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以肝中静脉、肝后下腔静脉为引导的解剖性半肝切除术的手术特点,并通过比较确定是否优于传统半肝切除术.方法 对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009年12月至201 1年12月间行解剖性半肝切除的2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本科2009年以前12例半肝切除病例作为对照分析.结果 解剖性半肝切除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4.68±1.48)h vs (2.58±1.36)h,t=5.43,P<0.05];解剖性半肝切除组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108.3±48.6)ml vs (452.6 ±43.6)ml,t=27.3,P<0.01];解剖性半肝切除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2.8±7.5)dvs (16.8±5.50)d,t=2.14,P<0.05].解剖性半肝切除组术后无膈下脓肿、胆漏、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而对照组膈下脓肿2例,胆漏l例.结论 解剖性半肝切除术优于传统半肝切除术,肝中静脉主干与肝后下腔静脉所构成的平面是解剖法半肝切除的理想平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严重肝外伤的手术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钾例严重肝外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 规则肝切除与不规则肝切除在住院时间(P<0.05)、再次手术干预率(P<0.01)、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则性肝脏切除对减少肝外伤并发症,降低死亡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下斜方肌肌皮瓣修复颈与下颌部放射性溃疡的效果与方法。方法应用下斜方肌肌皮瓣修复颈与下颌部放射性溃疡创面16例,溃疡大小为2 cm×1.5 cm~4 cm×6 cm,设计皮瓣大小为6 cm×8 cm~10 cm×12 cm。结果16例创面Ⅰ期愈合,未出现新溃疡,原外露钛钢板固定良好。结论下斜方肌肌皮瓣血供佳,血管恒定,抗感染能力强,带蒂较隐蔽,是修复颈与下颌部放射性溃疡的优良皮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方法。方法27例肝门胆管癌患者,胆管癌切除19例,胆管外引流2例,肝内胆管和空肠Rous-Y式吻合6例。结果19例胆管癌切除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10/15)、27.3%(3/11)、14.3%(1/7);胆管外引流术后仅生存3个月及8个月;肝内胆管和空肠Rous-Y式吻合术后生存期为4~19(平均9)个月。结论肝门胆管癌应早期诊断,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原腹腔镜下肝包囊虫内囊摘除术的特点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8年4月至今开展腹腔镜下肝包囊虫内囊摘除术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完成腹腔镜下肝包囊虫内囊摘除术7例,无中转开腹,无肝脏、胆道、胃肠道损伤及其它并发症。结论高原腹腔镜下肝包囊虫内囊摘除术有其特点,关键是术者的经验和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臀部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深度创面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采用臀上或臀下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深度创面共13例.皮瓣面积为7 cm×8 cm~10cm×18 cm,覆盖创面大小为5 cm×6 cm~6 cm×14 cm.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至1年,皮瓣质地良好,臀部外形不臃肿,对称性好,下肢伸髋功能无影响.供区愈合良好.结论 臀上或臀下穿支皮瓣血运可靠,设计灵活,手术切取简便安全,保留臀大肌,供区无须植皮,是修复骶尾部深度创面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旭  贺常仁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12):1692-1693
目的 探讨运用外固定器行Ilizarov技术治疗儿童肱骨慢性骨髓炎后骨缺损与肢体短缩的疗效,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08年1月采用外固定器行骨段转移术治疗的8例肱骨慢性骨髓炎后骨缺损与肢体短缩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患儿肢体短缩差值(5.6±1.6)cm,骨缺损差值(3.8±1.9)cm;患儿术后外固定指数(41.0±3.0)days/cm,骨延长5.3 ~8.2(7.3 ±0.4)cm,骨愈合指数为36.0 days/cm,骨愈合率100%.全部患儿术后均随访(36±5)个月,所有患者肢体长度差异得到纠正.结论 外固定器行骨段转移术用于治疗儿童肱骨骨髓炎所致的肱骨大段骨缺损伴畸形短缩,效果确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我院从1980年至1986年5月共收治肝脓肿病人130例,阿米巴性肝脓肿54例,细菌性肝脓肿76例,其中包括阿米巴性肝脓肿合并细菌性感染15例。脓腔破溃至腹腔8例,胸腔4例,膈下1例。年龄在18—68岁之间。我们在抗感染,抗阿米巴及支持疗法的基础上,把病人分为三种方法治疗。一、不穿刺组:症状与体症轻。脓腔直径<3cm,或有多个小脓腔。二、穿刺组:脓腔直径>3cm,脓腔未破溃的所有肝脓肿病人。三、手术组:1.经2次穿刺后病情未见改善反而加重者。2.脓肿合并严重的化脓性胆囊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半肝血流阻断法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切除术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选择90例HCC病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pringle法和半肝血流阻断法行肝切除手术,现察手术平均缺血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肝功能的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等,对两种阻断法在HCC切除术中的疗效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半肝血流阻断法在总缺血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与pringle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肝功能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方面,前者均明显优于后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HCC手术中控制入肝血流时应用半肝血流阻断法优于prin-gle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联合肝叶切除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河南省肿瘤医院自2005年6月至2008年10月以来同一手术组收治的67例肝门胆管癌切除病例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根据术中探查情况和Bismuth分型实施,其中38例行联合肝切除和29例未联合肝切除;肝切除组获R0根治21例,R0根治率55.3%,未行肝切除组获R0根治10例,R0根治率34.5%,R0根治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肝切除组有15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39.5%,其中肝肾功能衰竭死亡1例,未切肝组4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3.8%;R0根治组(31例)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9.3%、53.6%和32.1%,R1-R2根治组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9.7%、30%和10%,两组间术后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肝切除组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1.8%、48.5%和24.2%,未肝切除组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5%、32%和16%,肝切除组与未肝切除组的术后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肝门部胆管癌应积极外科治疗,联合肝叶切除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吻合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加自体骨、人工骨,修复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自2003年2月~2007年2月笔者对6例股骨下端骨缺损6~19 cm的病例采用吻合带血管的游离腓骨+自体松质骨、人工骨移植修复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结果 6例病人经8个月至4年的随访,移植腓骨加自体松质骨、人工骨达骨性愈合,忠肢基本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结论 采用带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自体松质骨、人工骨移植修复是治疗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吻合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加自体骨、人工骨,修复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自2003年2月~2007年2月笔者对6例股骨下端骨缺损6~19 cm的病例采用吻合带血管的游离腓骨+自体松质骨、人工骨移植修复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结果 6例病人经8个月至4年的随访,移植腓骨加自体松质骨、人工骨达骨性愈合,忠肢基本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结论 采用带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自体松质骨、人工骨移植修复是治疗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吻合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加自体骨、人工骨,修复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自2003年2月~2007年2月笔者对6例股骨下端骨缺损6~19 cm的病例采用吻合带血管的游离腓骨+自体松质骨、人工骨移植修复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结果 6例病人经8个月至4年的随访,移植腓骨加自体松质骨、人工骨达骨性愈合,忠肢基本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结论 采用带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自体松质骨、人工骨移植修复是治疗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吻合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加自体骨、人工骨,修复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自2003年2月~2007年2月笔者对6例股骨下端骨缺损6~19 cm的病例采用吻合带血管的游离腓骨+自体松质骨、人工骨移植修复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结果 6例病人经8个月至4年的随访,移植腓骨加自体松质骨、人工骨达骨性愈合,忠肢基本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结论 采用带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自体松质骨、人工骨移植修复是治疗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吻合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加自体骨、人工骨,修复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自2003年2月~2007年2月笔者对6例股骨下端骨缺损6~19 cm的病例采用吻合带血管的游离腓骨+自体松质骨、人工骨移植修复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结果 6例病人经8个月至4年的随访,移植腓骨加自体松质骨、人工骨达骨性愈合,忠肢基本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结论 采用带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自体松质骨、人工骨移植修复是治疗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吻合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加自体骨、人工骨,修复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自2003年2月~2007年2月笔者对6例股骨下端骨缺损6~19 cm的病例采用吻合带血管的游离腓骨+自体松质骨、人工骨移植修复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结果 6例病人经8个月至4年的随访,移植腓骨加自体松质骨、人工骨达骨性愈合,忠肢基本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结论 采用带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自体松质骨、人工骨移植修复是治疗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吻合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加自体骨、人工骨,修复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自2003年2月~2007年2月笔者对6例股骨下端骨缺损6~19 cm的病例采用吻合带血管的游离腓骨+自体松质骨、人工骨移植修复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结果 6例病人经8个月至4年的随访,移植腓骨加自体松质骨、人工骨达骨性愈合,忠肢基本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结论 采用带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自体松质骨、人工骨移植修复是治疗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吻合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加自体骨、人工骨,修复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自2003年2月~2007年2月笔者对6例股骨下端骨缺损6~19 cm的病例采用吻合带血管的游离腓骨+自体松质骨、人工骨移植修复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结果 6例病人经8个月至4年的随访,移植腓骨加自体松质骨、人工骨达骨性愈合,忠肢基本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结论 采用带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自体松质骨、人工骨移植修复是治疗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吻合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加自体骨、人工骨,修复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自2003年2月~2007年2月笔者对6例股骨下端骨缺损6~19 cm的病例采用吻合带血管的游离腓骨+自体松质骨、人工骨移植修复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结果 6例病人经8个月至4年的随访,移植腓骨加自体松质骨、人工骨达骨性愈合,忠肢基本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结论 采用带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自体松质骨、人工骨移植修复是治疗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吻合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加自体骨、人工骨,修复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自2003年2月~2007年2月笔者对6例股骨下端骨缺损6~19 cm的病例采用吻合带血管的游离腓骨+自体松质骨、人工骨移植修复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结果 6例病人经8个月至4年的随访,移植腓骨加自体松质骨、人工骨达骨性愈合,忠肢基本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结论 采用带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自体松质骨、人工骨移植修复是治疗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