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构建医疗风险矩阵,为应对和控制医疗风险的预警和控制提供科学的管理依据.方法 运用风险矩阵的管理理论,通过文献查阅、风险问卷分析和专家咨询法识别和衡量各类潜在医疗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潜在的损失程度,采用因子分析法初步确定医疗风险矩阵的风险结,进一步用Borda序值法对风险结的风险影响和风险概率进行量化评估.结果 本研究通过因子分析将医疗风险归为6个风险结:操作规范、药物使用、工作负荷、患方因素、沟通与协作、医疗风险管理.Borda序值排在第一位的风险结为工作超负荷风险,其次为操作不当风险和药物使用潜在风险,然后为不良医患沟通和医疗风险管理不到位,最后为患方风险.结论 应构建多维度、全过程的医疗风险管理机制,密切防控风险等级较高的潜在医疗风险因素,及时做出有效的预警和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中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积极寻找其防范措施,以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1年6月心血管内科病历资料完整的127例风险事件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针对各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及解决办法。结果在心内科的临床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因素有护理人员因素如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前后矛盾,年轻护士经验不足;患者相关的因素如患者对病情认识不足、不遵医嘱;医疗设备及药品相关的因素如急救药品管理不当、设备故障;其他因素如医疗费用等。结论在心内科临床护理中存在诸多的风险因素,可通过有效的防范及解决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降低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住院患者医疗服务行风风险预警体系,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为的行风风险监管。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专家咨询与论证确定风险的预警指标体系及管理规范,并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发风险预警系统。结果 从合理住院、合理收费、合理治疗、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用耗等6个层面构建了医疗服务的行风预警框架,明确了14个二级行风预警指标、相应的评分标准,规定了预警等级及处置方案,并实现信息化监管。结论 以住院患者为中心的行风风险预警体系可促进医疗服务行为规范化管理,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并可作为临床医生、临床科室行风管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医疗纠纷及其伤医事件频发,医疗风险预警及控制机制的不健全、医患沟通不畅及信任危机是造成这种冲突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医疗风险预警及控制机制的研究,为政府和医疗机构在减少医疗风险的发生上提供干预措施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医疗风险监管现状及措施的循证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循证评价澳大利亚医疗风险防范的现状及措施,为我国医疗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根据课题组制定的统一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外文:EI(1969—2006),SCI和SSCI(1975—2006),EMBASE(1966—2006),SCOPUS(100%包含MEDLINE)(1960—2006);中文:VIP(1989—2006),CNKI(1979—2006)及官方网站如澳大利亚安全和质量委员会等。系统搜集有关澳大利亚医疗风险、病人安全和医疗差错等方面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06年12月。结果最终纳入15篇,B级10篇(占70%),C级5篇(占30%),主要涉及医疗风险管理、医疗差错和病人安全等内容。澳大利亚通过建立不良事件报告程序、临床风险管理程序,形成了对医疗风险识别、评价、处理、再评价的管理模式,在降低医疗风险的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澳大利亚不良事件报告、临床风险管理的体系以及危险和差错管理方案,在实践中简单、实用、易操作,对建立我国医疗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rrjk》2017,(16)
目的 :对口腔内科门诊交叉感染危险因素及控制对策的相关研究。方法 :将医院我从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口腔内科门诊发生交叉感染事件的临床资料作为回顾性分析资料,同时与口腔科门诊同期未发生交叉感染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归纳发生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控制对策。结果 :根据分析结果,口腔内科门诊发生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操作不规范、环境污染、空气污染、自我防范意识淡薄、器械消毒污染等。结论 :针对口腔内科门诊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不断提升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规范操作,同时加强对门诊环境、空气以及器械消毒的监管工作,能够有效的降低交叉感染发生率,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患者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各级政府和医疗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1].建立健全医疗风险预警机制,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是医院全体医务人员追求的目标.我院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强化医疗活动事前预警和环节控制,建立科学、规范、长效的医疗质量管控体系和医疗风险预警机制,将医疗安全管理活动常态化和制度化,进一步促进了医院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在减少医疗差错,保障患者医疗安全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患者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各级政府和医疗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1].建立健全医疗风险预警机制,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是医院全体医务人员追求的目标.我院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强化医疗活动事前预警和环节控制,建立科学、规范、长效的医疗质量管控体系和医疗风险预警机制,将医疗安全管理活动常态化和制度化,进一步促进了医院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在减少医疗差错,保障患者医疗安全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患者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各级政府和医疗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1].建立健全医疗风险预警机制,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是医院全体医务人员追求的目标.我院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强化医疗活动事前预警和环节控制,建立科学、规范、长效的医疗质量管控体系和医疗风险预警机制,将医疗安全管理活动常态化和制度化,进一步促进了医院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在减少医疗差错,保障患者医疗安全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建立住院病人日常医疗风险预警信息管理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住院病人医疗风险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对其日常医疗风险进行预警监控。方法运用特尔菲法筛选住院病人的日常风险预警指标并予以赋值;利用医院计算机网络建立医疗风险预警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信息收集、自动评估、分类干预,及时处理住院病人的日常医疗风险。结果通过建立住院病人日常医疗风险预警信息管理系统,针对不同医疗风险等级进行实时干预,使医疗纠纷和医疗投诉量大幅降低;对和谐医患关系,保护患者和医院正当权益,减少各种经济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建立医院的医疗风险预警体系是一项具有挑战性、探索性的工作。利用医疗风险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每位病人的医疗风险监测、评估、干预,可以提高预警预报和快速反应能力,不但能够节省很大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提高精确度,降低医疗纠纷和医疗争议,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医疗风险预警评估模型,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积极预防医疗风险。方法利用医院大数据平台,选择风险预警指标,通过商业智能技术实现指标的提取、整合,按风险等级设置不同的风险值,计算医疗风险总分值。结果医疗风险预警评估体系应用于临床后,住院患者死亡率下降了0.1%,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提高了0.3%。结论建立基于商业智能技术的医疗风险预警评估体系,可以有效降低医疗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相关数据的实时监控,运用建立的医疗预警模型,实现医疗风险的提前预判.首先,通过文献检索收集引起医疗风险的相关因素,然后运用德尔菲法筛选相关风险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量化指标,确定风险指标权重,并将三级指标评估值录入到风险预警模型中进行评估.然后,经过多轮分析分别从患方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医疗风险研究侧重于风险控制,从结果上探讨如何化解风险多为就事论事,研究缺乏系统性,深度不够;对医疗风险的界定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因此建议:应加强国内医疗风险研究的系统性;规范对医疗风险含义的认识;积极开展医疗风险的预警、监测与评估以及实践性探索,为建立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医疗风险管理体系提供证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全国暴发与蔓延给防控带来巨大的挑战,公立医院作为传染病疫情救治的主战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由于新发疾病的不确定性,此次疫情早期的风险识别、风险预警,乃至此后的救治等链条都存在着亟待完善之处,更需要在未来的医院卫生应急风险防控上基于多部门、多系统的协同治理,在提高风险意识、完善应急机制、加强监测预警、强化常态化的预案管理等方面提高疫情分析和研判能力,同时借力互联网医疗的信息对接、共享与交流提升诊疗能力,最大限度保障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医院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着重介绍了区块链技术在破除医疗“信息孤岛”现象、提高医疗质量监管水平、完善医院电子处方、药品质量管理以及医疗保险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并结合案例进行了举例说明,最后指出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预警监测指标建立与数据提取,医疗风险发现与识别,医疗风险评估,医疗风险干预等方面探讨了医疗风险预警机制的实践情况,指出医疗风险管理是医疗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应结合医院特色建立预警机制,加强预警信息化建设,加强预警干预,努力营造医院安全文化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预警分级管理对于防范医院手术科室医疗纠纷和医疗不安全事件的作用。方法以医院2012年未实施预警分级管理的手术科室医疗安全状况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实施策略后的2013年(预警组)手术科室医疗纠纷发生率、医疗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平均赔款额及医疗安全系数。结果实施策略后,预警组医疗纠纷和医疗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医疗赔款额也有显著下降(P<0.05),而医疗安全系数从0.50±0.26提高到0.79±0.28(P<0.05)。结论预警分级管理可显著降低手术科室医疗纠纷和医疗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医疗安全系数,降低平均赔款额,可成为医院医疗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2家大型民营医院风险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探索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减少医疗风险带来的损失,维护医患双方的共同利益.方法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2家民营医院2005-2009年医疗纠纷、医疗意外和投诉资料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因民营医院诊疗环境的复杂性,增加了医疗风险致因和防范的难度.其复杂性体现在卫生技术人员梯队构建不合理;依法执业意识薄弱,存在非法或跨范围执业;全民保健和维权法律意识的增强,提升了患者就医的期望值等种种供需矛盾的存在,体现出民营医院的不成熟的经营模式.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要从实际出发,不断改进和完善医疗风险控制体系.结论民营医院在医疗风险防范措施上应从这几方面考虑:建立健全医疗风险监测、预警和追溯机制,制定医疗风险防范预案和奖惩制度;健全医院管理体制,引用高端卫生技术人员,合理组建人才梯队;重点科室、关键环节及时检测;贯彻落实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提高医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实施三不放过,即:事实经过不放过、经验教训总结不放过、当事人认识不清不放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运用德尔菲法和TOPSIS法筛选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医疗风险管理关键技术,提高其医疗风险管理水平.方法 在文献研究和现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关键技术清单,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及TOPSIS法筛选医疗风险管理关键技术.结果 筛选并确定了18种关于三级甲等公立医院的医疗风险管理关键技术,其中医疗风险识别关键技术5种、风险评估关键技术2种、风险处理关键技术8种、风险管理效果评价关键技术3种.结论 针对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加强医疗风险管理技术的培训,同时建立系统性医疗风险管理体系以及加强医疗风险预警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