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胆腑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证和深入研究 ,认为《内经》“凡十一脏 ,取决于胆” ,“胆者 ,中正之官 ,决断出焉”是胆腑理论的核心内容。本理论数千年来一直指导临床诊治 ,强调了胆腑对五脏六腑具有决定性的相互影响作用 ,并对胆腑病证作了 1 6型微细分型证治。  相似文献   

2.
胆腑源流与胆病证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袒腑理皓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证却深入研究,认为《内经》“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胆,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是胆腑理论的核心内容。本理论数千年来一直指导临床诊治,强调了胆腑对五脏六腑具有决定性的相互影响作用,并对担腑病证作了16型微细分型证治。  相似文献   

3.
通腑泄热法在胆胰疾病中的运用黄泰生(江西省南昌县中医院330100)关键词胆胰疾病,中医药治疗,通腑泄热法,临床应用胆为奇垣之腑,《灵枢,本辖篇》曰:“胆者,中精之府,”与肝互为表里,相互沟通,功主疏泄,性喜务达,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生理特性为“泻而...  相似文献   

4.
胆石病属于祖国医学中的“胁痛”、“胆瘅”范畴。胆附于肝,内藏胆汁,故《千金要方》又称胆为“中清之腑”,胆的功能以通降下行为顺。  相似文献   

5.
既往认为胆是一个“藏而不泻”的奇恒之腑 ;然而 ,胆是一个“泻而不藏”的脏器 ,不应属于奇恒之腑 ;《素问·五脏别论篇第十一》中的“胆”乃“膻中”之误 ,“膻中”是奇恒之腑 ,“凡十一脏取决于膻中”。  相似文献   

6.
《内经》论胆主决断功能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经》是祖国医学理论的渊薮,数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胆腑理论就是其中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胆腑理论研究胆腑的生理特点、病理变化及其与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胆腑作为六腑之一的传化之腑,具有泻而不藏的特点。现代医学中,胆囊所具的储存、浓缩、排空胆汁的生理功能,也包括其中。  相似文献   

7.
据胆腑“以通为用”的特点,运用中药对35例复发性胆管结石的治疗,临床上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论胆主疏泄     
本文作者从胆腑的生理,病理,证治方药等方面加以阐述,以药验法,以法验证,以证推理,立“胆主疏泄”之论,提出“胆气疏泄人体一身之气机”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胆虚”之记载从《内经·素问》记载开始,后随历代医家之源流分派,其对“胆虚”之见解亦大有不同。胆为六腑之首,又为奇恒之腑,其生理特点决定了其发病特征。肝胆相表里,胆为中正之官,刚正之腑,主决断;胆属足少阳经。少阳为枢。胆病则气机疏泄失常,枢机调控失灵,情志调节失控,故而出现“……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儋谵,恐人将捕之,嗌中喻口介然,数唾……”等症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胆腑·胆虚寒》中提出:“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温胆汤。”胆象于肝,为清净之腑,喜宁谧柔和,恶烦扰壅郁。胆虚,治疗上当以温胆,温胆即为和胆,和胆即为补胆也^[1]。  相似文献   

10.
一、六腑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一)胆1.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所贮藏之胆汁属清净液体,这与其他各腑所传送的水谷废料浊物不同。胆与外界不直接连系,故称胆为“奇恒之腑”。胆汁对脾胃有疏泄作用,参与脾胃的  相似文献   

11.
中医胆腑实体及其医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胆腑又名中清之腑,《难经》称之为青肠,因其内藏青绿色胆汁而得名。西医学发现,胆囊在活体时因贮存胆汁而呈蓝绿色,死后被染成深绿色。古代以青肠名之,与胆囊实际情况相符,同时说明其观察的是活体的胆。言其为肠,是因其功能泄而不藏,胆汁排泄入肠,与肠道一起发挥助消化的功能。若胆汁郁结,排泄不畅,瘀积于中,则会出现黄疸、腹痛等证,凡此说明中医胆腑有实体。然而中医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等认识因与人体胆囊功能有差别,以致中医胆腑的实体成为一个问题,同时成为中医脏腑是一个功能概念认识的依据。为此本文对…  相似文献   

12.
《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后世注家多将“中正”解作“不偏不倚”之义。其实“正”为“盛”之通假字,为“盛纳、盛贮”之义,胆为盛受容纳胆汁之腑,所以说它是“中盛之官”。《难经·四十二难》:“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二两三铢,盛精汁三合”。正指出胆腑盛纳胆汁之作用。“正”与“盛”古音近,故可通假。对于“胆决断”功能的认识,注家均以“果断”,“决定判断”等神气活动解释。这样解释与经文原义不合。“决”是“泄”义;“断”为“止”义,即贮藏疏泄之义。“决断”,指胆腑排泄,贮藏胆汁的生理功能。《说文》:“…  相似文献   

13.
浅析孙思邈对髓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髓即精华部分 ,在医学上指骨髓、脊髓或脑髓。《黄帝内经》载“肾藏精”,“肾主骨生髓 ,脑为髓海”。肾和髓关系密切为中医对髓之通识。孙思邈《千金要方》中单列髓病一节 ,即卷十二“胆腑”之“髓虚实第四”,认为髓病有虚实 ,与肝胆密切相关。1 理论分析《千金要方》曰 :“凡髓虚实之应 ,主于肝胆”。即髓虚髓实 ,与肝胆密切相关。表现在肝胆的生理病理上 ,肝藏血 ,胆藏肝之精汁。精血同源 ,精生髓 ,血养髓 ,则肝藏血之充盈与否和髓之虚实息息相关。故曰髓虚实之应 ,主于肝胆。“若其腑脏有病 ,从髓生。热则应脏 ,寒则应腑。”“髓虚者 ,…  相似文献   

14.
胆为“奇恒之腑”、“中精之腑”,胆液质纯而清,是人体的精汁。任何因素影响到胆腑的“中清不浊”和“通降下行”都会引起病变。而大黄具有通利的作用,利则清,通则降,故大黄是治疗胆系疾病的重要药物。我们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认识到大黄的功用不仅是通下,它还具有抗炎、抗肿瘤、解痉止痛、降压降脂、活血化瘀、止血等多种功用。笔者在临床上常用大黄与其他治法有机地配合治疗各种证候的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源性胰腺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兹将运用体会介绍如下:1 大黄的药理作用从现代药理观点来看大黄有加强胃肠运动机能的功用。…  相似文献   

15.
胆石症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包括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西医在治疗此病时常采取溶石药物疗法及胆囊切除术等手术疗法。这些疗法对患者身体的损害均较大,而且易引起多种并发症。中医认为,胆石症属于“胁痛”、“胆胀”、“结胸”、“黄疸”等范畴,其病因多为湿热之邪蕴结胆腑,煎熬胆液,从而使胆液凝为砂石。  相似文献   

16.
奇恒之腑,名出《内经》。《素问·五脏别论》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日奇恒之腑”。脏、腑、奇恒之腑,为人体三类不同的脏器,有其各自的形态和功能特点。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等脏器,虽然在形态上均具有“管腔中空”的特点而与腑相似,但其功能却是“藏精”而近似于脏,所谓“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正是其与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等一般传之腑之“其气象  相似文献   

17.
奇恒之腑无五行配属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奇恒之腑除胆外,都没有五行配属”这句话质疑,论述了骨,脉,髓和女子胞有五行配属的理由,运用推演络绎法和取象比类法,提出了其五行配属,并初步地探讨了脑的五行配属。  相似文献   

18.
略论精室当为奇恒之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略论精室当为奇恒之腑王劲松查安生南京中医药大学1995年级研究生210029关键词精室奇恒之腑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223.13奇恒之腑,名出《内经》。《素问·五脏别论》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名曰奇恒之腑。”奇...  相似文献   

19.
认为“热入血室”是妇女特殊生理时期的一种外感病患,提出用小柴胡汤疏泄胆腑,使伏于血室之邪从少阳转枢外达  相似文献   

20.
三金茵英汤治疗胆石症吉林医学院附属医院(132000)沙玉琴程淑华郝艳华吉林轻型车厂职工医院沙莉【关键词】三金茵英汤胆石症茵陈金钱草笔者遵循“胆为中清之腑”、“其性中清不浊”、“以通降下行为顺”这一古训,自拟疏肝理气、消炎利胆排石之三金茵英汤,治疗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