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了解黄浦区医疗卫生单位医务人员的吸烟现况及向病人提供戒烟服务的情况。方法对本区申报参加上海市无烟医疗卫生的单位,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黄浦区医务人员的吸烟率为13.7%;96.0%的医务人员知晓本单位开展无烟医疗机构,95.5%的医务人员赞同创建无烟医疗机构;10.7%的病人主动寻求医务人员提供戒烟帮助,35.4%的医务人员主动向病人提供戒烟服务;14.1%的医务人员曾经得到过戒烟方法与技巧的培训,43.7%的医务人员打算学习戒烟的方法与技巧。吸烟者与非吸烟者在支持创建无烟医疗机构、提供戒烟服务的态度上存在差别。结论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应做好吸烟医务人员的戒烟工作;医务人员对病人提供戒烟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院的控烟现状和医务人员的吸烟情况及劝阻病人吸烟的态度,探索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的创建策略。方法对全市399个医疗卫生单位进行《上海市医疗卫生机构控烟状况调查》;在2004年已申报无烟医院的257个单位中进行《医务人员吸烟现状与戒烟服务情况》的调查。结果医疗卫生单位中有129家已开展戒烟服务,占被调查单位的34.67%,其中有89家开展戒烟服务的单位遇到困难,占开展戒烟服务单位的68.99%。共调查医务人员48446人,男性吸烟率42.00%,女性吸烟率0.70%;95.80%的医务人员赞同创建无烟医院;93.81%的医务人员认为有必要劝阻病人吸烟或者向病人提供戒烟服务;14.60%的医务人员曾接受过戒烟方法和技巧的培训。结论创建无烟医院可以为病人创造一个无烟的就诊环境,有效限制医务人员的吸烟行为,可强化医务人员开展劝阻病人戒烟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闵行区医务人员吸烟现状及参与控烟工作态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闵行区医疗机构中在编员工的吸烟状况以及医务人员对病人进行控烟工作的态度,分析其成因,探索降低医疗机构在编员工吸烟率、提高医务人员参与控烟工作积极性的策略。方法对闵行区19家医疗机构全体在编员工的吸烟状况、医务人员对病人的控烟态度和控烟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疗机构在编员工总吸烟率为15.37%。其中,医务人员吸烟率为14.75%,行政人员(包括后勤人员)吸烟率为32.3%。行政人员(包括后勤人员)吸烟率明显高于医务人员吸烟率。同吸烟者相比,不吸烟者劝说病人戒烟的比例明显高于吸烟者(χ2=2090.141,P<0.01),而且,他们对在工作中加入控烟宣传的态度更为积极,行为更为主动(χ2=3164.438,P<0.01)。结论增强医疗机构在职员工对吸烟危害的认识,降低医院在编员工吸烟率;加强医务人员的基本和专业戒烟技能,促使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参与控烟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沈阳市创建无烟医院职工吸烟现状、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为更好地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使用统一问卷,采用询问和自我填表的形式对沈阳市某无烟医院的在职职工进行调查。 结果 本次调查的无烟医院职工2722人,总吸烟率为13.2%,吸烟以男性为主,吸烟率为36.2%;93.4%的职工表示支持在医院实施100%无烟政策;96.2%的医务人员表示会主动建议吸烟患者戒烟。 结论 医院的吸烟率仍较高,必须进一步在医院职工中开展吸烟危害、戒烟知识和戒烟方法的培训,深化无烟医院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创建无烟医院十余年后医务人员的吸烟状况及控烟态度和临床医务人员简短戒烟干预情况,为今后医务人员控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7年7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抽取2141名在职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北京市某三甲医院调查的2141名医务人员中,吸烟者49人,吸烟率为2.3%;医务人员同意"应该在医院所有范围内禁止吸烟"、"医生应该是不吸烟的榜样"、"医生应主动向患者提供戒烟服务"和"吸烟成瘾是一种慢性疾病"的比例分别为96.2%、91.4%、87.7%和94.5%。1687名临床医务人员中,有63.1%的临床医务人员出诊时经常主动询问患者的吸烟情况,有82.5%的临床医务人员在知晓患者吸烟时经常建议吸烟患者戒烟,有44.6%的临床医务人员知晓医院门诊处方传送系统新增戒烟干预模块。结论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建设无烟医院十余年初见成效,医务人员吸烟率较低,控烟态度较好,但仍需采取措施加强临床医务人员简短戒烟干预的行动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长沙市10家医院开展控烟干预工作,评价控烟效果,为创建无烟医院提供依据。方法开展以政策制定、健康教育、氛围营造为主的控烟干预活动,干预前后采用问卷调查医务人员吸烟和被动吸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目标人群现在吸烟率由16.8%下降至13.7%,对于吸烟以及被动吸烟危害的认识也有所提高。医务人员更认为自身应在控烟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帮助患者戒烟。同时,在实际诊疗工作中主动询问病人吸烟习惯的医务人员比例也得到提高。结论无烟医院创建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对烟草及被动吸烟危害的认识,降低医务人员自身吸烟率以及促进其主动对患者进行控烟干预。无烟医院创建经验值得在其他行业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丁瑞英  刘会芝  陈刚 《职业与健康》2008,24(19):2060-2062
目的了解潍坊市医院医务人员的吸烟现况及向病人提供戒烟服务的情况,为医院持续控烟工作的改进提供科依据。方法对城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参加无烟医院评比的单位,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5097名医务人员中有14.68%吸烟,96.0%的人知晓本单位开展无烟医院,95.5%的人赞同创建无烟医院;35.4%的人主动向病人提供戒烟服务;14.1%的人曾经得到过戒烟方法与技巧的培训,43.7%的人打算学习戒烟的方法技巧。10.7%的病人主动寻求医务人员提供戒烟帮助,吸烟者与非吸烟者在支持创建无烟医院、提供戒烟服务的态度上存在差别。结论建议提高医务人员对病人提供戒烟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做好医务人员的戒烟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控烟干预对医务人员吸烟行为的影响效果,探讨提高医务人员控烟能力的方法,推进医院无烟环境建设。方法以参加无烟城市盖茨中国控烟项目的青岛市5家医院的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经过1年的环境、政策、健康教育等控烟干预手段,评价医务人员吸烟行为和控烟能力干预效果。结果经过1年的干预,医务人员总体吸烟率下降,吸烟量降低;对吸烟和二手烟的认知有了改变;支持无烟政策,在诊疗过程中为就诊者提供烟草危害知识和戒烟服务能力提高。结论针对医务人员控烟的行为是积极可行的,对医务人员进行控烟健康教育措施效果显著,但在戒烟技巧、戒烟政策常态化方面应进一步提高和改善。  相似文献   

9.
陈静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423-4425
[目的]了解宁波市江东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的吸烟情况和控烟情况。[方法]随机抽样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了宁波市江东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2名医务人员。[结果]被调查对象吸烟者为29人,总吸烟率为11.98%,而男性吸烟率则为39.71%,女性吸烟率为1.15%。内科医生的吸烟率高于其他科室,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吸烟率最高,吸烟的主要原因是社交需要。绝大多数医务人员(98.16%)支持无烟医院的创建,64.46%的医务人员能经常劝说吸烟的患者戒烟。不吸烟的医务人员的控烟态度明显好于吸烟者。[结论]被调查对象的吸烟率远低于全国水平,但具备的控烟知识水平较低,因此控烟工作的重点应该大力宣传和普及控烟知识。医务人员自身吸烟状况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控烟的态度和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医院医务人员的吸烟现况及向病人提供戒烟服务的情况,为医院持续控烟工作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某院在岗医务人员进行吸烟现状与戒烟服务情况问卷调查,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医务人员吸烟情况、帮助吸烟者戒烟情况、控烟态度等四部分。结果 327名医务人员中吸烟率为10.40%,男、女吸烟率分别为19.28%(32/166)、1.24%(2/161);初中及以下、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吸烟率分别为18.75%(12/64)、4.85%(5/103)、12.31%(16/130)、3.33%(1/30);医生、护士、医技、行政后勤人员吸烟率分别为12.82%(15/117)、0(0/77)、12.28%(7/57)、15.79%(12/76),不同学历、不同岗位医务人员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17名医生中仅有9.40%会主动询间病人吸烟情况;32.48%会劝告病人戒烟。327名医务人员中87.77%赞同创建无烟医院;45.26%认为有必要向病人提供戒烟服务。吸烟者与非吸烟者打算向吸烟的病人提供戒烟服务的比例分别为32.35%(11/34)、80.89%(237/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必须提高医务人员对病人提供戒烟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做好医务人员的戒烟控烟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商丘市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情况,了解医务人员、疾控人员吸烟情况,为进一步加强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暗访和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创建情况进行调查;对医务人员、疾控人员吸烟情况调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问卷采用商丘市疾控中心制定的《医务人员吸烟情况调查表》。结果 38家医疗卫生机构均设置有禁烟标志,37家机构张贴有控烟海报、标语或设置了宣传栏,26家机构设置了室外吸烟区,11家医疗机构设置了戒烟门诊或戒烟咨询电话,23家机构存在室内吸烟现象,15家有销售卷烟现象。调查医疗卫生工作人员556人,吸烟者141人,吸烟率25.40%,410人(73.70%)认为医务人员应该不吸烟,329人(59.20%)认为医院应设立吸烟区,在调查的人群中赞同控烟的有521人,占93.70%,不赞同控烟的有35人,占6.30%。结论商丘市医务人员吸烟率偏高,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项目干预,项目医疗卫生机构创建成无烟医疗卫生机构,为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活动提供示范指导。方法在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开始以及后期,在5个市15家医疗卫生机构各进行一次机构工作人员问卷调查,并依据卫生部《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试行)》进行评估。结果各单位都依据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开展了创建活动。工作人员吸烟危害知识知晓率由基线的63.4%提高至效果时的73.8%,吸烟与疾病相关性知识知晓知晓率由70.5%提高至77.2%,被动吸烟与疾病相关性知识的知晓率由76.6%提高至83.1%,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吸烟率由15.3%下降到12.0%,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取得一定成效,机构达到《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四川省成都市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吸烟状况,评估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实施效果。方法 2009年在指定的成都市15家医疗卫生机构中开展无烟单位创建工作,在项目实施前后,采用卫生部统一编制的"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吸烟状况调查表"调查吸烟情况,与吸烟相关的知识和态度,以及帮助吸烟者戒烟能力,实施干预措施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本次共调查干预前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吸烟率13.4%(其中男性吸烟率40.0%,女性0.5%),经干预后,吸烟率虽未显著降低,但医疗卫生工作人员中戒烟的人数由2.7%上升为5.6%,掌握的吸烟危害知识增加,主动关心病人吸烟状况并为病人提供戒烟建议的医生明显增多。结论所实施的系列控烟方法和环境支持有效,创建无烟单位活动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某军队中心医院医务人员吸烟与被动吸烟现状,为军队建立无烟医院、制定控烟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参照有关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对某军队中心医院1009名医务人员吸烟与被动吸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医务人员吸烟率为10.6%(包括已戒烟15名);戒烟率为14.0%;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称、身份和岗位的医务人员现在吸烟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6.9%的非吸烟人员每周至少有1 d在工作场所被动吸烟。在对吸烟与被动吸烟危害的认识上,90.8%的人认为吸烟有害健康,91.2%的人认为被动吸烟对健康危害较大,93.8%的人认为医务人员应该成为不吸烟的榜样。结论军队医院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状况较常见,主动戒烟比例不高,需要加强对医务人员控烟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与培训,才能有力推动军队的控烟工作。  相似文献   

15.
吸烟医务人员的控烟态度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的吸烟行为以及对控烟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海淀区6所医院886名医务人员,调查吸烟情况、控烟能力。结果从不吸烟医务人员认为烟草是全球最严重的前3个公共卫生问题的知晓率比吸烟者高;吸烟医务人员不知晓戒烟方法的比率比从不吸烟医务人员高;吸烟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过程中提醒吸烟患者戒烟行为率是70.1%,从不吸烟者为84.1%。结论不吸烟医务人员比吸烟医务人员在控烟态度上更为积极,医务人员按照是否吸烟分层后开展提高控烟能力的活动将会取得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安清  朱谦  马金姝 《预防医学论坛》2012,(2):99-100,109
[目的]了解济南市卫生局直属医疗卫生机构职工吸烟情况,以便科学有效地指导控烟工作。[方法]2011年4月初期(控烟活动前)和8月31日(控烟活动实施4个月后)分别对济南市卫生局直属医疗卫生机构的全部在职机关干部和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调查9 129人,创建控烟活动开始前,平均吸烟率为10.75%,男性与女性分别为32.85%和0.05%;控烟活动实施4个月后,平均吸烟率为7.42%,男性与女性分别为20.37%和0.03%。活动开始后吸烟率均低于开始前(P<0.01)。[结论]济南市卫生局直属医疗卫生机构职工吸烟率较低,控烟活动可明显降低职工的吸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承德市医疗机构人员吸烟和被动吸烟情况以及医务人员提供戒烟服务的现状,为制定针对性的戒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承德5个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485名(包括卫生行政人员),吸烟率19.6%,男性吸烟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61.37%、女性1.8%),戒烟率为2.7%(男性1.6%,女性1.0%)。不同性别吸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承德市医务人员吸烟人群中以男性为重点人群,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和戒烟知识培训,以提高医务人员戒烟率和戒烟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福建省创建无烟医院情况,为实现医疗卫生单位全面禁烟提供依据。方法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采用简单随机方法抽取福州市、三明市及将乐县12家医院共2065名工作人员和采用拦截法抽取480名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调查。结果干预前男性工作人员吸烟率31.78%(女性吸烟率为0),干预后降为16.67%,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18,P〈0.05)。干预前后大部分医生都能主动关心患者吸烟状况并提供戒烟建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62,P〉0.05)。经过无烟医院创建活动,接受过控烟宣传的人和在院内看到有人劝阻吸烟者的比率,分别超出基线调查的10.41%和9.58%,但大部分医院吸烟区外仍可发现烟头,7家医院所辖区域内有人吸烟无人劝阻。结论福建省创建无烟医院的活动取得一定成效,医疗卫生单位须进一步强化窗口部门的控烟意识,努力提高医疗卫生单位控烟服务的能力,进而扩大对全社会的控烟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In 1989, a postal survey was undertaken to investigate the smoking prevalence and attitudes of Gwynedd Health Authority employees towards the Authority's non-smoking policy, passive smoking and other related issues. The results show a smoking prevalence rate of 22% for those participating in the survey, with over half of all smokers expressing a wish to stop. Although the rate was similar for males and females, it was marginally higher amongst nursing staff and young employees. Smoking prevalence was highest among the ancillary staff, and lowest among the medical and dental professions. Most employees were in broad agreement with the Authority's non-smoking policy, and a majority thought it about right or favoured extending it. Most non-smokers and ex-smokers believed passive smoking to be a health hazard, with an increased number rating it anti-social. Attitudes towards these issues were similar for males and females, with marke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employed in different areas of the service. Younger employees were more aware of the dangers of passive smoking, but less sympathetic towards the policy than the older one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highligh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mokers and non-smokers on all smoking issues. The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education and the Authority's non-smoking polici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创建示范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为全面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创建示范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开始以及后期,对3家医疗卫生机构各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依据卫生部《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试行)》进行评估。结果通过1年的控烟干预,工作人员对吸烟危害知识的知晓率由基线时的63.7%提高至效果评估时的72.6%,吸烟与疾病相关性知识的知晓率由67.3%提高至73.7%;被动吸烟与疾病相关性知识的知晓率由74.2%提高至81.0%。结论医务工作人员控烟知识知晓率得到提高,创建活动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