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例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危重病人的饮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4例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危重病人的饮食护理,分析讨论了其相关因素,诊断依据,护理措施,措施依据以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总结了近年来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定义、腹泻的评估测量方法、风险因素评估及护理建议,旨在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方向,为护士科学采取护理措施提高ICU肠内营养患者的护理质量提供依据。从整体而言,对于ICU接受肠内营养的患者,未来有必要建立一套"接到肠内营养医嘱-准备-输注-监测-停止"的最佳实践策略,以指导、规范护士的实施流程,保障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脑卒中相关性肌少症的概念、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为预防和改善脑卒中相关性肌少症及开展脑卒中相关性肌少症病人康复护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相关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肠外肠内营养治疗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护理工作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营养支持相关置管技术、营养液配制及输注、营养监测等方面阐述护理工作的重要作用,为专科护理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老年卒中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循证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不耐受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循证护理依据。方法依据PICO原则和患者情况,提出个性化的临床问题,计算机检索NGC、DARE、CDSR、CCRT、MEDI。INE和CBM,收集处理肠内营养不耐受(呕吐)护理措施的临床证据。结果最终共纳入2篇临床实践指南、1个meta分析和3个RCT。根据最终检索结果、患者病情和患者及家属意愿,采用匀速恒温定时输注营养制剂、控制血糖、使用胃动力药、更换营养制剂配方以及肠外营养辅助的综合护理治疗。结论针对病情复杂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营养支持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可为患者提供既科学又个体化的护理。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早期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和护理措施。主要包括鼻空肠管的材料选择、置管时机和方法以及护理。认为鼻空肠营养管是SAP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手段,做好鼻空肠管的日常护理,预防和处理各种并发症,是SAP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临床护理病人过程中进行肠内营养操作的关键因素.方法:通过对进行肠内营养患者护理方法的探讨,使我们医护人员认识到护理好此类的患者可避免肠黏膜萎缩、营养不全面、屏障功能发生障碍、营养因子不经过肝脏、肝功能损害、淤胆等并发症,还有可能避免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结果:临床上,在没有肠内营养禁忌证的患者中,应该早期采用肠内营养,并且要依据病患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这样不仅可满足病患身体对营养的需要,维持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更重要的是协助患者早日康复.结论:临床中,肠内营养对于很多患者是相对安全和普遍有效的,而对于不同情况的患者要制定不同的护理方式,改善营养情况,减少肠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唐海红 《当代护士》2014,(10):77-78
总结了早产儿静脉营养外渗的护理重点及预防措施。护理主要包括紧急处理、渗出的护理、水泡和溃烂的护理及预防感染的方法,并针对营养液外渗原因提出了预防的有效措施,如加强护士专科技术培训、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选择合适的留置针、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合理固定以及加强穿刺部位观察等。认为对早产儿静脉营养治疗发生外渗,若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可尽可能减轻损伤,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实施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本科室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对100例危重患者进行临床监测,包括肠内营养实施与护理。结果: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危重患者是普遍有效和相对安全的,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危重患者应该进行肠内营养,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不同肠内营养剂,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分析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2004年1月~2006年6月134例行肠内营养患者的大便情况,结合患者病情分析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与病人的自身状况、营养液供给技术、药物的使用等有关。结论:应根据病人引发腹泻的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