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膈肌起搏联合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呼吸衰竭患者122例,随机分为2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膈肌起搏。比较2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呼吸力学参数。结果通气30 min后,观察组氧合指数[p(O_2)/FiO_2]、动脉血氧分压[p(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通气30 min后,观察组平均气道压(Paw)、平台压(PP)、呼吸功(WO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吸气末跨肺压(PTP)、静态顺应性(Cst)、呼吸机械功(WOB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气道阻力(Raw)、肺部阻力(RL)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膈肌起搏联合正压机械通气可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动脉血气及呼吸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2.
高频通气应用于临床使呼吸衰竭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尤其在抢救Ⅰ型呼吸衰竭中,能迅速提高氧分压(PaO2),且无不良反应。但在抢救Ⅱ型呼吸衰竭中,常随着PaO2的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也伴随升高,患者虽无明显紫绀,临床可出现头痛、嗜睡、神志恍惚等神志障碍。现采用膈肌起搏配合高频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使高频通气后随着PaO2升高,PaCO2也升高的问题得以解决。通过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高频通气膈肌起搏配合治疗Ⅱ型呼衰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早期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对机械通气患者的膈肌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7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中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共47例,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n=23)和对照组(n=24),对照组患者行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每天行体外膈肌起搏治疗,从机械通气第3天开始直至撤机,追踪随访至出院后30d。比较两组患者撤机时膈肌厚度、膈肌移动度及膈肌增厚分数以及机械通气时间、撤机失败人数、住院时间、死亡人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膈肌厚度(cm)[(0.21±0.05)vs.(0.16±0.05)]、膈肌移动度(cm)[(1.38±0.37)vs.(1.11±0.48)]、膈肌增厚分数(%)[26(19,32)vs.18.5(10.25,20)]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更短(d)[:10(7,15)vs.13(10.2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撤机失败人数(例)[(7 vs.9)]住院时间(d)[22(15,30)vs.24(17.25,34.25)]、死亡人数(例)(8vs.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体外膈肌起搏,能改善机械通气患者患者膈肌功能,延缓膈肌功能下降,增加膈肌移动度及膈肌增厚分数,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制订体外膈肌起搏康复方案,探讨其对ICU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膈肌功能障碍(ventilator-induced diaphragmatic dysfunction,VIDD)的预防效果。 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小组会议制订体外膈肌起搏康复方案。便利选取2020年9月—2021年6月入住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重症病区的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2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体外膈肌起搏康复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共干预5 d。比较两组干预后VIDD发生率、膈肌厚度分数、膈肌位移以及血气分析指标。 结果 共纳入74例患者,脱落10例,最终纳入64例,其中试验组、对照组各32例。干预后,试验组VIDD发生率为6.25%,对照组为43.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膈肌厚度分数、膈肌位移大于对照组,PaO2、K+高于对照组(两组K+均在正常范围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实施体外膈肌起搏康复方案能降低ICU无创机械通气患者VIDD的发生率,有助于改善其膈肌与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体外膈肌起搏对机械通气兔膈肌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85只成年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blank control group,BC)、自主呼吸组(spontaneous breathing group,SB)、容量控制通气组(volume control ventilation gro...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30例肺心病所致呼吸衰竭患者,经体外膈肌起博治疗后,呼吸衰竭症状改善,PaCO_2明显下降,PaO_2上升,提示体外膈肌起博在急慢性呼衰治疗中,具有降低高碳酸血症和提高氧分压疗效。并具有无创性,操作简易等优点,为呼吸乐统疾病提供一个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9.
张红  丁洁  杨丽亚 《全科护理》2021,19(26):3681-3683
目的:探讨体外膈肌起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AECOPD)机械通气病人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1月—2019年5月收治48例AECOPD机械通气病人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8年11月—2019年2月)及观察组(2019年3月—2019年5月)各24例,对照组实施早期活动、营养护理、心理干预,观察组在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后的24 h内开始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在病人机械通气的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用B超监测呼气末膈肌厚度及活动度,通过动脉血气分析病人的氧合指数.结果:两组病人第7天氧合指数、膈肌移动度及呼气末膈肌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ECOPD机械通气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后行体外膈肌起搏治疗能够延缓膈肌萎缩,增加膈肌的收缩力,改善肺通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MRV,APRV对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力学影响。方法:12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首先CMV模式,然后分别行APRV模式及MRV模式,每种式持续运行60min,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都相似,分别观察气道吸气峰压(PIP),气道平均压(Pm),平台压(Pp),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及血气变化情况。结果:MRV及APRV模式的PIP,Pp,Pm明显低于CMV,差异有显著性,MRV模式的PEEPi水平低于APRV及CMV,差异有显著性,患者的同步性好,结论:MRV,APRV可降低Ⅱ型呼吸衰竭患者PIP,Pp,Pm水平,MRV可降低PEEPi。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在容积保证压力支持 (VAPS)通气时不同水平的恒定供气流量 (CF)对呼吸衰竭患者肺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呼吸衰竭患者 14例 ,其中男性 11例 ,女性 3例 ,年龄 (6 7± 2 )岁。基础疾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8例 ,急性肺损伤 (ALI) 6例 ,所有患者均接受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支持 2 4h以上。保持患者处于镇静状态 ,首先应用定容型通气模式 (VCV) ,潮气量 (VT) 7~ 9ml/kg;随后转为VAPS通气 ,吸气压 (Pinspl)等于VCV时的Pplat,CF分别为 15L/min和 10L/min ,最后予以压力支持通气 (PSV)。COPD呼吸衰竭患者在沙丁胺醇 6 0 0 μg后重复上述各模式通气。 结果 与VCV相比 ,COPD患者在VAPS通气时的气道峰压 (PSV)以及峰压与气道平台压之差 (PIP Pplat)明显降低 ,在VT 相近的情况下 ,平均吸气流量 (VT/TI)呈显著下降 [(17 8± 3 6 )L/min (CF为 15L/min) ,(13 6± 2 7)L/min (CF为10L/min)与 (31 3± 2 9)L/min (VCV) ],而与PSV时相近 (均P <0 0 5 )。吸入沙丁胺醇后 ,VAPS时的吸气峰流量 (PIF)明显增高 [(2 7 1± 1 3)L/min与 (937 1± 1 9)L/min ,P <0 0 5 ) ],但PIP与PIP Pplat却进一步降低。ALI患者在VAPS时的PIF增高最为明显 ,CF为 10L/min时PIP Pplat降至 (1 2± 0 3)cmH2 O ,此时CF/PIF为  相似文献   

12.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2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NPPV治疗,对照组40例仅给予常规治疗(抗炎、解痉、吸氧等);观察血气指标、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及住院时间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动脉血气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心率和呼吸频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在降低PaCO2、呼吸频率和提高PaO2方面比对照组效果更明显。结论NPPV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更有效地降低PaCO2、呼吸频率,提高PaO2,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肺阻塞性疾病 (COPD)伴呼吸衰竭早期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方法 :6 2例患者行常规抗感染及祛痰等治疗外 ,加用BiPAP呼吸机通气 ,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呼吸机工作模式和参数 ,观察通气前后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6 2例中 ,5 9例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PaCO2 、心率、呼吸频率明显降低 ,PaO2 、SaO2 显著增高。 3例因气道分泌物过多 ,改为有创通气。结论 :早期应用Bi PAP呼吸机通气 ,疗效好 ,病死率低 ,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本院收治的12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双水平正压呼吸机(BiPAP)行无创通气治疗.观察患者通气治疗前、通气治疗2h、24h及通气治疗结束时的动脉血气参数变化,并记录临床好转率.结果 本组120例患者中,明显好转103例,好转率为85 00%.与治疗前相比,通气治疗2h、24h及治疗结束时,PaO2明显升高(P<0 05),PaCO2明显下降(P<0 05).结论 早期行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有效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无创正压通气 (NPPV)和有创正压通气 (IPPV)救治急性呼吸衰竭 (ARF)的临床效果 ,评估NPPV在ARF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各种原因所致ARF 5 2例患者随机分为NPPV组 (2 6例 )和IPPV组 (2 6例 ) ,在给予病因治疗同时分别实施NPPV和IPPV。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动脉血气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治疗结果。结果 NPPV组有 7例 (2 6 .9% )治疗失败转为气管插管IPPV ,其中 4例 (15 .4 % )死亡。IPPV组死亡 5例 (19.2 % ) ,两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两组治疗有效患者在分别接受NPPV和IPPV治疗后 6h动脉血气有相似的显著改善。NPPV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IPPV组 (P <0 .0 5 )。NPPV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IPPV组 (P <0 .0 5 )。结论 在经过选择的ARF患者中 ,应用NPPV治疗的临床效果与IPPV相似。实施NPPV可缩短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 ,减少并发症。且因为无创伤性 ,NPPV可作为经过选择的ARF患者首选的通气支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在容积标限压力控制 (VTPC)通气时吸入沙丁胺醇后对呼吸衰竭患者通气参数的变化。方法  2 1例呼吸衰竭患者 ,年龄 (6 7± 4 )岁 ,均接受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支持治疗 2 4h以上 ,采用Newporte 5 0 0型呼吸机 ,先实施定容型通气 (VCV) 30min ,潮气量 (VT/Tinflation)。随后转为VTPC通气 30min ,并同样记录上述参数。通过同轴吸入装置吸入沙丁胺醇 6 0 0 μg后重复VCV和VTPC通气 ,并记录上述通气参数。结果 VCV通气时 2 1例患者的系统静志顺应性 (Cst)为 (39 2± 2 4 )ml/cmH2 O ,气道阻力(Raw)为 (19 3± 2 2 )cmH2 O/ (L·S)。VTPC时气道峰压值 (PIP)和VT/Tinflation 较VCV时显著降低 (均P<0 0 5 ) ,PIF则显著增高 ,二种通气时的平台压Pplateau差异无显著性 (2 2 4cmH2 O± 0 9cmH2 O与 2 3 2cmH2 O± 1 2cmH2 O ,P >0 0 5 )。吸入沙丁胺醇后患者的Raw有显著降低 ,而Cst无明显变化 ,VCV时的PIP有所降低 ,但Pplateau无变化 ;VTPC时的PIP和Pplateau与吸入前比较无明显改变 ,PIF由 (4 9 7± 3 0 )L/min增至 (5 3 0± 4 1)L/min (P >0 0 5 ) ,但PEF出现明显增高 (4 2 3L/min± 1 8L/min与 5 2 3L/min± 1 6L/min ,P <0 0 5 ) ,Tinflation则相应缩短 (1 9s± 0 2s与 1 2s± 0 2s,P <0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BiPAP)通气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iPAP机械通气.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24、48h动脉血气及呼吸频率和心率变化,并比较气管插管率、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BiPAP通气对提高PaO2和降低PaC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插管率、病死率、住院费用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BiPAP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效果好.对改善患者呼吸通气功能优于对照组,并可明显减少插管率、病死率,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呼气末正压(PEEP)对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如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影响.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期间32例上海浦东新区浦南医院神经外科ICU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入选此项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58.8±13.9)岁,GCS评分≤8分.排除严重心、肺、心包疾病,及人机对抗、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血容量过高或过低等情况.所有患者予同步间隙指令通气(SIMV),在随机选择的PEEP水平(0、3、6、9、12、15 cm H2O,1 cmH2O=0.098 kPa)记录患者CVP、MAP及HR的变化,每个PEEP水平间隔10 min.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CVP随PEEP增加而增高,PEEP与CVP检测值呈正相关(R=0.468,P=0.000),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CVP (cm H2O)=7.870+0.344×PEEP(cm H2O).在不同PEEP水平时,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90,P=0.227).MAP和HR与PEEP无线性相关(R=0.042和0.160,P=0.413和0.002).结论 PEEP可使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CVP检测值偏高,而对MAP无明显影响.该结果可对实施PEEP条件下检测的CVP值进行动态客观评估提供量化参考.  相似文献   

19.
We compared the effects of 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 (PSV) with those of assist control ventilation (ACV) on the breathing pattern, work of breathing and blood gas exchange in 8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During ACV, the tidal volume was set at 10 ml/kg, and the inspiratory flow was set at 50 to 70l/min. During PSV, the pressure support level selected was 27±5 cm H2O to make the breathing pattern regular. Tidal volum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908±179 ml vs. 633±96 ml) during PSV than during ACV at a lower peak airway pressure. Respiratory frequency was lower (15±4 breaths/min vs. 24±5 breaths/min) during PSV than during ACV,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duty cycle, which improved synchrony between the patient and the ventilator. The oxygen cost of breathing, and estimate based on the inspiratory work added by a ventilator and the oxygen consumption,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PaO2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during PSV than during ACV. We conclude that PSV using high levels of pressure support can improve the breathing pattern and oxygenation and fully sustain the patient's ventilation while matching his inspiratory efforts.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氨茶碱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70,常规治疗)和观察组(n=70,常规治疗+无创正压通气+氨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pH、P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pH、PaO2、PaCO2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PaO2、PaCO2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氨茶碱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确切,具有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