环蛋白(P120ctn)、β连环蛋白(β-cat)、E钙粘蛋白(E-cad)及Ki67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P120ctn异常表达与β-cat、E-cad及Ki67蛋白异常表达的相互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120ctn、β-cat、E-cad及Ki67蛋白在26例正常宫颈组织和52例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正常宫颈组织中P120ctn、β-cat及E-cad表达在胞膜,胞浆少见;宫颈鳞癌中P120ctn及E-cad胞膜表达降低,出现胞浆表达,异常表达率分别为41/52(78.8%),38/52(73.0%);β-cat除了胞浆表达以外,还伴随胞核表达,异常表达率为39/52(75%);P120ctn、β-cat及E-cad异常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临床分期无关(P>0.05);②同一组织标本中P120ctn表达异常,同时伴β-cat及E-cad异常表达;③正常宫颈组织中Ki67表达率为4/26(16%),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率为40/52(80%);Ki67异常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P120ctn异常表达与Ki67蛋白异常表达有相关性。结论:P120ctn、β-cat及E-cad在宫颈鳞癌中异常表达,三者异常表达有很好一致性,P120ctn异常表达与Ki67蛋白异常表达有相关性。P120ctn及相关蛋白异常表达可作为宫颈鳞癌诊断的辅助指标,并为判断疾病发展及转移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