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4 毫秒
1.
谢稚梅 《现代医院》2011,11(9):114-116
目的探讨基础护理技能系统培训模式对提高新聘护士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能力和相关知识水平的效果。方法改革基础护理临床技能培训模式,落实新招聘护士分层次培训计划,开展系统、全面、规范的基础护理技能培训。结果新招聘护士培训后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及相关理论水平得到提高。结论系统培训后新招聘护士操作规范,积极学习进取,可应用基础护理技术和基本知识来解决临床护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调查老干部身边公勤人员的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现状,探讨培训对策.方法 集中老干部身边公勤人员175例,采用自制调查量表,通过小组问卷法于培训前后收集资料.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相关情况等.采用短期集中式培训,选用《现场急救常用技术》普及培训教材(第2版)及自编的《冠心病及脑卒中的院前急救》为培训教材,三级甲等医院高年资医师作为师资,培训形式采用面授讲座、练习、情景教学、观看录像、考试.结果 培训后公勤人员的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的25个问题正确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培训满意者152例,占86.9%.结论 老干部身边公勤人员的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水平较低,亟需进行适当地培训.  相似文献   

3.
龚亮  周立华  高原 《现代医院》2010,10(11):121-123
目的探索依托军队中心医院为部队官兵开展分层次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其急救能力。方法选择基层部队的19名军医、34名卫生士官和2 300名普通官兵,针对三种对象采取不同的急救知识培训方式,于培训前后进行急救理论与技能的考核。结果培训前后所有参训学员的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有显著差异。结论对基层部队官兵分层次针对性地进行急救知识培训,可有效提高培训效率,使不同层次的官兵掌握相应的急救技能,提高部队的整体急救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自体输血技术水平。方法引入项目教学法,对临床医师进行系统的自体输血技术专项培训。结果培训前后医师自体输血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规范掌握程度明显提高,临床自体输血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项目教学法的临床医师自体输血技术培训,能普遍提高医师的临床技术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运用护士分层次培训与考核方法,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方法 对全院护士按照职称不同制定不同的培训与考核细则,考核结果作为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的参考条件之一.结果 经过三年的实践,护士的理论水平、操作技能、应急水平、服务态度等都有明显改善.结论 实行护士分层次培训与考核是新形势下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是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抽取2013年度66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参加资质培训的1007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职业卫生技术培训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民营机构、事业单位医学类专业人员构成不合理,各机构之间年龄、学历、职称及专业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专业技术培训需求较高。提示培训工作应创新模式,分层培训,满足不同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需求,完善培训评估、考核体系,提高培训效果,提高全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人员整体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2005年至2008年福建省乡村医生规范培训的具体做法,包括建立完善的培训网络、编写具有福建特色的乡医培训教材、重视师资培训,加强教学管理、制定评估指标体系,检查落实乡医培训工作乡医培训成效等几方面,同时针对乡医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点启示:要提高乡村医生水平,培训工作要常抓不懈,一定要坚持每年集中培训;乡医培训的内容和方式要符合乡医的特点,同时资金上要扶持乡医培训;乡医培训工作还要有制度的保障和政策上支持。  相似文献   

8.
军队医院文职护士野战输血情景模拟演练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野战输血情景模拟演练在军队医院文职护士培训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12月—2014年7月对本院文职护士进行野战救护技能培训,成立训练考核小组,制定培训方案,确定野战输血为考核项目,先展开摸底考核,建立成绩档案,后按计划对培训内容进行比武考核。结果对本院文职护士野战输血情景模拟演练培训前后成绩对比,显示培训后成绩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结论实施野战输血情景模拟演练考核大大提升文职护士野战救护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能激发护士参与兴趣,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从而避免和减少患者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痛苦,更好地服务患者的护理技能操作培训及考核方法。方法年初将全院护理人员按不同年资,分为1年内护士,2年内护士,3~5年护士及5年以上护士4个层次,设定相应的护理技术操作技能考核目标及计划,进行培训与考核。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编写的《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作为培训学习内容,由护理技术操作能手培训护士长及科室护理骨干,科室护理骨干对科室护士采用分层次培训的模式进行护理技能操作训练,通过理论(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口试和技能考核,验证实施分层次培训后护士的护理技术操作技能及整体素质。结果通过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培训与考核护理技术操作的做法,能激发护理人员的进取心,较快地提高护士操作水平及服务能力。结论护理技能考核是临床护士必不可少的考核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0.
高丽  李慧  李晓波 《中国健康教育》2007,23(3):209-210,213
目的了解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和安全注射强化培训情况及评价培训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评估县、乡、村,采取收集调查问卷、定性访谈形式、观察自毁型注射器使用、相关知识考试测评的方法对曾参加培训的乡、村级计划免疫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评估工作。结果本次培训活动的人员共488人,乡村级培训覆盖率91.39%。60人参加问卷调查,普遍认为成人参与式培训方法生动,可提高学习积极性,培训教材内容基本满足基层的需要。经过强化培训后,理论水平有大幅度提高。大于80分的比例由强化培训前的5.11%上升到79.33%。影响培训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排序:行政部门领导对计划免疫培训工作重视;资金投入;师资水平培训方式(成人参与式);教具、教材的选择等。结论成人参与式培训方法能有效提高基层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徐俊 《现代保健》2010,(21):18-19
目的了解乡镇医师对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培训现状,探讨提高乡镇医师心肺复苏知识、技能的对策。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232名乡镇医师在CPR培训前后进行调查。结果乡镇医师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的合格率低,对CPR专题培训需求率高(92.4%),通过CPR专题培训,被调查人员在培训后对心肺复苏知识及技能的知晓率显著提高(P〈0.001)。结论乡镇医师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普遍缺乏。应加强基层医院医务工作者心肺复苏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建立一个CPR规范化培训及考核的模式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基层卫生技术服务人员对子宫颈病变筛查重要性的认识,了解宫颈细胞学检查技术,并规范对慢性宫颈炎症的治疗。方法:采用远程和现场强化方式对来自43个乡(镇)医疗服务机构的59名技术服务人员进行宫颈病变筛查和慢性炎症治疗技术培训,分析培训前、后考试结果。结果:与培训前相比,培训后技术服务人员的考试成绩明显提高(P<0.001),对考卷错误的分析显示技术服务人员对与该技术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知识的掌握有明显缺陷。结论:乡(镇)卫生技术服务人员的"三基"训练和执行医疗规范的意识亟待加强和提高,应重视并完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的工作条件和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3.
曲辉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2,23(6):473-474,477
目的了解北京某大学学生对心肺复苏知识的掌握情况与培训效果,为高校对大学生开展培训心肺复苏知识技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377人自愿参加培训的大学生,于培训前后进行心肺复苏有关知识的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大学生中,93.10%认为学习心肺复苏知识是必要的,92.04%对实施心肺复苏的态度积极。培训前后大学生对心肺复苏知识的掌握均有显著提高(P<0.01),但其中操作性强的人工呼吸与开放气道技术培训后合格率仍不足40.00%。结论大学生参与式心肺复苏知识技能培训效果显著,值得在各大高校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救技能培训对提高急诊科护士的急救技能和业务水平的效果。方法对急诊科在岗护士进行急救技能和理论知识的专科培训。结果通过对急诊护士的专科培训,急诊护士的急救技能和业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明显上升,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开展系统有效的专科培训是提高急诊科护士整体素质和急救能力、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5省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医防融合相关培训状况以及相关知识能力的需求状况,为完善我国基层医防融合建设,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防病治病能力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对五个省15个区县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分层抽样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并对各种医防融合相关知识能力需求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76.0%的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近一年参加过培训,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参与率(73.2%)低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4.3%)(χ2= 83.812,P<0.001),不同特征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参与率不同(P<0.01)。各类培训参与率均低于相关知识技能的需求率,公共卫生相关知识技能的需求率最高。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不同特征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对各类知识技能的需求率不同:相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人员对传染病防控技能(OR = 0.756,95%CI:0.666~0.858)和一般病与常见病诊疗技能(OR = 0.860,95%CI:0.762~0.971)的需求程度更高;临床医疗岗位人员对传染病防控技能及一般病与常见病诊疗技能、的需求程度更高(P<0.001);年轻人员对慢病管理与病因监测技能的需求更高(OR = 0.937,95%CI:0.885~0.992);公共卫生岗位人员(OR = 1.346,95%CI:1.114~1.626)和专职管理岗位人员(OR = 2.334,95%CI:1.707~3.191)对信息化技能的需求程度更高。结论 应以需求为导向,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强度,提升培训内容和知识技能需求的匹配程度,建立完善医防交叉培训机制和医防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16.
探讨系统化培训模式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士(CRRT)的培训效果。应用规范化的培训模式对CRRT护士实施培训后,提高了CRRT护士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专科胜任能力等。此模式实用、有效,对推动CRRT护理技术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血站如何进行有效的职工培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培训是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和工作技能的重要途径。明确血站在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可有效提高培训效果、提升工作人员素质,进而确保采供血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照顾患者人员(以下称照顾者)护理技能培训在社区脑卒中家庭病床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1日—2012年9月30日期间在上海市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脑卒中家庭病床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ADL)评估,选择评估值≥10分的患者主要照顾者,由社区护士入户实施护理知识与操作技能培训。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知识问卷及家庭护理质量评估表,对41名照顾者在家庭病床建床初及培训3个月后分别进行测评与评估。结果培训后,照顾者护理知识掌握度得到提升(t=8.246,P〈0.01),患者护理质量也比培训前提升(t=10.760,P〈0.01)。结论脑卒中家庭病床照顾者实施护理能力培训,有助于照顾者了解脑卒中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患者基础生活护理、安全护理、功能锻炼、自我尊重等护理要点与操作技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回归社会。照顾者培训后可作为社区护理资源的良好补充。  相似文献   

19.
李湘水 《中国卫生产业》2020,(3):128-129,132
目的了解肿瘤科专科护士培训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应用。方法将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的20名肿瘤科专科护士,随机分组每组10名。常规护理培训组对该院的肿瘤科专科护士予以常规管理模式培训,临床护理路径培训组对该院肿瘤科专科护士以临床护理路径培训。比较两组满意测评值;肿瘤科专科护士对待肿瘤科患者知识的认知以及技能的掌握评分;培训前后肿瘤科专科护士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结果临床护理路径培训组的满意测评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临床护理路径培训组肿瘤科专科护士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优于常规护理培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路径培训组肿瘤科专科护士对待肿瘤科患者知识的认知以及技能的掌握评分优于常规护理培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科专科护士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培训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可提高肿瘤科专科护士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20.
熊建菁  田国栋  卢伟 《社区卫生保健》2009,8(6):406-407,410
目的了解社区医生“糖尿病防治适宜知识与技能”强化培训效果。方法强化培训前后,对受训人员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强化培训前平均得分为18.1,培训后平均得分为24.6,t=-7.676,P〈0.05。单选题中,正答率上升的题数占80.8%,下降的占15.4%;多选题中,正答率上升的题数占25.0%,下降的占58.3%。96.9%的人认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好”,97.0%的人认为课程内容的充实性“好”。所有受训人员都认为培训后对专业知识了解的提高程度“好”,97.0%的人预计促进工作的程度“好”。结论用Delphi法进行社区糖尿病防治适宜知识与技能的界定是可行的合理的。短期强化培训能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受训者的理论知识水平。要真正提高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还需要今后持久、深入、反复的培训和考查,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