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行D:根治术时第14v组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至2007年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31例行胃癌根治术(D2或D2+)并同时加行第14v组淋巴结清扫的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影响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以及第14v组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31例患者中24例(18.3%)有第14v组淋巴结转移。原发灶部位、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分期、TNM分期、第1、6、8a组淋巴结转移与第14v组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其中原发灶部位和淋巴结分期是影响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均P〈0.05)。第14v组淋巴结转移和未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8.3%和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预后分析证实。第14v组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进展期胃癌D:根治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9,RR=1.807,95%CI:1.064-3.070)。结论对于进展期胃中下部癌.尤其是肿瘤体积较大、浆膜受侵犯、第6组淋巴结可疑转移的患者,第14v组淋巴结清扫是必要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大小对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外科收治的345例结肠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肿瘤大小的临床最佳界值,分析肿瘤大小对预后的影响。结果345例结肠癌患者3年生存率为85.1%。根据ROC曲线分析,以肿瘤最大直径5cm作为肿瘤大小的最佳临界点。肿瘤直径大于或等于5cm者3年生存率为79.5%.小于5cm者为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CEA水平(P=0.004)、肿瘤大小(P=0.020)、区域淋巴结转移(P=0.000)和脉管癌栓(P=0.002)是结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分层预后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是Ⅲ期结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1).但对Ⅱ期结肠癌患者的预后并无明显影响(P=0.827)。结论以肿瘤最大直径5cm.为临界值.肿瘤大小是Ⅲ期结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但与Ⅱ期结肠癌患者的预后无关。肿瘤大小对结肠癌预后的影响需根据不同的TNM分期来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影响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T)的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11年10月辽宁省肿瘤医院大肠外科收治的69例直肠NE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与直肠NET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69例患者中有9例(13.0%)发生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与直肠NET大小、T分期及G分级有关(均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是独立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P=0.002,OR=46.000,95%CI:4.030~525.126)。全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90.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T分期、N分期、M分期、TNM分期及G分级与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有关(分别为P〈0.01和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分期是长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0,HR=2.285,95%CI:1.484~3.518)。TNM分期Ⅰ期行局部和根治切除手术的患者,3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及以上分期患者,行非根治切除与根治切除手术者3年总生存率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直肠NET的T分期与淋巴结转移有关,TNM与M分期两者交互作用影响患者的预后,故可以作为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预测因素。TNM分期Ⅰ期的患者推荐行局部切除,Ⅱ期及以上的患者推荐行根治性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混合型组织学类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6年间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且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110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总结其中混合组织学类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结果全组胃癌患者中,混合型胃癌144例(13.0%)。与单一型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比较,混合型胃癌肿瘤更大、T4期比例更高、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更晚(均P〈0.05)。混合型胃癌患者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26.5%和10.8%,明显低于单一型胃癌患者的58.8%和35.0%(P〈0.01)。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TNM分期是影响混合型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1)。在混合型胃癌中,高中分化癌加高中分化癌、高中分化癌加低分化癌和低分化癌加低分化癌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19.5%、10.3%和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2)。结论相对于单一组织学类型胃癌,?昆合型胃癌侵袭力更强,总体预后不佳:其组织学成分的不同并不会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家族性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胃部肿瘤科2003年3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91例家族性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293例散发性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家族性胃癌患者肿瘤直径小于或等于5 cm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散发性胃癌患者[65.9%(60/91)比52.6%(154/293),P=0.025],低分化者所占比例高于散发性胃癌患者[68.1%(62/91)比55.6%(163/293), P=0.034]。家族性胃癌患者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散发性胃癌患者(25.6%比38.9%,P=0.001);进一步分层分析,T4期家族性胃癌与散发性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14.5%和30.5%;N3期患者分别为10.4%和1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其他T分期和N分期5年生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与家族性胃癌患者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HR=2.271)、病理类型(HR=1.449)、浸润深度(HR=1.748)及淋巴结转移(HR=1.487)是影响家族性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散发性胃癌比较,家族性胃癌患者具有肿瘤分化差和预后不佳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卵巢转移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力量对比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胃癌卵巢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和生存情况及预后因素。结果本组胃癌卵巢转移瘤患者的中位年龄46岁.67.6%为绝经前期者.双侧卵巢转移者占64.7%.52.9%的肿瘤组织学类型为印戒细胞癌。均采用手术联合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全组中位总体生存期14.1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6.7个月。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4.8%、14.9%和0。单因素分析显示,胃癌根治程度(P=0.000)、淋巴结转移数(P=0.043)、卵巢转移瘤组织学类型(P=0.003)、转移灶范围(P=0.000)、肿瘤细胞减灭术(P=0.008)和卵巢转移瘤的化疗(P=0.000)与患者预后相关。多凶素分析显示,肿瘤细胞减灭术(P=0.025)、转移灶范围(P=0.008)是影响胃癌卵巢转移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转移灶局限于卵巢者与超出卵巢者相比,总体生存期(P〈0.01)和无进展生存期(P〈0.05)显著延长。满意的减灭术(残留肿瘤小于或等于2cm)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总体生存期(P〈0.01)和无进展生存期(P〈0.01)。结论胃癌卵巢转移瘤患者的预后较差.转移灶范同是胃癌卵巢转移瘤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满意的减灭术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淋巴结转移的进展期胃癌预后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1998—2008年10年间行D2胃癌根治术的236例淋巴结清扫数目在12枚以上、无淋巴结转移(N0期)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224例(94.9%)接受了随访,其5年总体生存率和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5.2%和66.4%。T2期和T3期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5.8%(8/138)和14.0%(12/86):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2.5%和59.0%;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0.4%和5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浸润深度、Lauren分型及淋巴结清扫数目与本组胃癌患者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预后分析证实,浸润深度是本组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T2N0期胃癌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T3N0期患者;对N0期胃癌患者决定是否行辅助治疗及制定随访策略时应考虑浸润深度这一因素。  相似文献   

8.
138例淋巴结转移阴性胃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阴性胃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0—2005年间接受根治性胃切除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阴性的13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62.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胃切除方式、Lauren分型与患者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对于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淋巴结转移阴性的胃癌患者,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及是否浸润浆膜是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肿瘤最大径对T4a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Kaplan-Meier生存分析筛选T4a期胃癌肿瘤最大径的最佳截点值,并据此将患者分为2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对T4a期胃癌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对预后独立影响因素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T4a期胃癌肿瘤最大径最佳截点值为8 cm.2组患者的肿瘤部位(x2=15.695)、分化类型(x2=4.393)、大体形态(x2=5.629)和早期复发(x2=4.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x2 =4.463)、肿瘤最大径(x2=9.057)、Borrmann分型(x2=6.679),分化类型(x2 =5.122)、肿瘤部位(x2=8.707)和N分期(x2=132.954)与T4a期胃癌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HR =1.339),分化类型(HR=1.169)和N分期(HR=1.876)为T4a期胃癌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按肿瘤最大径分层分析,N分期(HR =2.014)和分化类型(HR=1.192)是最大径<8 cm组T4a期胃癌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N分期(HR=1.876)是最大径≥8 cm组T4a期胃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0).预后独立影响因素分层分析显示,无淋巴结转移或低分化的T4a期胃癌,≥8 cm组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8 cm组(HR=0.182、0.653,P<0.01).结论 肿瘤大小截点值为8 cm时,肿瘤最大径是影响T4a期胃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可显著影响无淋巴结转移或低分化胃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发生孤立性淋巴结转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总结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施行胃癌D2根治术的2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有淋巴结孤立性转移(孤立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无转移组)两组患者的预后差异,进一步比较孤立转移组中跳跃性与非跳跃性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的差异:并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孤立转移组患者83例.无转移组患者197例。孤立转移组和无转移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23%和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孤立性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本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之一(P〈0.01)。肿瘤浸润深度是胃癌孤立性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孤立转移组中跳跃性淋巴结转移者19例(22.9%),跳跃性与非跳跃性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50.0%和6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生孤立性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预后较无淋巴结转移者差。施行D2根治术有助于跳跃性淋巴结转移的清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Borrmann Ⅳ型胃癌预后的相关因素,寻找改善其预后的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Borrmann Ⅳ型胃癌220例。选择年龄(X1)、性别(X2)、腹水(X3)、肿瘤波及范围(X4)、肿瘤大小(X5)、手术方式(X6)、分化程度(X7)、术后病理分期(pTNM)(X8)、综合治疗(X9)共9项临床病理参数作为观察指标。Kaplan-Meier法计算中位生存时间和生存率,影响生存率的单因素分析用Log-rank检验,Cox回归风险比例模型行多因素预后分析。 结果生存分析显示,全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288 d,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7.1%、14.3%、9.1%。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有无腹水、肿瘤波及范围、肿瘤大小、手术方式、pTNM分期均为Borrmann Ⅳ型胃癌预后的影响因素,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手术方式、pTNM分期是影响Borrmann Ⅳ型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 结论提高Borrmann Ⅳ型胃癌的早期诊断水平及手术切除率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研究Hp感染与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90例来本院就诊的胃癌患者,根据感染Hp与否分为感染组(57例)和非感染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3年内生存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感染组的平均生存期为(25.75±4.25)个月高于未感染组的(14.32±3.96)个月(t=12.601,P<0.05)。不同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局部浸润深度、远处转移以及根治性切除方面Hp感染比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年龄、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Hp感染可能通过影响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间接影响胃癌患者的预后,但并非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青年胃癌的病理及预后特点,提高青年胃癌病人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在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行胃癌根治术(D2)的46例青年胃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病理资料及预后情况,用χ2检验比较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统计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用Cox回归多因素分析预后因素。结果不同性别的青年胃癌在肿瘤部位、分型、TNM分期、生存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分析提示组织学类型、TNM分期、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与病人预后相关,淋巴结大小、肿瘤部位及性别与预后无关。结论青年胃癌好发于胃窦胃角等远端,以Borrmann III型为主,女性在青年胃癌中比例较高,青年胃癌低分化腺癌比例较高,总体生存率不高。  相似文献   

14.
??Study on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tic factors in Borrmann type I gastric cancer HUANG Bao-jun, XU Hui-mian. Department of Surgical Oncology, First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1,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XU Hui-mian, E-mail: xuhuimian@126.com.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tic factors in Borrmann type I gastric cancer.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gastric cancer database from 1980 to 2006, at the Department of Surgical Oncolog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was performed. A total of 110 patients with Borrmann type I were selected, followed up and analyzed. Results Among all the patients, 89 patients were male, 21 patients were female. 63 with tumor size more than 6.0 cm, 68 with massive or nested growth pattern. A total of 62 patients were with positive lymph node metastasis. According to 7th UICC/TNM stage, there were 21 patients in N1, 22 patients in N2, and 19 patients in N3. Twenty-three patients were in level I, 34 in level II, and 5 in leveal III/M based on JGC/N stage. Gender and lymphatic/venous invasion were independent factors on lymph node metastasis by uni-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Gender, depth of tumor invasion, radical degree and JGC node classification were th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P??0.05??. Conclusion There are relatively independent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in Borrmann type I gastric cancer. The more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poorer prognosis are observed in femal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1年7月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的256例胃癌病人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胃癌病人总的1、3年存活率分别为82.6%和63.1%。单因素分析显示,其预后与贫血、血小板增多、分化等级、浸润深度及转移情况均有相关性。应用Cox比例危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血小板增多、浸润深度和转移情况是影响胃癌病人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血小板增多是继肿瘤转移、肿瘤浸润深度后,影响胃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Ⅲ期胃癌(按第7版TNM分期标准)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经外科切除治疗的1007例Ⅲ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分别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对Ⅲ期胃癌患者的预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1007例Ⅲ期胃癌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8.7岁,男女比例为2.6∶1.0;ⅢA期242例,ⅢB期403例,ⅢC期362例.手术接受R0切除者754例(74.9%),R1切除者56例(5.5%),R2切除者197例(19.6%);R0切除者5年生存率为37.8%,高于R1切除者(21.2%)和R2切除者(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N分期、pT分期和Borrmann分型是影响R0切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1).结论 Ⅲ期胃癌患者有其自身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治疗上应尽可能施行R0根治术.淋巴结转移数目、肿瘤浸润深度和Borrmann分型是影响接受R0手术的Ⅲ期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3年7月期间进行胃癌根治淋巴结清扫手术的91例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解剖,收集切除的淋巴结,逐枚进行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并计算淋巴结转移率。分析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大小、TNM分期、Borrmann分型、肿瘤部位和淋巴结清扫范围等方面的关系。结果91例胃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阳性63例(69.2%)。共收获3149枚淋巴结,平均每例34.6枚。肿瘤直径小于3cm者淋巴结转移率较3cm以上者低(P〈0.05)。TNM分期中Ⅲa和Ⅳ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均为100%,其转移度在30.3%~58.4%之间,较Ⅰ、Ⅱ期者高(P〈0.001);Borrmann分型中Ⅲ型病例的淋巴结转移率(79.6%)较其他型患者高,而Ⅳ型患者淋巴结转移度(35.3%)最高(P〈0.05)。施行D3淋巴结清扫手术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88.2%、38.0%)均高于D1、D2术患者(P〈0.05)。17例(18.7%)患者常规病理检查发现有183枚淋巴结微转移,肿瘤各部位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2、3、5、7、8、9、12、13和16组,以8组转移度为最高(68.1%);中部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3、7、12、13和16组,其中最高转移度为第3组(47.6%);远侧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见于1、2.3、5、6、12、13和16组,其中第16组转移度为最高(83.3%)。结论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与胃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因此D3淋巴结清扫手术对某些进展期胃癌患者值得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患者术后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01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本组病例采用Log—rank单因素分析和COX多因素模型的分析方法分析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指标。结果Log-rank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肿瘤大小(直径〉5em)、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HER-2/neu和CD44五个因素是乳腺癌的预后因素(P均〈0.05),ER和PR不能作为乳腺癌的预后指标;进一步采用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仅有HER-2/neu、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级是乳腺癌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HER-2/neu是临床判断乳腺癌预后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CECR7在胃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预后价值。 方法以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lncRNA-CECR7相对表达情况。分析lncRNA-CECR7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绘制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3年生存率的因素。 结果胃癌组织中的lncRNA-CECR7相对表达量为1.87±0.2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1.05±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01,P<0.001)。lncRNA-CECR7表达与肿瘤大小、Borrmann分型、TNM分期、分化类型、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患者3年生存率为62.82%(49/78),lncRNA-CECR7低表达组生存率显著高于高表达组(77.14% vs 51.16%,χ2=5.576,P=0.018)。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lncRNA-CECR7表达水平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 结论lncRNA-CECR7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肿瘤大小、Borrmann分型、TNM分期有关,是影响胃癌患者3年生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肿瘤大小对早期胃癌预后的影响。方法自1995年4月至2006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外科对159例早期胃癌病人施行根治术。应用ROC曲线选取肿瘤大小的最佳截点。对病人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对影响病人预后的独立因素进行分层分析。结果通过ROC曲线筛选出早期胃癌肿瘤直径最佳截点为23mm,其中肿瘤直径<23mm病人84例(小直径组),肿瘤直径≥23mm者75例(大直径组)。小直径和大直径组的术后5年存活率分别为98.8%和8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全组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无淋巴结转移或浸润黏膜下层的早期胃癌病人,大直径组的5年存活率低于小直径组(P<0.01)。结论肿瘤直径大小的截点为23mm时,可显著影响无淋巴结转移或浸润黏膜下层的早期胃癌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