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阮航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5):109-110
2006年4月1日,我们按照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参加了吉林省残疾人抽样调查言语残疾的调查工作。言语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经治疗1年以上不愈或病程超过2年者),不能或难以进行正常的言语交往活动(3岁以下不定残)。在这次调查中,调查样本是吉林省内被抽中的22个县市区,为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我们认真进行现场登记和复查,并进行事后质量核查,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我国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 29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6.34%。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言语残疾状况及康复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航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4):130-131
目的分析吉林省言语残疾人群状况,针对性地提出康复指导建议。方法依据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吉林省部分),系统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人群中言语残疾状况的差异和致残原因以及这类人群目前的生活状况和国家、社会所给予的帮扶手段。结果老年人是言语残疾的高发人群,脑血管疾病和听力障碍是主要致残原因。结论应采用多种手段进行康复干预,以使残疾人最大可能地达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的了解四平市听力残疾及听力言语复合残疾的相关因素,探讨残疾预防的有效途径,提高四平市居民的健康水平,我们进行了为期6年的统计分析和80年代的对比分析.统计分析四平市2004~2009年残疾人等级评定资料,计725名,其中听力残疾及言听复合残疾103名,占残疾人总数的14.21%,男59名(57.28%),女44名(42.72%).统计结果表明听力及言听复合残疾居残疾类别的第三位,与1987年全国首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有明显的下降;1987年听力残疾及听力言语复合残疾的残疾程度是各类残疾中最重的,83.05%为Ⅰ、Ⅱ级残疾;致残年龄与言语功能连带损害密切相关,言听复合残疾中97.43%残疾发生在10岁以前;致残原因动态分析显示:耳毒药物致残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得到了有效控制,听力系统残疾的发生也随之显著减少.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环境噪音对听功能的损害值得重视.本文通过统计分析认为残疾人保障工作最有效的环节是预防残疾发生,加强卫生宣传,坚持优生优育,改善基层医疗条件,控制耳毒药物的使用,提高人民群众自我保健意识等是改善听力残疾及听力言语复合残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的了解四平市听力残疾及听力言语复合残疾的相关因素,探讨残疾预防的有效途径,提高四平市居民的健康水平,我们进行了为期6年的统计分析和上世纪80年代的对比分析.统计分析四平市2004~2009年残疾人等级评定资料,计725名,其中听力残疾及言听复合残疾103名,占残疾人总数的14.21%,男59名(57.28%),女44名(42.72%).统计结果表明听力及言听复合残疾居残疾类别的第三位,与1987年全国首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有明显的下降;1987年听力残疾及听力言语复合残疾的残疾程度是各类残疾中最重的,83.05%为Ⅰ、Ⅱ级残疾;致残年龄与言语功能连带损害密切相关,言听复合残疾中97.43%残疾发生在10岁以前;致残原因动态分析显示:耳毒药物致残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得到了有效控制,听力系统残疾的发生也随之显著减少.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环境噪音对听功能的损害值得重视.本文通过统计分析认为残疾人保障工作最有效的环节是预防残疾发生,加强卫生宣传,坚持优生优育,改善基层医疗条件,控制耳毒药物的使用,提高人民群众自我保健意识等是改善听力残疾及听力言语复合残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何俐钧 《四川医学》2009,30(4):555-557
目的分析四川省言语残疾的现状,探讨言语残疾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等问题。方法采用分层分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调查,对调查的相关数据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确定言语残疾(含多重残)757人;单纯言语残疾126人;农村高于城市(P〈0.05);主要致残因素依次为疾病、出生缺陷或发育障碍、创伤或意外伤害;3-14岁组发病率高(P〈0.01)。结论以本次抽样调查结果推算总体,按四川省2005年底人口计算,约有单纯言语残疾人8.24万人;言语残疾人(含多重残)49.44万人;做好未成年组(3~14岁)的致残因素早期干预,是降低我省言语残疾发病率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7.
张霞  聂爱荣  宋维亚 《新疆医学》2012,42(8):174-176
精神疾病是高致残率疾病,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到2006年4月1日全国各类残疾人口总数829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4%,其中精神残疾614万人,占残疾人总人数的7.40%[1].精神残疾以及相关的精神问题已逐渐成为我国重大的社会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银川市兴庆区各类残疾人的数量、结构、地区分布、家庭状况及其健康教育等情况,为残疾人地救治、康复等相关事业提供信息。方法依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方案,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方法,对所属8个小区及自然村共计3423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各类残疾现残率为5.5%,其中以听力和肢体残疾现残率最高,均为1.93%,其他依次为多重残疾(1.05%)、视力残疾(0.98%)、智力残疾(0.49%)和精神残疾(0.21%),而言语残疾的现残率(0.00)最低,各种残疾之间现残率有十分显著统计学意义。随年龄增高总的残疾现残率也在增高,高峰在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年龄对患病率差异有十分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银川市兴庆区各类残疾现残率高于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水平和宁夏调查水平。  相似文献   

9.
人口老龄化在延长寿命的同时,也增加了疾病与残疾的风险。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对吉林省老年人口残疾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老年残疾、提高老年人口生存质量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1987年4月1日~5月中旬在我省16个地区进行了五类残疾抽样调查。现将精神残疾抽样调查资料分析如下。调查范围根据《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方案》的规定确定调查对象。  相似文献   

11.
人工耳蜗     
王鑫  许轶 《开卷有益》2010,(6):12-13
<正>在我国,听力残疾居最常见的五种残疾之首,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听力残疾人已达2780万,其中7岁以下儿童有80万,12岁以下儿童有100万。  相似文献   

12.
李芳  刘艳慧 《农垦医学》2000,22(3):157-158
198 7年 4月 1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 ,全新疆地区抽查乌市天山区、哈密市、库尔勒市、吉木萨尔县、沙湾县、阿克陶县等十个地区。样本量为 3万人 ,采用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小组规定的 ,亦是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通用的分层、等距、整群的人口调查抽样方法。现将全新疆听力语言残疾人致残疾原因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方法1 .1 听力语言残疾标准 听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觉障碍 ,而听不到或听不真周围的声音 ;语言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不能说话或语言障碍 ,从而都难以同一般人进行正常的语言…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听力残疾抽样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借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机会,从流行病学角度了解吉林省居民听力状况。方法:该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每个被调查者行耳部检查及纯音听阈检查,按照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专家委员会重新修订的《残疾标准》,认定听力残疾者。结果:后天性耳聋中以老年性耳聋为主。在致残原因中,中耳炎占的比重较大。不同地区听力残疾患病率有差异总的趋势是农村高于城市。结论:残疾人中听力残疾者占极高的比例,其中又以乡村发病率为高,值得注意。听力残疾者中老年性耳聋占大多数,防治某些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将有助于延缓、改善老年性耳聋,并能降低残疾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江苏省儿童肢体残疾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抽查江苏省各地区0~6岁儿童9998人,采用国务院批准、由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印发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五类《残疾标准》进行诊断。结果:确诊为肢体残疾者共27人,时点患病率为2.70‰。结论:江苏省儿奄肢体残疾的患病率与1987年相似,影响肢体残疾的主要因素为家庭儿童数等。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三县市精神残疾抽样调查报告及分析青海省人民医院汪晓泊,韩影,王莉青海省按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方案在全省进行了五类残疾人的抽样调查,时间为1987年4月1日零时,采用概率比例随机抽样的方法,逐家庭户调查,使用标准化精神状况检查(PSE),按1984...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中风发病率约为80~120人/10万人,在我国疾病谱中居第二位。据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关于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的公报显示:脑内疾病所引起的肢体残疾约118万人,占全体残疾患者的15.63%,约3/4幸存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重度致残者占4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残疾人数为8 296万,占全国总人口的6.34%[1]。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老年残疾问题、残疾人功能恢复、慢性病康复的需求量也会逐年递增。在我国目前人口多、医生少,需要充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社区康复无疑是一种最佳方式。2002年第  相似文献   

18.
张勉  高阳  刘景  黄卓燕 《吉林医学》2009,30(3):248-250
2007年5月,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公布,全国听力残疾为2004万人,占六类残疾比例为24.16%,位居第二。其中聋哑儿童90万,推测每年就新增聋儿3万人。在广西地区,听力残疾为84.8万人,其比例依然位居第一,其中18岁以下的聋儿(包括多重残疾)达2.02万人,以此测算,每年新增的聋儿多达千余名,这些是一个不小的群体,需要我们予以更多重视。本课题以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广西地区目前聋儿的基本现状,并着重从“干预”的基础前提即听力筛查和诊断入手,总结出广西聋儿现状的自身特点,结合我们的地区特点和经济现状,有的放矢地构建出广西聋儿有效的跟踪和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9.
根据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手册全疆随机抽样调查了30 896人,包括儿童11391人,查出听力语言残疾471人,包括综合残疾11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52%(文中称现残率)。儿童78人,现残率0.68%。按1986年人口数推算,全疆仅听力语言残疾人16.2万,其中儿童2.2万。通过分析残疾人的民族、地区分布特点及致残病因表明:残疾人中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现残率明显高于其它民族;先天残疾中,因家族遗传/近亲结婚致残率高于其它病因,后天残疾中因高烧疾病、双中耳炎、药物中毒致残率高。  相似文献   

20.
常州市0—6岁儿童肢体残疾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常州市儿童肢体残疾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抽查市区5个街道36个居委会0—6岁儿童5101人,采用国务院批准、由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印发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五类(残疾标准)进行诊断。结果:确诊为肢体残疾者共18人,时点患病率为3.53%。结论:常州市儿童肢体残疾的患病率与1987年相似,影响肢体残疾的主要因素为家族史、出生史和家庭儿童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