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玉珍  王青丽 《现代护理》2006,12(22):2100-2101
目的探讨维库溴铵在抽搐病人洗胃中的应用。方法将48例重度中毒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气管插管、呼吸支持加维库溴铵应用的同时经口插入胃管洗胃;时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直接经鼻或口插入胃管洗胃。结果2组插胃管一次成功、插胃管成功所需时间、插管过程中病人反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气管插管、呼吸支持加维库溴铵应用的同时经口插入胃管洗胃明显优于传统直接经鼻或口插入胃管洗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固定器在预防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中的效果。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行经口气管插管的36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85)和对照组(n=178),观察组采用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导管。对照组采用传统胶布固定法固定导管,比较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1.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8%(P〈0.05)。结论:经口气管插管病人采用气管插管固定器可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固定方法简便,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复合利多卡因气雾剂表面麻醉对声带显微手术患者苏醒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单纯气管内全身麻醉组(C组)20例,气管内全身麻醉联合表面麻醉组(B组)20例。C组给予咪达唑仑0.04mg/kg,异丙酚1.5mg/kg,阿曲库铵0.5mg/kg,芬太尼4μg/kg快速麻醉诱导,插入6.5号加强型气管导管。B组在C组基础上,于插管前沿舌面、会厌至声门及咽后壁喷入质量分数为7%利多卡因4揿(4.5mg/揿),并在气管导管套囊表面均匀喷洒质量分数为7%利多卡因。比较2组麻醉、手术、苏醒时间,麻醉药用量,手术前、插管后1min、术始、术始5min、术毕、自发呼吸恢复、警觉/镇静评分4分及拔管后1min平均动脉压、心率,自发呼吸恢复、警觉/镇静评分4分、拔管后1min呛咳评分及拔管后30min麻醉不适评分。结果:B组警觉/镇静评分4分、拔管后心率较C组降低(P〈0.05);自发呼吸恢复时间、警觉/镇静评分4分、拔管后呛咳评分较C组降低(P〈0.05),患者麻醉不适评分低于C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质量分数为7%利多卡因气雾剂表面麻醉用于声带显微手术效果优于单纯气管内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Ⅲ级,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A组)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各30例。A组给予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快速诱导后插入双腔气管导管,持续机械通气控制呼吸,根据麻醉深度和心血管反应调节异丙酚、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泵注速率,芬太尼用量,持续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B组全身麻醉前选择T7-8或T6-7间隙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cm,注入质量分数1.6%利多卡因4mL作试验量,确定麻醉平面后,麻醉诱导和维持用药、用法、剂量同A组,间隔45~60min经硬膜外导管注入质量分数2%利多卡因和质量分数0.75%左布比卡因等量混合液6~8mL,并辅以异丙酚、苯磺酸阿曲库铵微泵输注、七氟烷吸入,必要时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观察2组诱导前、插管时、拔管前1min、拔管时、拔管后5min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术毕麻醉维持用药量及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躁动发生率。结果 A组插管时、拔管前1min、拔管时、拔管后5min心率、平均动脉压均较诱导前升高(P〈0.05),拔管前1min、拔管时、拔管后5min呼吸频率较诱导前增快(P〈0.05);B组各时点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吸入七氟烷及丙泊酚、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和芬太尼剂量高于B组(P〈0.05);A组苏醒、拔管时间较B组长(P〈0.01),拔管时躁动发生率较B组高(P〈0.01)。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血流动力学平稳,可减少全身麻醉药的用量。  相似文献   

5.
经鼻与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抢救呼吸衰竭的比较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目的:探讨经鼻和经口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一次性附有低压高容气囊的气管插管,对107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插管,经鼻与经口明视插管或盲插管,并进行两种插管方法的比较。结果:经鼻插管62例次,经口插管54例次(共116例次);留管时间:经鼻插管平均11.8天,经口插管平均6.6天,两组比较P<0.005;气管切开率:经鼻插管组为12.9%,显著低于经口插管组42.6%(P<0.001);而拔管率经鼻插管组为59.7%,则明显高于经口插管组40.7%(P<0.005)。结论: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优于经口插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前者具有患者耐受性好、留管时间较长、并发症少等优点,可避免或减少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尿道成形术全麻联合骶管麻醉应用喉罩通气对患儿呼吸、循环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小儿尿道成形术120例,随机分为喉罩通气组(L组)、面罩通气组(M组)、气管内插管通气组(T组),每组40例。3组均行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丙泊酚2.5mg/kg诱导,L组置入1.5~3号喉罩;M组面罩供氧;T组另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mg/kg后行气管内插管。L、M组行骶管穿刺注入罗哌卡因2.5mg/kg和利多卡因5mg/kg混合液。记录麻醉诱导前、插入气管导管(喉罩)时、拔出气管导管(喉罩)时的血压、心率、术中脉搏氧饱和度及术后咽喉部疼痛、声音嘶哑、躁动情况。结果 L组置入、拔出喉罩时血压、心率与诱导前比较无明显变化,M组术中脉搏氧饱和度低于90%者发生率明显高于L、T组(P〈0.05),T组气管插管、拔管时血压、心率比诱导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随访有咽喉部疼痛、声音嘶哑、躁动等并发症。结论静脉全麻联合骶管麻醉时喉罩通气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能保证充分供氧,对喉头、气管无损伤,防止术后躁动,是小儿尿道成形术麻醉通气方法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可靠的固定经口气管插管导管的方法。方法将108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去除牙垫联合3M加压固定带进行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法即保留牙垫,2条布胶四头固定加弹力绷带双套节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气管导管移位及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结果置管期间,观察组气管导管移位及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除牙垫采用3M加压固定带固定经口气管插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有效预防气管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两种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的效果,以寻求比较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方法对入住内科ICU的86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试验组经口气管插管采用E字型3M胶带加棉质寸带固定,对照组采用Y字型3M胶带加棉质寸带固定。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舒适度、经口气管插管意外拔管、气管插管移位、口腔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舒适度、经口气管插管意外拔管、气管插管移位、口腔并发症发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型3M胶带固定经口气管插管,可以降低经口气管意外拔管、移位,减少口腔并发症,降低患者的痛苦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艾司洛尔和乌拉地尔不同给药方式对光导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60例ASAⅠ-Ⅱ级经FOB引导经鼻气管插管麻醉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5例。A组为对照组;B组为艾司洛尔组(艾司洛尔1mg/kg);C组为乌拉地尔组(乌拉地尔0.5mg/kg);D组为艾司洛尔+乌拉地尔组(艾司洛尔0.5mg/kg+乌拉地尔0.25mg/kg)。用药组药物于诱导前5min静脉注射,对照组注射2ml生理盐水。麻醉诱导均用芬太尼、咪唑安定、丙泊酚和维库溴胺。插管完成后接麻醉机,吸入1%~2%的异氟醚及间断静注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分别记录给药前,给药后5min,插管后1min、3min、5min和10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的值,并计算相应的收缩压和心率的乘积(RPP)值。结果血压:SBP、DBP与A组和给药前相比,给药后C、D组明显下降(P〈0.05);插管后1min、3min,C、D组明显低于A组(P〈0.05)。心率:与A组和给药前相比,给药后B、D组明显降低(P〈0.05);插管后1min、3min,B、D组明显低于A组(P〈0.05)。RPP值:与A组和给药前相比,B组(P〈0.05)、C组(P〉0.05)和D组(P〈0.05)均下降;插管后1min、3min、5min,D组明显低于A组(P〈0.05);插管后1min、3min,B、C组均明显高于D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艾司洛尔和乌拉地尔更能有效预防FOB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ICU患者经口气管插管安全、有效的固定方法.方法 将65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实验组采用经口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对照组采用一次性医用牙垫寸带加胶布固定.并对两组气管插管意外拔管、气管插管移位及预防颜面部压疮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气管插管发生意外拔管、移位、预防压疮等方面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CU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固定器可有效降低意外拔管发生率,预防气管导管移位,降低颜面部压疮发生率,且安全美观,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338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168)和对照组(n=170),观察组应用口咽通气管同定气管导管,对照组采用牙垫固定气管导管,比较两组气管插管移位程度、非计划性拔管数、患者舒适度、口腔黏膜损伤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气管插管移位程度低.非计划性拔管、口腔黏膜损伤例数均较对照组短,患者舒适度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气管插管应用口咽通气管可有效避免气管插管导管移位,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减轻口腔黏膜损伤,增加病人舒适度,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寻适合老年无牙患者较为安全、舒适、有效的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方法将56例经口气管插管的老年无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8例采用改良方法,用3M弹力胶布固定气管插管于一侧口角,用棉纱带围绕颈部固定。对照组28例采用传统方法,放置牙垫,再使用3M胶布固定气管插管。比较两组间的患者舒适度和插管移位情况。结果实验组舒适、能耐受、不能耐受分别为18、8、2例(对照组6、11、11例);实验组插管从无移位到重度移位,分别为18、7、3、0例(对照组8、11、8、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老年无牙患者采用不放置牙垫,直接用3M弹力胶布固定的气管插管方法,既能使患者舒适,也能妥善固定,利于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吸痰管引导结合鼻腔填充丁卡因胶浆充分润滑用于经鼻气管插管,探讨其对减轻鼻腔黏膜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需经鼻气管插管全麻的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吸痰管引导组)、B(鼻腔润滑组)、C(对照组)三组,每组30例,A组麻醉前用丁卡因胶浆填充插管侧鼻腔,气管导管前1/3的外表面涂上丁卡因胶浆,麻醉后用14F抗静电高分子吸痰管通过气管导管并超出导管10cm,先将吸痰管插入鼻腔并通过鼻后孔,然后插入气管导管;B组不用吸痰管引导,插管及润滑方式同A组;C组鼻腔内不滴入丁卡因胶浆,其余同B组。3组鼻腔内均不使用血管收缩剂。观察项目:气管插管一次通鼻后孔例数及其所需时间,鼻腔出血情况。结果一次通过率A组(96.7%)明显高于C组(80.0%)(P〈0.05),鼻腔出血率C组(40.0%)明显高于A(10.0%)、B(23.3%)两组(P〈0.05),A组一次通过鼻后孔时间(11.10±2.87)s明显较B(13.48±3.58)s、C(14.88±4.08)s两组短(P〈0.01)。结论吸痰管引导结合鼻腔填充丁卡因胶浆充分润滑用于经鼻气管插管能有效减轻插管对鼻腔黏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持续输注米库氯铵较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是否具有优越性。方法选择拟行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女性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持续输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组(C组)和持续输注米库氯铵组(M组),每组30例。经闭环肌松注射系统给予肌松药,采用4个成串刺激尺神经,通过拇内收肌的收缩反应以监测TOFr值(T4/T1)。记录两组患者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变化、脑电双频指数(BIS)、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及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 C组与M组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手术结束即刻(T1)及拔管即刻(T2)两个时间点M组的BIS值高于C组且PETCO2值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的TOFr恢复至25%、恢复指数时间、TOFr恢复至90%、术毕至拔除气管导管时间,苏醒室停留时间均明显小于C组(P〈0.05);且M组肌松起效时间明显快于C组,增药次数及单位时间内用药量明显多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发生术后肌松残余者较C组少。结论经闭环肌松注射系统输注米库氯铵在围拔管期神经肌肉功能恢复快,术后肌松残余者少且不良反应轻微,较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更适合应用于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40例在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为观察组,在气管导管套囊及尖端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B组20例为对照组,气管导管未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方案均为丙泊酚1.5 mg/kg,舒芬太尼0.5μg/kg,维库溴铵0.1 mg/kg,静脉推注.麻醉维持为丙泊酚4 mg.kg-1.h-1,瑞芬太尼为0.15 μg.kg-1.min-1静脉滴注,维库溴铵每隔40 min静脉推注2mg,手术结束前40 min停用维库溴铵.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1 min、停全麻药时及拔除气管导管时的血压、心率变化,两组患者从停药到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以及拔除气管导管时呛咳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后1 min较插管前,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插管后1 min血压、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拔管时血压、心率较停全麻药时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变化明显(P<0.05).从停药到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A组>B组(P<0.05),B组患者拔管时呛咳的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麻醉,可增加患者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性,降低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及并发症,使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的麻醉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6.
喉罩通气对老年人全身麻醉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喻晓芳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7):1113-1115
[目的]观察老年人全身麻醉时喉罩通气与气管插管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老年(〉60岁)全麻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喉罩组:麻醉诱导后置入第三代喉罩;插管组:麻醉诱导后以气管插管维持通气。记录两组诱导前(T0)、置喉罩或气管导管前(T1)、喉罩置入或气插管即刻(T2)、之后5 min(T3)、拔气导管或喉罩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分别在麻醉前、插管后5 min、术毕、拔管后5 min 4个时点抽取颈内静脉血标本,测定皮质醇水平。[结果]同插管组比较,喉罩组在插管后即刻、拔管后HR、MAP均低于插管组(P〈0.05);两组术后皮质醇浓度较麻醉前均升高(P〈0.05);拔管后皮质醇浓度插管组高于喉罩组(P〈0.05)。[结论]同气管插管比较,喉罩通气用于老年人全麻可减轻应激反应、且使用简单、安全有效,是很好的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阿曲库铵加高频喷射通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40例,分为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阿曲库铵(P组)和氯胺酮联合r-羟基丁酸钠(R组)各20例。两组均采用高频喷射通气,比较其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中术后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的变化及发生呛咳、屏气呼吸暂停、支气管痉挛的次数、最低SpO2。结果两组HR、SpO2、BP和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但R组置镜、退镜时屏气,术中屏气、呛咳、支气管痉挛和最低SpO2的例数等明显高于P组(P〈0.05),且苏醒时间较P组明显延迟(P〈0.05)。结论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阿曲库铵加高频喷射通气是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的一种较为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维库溴铵在抽搐病人洗胃中的应用.方法 将48例重度中毒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气管插管、呼吸支持加维库溴铵应用的同时经口插入胃管洗胃;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直接经鼻或口插入胃管洗胃.结果 2组插胃管一次成功、插胃管成功所需时间、插管过程中病人反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气管插管、呼吸支持加维库溴铵应用的同时经口插入胃管洗胃明显优于传统直接经鼻或口插入胃管洗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导管固定装置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行设计一种气管插管导管固定装置(新四孔固定器),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行经口气管插管的48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4)。观察组患者经口气管插管使用新四孔固定器固定,对照组患者经口气管插管使用常规丝绸胶布交叉固定,比较两组的气管插管导管移位发生率、经口气管插管导管固定装置固定耗时和拆除耗时、口腔清洁度。结果观察组气管插管导管移位发生率、护士气管插管导管护理耗时低于对照组(P<0.05),口腔清洁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四孔固定器能有效降低经口气管插管导管移位发生率、减少护士气管插管导管护理耗时并提高患者口腔清洁度,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保证临床护理质量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徐莉  ;王健  ;罗林丽 《华西医学》2009,(5):1211-1212
目的:观察等效剂量瑞芬太尼和芬太尼诱导气管插管对小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全麻患儿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麻醉诱导使用咪唑安定0.15mg/kg、丙泊酚2.5mg/kg、芬太尼2.5μg/kg或瑞芬太尼2μg/kg和维库溴铵0.1mg/kg。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2min(T1)、插管后1、2min(T2、T3)记录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两组诱导前血流动力学指标相似。与T0时比较,两组患儿T1时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P〈0.05或P〈0.01),心率均减慢(P〈0.05或P〈0.01);瑞芬太尼组T2、T3时收缩压、舒张压降低(P〈0.05或P〈0.01),心率减慢(P〈0.05);芬太尼组T2、T3时收缩压、舒张压升高(P〈0.05),心率增快(P〈0.05)。与芬太尼组比较,瑞芬太尼组T1、T2和T3时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P〈0.05),心率减慢(P〈0.05)。结论:瑞芬太尼比等效剂量芬太尼能更好地抑制小儿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