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眼科患者围手术期影响治疗依从性与抑郁焦虑的因素,为临床眼科的治疗护理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1年3月某院收治的80例眼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每个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并发症情况等进行分组统计,所有患者均采用眼科手术常规护理方法结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统计所有患者手术前后的抑郁、焦虑评分,统计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分析影响患者围手术期抑郁、焦虑情绪及治疗过程中依从性的患者因素及护理因素。[结果]经研究显示,患者术前的焦虑、抑郁程度和治疗过程中的完全依从性密切相关,焦虑、抑郁程度越高,治疗过程中的完全依从性越低;影响抑郁、焦虑情绪的患者自身因素中,抑郁、焦虑程度比较,男性明显高于女性,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患者明显低于高中以下文化程度患者,医疗费用占年收入20%以下者明显低于医疗费用占年收入50%以上者;影响抑郁、焦虑情绪的治疗护理因素中,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即健康教育效果、治疗方案对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影响最大。[结论]患者因素、治疗护理因素对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及治疗依从性有较大的影响,在眼科手术的实践中,应针对这些因素,合理选择手术方案及护理方法,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强其遵医性,可以是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导致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2月于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80例,对发生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的患者进行病原菌鉴定,分析病原菌特点,统计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术前使用抗菌药物、相关侵入性操作等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78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有110例发生围手术期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4.10%;110例围手术期感染患者医院感染的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36例占32.73%为主;110例围手术期医院感染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9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7株占29.35%、革兰阳性菌56株占60.87%、真菌9株占9.78%;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岁、存在易感因素、意识障碍及血清白蛋白28g/L是导致围手术期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临床医护工作者根据围手术期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这是降低医院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治疗方案,并评估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状况.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300例围手术期患者的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提取其中有关抗菌药物治疗方案信息,按照国家有关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相关评价标准,逐一分析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方案,抗菌药物种类、给药途径、剂量、次数及换药理由及其合理性等.结果 300例围手术期患者接受抗菌药物单一治疗方案的应用率为74.67%(224/300),二联方案的应用率为25.33%(76/300).其中,抗菌药物种类的应用合理性为88.67%(266/300),给药途径的合理性为100.00%(300/300),给药剂量的合理性为63.67%(191/300),给药次数的合理性为37.33%(112/300),换药理由的合理性为64.33%(193/300).结论 该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对围手术期患者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尚存在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肝脏损伤围手术期治疗的影响及处理.方法对39例肝脏损伤并存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病人中36例进行手术治疗,糖尿病以2型糖尿病多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7例次(17.95%),吻合口瘘或胆瘘3例次(7.69%),肺部感染2例次(5.13%),腹腔感染3例次(7.69%),泌尿系感染1例次(2.56%),高渗性非酮症昏迷及酮症酸中毒1例次(2.56%),病人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2.9 d.结论糖尿病能增加肝脏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严格控制围手术期血糖,选择合理术式,有利于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干预前后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加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172例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为对照组,另选择2014年1-12月341例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行腹股沟疝经修补术患者作为干预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比两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药物使用时机与疗程及住院情况,研究结果采用SPSS20.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172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179例次,共7类15种,169例干预组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161例次,共2类5种;对照组患者主要为术后使用抗菌药物,占45.35%,疗程为术后2d,占56.40%,干预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主要为切皮前≤30min或麻醉开始时,占85.80%,用药疗程主要为术前一次用药,占37.28%;干预组药物选择不合理、术前给药时机不当、术后用药疗程不当、联合用药无指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药物治疗费用、抗菌药物治疗费用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用药起点高、时间长、无指征用药等不合理现象,采取干预措施后可提高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减少了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抗菌药物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手术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选择357例乳腺Ⅰ类切口择期手术病例,将2010年3-8月179例和2008年3-8月178例病例分别作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预防性用药种类、疗程、用药费用及医院感染率。结果试验组围手术期不使用抗菌药物者占55.31%,仅术前30min~2h用药1次者占44.69%;试验组抗菌药物均选择Ⅰ、Ⅱ代头孢菌素,对照组Ⅰ、Ⅱ代头孢菌素分别占4.50%和9.55%;试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抗菌药物费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Ⅰ类切口围手术期不使用抗菌药物或仅术前用药1次,并未增加切口感染率及其他部位感染率,降低了患者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感染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2月-2018年3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32 500例,目标性监测围手术期感染患者,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感染影响因素。结果 32 500例白内障患者,其中围手术期感染13例,感染率为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史、睑缘或结膜囊感染、手术时间、切口位置、晶体后囊破裂、玻璃体溢出、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操作人员手卫生状况是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白内障围手术期感染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对于易感染高危人群,采取个体化的控制方法,利于降低围手术期感染率,促进患者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Ⅱ期假体植入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相应预防对策,为降低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率、提高患者植入手术成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6月医院进行乳腺癌术后Ⅱ期假体植入手术患者182例为研究对象,将Ⅱ期乳房假体植入术围手术期内出现感染的患者纳入感染组,未出现感染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年龄、体质指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TNM分期、合并糖尿病情况、术前贫血情况、假体类型、保留乳头乳晕情况、腋下淋巴结清扫情况等可能影响两组患者Ⅱ期乳房假体植入围手术期感染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82例进行乳房再造患者Ⅱ期假体植入术后共有21例患者出现围手术期感染,感染的发生率为11.54%。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体质指数≥28kg/m2、清扫腋下淋巴结、保留乳头乳晕是乳腺癌术后Ⅱ期假体植入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乳腺癌术后Ⅱ期假体植入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的相关因素较多,应全面评估患者状态,针对围手术期感染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围手术期感染的监测以及术后预防性抗感染治疗,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感染发生,提高乳房重造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预见性思维应用于肾移植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 2019 年 6 月—2021 年 1 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 66 例接受肾移植手术围术期患者,根据围术期护理干预差异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 33 例。其中,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预见性思维护理。分析在不同护理干预模式下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比较分析相应围术期护理模式发挥的效用。结果 研究组心理功能、躯体健康、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3.03%,明显低于常规组的 2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0,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 96.97%,高于常规组患者的 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4,P<0.05)。结论 在肾移植手术围术期患者中,预见性思维的实施,可带动临床护理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满足患者临床护理需求,协助临床治疗方案,促使患者病情更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症状的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选择武汉市2所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5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MDASI-PeriOp-GYN量表、心理一致感量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进行调查,随后采用单因素、多元线性回归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症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症状总得分(31.73±7.26)分;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病种、肿瘤转移、手术方式、术前放化疗、ECOG评分、心理一致感、自我感受负担均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症状的影响因素,可解释其64.6%的变异;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疾病病种、手术方式、术前放化疗、ECOG评分、自我感受负担直接影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症状;心理一致感和肿瘤转移不但可以直接影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症状,还可以通过自我感受负担的中介效应影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症状。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症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医务人员应加强对卵巢癌、有肿瘤转移、开腹手术、术前接受过放化疗、...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s:  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s are among the most expensive treatments yet relatively few investigators have reported well-characterized and reliable information on costs. The objective here was to compare the direct medical costs of kidney, liver, heart, and lung transplantations in British Columbia (BC), Canada.
Methods:  Using data from a province-wide population-based registry, resource utilization data were collated for 1333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 between 1995 and 2003. Resource categories included hospital stays, physician fees, laboratory and diagnostic testing, and immunosuppressants. Mean costs (2003 $CDN) were derived for the index hospitalization and each of the 2 years after hospital discharge. To enable valid comparisons, the same costing methodology was applied to all four programs.
Results:  The mean costs of transplantation varied from $27,695 for kidney recipients to $89,942 for lung recipients, with inpatient hospital stays comprising the largest component. Mean costs for the first and second follow-up years ranged from $27,592 and $11,424 for lung recipients to $21,144 and $8086 for liver recipients. Immunosuppressants accounted for between two-thirds and three-fourths of costs by the second year. Within each program, variations in costs could not be accounted for by demographic factors.
Conclusions:  We observed in BC a threefold variation in mean costs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 procedures, with the variations between programs diminishing during follow-up. Policymakers and decision-makers seeking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deployment of resources for transplantation may focus on clinical factors at 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and factors that influence use and costs of immunosuppressants during the induction and maintenance phas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甲流)患者的住院费用及构成情况,探讨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广义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调查甲流病例183例,其人均和日均住院费用分别为6 905.36元、1 088.02元;药费占总费用构成的57.0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妇、死亡的患者平均花费相对较高,住院天数越长,病情越严重,年龄越大,住院花费越多,病情与付费方式、病情与基础疾病对住院费用的影响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结论:住院天数、病情、疾病转归、处于妊娠期和年龄是影响甲流住院费用的重要因素;缩短住院天数、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可有效减少病人住院费用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新农合食道癌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从山东省某县新农合数据库中抽取2006~2010年食道癌506例住院病历,采用方差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住院费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年份食道癌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变化趋势不一,但日均住院费用呈上升趋势.多因素分析显示,医院级别、住院天数、是否术后、年龄是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论 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引导患者正确就医;应加强对大医院医疗行为的监管,促使住院费用逐步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康复住院费用构成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脑卒中患者康复住院费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江苏省某医院2015年1月—2019年5月出院的脑卒中康复住院病例1813例,采用描述性分析、非参数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脑卒中康复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结果:脑卒中患者康复住院费用为(14356.82±8732.83)元,占比最高是治疗费(61.45%),其次为西药费(16.47%)、床位费(9.15%)。回归分析显示住院天数、入院时ADL分值、有无糖尿病、有无肺部感染、支付方式是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康复住院费用中,治疗费占比最高,不同卒中类型住院费用无差别,缩短住院时间、控制血糖水平,防治肺部感染、改善患者入院时功能状况、完善医保支付方式是控制脑卒中患者康复住院费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2005—2017年间中低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日均住院费用的构成、费用的变动情况以及各项费用和总费用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方法使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患儿日均住院总费用的影响因素;运用结构变动值、结构变动度和结构变动贡献率等评价指标,分析13年间各项费用的结构变动情况。结果在关联度分析中,药费的关联度最大,其次为诊断费和其他费。结构变动方面,药费、诊断费、综合医疗服务费呈正向变动,而治疗费、血费和其他费呈负向变动。药费的波动最大,结构变动贡献率为34.94%,其次是诊断费20.26%,两者累计贡献率达55.20%。结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费用相对较高,药费和诊断费是患儿住院费用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泡型包虫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患者住院费用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AE的综合防治及控制住院费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4年4月~2016年1月青海省两家三甲医院收治的肝AE患者的临床及住院费用相关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收集AE患者300例,其中男性132例(44.0%),女性168例(56.0%),平均年龄为(38.87±13.62)岁。藏族病例为225例(75.0%),住院天数中位数为15(1~102) d,总住院费用的中位数为14 115.25(361.20~187 670.60)元,其中西药费占36.0%、诊断费占20.0%、耗材费占19.0%、治疗费占1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住院天数、手术与否、付费方式及有无合并疾病是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近年来,AE住院费用呈逐年上升趋势,合并其他诊断、治疗方式及付费方式均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制定合理的单病种管理措施等可能是控制住院费用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10-2019年住院治疗的肝脓肿患者基本情况、住院费用及其结构变化和影响因素,评估肝脓肿直接经济负担,探寻有效减轻肝脓肿疾病经济负担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0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95例肝脓肿住院患者资料,分析逐年住院费用变化、各项住院费用变化、各临床特征与住院费用的相关关系,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结果 495例病例中,平均住院日为15.93 d,人均住院费用34 548.02元,所有项目费用中西药类占比最高;既往有肝胆手术史、肿瘤病史、治疗过程中合并胸腔积液、肺部感染、采用手术治疗患者住院费用显著升高(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住院天数越长、治疗手段越复杂、合并肿瘤史、出现胸腔积液患者住院费用更高。结论 2010-2019年住院治疗肝脓肿人均费用34 548.02元,其中西药费用占比最高,诊断类费用逐年增长,不同特征患者住院费用有差异。住院日、治疗手段、肿瘤史、合并胸腔积液均会对住院费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甘肃省兰州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高血压患者的住院费用,调查高血压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1-2013年兰州市23 444名城镇职工高血压住院病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描述性统计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高血压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兰州市城镇职工高血压患者的次均住院总费用6 486.54元,平均住院天数为12.38天.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住院天数长、医院等级高、年龄大,高血压患者住院费用越高(P<0.05).结论 加强监督、规范高血压药品的使用等措施有助于控制高血压患者住院费用增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天津市胆石病患者住院费用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评价神经网络模型对医保费用的预测和分析效果。方法从天津市2003-2007年住院患者医保数据库中抽取4 205名患者,对住院总费用和药费等各项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 2003-2007年胆石病患者的住院费用呈现增长趋势(F=11.818,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住院天数、医院等级、结石部位、是否手术等对住院费用均有影响(P〈0.01);BP神经网络敏感度分析显示,影响因素的敏感度最大的为住院天数(0.492),敏感度最小的为是否有合并症(0.023)。结论天津市胆石病参保患者的住院费用呈增长趋势,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为住院天数、是否手术、住院次数、结石部位、年龄、医院等级、是否有合并症和炎症部位。BP神经网络模型可应用到胆石病患者住院费用的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安徽省新农合按病种付费下的冠心病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安徽省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信息系统,随机在皖北、皖中、皖南各抽取3县,共计9个县,获取2012年1月—2015年9月实施按病种付费的全部冠心病患者住院费用清单共计3 365例,采用描述性统计、结构变动度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按病种付费下的冠心病住院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总体呈下降趋势,皖北总体波动下降、皖南逐年递减、皖中波动上升;药品费和材料费是住院费用的主要构成;影响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是就诊层次、住院天数、是否手术、地区和年份等。结论:实施按病种付费可有效控制次均住院费用增长;政策实施要关注地区差异,促进区域内均衡发展;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应着重控制药品费和材料费的占比;同时应努力促进医疗联合体的构建和分级诊疗的实施、合理缩短医院平均住院日、控制手术指征等,从而更好地控制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