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胃癌根治术中联合胰腺、脾脏切除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科根治性手术是目前唯一能治愈胃癌的手段,为达到根治目的,常需联合脏器切除,胰腺和脾脏是最多被联合切除的器官.临床上胃癌本身很少直接侵犯脾脏和胰腺,但胃上部癌脾门淋巴结转移时会发生.  相似文献   

2.
研究表明,脾脏对肿瘤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具有双向性和时相性。早期胃癌时,脾脏表现出抗肿瘤作用;进展期胃癌时,脾脏表现出免疫抑制作用。进展期胃癌行根治性切除手术时,为了清扫脾门淋巴结(N10)和脾动脉旁淋巴结(N11),有时需做联合脾脏的整块切除,特别是当肿瘤位于胃上部或直接侵犯脾脏时。但脾脏切除对胃癌患者脾门淋巴结清扫、复发转移和预后的影响意见尚不统一。联合脾切除术对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影响评价也不一。本文就胃癌根治术联合脾切除对患者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胃癌根治手术联合脾脏切除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Han FH  Zhan WH  Li YM  He YL  Peng JS  Ma JP  Wang Z  Chen ZX  Zheng ZQ  Wang JP  Huang YH  Dong WG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7):1114-1117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手术联合脾脏切除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1994年6月至2004年3月完成胃癌手术692例,其中在胃癌D2、D3手术基础上联合脾脏切除45例,选择同时期完成的具有可比性的仅行胃癌根治手术的343例病例进行分析,比较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学因素、淋巴结转移率、切除脾脏后5年生存率。结果胃癌联合脾脏切除No10淋巴结转移率为15.6%,其中上1/3(U)区为11.5%,中1/3(M)区为33.3%,下1/3(L)区为0%。近端胃癌和胃体部癌、低分化及未分化腺癌、BorrmannⅢ、Ⅳ型、肿瘤浸润深度在T3、T4以及Ⅲ、Ⅳ期胃癌与远端胃癌、高中分化腺癌、Borrmann Ⅰ、Ⅱ型、肿瘤浸润深达度在T1、T2以及Ⅰ、Ⅱ期胃癌比较,其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Ⅱ期胃癌切除脾脏后平均生存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与单纯胃癌根治手术组比较降低并有统计学意义差异,Ⅲ、Ⅳ期胃癌切除脾脏以后平均生存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与单纯胃癌根治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Ⅰ、Ⅱ期胃癌患者不应联合脾脏切除,Ⅲ、Ⅳ期胃癌联合切除脾脏也未能提高术后生存率,胃癌直接侵犯胰腺体尾部,脾门淋巴结明显肿大转移者,才有脾切除的指征。联合脾脏切除的手术适应证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多中心按荷兰胃癌外科治疗方案,对适当病冽随机采取一致的胃癌根治术,评价包括扩大淋巴结清扫、联合脾脏或胰腺切除等影响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危险因素的重要性。病人和方法从1989年8月至1993年7月对1078例中711例大体观察肿瘤可活动、无腹腔或肝脏转移、无超过第二站淋巴结转移.认为可切除治愈的胃癌病人,随机采取D1(仅清除胃分淋巴结)或D2(包括区域淋巴结的扩大清扫)手术方式。根据原发肿瘤部位确定行远例胃部分切除或全胃切除,联合脾切除常在D2式全胃切除术中施行;远侧胰腺切除仅在肿瘤浸润到装膜层、或肿瘤位于胃大变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侵犯胰头的根治性手术方式及远期生存效果。方法对13例病人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行根治性胃大部分切除加部分胰腺组织切除,5例行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两组病人术后生存率无明显差异,均明显高于姑息手术病人。8例行部分胰腺组织切除病人无胰瘘发生。结论严格选择病例,部分胰腺组织切除或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均适用于胃癌侵犯胰头的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6.
刘中宁  刘祖定 《消化外科》2005,4(4):240-241
目的 探讨胃癌侵犯胰头的根治性手术方式及远期生存效果。方法 对13例病人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行根治性胃大部分切除加部分胰腺组织切除,5例行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两组病人术后生存率无明显差异,均明显高于姑息手术病人。8例行部分胰腺组织切除病人无胰瘘发生。结论 严格选择病例,部分胰腺组织切除或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均适用于胃癌侵犯胰头的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联合脏器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联合脏器切除的11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例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联合胰体尾脾切除,另4例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联合脾切除。结果11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52.1±41.3) min,术中出血为(366.4±153.2) ml,住院时间为(13.3±2.6) d。全组病例总淋巴结转移率为41.9%(90/215)。5例术后出现并发症(45.45%,5/11),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联合脏器切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有报道,对胃癌合并胰腺受侵者采取联合胰腺切除的胃癌根治术,可延长生存期,甚至有生存10年以上者。我科自2000年3月至2005年1月,对16例进展期胃癌合并胰腺受侵患者进行扩大胰体尾或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单纯合并胰尾或加脾切除者不列入本组),初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胃癌侵犯胰腺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胃癌侵犯胰腺的术前诊断方法及其手术治疗价值。方法:对420例胃癌患者术前行电子胃镜和(或)内镜超声检查、上腹部B超和(或)螺旋CT扫描,术前检测血清肿瘤相关抗原CEA、CA19-9、CEA72-4水平。所有病例均接受外科手术,术中及术后病理证实胃癌侵犯胰腺者共62例,其中行联合腺切除的胃癌根治术37例,非根治术25例。结果:内镜超声、CT扫描和B超检查对胃癌侵犯胰腺的术前诊断率分别为84.2%、57.1%和25.8%。联合胰切除的根治手术组与非根治手术组比较,两组的生存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内镜超声和CT扫描对胃癌侵犯胰腺的术前诊断有较大的帮助。联合胰腺切除的胃癌根治术可延长部分病例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切除范围及腹腔脱落癌细胞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至今26例进展期胃癌手术切除范围及综合处理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资料26例,全胃合并脾、胰尾切除6例,近端胃大部合并脾、胰尾切除3例,远端胃大部联合部分横结肠切除1例(约占38.46%),无手术死亡,明显提高手术切除率。结论胃癌根治术胃切除范围术前和术中结合起来综合判断更科学实用,进展期胃癌联合脏器切除术是科学合理可行的。防治腹腔脱落癌细胞应列为进展期胃癌根治手术常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癌侵犯胰腺的手术治疗价值。方法 对 3 90例胃癌术前行电子胃镜 ,上腹B超 ,螺旋CT扫描 ,所有病例均接受外科手术 ,术中及术后病理证实胃癌侵犯胰腺 60例。术中行联合胰腺切除的胃癌根治术 3 3例 ,非根治术 2 7例。结果 CT扫描和B超提示侵犯胰腺术前诊断率分别为 72 .41%和 3 8.3 3 %。联合胰腺切除的根治手术和非根治术两组的生存期差异有显著性 ( P <0 .0 5 )。结论 CT扫描和上腹部超声对胃癌侵犯胰腺诊断有较大帮助。联合胰腺切除的胃癌根治术可延长部分病例生存期。胰腺受侵犯未作胰腺部分切除者效果差。  相似文献   

12.
Qin H  Lin C 《中华外科杂志》2001,39(12):904-907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保留胰脾功能清除脾门和脾动脉干淋巴结(即No10、No11)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方法 分析439例手术切除的胃贲门、体部和全胃癌侵入胰脾情况;对54例胃癌患者在术中从贲门和体部浆膜下注入亚甲兰观察胃的淋巴流向;63例胃癌采用保留胰脾功能性清除No10、No11淋巴结方法,与同期保胰法和胰脾切除法比较,分析No10、No11淋巴结转移率,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率。结果 439例胃贲门、体部和全胃癌侵入胰脾机会不多,分别为5.7%(25/439)和2.3%(10/439);54例胃的美兰淋巴引流不进入脾脏和胰腺内。保留胰腺法、保胰法和胰脾切除法3组No10、11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7.5%(11/63),19.1%(12/63);20.8%(45/216),25%(54/216);20%(6/30),23%(7/30),差异无显著意义。63例保留胰脾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保留胰法和胰脾联合切除法低,而生存期较高,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7.5%、52%,57.4%、47.4%和37.3%、30%。Ⅱ、Ⅲa期患者保留胰脾手术的5、10年生存率明显改善。结论 保胰脾法是一个安全、切实可行的保留脏器功能的胃癌手术,术后并发症低、生存率高。尤对Ⅱ、Ⅲa期患者应行保留胰脾手术。  相似文献   

13.
Carrere  N  Abid  S  Julio  CH  崔翰之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7,13(12):861-861
远端胰腺切除(DP)保留脾脏的价值仍有争议。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伴脾动静脉切除是保留脾脏的简化技术。此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保留脾或脾切除的术后过程。作者选取1990年到2005年间38例良性或低分化恶性疾病经过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伴脾动静脉切除的病人(保留组)与38例传统远端胰腺切除并脾切除的病人(脾切除组)相比较,两组年龄、ASA评分、病理诊断相匹配。比较保留组与脾切除组术后病程变化。结果发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脾部分术切除术在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对12例胃底贲门癌患者施行了保脾的根治术,其中根治性全胃切除10例,根治性近端胃切除2例。 结果:12例均达到了D2根治术。平均手术时间:全胃切除(190±33)min,近端胃切除(160±36)min;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全胃切除腹腔淋巴结(33.3±8.0)枚/例,10,11组淋巴结(5.1±2.0)枚/例,近端胃切除腹腔淋巴结(23.6±5.2)枚/例,10,11组淋巴结(6.0±1.1)枚/例。无胰瘘发生,无脾静脉血栓形成,无膈下脓肿发生。术后随访6~34个月,1例出现肝转移,2例出现腹腔积液考虑腹膜种植转移,均带瘤生存至今(7~13月);其余9例患者无瘤生存。 结论:脾部分切除同样适用于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它在保证R0切除的基础上保留了脾脏的功能,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胃癌原发灶联合肝脏切除治疗胃癌肝转移(GCLM)的临床价值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索2013年3月前在PubMed、Embase、Ovid、Springer-Link、WebofScience以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等已公开发表的胃癌联合肝脏切除治疗与单纯胃癌切除治疗进行比较的临床研究,通过人选标准和排出标准筛选文献,采用NOS表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分析软件为Statal2.0。结果共有9篇文献符合入选标准,GCLM患者431例,其中胃癌联合肝脏切除治疗组189例,单纯胃癌切除组242例。9个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胃癌原发灶联合肝转移灶切除组患者术后生存明显优于单纯胃癌切除组(合并HR=0.50,95%a:0.34~0.72。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CLM患者在严格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进行胃癌原发灶联合肝脏切除术可以改善预后并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胃癌仍是西方国家以及日本最常见的致命恶性肿瘤之一。近来日本研究报道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已超过50%,而西方国家仍未超过20%。日本生存率较高可能基于早期发现、迁移性分期效应、日本和西方国家在病理定义上差异以及在日本胃癌切除更彻底等方面不同。本文总结了自1969~1996年间,190例行全胃联合胰脾切除病例,并与同期206例行全胃加脾切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全胃加胰脾切除是指在牌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分叉处切除胰腺体尾部。手术指征为胃癌直接侵及胰腺或沿脾动脉怀疑有淋巴结转移。而全胃联合脾切除是以上两项均无证据.但脾门部怀…  相似文献   

17.
关于进展期胃癌是否进行联合脏器切除以及联合脏器切除后胃癌患者是否受益一直备受争议。我们认为,胃肿瘤能否能做到RO切除是实施联合脏器切除的前提,也是胃癌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不能做到R0切除,则胃癌联合脏器切除患者并非获益。关于胃癌联合脏器切除,主要涉及如下三种情况:①为清扫淋巴结而实施的联合脏器切除,主要为清扫脾门周围淋巴结Nos.10、Nos.11组淋巴结而施行联合胰体尾及脾切除的胃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的学习曲线和围手术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肝胆外科自2013年11月至2017年7月实施LPD 25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相应技术节点的突破,将学习曲线分为起步期:开始尝试LPD实施至胰腺全系膜切除实施前的19例;进步期:胰腺全系膜切除实施后至联合血管切除重建实施前的99例;成熟期:实施联合血管切除重建后的133例。比较进步期和成熟期的手术相关指标及围手术期疗效,对其学习曲线及技术节点进行分析。结果 251例中96例行胰腺全系膜切除,8例行联合血管切除重建,5例行全胰切除。61例(24.3%)病人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发生B、C级胰瘘22例(8.8%)。围手术期死亡10例(4.0%),包括进步期4例和成熟期6例。起步期19例手术时间为(565.5±43.4)min,术中出血量为(650.0±447.9)mL,术后4例(21.1%)发生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为(24.2±11.5)d。进步期与成熟期比较,手术时间从(459.3±87.4)min降至(409.5±78.4)min(P=0.003);术中出血量由(451.6±329.7)mL降至(413.1±304.1)mL(P=0.006);术后住院时间由(18.4±7.8)d下降为(13.9±8.5)d(P=0.001)。成熟期中转开腹率(4.5%)低于进步期(7.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2)。进步期27例(27.3%)发生术后并发症,成熟期为30例(2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9),其中B、C级胰瘘发生率由进步期的11.2%下降至成熟期7.0%,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244)。成熟期围手术期病死率略高于进步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1)。结论 腹腔镜下视角适应、缝合及吻合技术、胰腺全系膜切除、血管切除重建技术是LPD学习曲线的技术节点。在丰富开腹手术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近20例左右的起步期突破视角适应及缝合吻合技术的技术节点后可实施完全LPD,再经过近百例的进步期并突破胰腺全系膜切除的技术节点后可实施联合血管切除重建LPD。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是LPD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保留胰腺、清除脾动脉干淋巴结的胃癌切除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通过研究胃的淋巴引流和胰腺血供,设计胃癌切除保留胰腺、清除脾动脉干淋巴结的手术方法。方法 在胃癌切除术中,从贲门浆膜下注入亚甲蓝2ml,观察胃的淋巴流向54例。回顾性分析本院1961~1986年间能切除的439例胃贲门、胃体部癌和全胃癌润胰腺情况。结果 胃的淋巴不引流入胰实质内。胃癌浸润胰腺机会不多,本组共25例,占5.7%(25/439)。切除脾动静脉、胰被膜信其周围淋巴结、脂肪结缔组织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研究远端脾肾分流术(Warren术)与远端脾肾分流术联合脾部分切除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 选取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2010年以来22例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行外科手术治疗的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病人,其中Warren术组(分流组)8例,Warren术+脾部分切除组(分流+切脾组)14例,比较观察两组术前、术后第7、30天的外周血象主要指标(白细胞、血小板)以及两组术前、术后第30天外周血免疫指标(IgG、 IgA 、IgM)。结果 Warren术+脾部分切除组病人术后白细胞及血小板恢复指标明显优于Warren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免疫球蛋白检测显示两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arren术联合脾部分切除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疗效优于单纯Warren术。在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前提下很大程度上解决脾功能亢进,又保留了脾脏正常免疫功能。但切除脾脏比例以及适应证等需根据病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尤其在切除脾脏比例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