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科学量化政府对医疗机构应该投入多少、投向哪些方面、投入的效果如何等问题,利用卫生部2008年《全国卫生财务年报》数据,模拟测算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政府应承担包括医疗机构人员经费、固定资产的折旧与维修、基本建设经费和专业设备购置费等在内的基本筹资职能为2480.9~2 880.6亿元,依据净收入与业务收入之间的关系,结合医疗机构现有运行效率,保障人员经费后,社会医疗费用负担可下降1589.6~3 203.0亿元(19.4%~39.1%);再保障基本建设和专业设备等经费后,医疗费用负担进一步下降2 379.6~4 794.9亿元(29.1%~58.6%)。提示,科学把握住净投入与毛收入之间关系的精髓,扭转浪费型费用补偿机制可现实解决百姓看病贵等主要问题,进而实现医改突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评价北京市基于时间序列的卫生筹资总额、结构变化等。方法:卫生总费用筹资来源法。结果:2000—2016年北京市卫生筹资总额从166.72亿元增长到2 048.99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为13.00%,人均卫生总费用从1 222.65元增长到9 429.73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从5.27%增长到7.98%,城乡居民就医负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城乡差异较大。结论:北京市卫生总费用变化体现宏观政策变化,社会卫生支出高速增长,政府对卫生筹资贡献的影响力减弱,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总筹资比重下降,城乡居民就医负担有所缓解。建议:保证政府卫生投入的可持续性,规范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引导社会资本流入医疗,拓宽社会筹资渠道,控制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比。  相似文献   

3.
为论证"总额预算+按服务单元付费"组合支付方式改革对消除百姓看病贵问题的效果,文章利用全国财务年报和中国卫生统计年鉴进行定量模拟测算并结合意向论证,结果表明:(1)组合支付方式以"~口价"的形式消除了半数(50.4%)原有看病贵;(2)80%的人分担了20%人群的高额费用风险,消除了看病贵感觉的基础;(3)在单元付费标准基础上,结合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平均60-70%的报销比例,百姓去市级医院就诊一次自费仅花53.5元,医疗费用负担大幅减轻,看病应该不贵;(4)如果再加上政府对医疗机构的适宜投入,即使以1:2的比例匡算,如果政府保障人员经费,百姓的次费负担可以下降10.4~20.9元,门急诊次均费用仅为32.6~43.1元;如保障基本建设和专业设备等经费后,次费再下降15.6~31.4元,仅为22.1~37.9元;而如果政府全包两项投入,看病直至免费!如此,百姓没理由再感到看病贵。  相似文献   

4.
为验证总额预算下、按项目付费方式且合理化收费标准是实现医改突破的有效途径,研究以上海市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出台的医疗费用"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政策作为案例,引用政策实施前后近30年的全国卫生财务年报资料,通过纵向和同期不同地区横向比较发现,医疗费用从政策实施前的年均32.8%高速增长骤降至实施期间的12.5%,略低于期间GDP增长(14.7%),纳医疗费用在社会可承受范围之内,十年间为社会减少了2161.6亿元医疗费用负担,控费效果远超全国和同类城市平均水平。政策所取得的斐然成绩提示研究者和决策者,欲实现医疗费用的有效控制总额预算必不可少。但按项目付费方式下的高额医疗费用风险、物价部门难以协调又使得医疗机构潜在损失难以弥补等问题,均成为了现今看病贵等问题依然存在的桎梏。启示:合理设计总额预算指标以确保费用稳定增长,并需改现有按项目付费方式为预付制。  相似文献   

5.
从筹资总量来说,2015年上海市卫生费用(来源法)总额为1536.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1%,人均卫生总费用为6362.0元。从筹资结构来说,上海市卫生总费用来源以社会卫生支出为主(占总费用57.4%),政府卫生支出和个人卫生支出占比分别为20.8%和21.8%。从机构分配来说,同期上海市卫生费用(机构法)总额为1722.5亿元,其中医疗机构费用占比高达85.2%。总体来说,2015年上海市卫生总费用增长较快,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比水平稳定,医院费用仍为卫生总费用的最主要机构流向。卫生总费用占比首次突破6%,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要一体化推进医药卫生机制改革,通过实施分级诊疗、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等举措将医疗费用上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鼓励商业保险,多渠道筹资,确保资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农八师卫生总费用的筹资水平、结构及分配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为制定和评价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卫生总费用的筹资来源法和机构流向法,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比较。[结果]2011年八师卫生总费用19.09亿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8.11%,人均卫生费用3,057.48元;政府卫生支出为6.47亿元,占总费用的33.89%,社会及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总费用额比重分别为41.33%、27.48%;政府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75%,人均政府卫生支出1,036.15元;分配总额18.24亿元中,医疗机构占81.45%,公共卫生机构占4.62%。[结论]筹资水平尚可,筹资结构合理,卫生费用机构配置不甚合理,应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合理调整各级政府对卫生的投入。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09-2011年北京市卫生筹资水平、结构及变化趋势.方法:利用筹资来源法核算卫生总费用,卫生费用评价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09-2011年,北京市卫生总费用从689.60亿元增长到977.26亿元,年均增长12.42%,人均卫生总费用年均增长4.82%;城乡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纯收入)及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均呈下降趋势;社会医疗保障经费年均增长19.36%,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增加5.44%.结论:医改三年政府对卫生投入力度加大,卫生筹资结构更加合理;社会医疗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医疗保障经费增长迅速;居民就医负担呈下降趋势,但城乡就医负担差异明显.建议:扩大卫生筹资渠道,深入分析卫生筹资差异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非典型肺炎疾病负担的估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广东省为案例,运用快速简单的方法来估算非典型肺炎的疾病经济负担。结果显示:广东省1651例临床病例和可疑病例中,直接医疗费用为8861万元,间接医疗费用为2942万元,合计约1.2亿元,政府为“非典”的直接预算投入达5亿元。作者还对疾病负担低估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卫生筹资与资源配置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1995—2007年,天津市卫生筹资总额从32.45亿元增加到224.15亿元,12年间增长了5.91倍。扣除人口因素影响,人均卫生费用从344.51元增加到2010.30元,增长了4.84倍。卫生总费用相对于GDP的比重从3.48%上升到2003年最高点4.56%,随后回落为2006年的3.94%,2007年又增长到4.47%。在卫生筹资构成中,政府卫生投入相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略显滞后,社会卫生支出以各类医疗保障为主,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有所下降。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自2006年以来出现减缓趋势,其增长速度已经降至卫生总费用和GDP增长速度之下。同时,描述了卫生总费用机构流向构成、城乡卫生费用和卫生总费用的国内比较。结合天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基本卫生服务筹资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卫生费用结果分析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卫生费用的筹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以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版(SHA 2011)为基础,从筹资方案、机构流向和服务功能维度对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卫生费用进行核算。结果:心脑血管疾病消耗了大量卫生资源,费用总额达71.10亿元。心脑血管疾病费用中公共筹资方案占比最高,为52.21%,其中政府方案占比为28.53%;家庭个人负担较重,为41.25%。不同服务功能、人群和疾病费用的筹资差异很大;门诊服务的家庭个人负担比重高于住院服务;预防服务筹资主要来自于政府方案,占比超过了90%;不同疾病的筹资负担中,原发性高血压、肺源性心脏病和脑梗塞的家庭个人负担较重,家庭个人卫生支出占比在50%以上。结论:现有的医疗保障政策和制度中,缺乏对心脑血管疾病保障方面的有效设计,地方政府应积极承担筹资责任,并确保筹资的充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重点加强对耗用卫生资源大和家庭个人负担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政投入状况的分析,来检验财政投入绩效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普查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人员经费、公用经费、防治专项经费相关投入指标等。结果:2009年人均财政投入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分别为5.42万元和2.70万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79.5%和78.4%,每服务人口防治专项经费为2.23元,比2005年增加283.7%。机构总收入中财政投入所占比例从2005年的54.5%增加到67.2%,服务收入占比则从41.0%降到27.4%,但财政投入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支出的比例平均只有59.3%。结论: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政投入状况总体改善,但仍需健全;未来需要调整财政投入结构,着力增加人员和公用经费的投入。分析过程和结果表明,财政投入绩效考核指标是科学合理、可操作的,通过保障财政投入,可有效改善机构总体绩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财政补助收入与公立医院运行情况的相关关系。方法:以青岛市市属13家公立医院为研究对象,以财政补助收入与公立医院运行情况指标为分析对象,对公立医院补偿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对财政补助收入与公立医院运行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究财政补助收入与公立医院运行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青岛市市属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收入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占比却呈逐年下降趋势;公立医院收入构成欠合理,药占比虽呈下降趋势,但比重依然偏高;财政补偿收入与公立医院运行的每职工平均业务收入、每职工平均住院床日、出院者平均医药费用、管理费用率、百元医疗收入消耗卫生材料、在职职工人均工资性收入几项指标产生正相关或负相关影响。结论:应完善顶层设计,明晰政府投入边界,完善政府投入机制,以信息化为支撑,实行精细化全成本核算。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医改工作的持续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和医改试点城市公立医院的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全面调整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补偿机制改革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露。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贵州省城市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其影响。[方法]通过贵州省卫健委收集2014-2018年全省57家城市公立医院的卫生统计年报资料,对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营情况进行统计描述。[结果]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以来,贵州省城市公立医院各项收支均稳步增加,财政补助由2014年的11.43亿元(6.90%)增加到2018年的22.06亿元(7.59%),自2014年以来,药品收入逐年增长但占比偏低,药品占比逐年下降;门诊次均医疗费用有所增加。[结论]实施药品零差率政策以来,贵州省城市公立医院各项收入有所增长,患者次均费用未降低,医疗服务价格机制未有效运转。  相似文献   

15.
中国部分地区计划免疫工作经费投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为了解目前计划免疫工作实际费用和筹资状况,争取各级政府对计划免疫工作经费的投入。方法2004年在山东、湖南、甘肃省开展2003年计划免疫工作经费投入现况调查,共调查了3个省、18个市(地区、州)、71个县(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177个乡(镇)卫生院和476个村。结果山东、湖南、甘肃省每名儿童计划免疫实际投入分别为277.63元、194.37元、258.09元,三省平均投入为每名儿童244.37元;三省平均各级政府投入每名儿童合计为80.49元,占总投入的32.94%,省级政府投入占86.25%,市、县级降至<50%,乡级占21.90%;计划免疫工作三省平均有64.44%投入来自创收,计划免疫工作收入占总投入27.98%,乡、村级来自创收比例分别为77.26%、67.89%;总投入中有2.62%来自国际组织。结论目前计划免疫经费来源于政府投入、国际组织支持和创收,但是政府投入不是主渠道,基层计划免疫工作依靠创收。为更好贯彻实施有关法律、法规,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保证计划免疫工作经费,中央、省级要加大对贫困地区支持力度,妥善解决基层预防接种工作经费。  相似文献   

16.
为定量论证医疗机构净收入与毛收入(业务收入)的关系,为从理顺浪费型机制入手,研制医改突破口提供技术支撑,文章借鉴经济学相关概念,遵循医疗机构经济运行内部规律,综合考虑各类影响因素,基于全国财务年报及统计年鉴资料,通过构建多元滞后变量的联立方程混合模型,发现:财政投入每萎缩一元钱,医疗机构毛收入由此增加4.025 5元。提示,增加医疗机构净收入从而改变其补偿机制,是解决问题,求得医改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Government support of public and private hospitals in Oakland and Berkeley, California was investigated. The private hospitals received government subsidies amounting to at least 60 per cent of their total revenues. The dollar amount of the subsidies to private hospitals was four and one-half times greater than government expenditures on the public hospital. In Oakland and Berkeley, as in many cities, public medical services have been reduced while both government health expenditures and private hospital revenues have increased sharply. The private hospitals, although all nominally non-profit, exhibit revenue maximizing behavior which results in socially unjust and medically irrational resource allocation. Funds might be found for public hospitals and clinics, and resources allocated more justly and rationally, if government expenditures in the private sector were brought under greater public scrutiny and control.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对3省、3市和3县的医疗机构固定资产和差额补助以及收支情况的分析和比较,发现固定资产投资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医院经常性费用分配的数量和比例,为此提出如下建议:卫生事业费分配结构调整,在对医疗机构的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主要进行增量的调整;对于规模已经过大的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对其存量结构调整,以达到缩减规模和提高效率的目的;实行不含固定资产折旧的成本定价政策,逐步取消差额补助。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收入与支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标:分析2002—2007年上海市不同等级公立医疗机构的经济运行和财政补偿情况。资料与方法:综合运用上海市卫生总费用核算中的医疗机构费用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上海市医疗机构总收入在卫生总费用中的比重约为78%,主要集中在二、三级医院;公立医疗机构结余在2007年首次呈负值;药品仍为医疗机构的主要收入来源;三、二、一级医疗机构的政府财政补助分别可相当于1/5、1/3和1/2的人员支出;2007年三、二、一级医疗机构的药品加成率分别为17.8%、21.0%和23.5%。建议:加大政府投入,完善财政补助政策,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加强成本核算和信息化建设,并逐步引入多元办医机制,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相似文献   

20.
There is increasing advocacy for community-based health insurance (CBHI) schemes as part of a broader solution to health care financing problems in low-income countries, but to date there is very limited understanding of how CBHI schemes interact with other elements of a health care financing system. This paper aims to set out a preliminary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such interactions, and highlights the kind of research questions raised by such a framework. A basic conceptual map of a CBHI scheme is developed, and extensions added to this map that incorporate (1). effects upon non-members of schemes, (2). government subsidies to providers, (3). government subsidies to schemes, and (4). issues raised by the existence of multiple risk-pooling schemes in a particular context. The utility of a broader approach to analyzing/assessing CBHI schemes is illustrated through examination of two policy issues, namely (1). coordination of CBHI risk pools and government risk pools, and (2). equity implications of CBHI schemes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subsidies in such scheme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re is a strong need for empirical work to explore how CBHI schemes and the broader health care financing system interact, and that even if individual schemes achieve their own objectives (in terms of equity, efficiency etc.), this does not necessarily imply that such objectives will be achieved at the system lev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