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原代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冻存和复苏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山  惠延年  张鹏  马吉献  苏静波 《医学争鸣》2003,24(21):1950-1952
目的 :观察对原代人视网膜色素上皮 (retinalpig mentepithelium ,RPE )细胞进行冻存和复苏培养的效果 .方法 :将 6只尸供眼 ,常规酶消化法分离、纯化的人原代RPE细胞 ,分为两组 ,实验组为即刻进行常规梯度降温液氮冷冻保存 ,1wk后行常规复苏培养 ;对照组为细胞直接进行后续实验 .台盼蓝拒染观察细胞存活率及生长状态 ;计算细胞贴壁率 ;初步计算克隆形成率 .结果 :RPE细胞存活率分别为试验组 (90± 7) % ,对照组 (87± 1 5 ) % ,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两组接种细胞贴壁率从 2 4h开始分别为 (5 .0±3.1 ) %~ (6 1 .0± 7.3) %和 (1 5 .0± 6 .3) %~ (6 0 .0± 3.3) % ;培养 4 8h之前 ,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4 8h之后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培养 5 ,7和 1 0d初步克隆形成率两组分别为 (1± 0 ) % ,(1± 1 ) % ,(3± 1 ) %和 (1±0 ) % ,(3± 1 ) % ,(2± 1 ) % ,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n=3) .冻存后复苏培养的RPE细胞生长状态良好 ,增生活跃 ,与对照组类似 .结论 :对原代人RPE细胞进行冻存 ,复苏培养的RPE细胞活性、存活能力、单细胞分裂增生能力不受影响 .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柔红霉素 (DNR)和bax基因转染联合应用对兔实验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vitre oretinopathy ,PVR)形成的影响 .方法 :将 2 .5× 10 5个正常视网膜色素上皮 (retinalpigmentepithelial,RPE)细胞和 3.5×10 5个经bax基因转染的RPE细胞注入兔玻璃体腔 ,观察诱发兔眼PVR形成的能力 ,同时观察 10nmolDNR对PVR形成的抑制作用 .结果 :在 3,7,14 ,2 1和 2 8d时RPE组PVR的平均分级为 :0 .6 2 5 ,2 .0 0 0 ,3.0 0 0 ,4 .12 5和 4 .2 5 0 ,基因转染细胞组PVR的平均分级为 :0 .5 0 0 ,0 .875 ,2 .0 0 0 ,3.12 5和3.6 2 5 ,后者PVR分级均低于RPE细胞组 (P <0 .0 5 ) .2 8d时正常细胞组视网膜脱离发生率为 10 0 % (n =8) ,bax基因转染细胞组的视网膜脱离发生率为 6 2 .5 % (n =8) .在 7,14 ,2 1和 2 8d时 ,DNR对正常细胞组PVR的抑制率分别为6 0 % ,6 4 % ,5 7%和 5 7% ,对基因转染细胞组PVR分级的抑制率分别为 73% ,71% ,6 8%和 6 9% ,后者普遍大于前者 .结论 :DNR可以抑制PVR的形成 ,bax基因转染可以提高DNR对兔实验性PVR防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1型及2型腺相关病毒对视网膜细胞转导效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u JH  Zhang SH  Liu Y  Chen XF  Xu P  Wu XB  Huang Q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0):2841-2846
目的探讨不同血清型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对视网膜细胞的转导效率、基因表达水平以及感染细胞类型的差异,为眼底病基因治疗选择适当的载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血清型1型(rAAV2/1-EGFP)和2型(rAAV2-EGFP)rAAV感染体外培养的RPE细胞株、原代培养的SD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和原代培养的成人RPE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和检测EGFP荧光出现的时间、阳性率及荧光强度。分别将二种不同血清型的rAAV注射到SD大鼠视网膜下间隙,通过荧光体视镜观察眼底出现EGFP荧光的时间、范围、强度和分布特点等。最后通过眼组织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被AAV感染的视网膜细胞的类型,以及是否有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rAAV2-EGFP转导体外培养的RPE细胞株后第7、14天时EGFP阳性率分别为13.5%±1.7%和15.6%±0.8%,平均亮度为2.75±0.12和3.80±0.72;rAAV2/1-EGFP转导RPE细胞株后第7和14天时EGFP阳性率分别为1.1%±0.5%和2.0%±0.4%,平均亮度为1.12±0.09和1.75±0.20。rAAV2-EGFP感染活体视网膜后7、14、28、75d和4个月时,视网膜内EGFP荧光面积分别为(5389±211)μm2、(9832±364)μm2、(14454±446)μm2、(20528±648)μm2和(20264±683)μm2;rAAV2/1-EGFP感染活体视网膜后在相同时间点测得EGFP荧光面积分别为(9666±348)μm2、(12160±439)μm2、(19794±621)μm2、(26172±923)μm2、(26022±965)μm2。每相同时间点的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2型rAAV能有效转导体外培养的视网膜细胞和活体视网膜细胞;但在活体视网膜内1型rAAV是一种比2型AAV更为有效的基因传递载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霍乱毒素及视神经植块对视神经切断后视网膜节细胞存活的影响。方法 研究采用荧光逆行示踪标记法和定量解剖学技术。结果  ( 1 )切断视神经 5、7及 1 4天后 ,视网膜节细胞平均密度分别为 1 1 93.8± 94.2 mm2 、846.9± 5 5 .6 mm2 及 2 1 7.5± 40 .3 mm2 。 ( 2 )给予霍乱毒素组在 5d、7d及 1 4d ,视网膜节细胞的密度分别为 1 386.3± 88.0 mm2 ,1 1 96.9± 75 .2 mm2 及 396.3± 72 .4 mm2 ,与切断视经组相比在各时间段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 3)玻璃体植入视神经组在 5天、7天及 1 4天视网膜节细胞的密度分别为 1 367.4± 90 .8 mm2 ,1 1 40 .6± 83.5 mm2 及 2 38.8± 37.3 mm2 ,与对照组相比 ,在 5天及 7天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 1 4天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 4 )联合给予霍乱毒素及视神经植块 ,在 5、7、1 4天视网膜节细胞的平均密度分别为 1 660 .6± 93.1 mm2 ,1 385 .6± 94.1 mm2及 5 5 6.4± 93.1 mm2 ,与神经切断组及单纯给予霍乱毒素或视神经组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 1 )CTx和视神经植块都分别能促进受损视网膜细胞存活。 ( 2 )联合应用CTx和视神经植块 ,可显著提高受损视网膜节细胞存活  相似文献   

5.
胆汁酸对人胰腺癌细胞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昌  吕毅  王浩华  张晓刚 《医学争鸣》2003,24(22):2084-2086
目的 :通过研究人胆汁中胆汁酸对人胰腺癌PANC 1和MIAPaCa 2细胞株体外增殖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探讨胆汁酸对人胰腺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 .方法 :选用人胰腺癌PANC 1和MIAPaCa 2细胞在不加或添加 1 0mL·L-1 、2 0mL·L-1 、4 0mL·L-1 胆汁的RPMI 1 6 4 0培养液中经过 2 ,4 ,6 ,8d培养后 ,用MTT方法测定胆汁对细胞增殖抑制率 .PANC 1细胞培养 2 4h和 4 8h以后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表面和内部超微结构变化 .结果 :PANC 1和MIAPaCa 2细胞在添加胆汁的培养液中增殖受明显抑制 (P <0 .0 1 ) ,其对PANC 1的抑制率为 (2 4 .0 9± 5 .0 5 ) % -(89.6 1± 2 .2 8) % ,对MIAPaCa 2的抑制率为 (1 6 .71±1 0 .5 1 ) % - (78.5 5± 6 .5 9) % .PANC 1细胞在含胆汁培养液中培养后 ,细胞表面微绒毛变短变疏 ,细胞内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发生空泡变性 .结论 :胆汁中的胆酸对人胰腺癌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 ,其抑制机制在于胆酸的细胞膜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紫外线诱导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凋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紫外线照射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方法 :用UV照射培养的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 ,于照射后不同时段分别用流式细胞仪 (FCM )及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法 )检测B16细胞凋亡率。结果 :UV照射后 0h、12h、2 4h及 36h ,B16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 (4 .13± 0 .15 ) % ;(9.2± 0 .74 ) % ;(2 1.6± 1.2 8) % ;(36 .7± 1 5 6 ) %。各时间段B16细胞的凋亡率与对照组B16细胞的 (2 .3± 0 .2 6 ) %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紫外线照射可诱导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洛沙坦对自体静脉移植物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寻找防止静脉移植物内膜增生的合理、有效的途径。方法  4 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2 4只 ,分别于自体静脉移植术后1、3、5、7d ,每组处死 6只动物 ,取移植物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对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 (PCNA)的平滑肌细胞进行定性、定量观察。结果 术后第 1天PCNA即呈阳性反应。术后第 5天细胞增殖达到高峰 ,对照组PCNA阳性细胞数为 2 4 31± 4 0 9,明显高于治疗组 (1372± 2 6 3) ,两者相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对照组增殖指数为 89± 3,显著高于治疗组 (5 1± 4 ,P <0 .0 1)。结论 洛沙坦可抑制自体静脉移植物的平滑肌细胞增殖 ,对预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静脉桥狭窄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慢性眼高压下视网膜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用 2 0 g· L- 1 甲基纤维素前房注射法建立兔慢性眼高压模型 .4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川芎嗪注射液 10 mg· kg- 1 ,2 .5 g· L- 1 噻吗心安眼液和联合应用川芎嗪与噻吗心安 ,连续用药 4wk.于 2 8d取眼球作光镜、电镜检查和光镜下细胞计数 .结果 生理盐水组模型眼节细胞数为 (7.83± 1.34 )个 /10格 ,双极细胞数为 (10 .6 6± 1.6 3)个 /格 ;川芎嗪组模型眼节细胞数为 (9.5 0± 3.87)个 /10格 ,双极细胞数为 (12 .5 0± 2 .73)个 /格 ;生理盐水组模型眼和川芎嗪组模型眼节细胞 (P<0 .0 5 )与双极细胞 (P<0 .0 5 )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生理盐水组模型眼节细胞变性、坏死 ,锥、杆细胞外节紊乱 ,色素上皮不完整 ,川芎嗪组变化比生理盐水组轻 ,联合用药组变化最小 .结论 川芎嗪对慢性眼高压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双极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岛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 体外进行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培养 ,以 5~ 10代细胞为实验对象 ,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和胰岛素组 ,胰岛素组又按浓度 1× 10 - 9、1× 10 - 8、1× 10 - 7和 1× 10 - 6 mol· L- 1分为 4小组 ,在加药后 2 4 h、4 8h和 72 h用 MTT法分析细胞增殖活力 ,免疫细胞化学观察细胞核增殖抗原 (PCNA)的表达 ,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 d 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 H2 O2 诱导的细胞凋亡 .结果 加药 4 8h后 ,1× 10 - 9mol· L- 1胰岛素组的 MMT A值 (0 .4 2± 0 .0 4 )高于空白组(0 .30± 0 .0 2 ) ,P<0 .0 5 ,低于 1× 10 - 6 mol· L- 1 胰岛素组(0 .5 2± 0 .0 5 ) ,P<0 .0 5 ;1× 10 - 9mol·L- 1胰岛素作用 4 8h后细胞的 MMT A值比空白组增加 4 0 % ,高于 2 4 h细胞的MMT A值增加率 (2 7% ) ,P<0 . 0 5 ;1× 10 - 9~ 1× 10 - 6mol· L- 1 胰岛素作用 4 8h后细胞 PCNA的表达率 (5 0 %~80 % )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的 (30 % ) P<0 .0 5 ;加药 2 4 h后 ,1× 10 - 6 mol· L- 1胰岛素组细胞凋亡率 (30 % )低于空白组(70 % ) P<0 .0 5 .结论 胰岛素有明显促 VSMC(vascularsmooth m uscle cells)增殖的作用 ,并且这种作用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同时胰岛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HCY)时兔血浆一氧化氮 (N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VCAM 1 )的变化 ,探讨HHCY对内皮功能的影响作用 .方法 :新西兰白兔 1 8只 ,随机分为L 蛋氨酸M组(n =9)和对照N组 (n =9) .分别喂予添加 3%的L 蛋氨酸饲料和普通饲料 ,于 0 ,2 0 ,4 0 ,6 0和 80d检测其血浆中的NO ,GSH PX及VCAM 1的水平 ,同时利用高分辨力超声检测其髂外动脉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EDD)、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 (EID) .结果 :HHCY时 ,M组兔髂外动脉的EDD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0d (1 5 .3± 2 .6 ) % ;2 0d(5 .1± 1 .7) % ;4 0d (2 .7± 1 .0 ) % ;6 0d(- 4 .1± 1 .3) % ;80d(- 5 .5± 1 .3) % ;(P <0 .0 1 ) ,M组的EID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其血浆中NO和GSH PX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而血清中VCAM 1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0d(0 .0 6 6± 0 .0 0 3) μg/L ;2 0d (0 .0 74± 0 .0 0 4 ) μg/L ;4 0d (0 .0 78± 0 .0 0 8)μg/L ;6 0d (0 .0 87± 0 .0 0 8) μg/L ;80d (0 .0 98± 0 .0 1 0 ) μg/L ;(P <0 .0 1 ) .结论 :慢性HHCY兔血浆NO ,GSH PX活性显著下降 ,并使VCAM 1的浓度明显升高 ,与机体氧化应激增强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效果。方法 :急性视网膜坏死性视网膜脱离 4例患者 ,1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加玻璃体切除加眼内光凝加硅油填充加巩膜环扎术 ;2例行玻璃体切除加眼内光凝加C3F8填充术 ;1例行玻璃体切除加眼内光凝加硅油填充术。结果 :4例患者的炎症均控制良好 ,视网膜均成功复位。随访 9个月~ 3年 ,4例视力分别为 0 0 1(矫正视力 0 12 ) ,0 15,0 1,0 3。结论 :视网膜脱离是急性视网膜坏死的严重并发症 ,通过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 ,可有效地提高视网膜脱离的复位率 ,挽救患者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最小量手术(单纯巩膜外加压+冷凝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5例145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视网膜脱离最小量手术。结果138例138眼1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成功,成功率95.2%。失败7眼,其中6眼再次手术后复位,另1眼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网膜复位。术后第1天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者102眼(70.3%),30眼术后2~3 d完全吸收,4眼术后3~7 d吸收,2眼术后15 d以后吸收。随访3个月,视力均较术前提高。结论在双目间接眼底镜下实施最小量视网膜脱离手术是治疗绝大部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实验性网脱复位后未脱离区域视网膜组织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视网膜脱离(RD)复位后未发生脱离区域的视网膜组织形态改变。方法:将2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灰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只和实验组18只,实验组在显微镜下行视网膜下注射透明质酸钠建立视网膜脱离自动复位动物模型,分别于术后10d、20d、30d处死实验兔并摘除眼球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未发生脱离区域的视网膜在复位早期表现为色素上皮层基本正常,感光细胞层、双极细胞层排列紊乱,感光细胞、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均有变性。结论:RD复位后视网膜上光感受器的不完全再生,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的不可逆变化,均可影响视功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3):1-3+7
目的观察单纯视网膜光凝术和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上海市浦东医院眼科的患有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且伴有黄斑水肿的病例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激光组及激光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组(联合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无青光眼白内障等其他眼部疾病,且眼底状况无显著差异。联合组先行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1周后再行无灌注区光凝,单纯激光组患者分次行无灌注区光凝及黄斑区标准的格栅状光凝治疗,观察单纯激光组与联合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底及OCT的对比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BCVA均较治疗前提高而CMT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单纯激光组比较发现联合组效果优于单纯激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囊样水肿,可有效改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最佳矫正视力,恢复视功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174例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病例,128只眼施行了手术。近视眼占82.2%,高度近视占45%。裂孔以园形最多,马蹄形及其他形态的裂孔次之。发生裂孔的象限依次为颞上、颞下、鼻下、鼻上;颞半侧裂孔数约为鼻半侧的三倍强。裂孔的位置在赤道部与锯齿缘之间者最多,占77%。手术方式采用单纯电凝、巩膜层间缩短和硅胶填压。我们主张填压必须针对裂孔,位于裂孔后缘并与赤道平行。黄斑部裂孔应用红宝石激光治疗。术式与裂孔的有无和疗效无明显关系,脱离的范围与疗效有关。本文对近视与网膜脱离的关系,网膜的情况与裂孔位置的关系、手术方式问题、放水问题与手术失败的原因进行了讨论,认为放水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巩膜外垫压术治疗单纯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至2004年住院的28例(28眼)视网膜脱离病人行巩膜外垫压结合巩膜冷凝术,封闭视网膜裂孔治疗.结果术后随访中27例视网膜复位,1例视网膜脱离复发.1次手术成功率96.43%.术后随访两个月以上,视力≥0.3的有20眼,其中≥1.0的有7眼.结论巩膜外垫压结合巩膜冷凝术治疗单纯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效果满意.本手术应用于早期手术的视网膜脱离,或者视网膜裂孔不复杂的病例,术后视力恢复好.  相似文献   

17.
沈念 《广西医学》2003,25(5):706-707
目的:探讨环扎加压术对大裂孔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2月至2001年12月进行环扎加压术的大裂孔视网膜脱离病例33例33眼。结果:环扎加压术1次手术成功率78.79%,未愈7例中3例再行环扎加压术治愈,总治愈率达87.88%。结论:环扎加压术对于单纯型大裂孔视网膜脱离实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眼内气体填充是治疗有翻转后瓣的大裂孔网脱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王亚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1):131-132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落患者术后护理的主要方法和意义,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视网膜脱落术后患者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和正确的体位护理,提供健康教育,观察疼痛、感染等并发症,指导术后合理饮食。结果患者术后视网膜获得解剖复位,视力得到提高,护理效果明显,手术成功率高。结论视网膜脱落手术后系统地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改善视力,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涛  刘武 《实用新医学》2007,8(4):297-298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itreretinal surgery,VR术)联合晶体切除,超声粉碎的效果。方法对81例(81只眼)应用晶体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lenticular—vitreoretinal surgery,LVR术)治疗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解剖性成功者64只眼(79.01%),功能性成功者45只眼(55.56%);手术成功率显著降低的原因是前部增值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ve vit-reoretinopathy,PVR)(成功率42.86%,P〈0.01)和术中,术后眼内出血(成功率58.82%,P〈0.025)。结论LVR术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方法;显著影响手术预后的因素是前部PVR和术中,术后眼内出血。  相似文献   

20.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再次手术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天绪  万平 《海南医学》2008,19(8):55-56
目的探讨有关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再次手术的原因。方法收集我院1997年1月—2006年12月间18例再次手术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再次手术后,15例(83.33%)成功,即裂孔封闭,视网膜完全复位,视力较术前增进;2例(11.11%)好转,即裂孔封闭,视网膜基本复位,视力同术前,1例(5.55%)失败,即裂孔未封闭,视网膜未复位,视力下降。结论在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进行视网膜复位术中,未使裂孔位于巩膜垫压嵴上,冷凝过度或不足;术后出现新的视网膜裂孔是导致手术失败而需再次手术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